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东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辖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地处右江河谷腹部,右江河从西至东贯穿其中,东连平果市,西与德保县、田阳区接壤,南与天等县相邻,北与巴马瑶族自治县相连。属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势特点是南北群山环抱,中部为平缓开阔的盆地,周高中低。总面积2816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末,田东县辖9个镇、1个乡。县人民政府驻田东县平马镇人民路66号。截至2024年末,田东县总人口43.6022万人。
历史沿革
秦始皇三年(前214年),略定杨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今田东县地分属
桂林郡及
象郡。
汉
元鼎六年(前111年),改故秦桂林郡为
郁林郡,今田东县地大部分属郁林郡增食县地。延至
西晋时期为止。
东晋建武二年(313年),在郁林郡内析置
晋兴郡,今田东县大部分地属晋兴郡增翊县地。南北朝时期仍因之。
隋
开皇十四年(594年),废晋兴郡置
晋兴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晋兴县为
宣化县,今田东县地大部分先后属晋兴县、
宣化县地。
唐
武德五年(622年),析宣化县为武缘、横山、晋兴、朗宁4县,横山县治所在今田东县地,是本区域建县之始。隶邕州
朗宁郡,
开元年间(713—741年),唐王朝在今桂西地区置
田州,辖都救(在今平果市)、横山(在今田东县)、武隆(在今
田阳区、百色市)、惠佳(在今百色市)、如赖(在今
田林县)5县,治所于都救县。
天宝元年改田州为
横山郡,今田东县大部分地属横山郡地。乾元元年(758年),横山郡复改名田州,并撤销横山县,今田东县大部分地属田州地。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田州废置,后复置。唐代,除在今田东县地设置横山县外,还设置
侯州(在今
作登瑶族乡),功饶州(在今
思林镇)2个
羁縻州。
宋代,在今田东县地设田州、功饶州、
侯唐州、婪凤州、
上隆州、
向武州和上林土县等土州、土县,并设置军事行政单位
横山寨,治所在今
祥周镇百银村上寨屯。属
邕州建武军节度。
绍兴年间(1131—1162年),专任武臣。
隆兴年间(1163—1164年),文武通差。辖都康、向武、归德、果化、上林、思城、婪凤、田州、功饶、侯唐、上隆、奉议、泗城、利州、露城、龙川、归乐、武隆、惠往、归诚等州县。包括今平果市、田东县、右江区、田林县、凌云县、天等县的大部或一部分地区。
元代,废横山寨,在桂西地区设
田州路、来安路、
镇安路等三路军民总管府,均属湖广
行中书省。其中田州路治所设于今田东县祥周镇祥周村旧州屯。共辖
果化州、向武州、
安定州、
奉议州、上隆州、功饶州、怀德州、
思恩州、婪凤州、兼州、下隆州、田州、
归德州、武龙州、
归顺州、归辰州等16个州和罗彼、郍带、唐兴、强山、威德、永宁、都阳、古带、南海、上林、武林、顺安、华阳等13个县。其辖境包括今平果、田东、田阳、右江等县(市、区)及
巴马瑶族自治县的部分地区。在此期间在今田东县境内新设置的州县有下隆州、富劳县和武林县。
明代,田州土州、向武土州治所先后迁往今田阳区和
天等县,上隆州因土司迁往
大藤峡而废置,
弘治年间,下隆州改为土巡检司。至明末,在今田东县地保留治所的州县只有上林土县。
清初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建置情况与明末同。光绪元年(1875年),田州
改土归流,在今田东地置恩隆县,隶百色直隶厅。治所初议设于燕洞圩(今属巴马瑶族自治县),后更定于平马圩(县署于光绪五年正式在平马成立)。辖境为原土田州之上田、上恩、下恩、上隆、下隆5里及篆里之一、二、三都。光绪三年至四年,恩隆县又先后把上田里二都之海图、混图和个逢图的那佛、那坡、陇桑3村划归奉议州,至此,恩隆县境东至下恩里六羊村(今属都安县),最南至右江北岸,西至上隆里坤圩(今属田阳区),北至篆里发旺村(今属巴马瑶族自治县),辖境包括今平马镇、祥周镇、林逢镇的右江北岸各村,朔良镇、那拔镇、义圩镇的全部,思林镇的一部分,还包括今田阳、巴马、都安、平果等县(市、区)的一部分地区。
民国元年(1912年),百色直隶厅改为百色府。今田东县地大部分属恩隆县,其余分属上林土县、向武土州、奉议县。恩隆县、上林土县均隶百色府。民国二年(1913年),裁百色府,设田南道,恩隆县、上林土县归田南道管辖。民国四年(1915年),都安县建立,恩隆县将县属大化区地划归都安县。民国六年(1917年),撤销向武土州,设向都县,今
印茶镇、江城镇地归向都县管辖。民国七年(1918年),上林土县改土归流,以上林土县全境及恩隆县属之下恩里之一、二都,上田里之养半图及下旺土司全境,并置
思林县。县治设于驮用圩(今思林街)。境域包括今思林镇、林逢镇的部分村屯及平果市部分地区,东至宇生村(今属平果市),南至坡塘村(今属田东县),西至潭福村(今属田东县),北至东选村(今田东县境)。至此,恩隆县境域最东为江南乡赏梅村(今属平果市),最南仍为右江北岸,最西为鹅桥乡坤和村(今属田阳区),最北是巴品乡福禄村(今属巴马瑶族自治县)。一直延至撤销恩隆县建立田东县为止。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根据省政府通过的《田南整理县界案》,撤销思林县,恩隆县更名为田东县。原思林县属的保城、竹梅、养秀3乡拨属田东县,会旺、海城、平治、中山、乐育、古玫、凤梧、玉环8个乡拨属平治县。原恩隆县崇恩区的大同(除祷午街)、景德、镇江、江南4乡拨归平治县,立品区的罗贤、灵岐、仁德、羌桂、洪都、巴品8乡和隆义区的燕乐、凤桥、鹅桥3个乡拨属万冈县。原奉议县之仑圩乡、慕桃乡和仁安乡的大部分、马平乡、檀河乡、作登乡、巴立乡、大榄乡则划属田东县。当时,田东县最东的是养秀乡之百马村和真良村,最南的是巴立乡驮瓜村,最西是大榄乡之陇内村、陇陵村。最北的是云集乡之塘黎村、朝阳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田东县的治所不变。境域有所变化。
1951年8月,广西省政府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撤销万冈县。原属万冈县的第五区(那桃区)、第六区(羌圩区)及8个村划归田东县。
1955年,田阳第六区新层乡驮洪屯划归田东县保利乡管辖。
1956年10月,巴马瑶族自治县成立,田东县又将2区及班龙区8个乡划归巴马县,同时撤销班龙区。同年,平果县黎明区平孟乡将第一、五、六、七片划归田东县。
1961年,平果市将海城公社的百教、巴朝、巴六3个大队拨属田东县。
1962年,平果市又把果化区果恒公社的可恒、重善两个大队划归田东县。
1971年,田东县属百色地区。
2002年6月2日,撤销百色地区和县级百色市,设立地级百色市,田东县属之。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0年5月,田东县人民政府把接管旧政权的21乡(镇)编为7个区,撤销乡(镇),保留村(街)。
1951年8月,原属万冈县的第五区(那桃区)、第六区(羌圩区)及燕洞、龙威、赖满、龙田、洪晚、新黎、紫冒、岩廷8个村划归田东县。
