游岭门山诗

南朝宋谢灵运诗作

《游岭门山诗》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分三部分。前八句为第一部分,写了“龚汲”的事情和“虞芮”的故事,以自标风操的方式回答政敌的打击,在失意中仍可见其倔强的个性。中间八句第二部分,写景,记游山,以“晨游”发端,而以“西芘”收束,其间由朝入暮,包含了完整的一天。最后两句为第三部分,以言志作结,发出了守志不屈、身处逆境之中而不向坎壈命运低头的抗争之声。这首诗巧用典故,章句严整、匀称。

诗词正文
游岭门山1
西京2谁修政?龚3汲4称良吏5。
君子岂定所6,清尘7虑不嗣8。
早莅9建德乡10,民怀虞芮意11。
海岸常寥寥,空馆盈清思。
协12以13上冬14月,晨游肆所喜15。
千圻16邈17不同,万岭状皆异。
威摧18三山19峭,瀄汩20两江21驶22。
渔舟23岂安流24,樵拾25谢西芘26。
人生谁云乐27?贵不屈所志。
注释
1.岭门山:据《温州府志》,在今瑞安县治前,其山分左右两翼,中间夹坡如门,故称岭门。
2.西京:本指洛阳西边的京都长安,这里代指西汉王朝。
3.龚(gōng):指龚遂,字少卿。汉宣帝时被派往边地渤海郡作太守,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原来乱糟糟的渤海郡盗贼消隐,狱讼止息,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迅速富裕起来。
4.汲(jí):指汲黯,信黄老,好清静。他作东海太守时,因多病,常卧床不出,于政事只求大旨,不细管束,过了一年多,东海大治。
5.良吏(lì):德才兼备的好官。
6.岂定所:何必有固定的生活场所。这是对自己迁降永嘉作官的一种自我安慰。
7.清尘:清高的遗风,指龚、汲等前贤的美德。
8.虑不嗣(sì):担心不能继承。
9.莅(lì):到达。
10.建德乡:即永嘉郡。语本《庄子·山木》篇:“南越有邑焉,名为建德之国,其民愚朴,少私寡欲,其生可乐,其死可葬。”
11.民怀虞(yú)芮(ruì)意:指永嘉百姓具有虞芮人民那样容易受教从善的品质。据《史记·周本纪》,虞芮之人常有纠纷而不肯相让,就到周国去请周伯来评判,但见周国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虞芮之人深受教育,惭愧返还,从此不再争执。
12.协:合议,商量。
13.以:于,在。
14.上冬:孟冬,初冬。
15.肆所喜:放开手脚无拘无束地作自己喜欢作的事,指尽情游乐。
16.圻(qí):涯岸。
17.邈:通貌。
18.威摧:同崔崴,高峻的样子。
19.三山:即《山居赋》自注所提到的太平、天台、方石等海中三山。
20.瀄汩(zhì gǔ):流水发出的声音。
21.两江:即《山居赋》自注所提到的双流,也就是剡江和小江。
22.驶:流水疾速奔腾而去。
23.渔商:渔人和商人。郭璞《江赋》:“溯泗沿流,或渔或商。”
24.安流:指渔商的舟船在江河中平安航行。《楚辞·九歌》:“令沅湘兮安流。”
25.樵(qiáo)拾:山间砍柴和采摘果实野菜的人。
26.芘(pí):同庇,荫蔽。
27.谁云乐:什么是快乐。
白话译文
前朝炎汉,谁人能,修明政治?龚遂汲黯,两太守,世称良吏。
君子出仕,又何须,定位京邑,前贤清风,我步尘,惟恐不继。
到此永嘉,民立德,寡欲少私,百姓乐生,淳风俗,尤尚忠恕。
滨海之地,远故乡,常怀旷寂,官署悠闲,无争讼,空馆清思。
欣和怡悦,于盂冬,十月夏历,晨问出游,纵我情,尽历所喜。
千涯逶迤,一程程,弯弯曲曲,万岭崇峻,一层层,重重峙峙。
崔巍岭峙,如三山,陡峭壁立,云腾水淼,似两江,疾速奔逝。
商贾渔舟,顺江河,安稳航驶,农夫樵子,林荫中,落日归去。
人之一生,如何是,快乐一世?可贵在于,无拘束,心志所之。
作品鉴赏
这首诗从题目看,应是纪游之作。而诗的前半部分却从治郡的政绩写起,这种闲笔似无关宏旨,实际上正透露了诗人潜结的意绪。公元422年(永初三年)谢灵运出任永嘉郡守。原是刘宋朝廷内部权力之争的结果,以出身士族名门、“自谓才能宜参权要”的诗人,而今迁谪到一个僻远的边郡任职,其愤懑悒郁的心情不难想见。诗人骨鲠在喉,不得不吐,而驱走其笔端的山水,不过是他用来浇胸中垒块的酒杯而已。
诗的结构组织颇为均衡:全诗十八句,前八句(首句至“空馆”句)赋事,写郡政;次八句(“协以”句至“樵拾”句)写景,记游山;末两句以言志作结。写郡政本为倾泄自己的郁塞不平之气,却偏从前贤的美政写起,这在写法上是以宾衬主,欲收先声夺人之效。“龚汲”指西汉的龚遂和汲黯。龚遂字少卿,宣帝时出任渤海太守,当时渤海的社会秩序正处于混乱之中,他到任后开仓济民、劝民农桑,境内大治。汲黯字长孺,武帝时为东海太守,他尚黄老之术,以清静治民,“多病,卧阁不出。岁余,东海大治。”这两人都以治理边郡的政绩著称,与大谢此时的身分境遇暗合。“君子”两句由宾返主,从前贤说到自身,言所思者,非关区区个人的出处去从,唯以传承前贤的美政德行为念。接着便直陈自己治郡的德政。“建德乡”语出《庄子·山木篇》:“南越有邑焉,名为建德之国。”