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华,男,汉族,毕业于清华大学。
简况
先后在清华大学获工学学士、管理学硕士和博士,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跟随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教授做访问学者。兼任清华大学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国际公共事物学会(IASC)中国区协调人,《国际公共事物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Commons)编委,
中国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为水利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等多个国家部委及世界自然基金会、
世界资源研究所、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提供学术咨询。
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获评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先进工作者”、“优秀博士后”,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研究生学术新秀”。
研究方向
致力于吸收借鉴西方社会科学前沿成果,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分析与公共管理理论和方法,探索中国公共治理和政策问题的解决之道。主要学术特色是以转型期中国公共治理为主线,围绕水管理、资源环境和乡村治理问题开展了大量跨学科研究,学术成果产生了显著学术影响,并对国家相关政策制定产生积极影响,是中国水公共管理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以及公共事物治理新学科方向的开拓者。主要学术兴趣是研究公共事物(Commons)治理和政策过程,探索中国国情条件下的公共治理
集体行动理论,研究对象涉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区域发展、乡村治理、社区治理及新经济等政策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
国家发展战略与高质量发展
公共事物治理与公共政策
资源环境管理与水治理
乡村振兴与农村研究
新经济与大数据公共治理
开设课程
作为主讲教师承担清华大学《制度分析与公共治理》《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概论》《中国国情概论》《
公共管理前沿》《公共政策前沿》《三农问题前沿》等课程教学工作,累计授课逾千学时。
教学成果曾获清华大学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及优秀教材一等奖。作为导师培养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百余人,多人获北京市/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清华大学优秀学位论文奖。
社会任职
2021年12月27日,担任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22年,担任全国MPA教指委副主任委员
2025年1月,担任北京市第十四届政协委员(增补)
出版图书
学术成果
已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部分论文发表在《管理世界》《经济研究》《
经济学(季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软科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中文学术期刊,以及Science、World Development、Water Resources Research、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Land Use Policy等英文国际期刊。作为客座主编组织出版《国际水资源发展期刊》特刊“中国水管理与政策的转型与创新”。
已出版学术专著与合著10余部,参与著作(含书籍章节)40多部。研究成果在Web of Science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和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中被大量引用。
提交各种内参报告百余件,大量刊载于《国情报告》、《三农决策要参》、《行政改革内参》、《经济要参》等高级内参,大量成果获领导批示或应用采纳。
主持承担各类国家基金和部委委托课题50余项,其中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含重大课题1项),国家科技重大/重点专项子课题2项,国家高端智库课题5项,农业农村部、水利部等部委委托项目1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次,其中连续四届获中国高校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代表性科研项目】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水权市场制度体系研究”,2016—2020年。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农村集体行动机制与公共事务治理”,2016—2019年。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子课题:“京津冀水资源协同管理模式研究”,2016—2020年。
4.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项目: “乡村振兴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与政策研究” , 2018—2020年。
5.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项目:“新一代公共治理:理论、方法与应用”,2015—2017年。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IAD)框架的参与式灌溉管理研究”,2010-2012年。
7. 水利部2010年重大课题:“水利发展阶段研究”,2010-2011年。
8.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水环境管理责任机制设计与示范研究”,2008-2010年。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交易成本约束下的水权市场模拟与管理制度研究”,2006-2008年。
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模式研究”,2006-2007年。
代表论著
【代表性著作】
1. 王亚华,《公共事物治理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年。
2. Wang Yahua. Assessing Water Rights in China. Springer Nature.2018年。
3. 王亚华,《增进公共事物治理——奥斯特罗姆学术探微与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
4. 王亚华,《
中国水利发展阶段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5. 王亚华,《
中国水治道变革》,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6. 王亚华,《水权解释》,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代表性论文】
1. Wang, Y.H., Wu, X., Tortajada, C. 2020. Innovative and Transformative Water Policy and Management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36(4): 565-572.
2. Wang, Y.H., Chen, X.N. 2020. River Chief System as a Collaborative Water Governance Approach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36(4): 610-630.
3.Su, Y.Q., Araral, E., Wang, Y.H. 2020. The Effects of Farmland Use Rights Trading and Labor Outmigration on the Governance of the Irrigation Commons: Evidence from China, Land Use Policy, 91: 104378.
4.Wang, Y.H., Zhang, M. H., Kang, J.N. 2019. How Does Context Affect Self-governance? Examining Ostrom’s Design Principles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Commons, 13(1):1-45.