1952年,为适应土地改革后发展生产的需要,全县将村改为乡。
1953年,原镇都县甘茶区及双燕、那雅、丰马3个乡拨归田东。
1956年10月,田东县又将那桃、羌圩2区及班龙区的燕洞、龙威、赖满、龙田、洪晚、新黎、紫帽、岩廷8个乡划归巴马县,同时撤销班龙区。同年,平果县黎明区平孟乡将第一、五、六、七片划归田东县。
1956年10月以后,田东县共辖1镇(平马)、8区(合恒、祥周、朔良、林逢、思林、作登、那拔、印茶)。
1958年11月,全县实行人民公社化,在8区1镇的基础上建立8个人民公社,各人民公社组织管理委员会,实行政社合一,代替区(镇)公所成为基层行政单位,下辖
生产大队(街)。
1959年1月,和平人民公社分为平马镇公社和合恒公社(1960年10月,合恒公社改称百林公社亦称巴林公社),先锋人民公社改称朔良公社。
1961年6月,平马公社恢复镇建制,组成平马镇政府,其余8个公社分成24个小公社。
1962年7月,原24个小公社合并,全县设8个区公所和1个
镇公所。
1966年9月,各区公所改称为公社管理委员会,平马镇公所改称平马镇人民政府,全县区以下的生产大队改称公社。辖8个公社和1个镇。公社以下恢复生产大队名称。
1968年3月,各区(镇)革命委员会成立,取代各区公社管委会和镇人民政府职权。
1980年10月,撤销革命委员会,成立平马镇管理委员会和各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4年12月,根据上级关于政社分开的精神,原8社1镇撤销,设11个乡2个镇。各生产大队改编为村,基本上每个生产大队编为一个村,亦有个别生产大队编为两个村。村设村民委员会,为群众自治组织。
1987年将1984年,所设的村民委员会改为村公所,作为各乡(镇)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另以自然村为单位或几个自然村联合成立村民委员会。
1996—2004年,田东县行政区划基本稳定。期间,祥周、林逢、朔良、江城、祷午、布兵、印茶、那拔、义圩等9个乡先后撤乡建镇,平马镇将原街道委员会改为社区委员会。
1995年,撤销村公所,改设村民委员会。原以自然村为单位或几个自然村联合成立的村民委员会全部取消。
2005年,撤销布兵镇、祷午镇、坡塘乡三个建制乡镇,分别并入祥周镇、林逢镇、思林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4年末,田东县辖9个镇、1个乡:
平马镇、
祥周镇、
林逢镇、
思林镇、
印茶镇、
江城镇、
朔良镇、
义圩镇、
那拔镇、
作登瑶族乡。共有161个行政村、11个社区,2425个村民小组。县人民政府驻田东县平马镇人民路66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田东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百色市东南部右江河谷中心地带。地处东经106°53'—107°26',北纬23°16'—24°01'。东靠
平果市,西接
德保县、
田阳区,南与崇左市
天等县接壤,北邻河池市
巴马瑶族自治县。总面积281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田东县属于右江河谷冲积平原。总的特点是南北群山环抱,中部为平缓开阔的盆地,周高中低。右江穿过盆地中间流向东南,两岸形成比较平坦的耕作高产地。盆地以南为一片坡度较缓、海拔较低的丘陵,再往南,多是以岩溶为特征的石山地带,其中亦夹有部分土山地带;盆地以北,亦先有一片丘陵,再往北多为海拔较高的土山地,其中亦夹有部分溶岩地带。而南北山区河、溪两旁亦有一些小盆地。县内最高处为那拔镇的莲花山顶,海拔1022米。全县盆地面积占全县面积的6.7%;丘陵面积占71.28%;山地面积分两类:岩溶地面占18.32%,土山面积占3.7%。
气候
田东县属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处北回归线上,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雨量较多,少霜无雪。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夏湿冬干,日照率42%。县城年均气温21.9摄氏度,是一个天然的大温室。最冷月(元月)平均气温13.3摄氏度,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4摄氏度。年光热辐射平均114.3千卡/平方厘米,年均降雨量1167毫米。田东县全年平均气温为23.5℃,比上年高1.3℃,共有1个台风影响田东县。
水文
田东县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主要有右江河、响水河、龙须河、古榕江和灵岐河。右江河发源于云南省广南县,流经百色、田阳后进入县境,穿越祥周、平马、林逢、思林4个镇,流往平果、南宁方向。属常年河,四季通航。境内注入右江一级支流有响水河、龙须河、古榕江等;北部的灵岐河注入红水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田东县主要地类数据公布如下:
一、耕地35152.14公顷(527282.10亩)。其中,水田15107.13公顷(226606.95亩),占42.98%;水浇地50.68公顷(760.20亩),占0.14%;旱地19994.33公顷(299914.95亩),占56.88%。
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14448.50公顷(216727.50亩),占全县耕地的41.10%;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7637.87公顷(114568.05亩),占21.73%;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6964.54公顷(104468.10亩),占19.81%;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3278.19公顷(49172.85亩),占9.33%;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2823.04公顷(42345.60亩),占8.03%。
二、园地32931.49公顷(493972.35亩)。其中,果园28425.12公顷(426376.80亩),占86.32%;其他园地4506.37公顷(67595.55亩),占13.68%。
三、林地187860.64公顷(2817909.60亩)。其中,乔木林地126230.79公顷(1893461.85亩),占67.19%;竹林地3704.97公顷(55574.55亩),占1.97%;灌木林地49813.25公顷(747198.75亩),占26.52%;其他林地8111.63公顷(121674.45亩),占4.32%。
四、草地3624.69公顷(54370.35亩)。地类全部为其他草地,面积为3624.69公顷(54370.35亩),占比100%。
