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勉散文精选》是201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王勉。
内容简介
散文精选集。从事散文创作多年,迄今已出版散文集《羊肉烧酒》、《那些人,那些事》、《印象》、《秋色满眼》等。贾平凹、叶辛、赵丽宏等名家都曾对他的散文创作给出过较高的评价。本书中的100篇散文,不但感情真挚,而且极富韵味,相信你读了之后会爱不释手。
图书目录
真挚?睿智?绚烂
童言是诗
曾经想当兵
老树
摆渡老人
永远的白蝴蝶
房东阿妈
种田佬
瓜农
阿秀
那个黑脸汉子
穿风衣的男人
名家的后人
桐乡长发女
毕加索的眼睛
解读艾哈默德
横滨女孩
老的
忧伤的雨巷
文人徐渭
苦雾中,有颗不灭的星
丰碑,在他手中矗起
茶馆写意
醉人香榧林
静静的芦苇
秋色满眼
太阳雪
飘雨时刻
银杏树之恋
花痕树影
底楼人家
遥远的地方
寻找三叠泉
蜀中吟
又到鼓浪屿
船过葛洲坝
远村
曾经的苏州
夜登鹳山
乌镇意象
水墨烟雨中的老宅
乌篷船
老巷
醉白三看
松江五塔
那一片湿地
秋日梧桐
晨光里的上海
梦中外滩
在浅草
羊肉烧酒
松江鲈鱼
腌笃鲜
食蟹季节
品茶
喝粥
老泡饭
吃面
三月天,啖春笋
东浦老酒
咸肉的味道
那道罗宋汤
功德林食素记
因小吃而名动天下
抬头见龙
《平复帖》随想
名片上的风景
书店春秋
元夜时分灯如昼
墨迹
记忆散落故纸间
顾绣
青田石
脸谱
画瓷
蓝印花布
爱玉
徽墨
读帖
遗韵
红酒
春蚕
短歌枭雄
书摊
印象
白发
走路
渴望爬山
想起了那只麻雀
鸟窝
春燕呢喃时
秋天的心情
暖冬
岸边
远游
人在旅途
清明祭父
生命感悟
城里的和山里的
纵马扬鞭时
就这样守在我身旁
附录
作者简介
王勉,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笔名宁子。山东莒县人。供职于上海市松江区某部门。著有散文集《羊肉烧酒》《印象:王勉散文选》等多部,主编《语文新阅读》《生命感悟》等各类著作多部。《茶馆写意》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散文卷,《永远的白蝴蝶》收入《
上海作家散文百篇》。《云间文艺》杂志主编。
图书序言
真挚·睿智·绚烂——序《王勉散文精选》
赵丽宏
王勉写散文几十年了,他像一个执著勤劳的农夫,孜孜不倦地耕耘在散文创作的园地里。读他的散文集,犹如欣赏他从自己的园圃里收获的果实,新鲜,亲切,琳琅满目,清芬沁人。他的散文作品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人印象深刻。读他的文字,读者或许能会心一笑,或许会心灵为之一颤。读罢掩卷,眼前有难忘的画面,心里有悠长的回声。徐中玉先生曾这样评价他的散文:“文笔明快,情感真挚,娓娓写来,生动有味。亲情跃然纸上,人情盎然生辉。”这是中肯贴切的评论。
我一直以为,写好散文,离不开三个字:情,知,文。情,即写作者真诚的态度,真挚的情感,真实的描述,情,和真连在一起。知,即智慧、知识、写作者对所表达事物的独特见解。文,即文采,就是写作者驾驭文字和谋篇布局的能力,也就是文章的形态。如从这三个方面看王勉的散文,他的作品是耐人寻味的。
感人的散文,贵在一个情字。王勉的散文,很多都是写他人生经历中的真实境遇,无论是叙事还是写人,都是他的真情实感,写得挚切动人。有些篇章,让人读而铭心。如《永远的白蝴蝶》,写一个聪明单纯的哑女孩,曾被人误解,最后为救人而溺水身亡。作者当时是一个下乡知青,对这个可怜的哑女孩充满了同情,他观察她,关心她,为童心的纯真无瑕而感叹。他坐在田边为哑女孩吹口琴的景象,犹如一幅深情的油画,是那个时代纯美的记忆。再如《房东阿妈》,也是一篇记事散文,写一位善良而有个性的村妇,文字质朴,故事也不算跌宕,读者却记住了这位房东阿妈。这篇散文,以真情动人。这真情,有两个层面:一是文中老人的正直善良和亲人般的关爱,写得自然真实,这是人世问珍贵的爱心;二是文中的“我”对老人的钦敬和怀念,虽没有很多议论,却能让读者体会到作者真挚的感恩之心。读王勉的这些文字时,我心有共鸣,因为,我和他有类似的经历。这类经历,在有些人的回忆中也许是生命的蹉跎,是不堪回首的歧途,但对一个作家来说,这是财富。出现在王勉散文中的当年情景,并不灰暗,他的文字中,有人性的温暖,有年轻的心对未来的憧憬。读这样的文字,使我想起自己当年的下乡生活,想起那些曾经为我驱散孤独,让我感受人间真情的农民。这样的经历,其实影响了我们这辈人的整个人生。