5. Zang, L.Z., Araral, E., Wang, Y.H. 2019. Effects of Land Fragmentation on the Governance of the Commons: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284 Villages and 17 Provinces in China, Land Use Policy, 82:518-527.
6. Wang, Y.H., Wan, T.T., Tortajada, C. 2018. Water Demand Framework and Water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China, Water, 10 (12): 1860, 2018.
7. Wang, Y.H., Wu, J. 2018.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n the Role of Water User Associations for Irrigation Management in Rural China,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54 (12): 9791-9811.
8. Wang, Y.H., Wan, T.T., Biswas, A.K. 2017. Structuring Water Rights in China: A Hierarchical Framewor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34 (3): 418-433.
9. Araral, E., Asquer, A., Wang, Y.H. 2017. Regulatory Constructivism-Application of Q Methodology in Italy and China,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31:1-25.
10. Wang, Y.H., Chen, C., Araral, E. 2016. The Effects of Migration on Collective Action in the Commons: Evidence from Rural China, World Development, 88:79-93.
11. Wang, Y.H., Mukherjee, M., Wu, D., Wu, X., 2016. Combating River Pollution in China and India: Policy Measures and Governance Challenges, Water Policy, 18:122-137.
12. Araral, E., Wang, Y.H., 2015. Does Water Governance Matter to Water Sector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10 Provinces in China, Water Policy, 17(2):268-282.
13. Wang, Y.H., Chen, C. 2014. Breaking the Dilemma of Agricultural Water Fee Collection in China , Water Policy, 16: 773-784.
14. Araral, E., Wang, Y.H., 2013. Water Governance 2.0: A Review and Second-Generation Research Agenda.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27:3945-3957.
15. Wang, Y.H., 2012. A Simulation of Water Rights Market with Transaction Costs. Agriculture Water Management, 103:54-61.
16. 王亚华:《从治水看治国:理解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年。
17. 王亚华、臧良震: 《小农户的集体行动逻辑》,《
农业经济问题》,2020年第1期: 第59-67页。
18. 王亚华、唐啸: 《中国环境治理的经验:集体行动理论视角的审视》, 《复旦公共行政》, 2020年第1期,第187-202页。
19. 王亚华、陶椰、康静宁:《中国农村灌溉治理影响因素》, 《资源科学》, 2019年第10期,第1769-1779页。
20. 王亚华、舒全峰: 《中国乡村治理中的领导力与公共服务动机》,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19年第5期,第23-31页。
21. 王亚华、舒全峰:《中国乡村干部的公共服务动机: 定量测度与影响因素》,《管理世界》, 2018年第2期,第93-102页。
22. 王亚华:《诊断社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理解中国古代的灌溉自主治理》,《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第178-191页。
23. 王亚华、高瑞、孟庆国:《中国农村公共事务治理的危机与响应》,《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第23-29页。
24. 王亚华、汪训佑:《中国渠系灌溉管理绩效及其影响因素》,《
公共管理评论》,2014年第16卷,第47-68页。
25. 王亚华:《中国用水户协会改革:政策执行视角的审视》,《管理世界》,2013年第6期,第61-71页。
26. 王亚华、黄译萱、唐啸:《中国水利发展阶段划分:理论框架与评判》,《
自然资源学报》,2013年第6期,第922-910页。
27. 王亚华、吴丹:《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12期,第32-38页。
28. 王亚华、田富强:《对黄河水权转换试点实践的评价和展望》,《中国水利》,2010年第1期,第21-25页。
29. 王亚华、鄢一龙:《中国10个五年计划完成情况的定量评估》,《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5期,第77-84页。
30. 王亚华、吴凡、王争:《交通行业生产率变动的Bootstrap-Malmquist指数分析(1980—2005)》,《经济学(季刊)》,2008年第3期,第891-912页。
31. 王亚华:《治水与治国——治水派学说的新经济史学演绎》,《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第117-129页。
32. 王亚华:《关于我国水价、水权和水市场改革的评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5期,第153-158页。
33. 王亚华:《自然资源产权科层理论及其应用》,《公共管理评论》,2006年第5卷,第128-136页。
34. 王亚华、张宁、施祖麟:《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破坏的经济损失估算》,《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年第1期,第33-37页。
35. 王亚华:《我国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框架、途径和机制》,《中国水利》,2003年第10期,第15-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