五、湿地6.49公顷(97.35亩)。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7个二级地类,田东县涉及1个二级地类。其中内陆滩涂6.49公顷(97.35亩),占100.00%。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934.25公顷(104013.75亩)。其中,建制镇用地2088.71公顷(31330.65亩),占30.12%;村庄用地4206.74公顷(63101.10亩),占60.67%;采矿用地569.17公顷(8537.55亩),占8.21%;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69.63公顷(1044.45亩),占1.00%。
七、交通运输用地4790.81公顷(71862.15亩)。其中,铁路用地513.58公顷(7703.7亩),占10.72%;公路用地1362.39公顷(20435.85亩),占28.44%;农村道路2886.81公顷(43302.15亩),占60.26%;港口码头用地26.22公顷(393.30亩),占0.55%;管道运输用地1.81公顷(27.15亩),占比0.04%。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269.95公顷(94049.25亩)。其中,河流水面3085.9公顷(46288.50亩),占49.22%;水库水面376.63公顷(5649.45亩),占6.01%;坑塘水面1674.27公顷(25114.05亩),占26.70%;沟渠1043.63 公顷(15654.45 亩),占16.64%;水工建筑用地89.52公顷(1342.80亩),占1.43%。
水力资源
田东县共有大型水库水电站1座。用水总量2.4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17%。其中,生活用水增20%,工业用水减26.67%,农业用水增 8.57%。
林业资源
田东县森林面积131.4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6.68%,森林蓄积量1216.5454万立方米,全年完成造林面积9.5万亩。
矿产资源
田东县矿产储藏量多、品种全、品质高、易开采。共探明可开采的矿产有
石油、
天然气、
煤、
锰矿、
铝矿、
金矿、
铁矿、
钛矿、
锑矿、
膨润土等30多种自然资源。其中,褐煤储量4亿吨,是广西第一大褐煤生产基地;石油储量1500万吨,是长江以南陆上唯一开采的油田;膨润土储量4160万吨。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田东县常住人口为352007人。
截至2023年末,田东县户籍人口437323人,比上年末减少1541人。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4.7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3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28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6.88%,比上年末提高1.8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2828人,出生率为6.46‰;死亡人口3298人,死亡率为7.53 ‰;自然增长率为-1.07‰。
截至2024年末,田东县总人口43.6022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2.8002万人,女性人口20.8020万人;城镇人口10.7261万人,乡村人口32.876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35‰,年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55.3人。
民族构成
田东县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居住着
壮族、
汉族、
瑶族、
侗族、
苗族、
仫佬族、
毛南族、
回族、
彝族、
满族、
蒙古族、
布依族等12个民族。
经济
综述
2023年,田东县生产总值(GDP)198.0亿元,按202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46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82.3亿元,下降2.7%;第三产业增加值66.24亿元,增长2.9%。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5%、41.6%和33.4%。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6750元,比上年增长1.0%。
2024年,田东县生产总值206.05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9.17亿元,比上年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90.68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66.2亿元,增长2.8%。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田东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57.36%。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7.59%;第二产业投资下降3.6%,其中工业投资下降46.04%;第三产业投资下降61.8%。基础设施投资下降66.5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39.16%。
2023年,田东县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50.3%。其中住宅投资下降36.6%;办公楼投资本年没有;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下降51.4%。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4.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9.2%。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7.2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9.99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5.2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3.81万平方米。