这里只是借用其字面,即指永嘉郡。“虞芮意”则谓此地民风淳朴、礼义相让。虞和芮本是周文王时两个毗邻的诸侯国,因土地纠纷欲请文王裁夺,两国国君入周后见百姓互谅互让,深感惭愧,遂自愿停讼息争。下两句中的“寥寥”、“空馆”即由此句而引出,言官府衙署因无讼争之事而变得清闲和安静,所谓“禹治天下,朝廷之间可以罗雀矣。”(《鬻子》语)以上几句,从称美前贤一转而为夫子自道,言外颇有以龚、汲等历史名臣自许的神情。据史书记载,谢灵运在永嘉任上其实是采取消极无为态度的:“民间听讼,不复关怀。”因此这里的自得实际上是一种自饰,而在这自饰之中,又不无对朝廷慢待自己的牢骚意味。诗人以自标风操的方式回答政敌的打击,在失意中仍可见其倔强的个性。第八句中的“清思”,泛指清雅的文思、游思等,由此过渡至下面的出游。
“协以上冬月”以下八句为纪游部分,这部分组织得次序井然、神固气完。就时间言,诗以“晨游”发端,而以“西芘”收束,西芘,指夕照中的林荫山影,其间由朝入暮,包含了完整的一天。就景物言,由综览全局渐至局部和细节,步骤分明。先是总写:“千圻”句言水岸的纵横交错,曲折萦回;“万岭”句言峰峦的争奇斗险,千姿百态,两句极言山岭川壑之多,也概括了这一带山川形势的奇特风貌。后是特写,诗人从千圻万岭中独拈出“三山”“两江”的形胜作具体写照。按岭门山在平阳县城前,登山远眺,可北望飞云江,南望鳌江;“三山”或指楼石山,《初学记》载“温州楼石山,三石并高百丈,杪如剑峰。”《平阳县志》云:“山在平阳城西南五十里,周回四十三里,高数十仞,望如楼阁,号‘三山楼’。”三山为孤耸特立迥出岭表者,两江为贯串曲岸者,故特将这二者郑重表出之。“峭”、“驶”二字,已勾勒出三山两江形貌,诗人意犹未尽,更用“威摧”、“瀄汩”渲染之。威摧,山势高峻貌,意同“峭”;瀄汩,急流激荡貌,意同“驶”。此处用复笔设色,有意以生僻险涩的用语来加强景观的崎岖险巇之感,诚如陈祚明所说:“二语中‘威摧’字山形在目,‘瀄汩’字水声在耳……大抵此地山水险异,诗亦穷极险异之态。”(《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七)而再往下的“渔舟”、“樵拾”两句,又可谓是特写中的特写、大景中的细景。“渔舟”一作“渔商”,指渔人客商的船只出没于风波之中;“樵拾”指日夕时砍柴和采集野菜的村民离山归家。这两句是景语又兼含玄理:渔商危而樵拾安,两者的出处虽然不同,却都是顺性而动的。按魏晋玄学主张物各得其性,人如能“会通万物之性”、“各安其所安”,“则彼无不当而我无不怡也”(《庄子》郭象注),就能获得最大的人生自由。因此这两句不仅是寓目即景,而且也透露了诗人从眼前景物中悟出的玄思。诗的末两句正由此顺流而下,水到渠成:既然以“物畅其性”为生活鹄的,则人生最大的快乐,也在顺应自己的志向旨趣而不是屈从于他人或外物。诗人体物悟道,仿佛在游遨眺览中找到了精神的依托和凭藉,终于发出了守志不屈、身处逆境之中而不向坎壈命运低头的抗争之声。
萧子显说谢诗“典正可采”(《南齐书·文学传论》)。即以此诗的章句组织来看,也体现出严整、匀称、工稳的特色。诗的赋事和纪游两部分句数相等。直接写景的有六句,共由三组偶句组成,每一组对仗的工整自不必说,组与组之间的承接方式也齐整如一:每组的出句直承上组的对句,而每组的对句又遥应上组的出句。如“威摧三山峭”承“万岭”而来,“瀄汩两江驶”则遥应“千圻”;“渔舟”承“两江”而来,“樵拾”则遥应“三山”等。正如刘勰所谓“外文倚交”、“宛转相腾”(《文心雕龙·章句》),从而形成一种交错回环的美。从这首诗对章句对称美的艺术追求中,也可见六朝崇尚典雅的审美趣味之一斑。
作者简介
谢灵运(385~433)晋宋间诗人。原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爵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出身名门,兼负才华,但仕途坎坷。为了摆脱政治烦恼,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诗歌大部分描绘了他所到之处,如永嘉、会稽、彭蠡等地的山水景物。其中有不少自然清新的佳句,从不同角度刻画自然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他的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仍带有玄言诗的尾巴。尽管如此,谢灵运以他的创作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使山水的描写从玄言诗中独立了出来,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从此山水诗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他成为山水诗派的创始人。有《谢康乐集》。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