若以“知”字观照王勉的散文,他的作品也是斑斓多姿,给人美不胜收的感觉。王勉散文涉及的题材和内容极为丰富,他除了写自己的人生往事,写他所经历的事件、他所结识的人物,也写他的心境,写他对天地万物的观察和思索。可以说,进入他眼帘中的所有一切,都可以被他描绘,都能引发出他的遐想和思索。他在散文中读书品画,游山玩水,博览四时风景,遍尝人间美食,读者可以追随他的思绪和情致,穿越时空,上天入地,窥见一个读书人兴致盎然的见识和智慧。王勉散文中描绘的事物,似乎是随手拈来,吃一碗面,喝一杯茶,读一本古帖,看一张名片,在他笔下都能衍化成既涵知识,又富情趣的文字。他并非以学者严肃的面目出现,而是以一个生活和艺术的追寻者和体验者,沉醉在自己的文字中,让读者也跟着他一起,长知识,开眼界,舒胸臆。我想,作品内容的丰富,取决于作者阅历、学养和情趣的丰富。
王勉的散文中,有大自然的绚烂多彩的表情,这一点难能可贵。芦苇,麦苗,银杏,梧桐,花痕树影,雪踪雨声,在王勉的笔下,都是多情善感的生命,它们在天地问自由生长,有情有爱有个性,也有希冀有期盼。文学作品中对大自然的描绘和抒情,现在被很多人忽略,有人甚至对此不屑,认为这是轻浮无用的文字。这样的观点,实在荒唐,也是一种浮躁的表现。一个文学家,怎能面对大自然千姿百态的美妙景象而无动于衷?王勉把他喜欢的自然景物当人来写,当朋友来写,它们表情丰富,形态各异,讲述着天籁的美妙,讲述着它们各自所代表的历史,也表达着作者内心的向往,向往远离喧嚣和浮躁,回到自然宁静的生活中去。王勉在写芦苇时,有这样的感叹:“我应该在疲于应付这个繁忙的世界时,多来这种地方。我曾几回在梦中,与所有的芦苇同日同月同风同雨,自由自在平淡地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我相信,这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向往。
王勉散文的文风,基调是质朴和自然,大多是白描式的文字。然而他的作品面貌却并不单一,不同的题材,他能用不同风格的文字来表现。写往事人物,是质朴沉着的文字,时而单纯如素描,时而凝重如油画;写自然景物,是诗意抒情的文字,如水彩,也如水墨写意;写世态风情,是生动诙谐的文字,像幽默的漫画,也像热闹的年画。王勉散文风格的绚烂多姿,其实是在变与不变之间,变的是外在的形态,如一个人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场合更换衣服,不变的是内在的精神,即作者的诚恳和睿智。
2014年5月1日于四步斋
专业推荐
媒体推荐
王勉的散文显得很是从容、沉着,并不见躁急的世俗功利色彩,给人一种以冷静之心,作钟情之文的感觉。
——雷达
我觉得,王勉散文创作的表现手法,更多的是借物言志,借景抒怀。他的语言热烈,思想敏锐,善于写人,善于写事,善于描摹事件中的小人物,解剖他们的命运,理解他们的痛苦,触摸小人物生命生存的无奈,有意揭示人性的本质。
——贾乎凹
王勉散文作品中最大的特色有两方面,一为对人的刻画,二为对景的描述,在这两方面王勉运用文字不仅精准而且贴切。
——高洪波
洪波兄称王勉的散文给人以温暖,能让读者留下深刻的记忆;雷达称他以冷静的心,作钟情的文;赵长天认为他的散文以独特的眼光表现生活中的美好;王纪人觉得他的散文营造了诗意的精神家园;杨扬则称道他笔下的松江生活充实而又饱满,书写的是篇篇雅致的散文;郏宗培以朋友的口吻赞扬他用心体悟身边的人和物;胡平直接了当地说他的散文读起来很舒服……
——叶辛
我欣赏他对生活中寻常事物的关注和留意。他不是着眼于某种很宏大很高调的东西,而是选取他自己生活中具体而微,却多多少少感动过他的事件或风土人隋。
——杨扬
百余篇散文,文字优美,感情真挚,具有情真意切的感染力。
——朱大健
名人推荐
王勉的散文显得很是从容、沉着,并不见躁急的世俗功利色彩,给人一种以冷静之心,作钟情之文的感觉。
——雷达
我觉得,王勉散文创作的表现手法,更多的是借物言志,借景抒怀。他的语言热烈,思想敏锐,善于写人,善于写事,善于描摹事件中的小人物,解剖他们的命运,理解他们的痛苦,触摸小人物生命生存的无奈,有意揭示人性的本质。
——贾平凹
王勉散文作品中最大的特色有两方面,一为对人的刻画,二为对景的描述,在这两方面王勉运用文字不仅精准而且贴切。
——高洪波
洪波兄称王勉的散文给人以温暖,能让读者留下深刻的记忆;雷达称他以冷静的心,作钟情的文;赵长天认为他的散文以独特的眼光表现生活中的美好;王纪人觉得他的散文营造了诗意的精神家园;杨扬则称道他笔下的松江生活充实而又饱满,书写的是篇篇雅致的散文;郏宗培以朋友的口吻赞扬他用心体悟身边的人和物;胡平直接了当地说他的散文读起来很舒服……
——叶辛
我欣赏他对生活中寻常事物的关注和留意。他不是着眼于某种很宏大很高调的东西,而是选取他自己生活中具体而微,却多多少少感动过他的事件或风土人情。
——杨扬
百余篇散文,文字优美,感情真挚,其有情真意切的感染力。
——朱大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