2024年,田东县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比上年收窄50.8个百分点。部分行业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其中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增长1656.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4.4%;农、林、牧、渔业增长101.4%;非金属矿制品业增长47.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24.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合计拉动全县投资增长25.9个百分点。
财政
2023年,田东县财政收入13.59亿元,比上年下降16.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6亿元,下降3.5%,其中税收收入4.01亿元,下降20.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49.1%。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81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投入民生支出28.67亿元,同比增长1.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2.4%。
2024年,田东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69.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58亿元,增长5.1%,投入民生领域支出29.0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79.3%。其中,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增长366.6%,节能环保增长151.9%,住房保障支出增长59.40%,粮油物资储备支出增长17.4%,城乡社区支出增长10.7%,公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7.6%,科学技术支出增长0.9%,农林水事务增长0.8%。
人民生活
2023年,田东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1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2510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202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7.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93:1,比上年缩小0.06。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68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134元,名义增长10.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390元,名义增长4.4%。
2024年,田东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6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12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7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86,比上年同期缩小0.07。
第一产业
2023年,田东县粮食种植面积23.88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01千公顷。其中,稻谷种植面积11.87千公顷,增0.03千公顷;玉米种植面积8.72千公顷,减0.04千公顷。大豆种植面积1.38千公顷,增0.03千公顷。薯类种植面积1.47千公顷,减少0.03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0.55千公顷,增0.14千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2.71千公顷,增0.1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22.28千公顷,增0.39千公顷。年末果园面积28.62千公顷,其中芒果园面积22.50千公顷,柑橘类园面积1.46千公顷,香蕉园面积3.07千公顷。年末桑园面积0.28千公顷。
2023年,田东县粮食产量11.46万吨,比上年减少0.09万吨,减产0.8%。其中,夏收粮食产量6.91万吨,减产1.2%;早稻产量4.03万吨,减产1.9%;秋收粮食产量4.51万吨,增产1.2%。全年谷物产量10.89万吨,比上年减产1.2%。其中,稻谷产量6.93万吨,减产1.0%;玉米产量3.95万吨,减产1.4%。大豆产量0.21万吨,增产4.1%。薯类(折粮)产量0.3万吨,增产9.7%。
2023年,田东县油料产量0.13万吨,增产41.94%。糖料产量69.96万吨。蔬菜产量(含食用菌)64.94万吨,增长4.6%。食用坚果产量0.36万吨,减产4.59%。园林水果产量54.31万吨,增长5.7%,其中芒果产量36.29万吨,增产13.11%。
2023年,田东县猪牛羊禽肉产量3.84万吨,比上年增长4.7%。其中,猪肉产量2.32万吨,增长4.07%;牛肉产量0.12万吨,增长1.22%;羊肉产量0.09万吨,增长1.69%;禽肉产量1.30万吨,增长6.6%。禽蛋产量2.40万吨,下降3.9%。牛奶产量0.66万吨。全年生猪出栏29.14万头,比上年增长4.0%;年末生猪存栏18.58万头,比上年末增长0.4%。
2023年,田东县水产品产量1.46万吨,比上年增长4.69%。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1.4万吨,增长5.8%;捕捞水产品产量0.07万吨,下降12.9%。
2023年,田东县林木采伐蓄积量94.16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48%。油茶籽产量1.18万吨,增产3.26%。
2024年,田东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3%。粮食总产量11.53万吨,比上年增长0.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增长4.4%。园林水果产量增长5.4%。猪牛羊禽等肉总产量3.88万吨,增长1.0%,其中,猪肉产量2.42万吨,增长4.1%。牛奶产量0.88万吨,增长33.2%。禽蛋产量2.68万吨,增长11.2%。年末全县生猪存栏19.72万头,增长6.1%;全年生猪出栏29.15万头,增长3.7%。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田东县全部工业增加值62.22亿元,比上年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1.6%;股份制企业增长9.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92.4%;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增长10.8%。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50.3%,制造业增长5.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9.4%。
2023年,田东县规模以上工业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比上年增长0%,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下降49.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15.4%,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26.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20.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28.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15.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6.4%。
2023年,田东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29.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比上年下降7%;股份制企业下降30.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65.1%;非公有制企业下降29.7%。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比上年下降199.5%,制造业下降32.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970.3%。
2024年,田东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4.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30.4%,非公有制企业增长24.6%。分三大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4.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7%,采矿业增长14.4%。从主要行业看,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17.1%,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87.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56.6%,医药制造业增长25.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0.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0.1%,木材加工业增长4.8%。从产品产量看,甲醛增长267.8%,饮料增长82.5%,成品糖增长73.4%,氧化铝增长33.8%,石墨及碳素制品增长18.2%,铁合金增长11.9%,机制纸及纸板增长10.1%,发电量增长19.9%。
建筑业
2023年,田东县具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增长2.05%,其中国有控股企业下降43.4%。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3年,田东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按经营单位所在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1.4%。按消费类型统计,餐饮收入同比增长5.2%,商品零售同比增长1.3%。
2023年,田东县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7.7%,饮料上升7.5%、烟酒类下降49.2%,服装类下降37.6%、鞋帽类上升16.1%、针纺织品类下降15%,化妆品类下降14.1%,日用品类下降17.4%,体育、娱乐用品类上升52.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20.1%,中西药品类下降85.8%,文化办公用品类上升5.2%,通讯器材类下降61.3%,石油及制品类下降3.5%,机电产品及设备类上升25.6%。
2023年,田东县批发业销售额完成126.77亿元,同比增长9.7%;零售业销售额完成24.28亿元,同比增长4.5%;住宿业营业额完成1.01亿元,同比增长2.7%;餐饮业营业额完成3.81亿元,同比增长15.4%。
2024年,田东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0.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下降3.9%。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增长0.2%;餐饮收入下降1.4%。限额以上单位通过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4.6%,高于限额以上商品零售10.6个百分点,占限额以上商品零售14.4%。19个主要商品类别中,有7个类别实现正增长,其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7.1%;日用品类增长14%,家具类增长14.1%;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1008.9%;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合计拉动全县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6个百分点。
对外经济
2023年,田东县货物进出口总额6.99亿元,比上年下降6.84%。其中,出口4.5亿元,比上年增长18.99%;进口2.49亿元,比上年下降33.19%。进出口顺差(进口小于出口)2.01亿元,比上年增长2412.5%。
旅游
2023年,田东县入境过夜游客480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消费18.39万美元。接待国内旅客431.73万人次,同比增长86.2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2.13亿元,同比增长67.38%。旅游总消费42.14亿元,同比增长67.42%。
邮电
2023年,田东县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0.75亿元,比上年增长25%。完成邮政函件业务3.8万件,包裹业务116.2万件,快递业务量137.4万件,快递业务收入0.09亿元完成电信业务总量3.8亿元。电信业务收入 2.95亿元。
2023年,田东县移动电话基站数0.55万个,其中4G基站0.366万个,5G基站0.142万个。全县电话用户总数40.5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35.34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5.24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06万户,其中100M速率及以上的宽带接入用户11.09万户,增长2.19万户。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29.28万户,增长1.76万户。互联网上网人数22.66万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28.2万人。互联网宽带接入通达的行政村比重达到100%。
金融
截至2023年末,田东县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93.29亿元,同比增长4.6%;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03.01亿元,同比增长12.1%;本外币存贷款余额396.30亿元,同比增长8.4%。
截至2023年末,田东县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56亿元,比上年增长 8.37%。其中,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33亿元,增长 20.62%;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23亿元,下降2.31%;健康险和意外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0.2342亿元,下降19.55%。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0.8亿元,增长48.65%。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0.62亿元,增长73.84%;寿险业务给付0.18亿元,下降0.03%;健康险和意外险业务赔款及给付0.0853亿元,下降3.72%。
截至2024年末,田东县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15.47亿元,同比增长11.5%;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16.29亿元,同比增长6.5%。
交通运输
田东县位于南贵昆(南宁、贵州、昆明)经济区和泛珠三角经济区的结合部,
南昆铁路、
324国道、
243国道、
南百高速公路穿越县境。县城至南宁吴圩机场、百色巴马机场分别为175千米和23千米;右江水运上溯百色、下经南宁、梧州可达广州、香港。右江鱼梁航运枢纽工程建成后,形成1000吨级航运能力,是大西南地区出海的交通枢纽。
2023年,田东县公路总里程1998.873千米,比上年末新增 178.275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里程 135.357千米,比上年末新增89.00千米。普通国省道 235.094千米,农村公路1628.422千米,公路密度为70.98千米/百平方千米。
2023年,田东县完成公路客运量175.45万人,同比增长146.02%;客运周转量10262.43万人千米,同比增长138.98%;货运量 1376.92万吨,同比增长6.14%;货运周转量117005.48万吨千米,同比增长5.65%;客货运周转量12726.79万吨千米,同比增长 6.16%。全年全县完成水路客运周转量5.20万人千米,同比增长1倍;货运周转量19717万吨千米,同比增长41.21%;港口吞吐量242万吨,同比增长7.08%。
政治
社会
教育事业
2023年,田东县中等职业教育招生423人,在校生1252人,毕业生539人。普通高中招生3330人,在校生8997人,毕业生2993人。普通初中招生5350人,在校生16636人,毕业生5564人。普通小学招生5562人,在校生34114人,毕业生5370人。特殊教育招生22人,在校生161人,毕业生21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4758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9.6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8.08%。
科学技术
2023年,田东县本级下达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自筹经费项目1项,总投资2万元,取得省部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12项,获2022年广西科学技术奖项目2项,其中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 项。
2023年,田东县共签订技术合同1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 0.012亿元。
2023年,田东县授权专利33件,同比减少6.45%,其中授权有效发明专利94件,同比增长4.44%。
2023年,田东县共有产品检测实验室(指全县获得省级实验室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实验室)1个,国家级检测中心0个,自治区级检测中心1个。全县累计完成产品认证企业个数(有效期内)75个。全县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4000台(件)。累计制、修订地方标准数0个,共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田东县文化和旅游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47个,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个,总流通4.62万人次;文化馆1个。全年馆藏各类报刊2.59万册,图书13.15万册(张)。全县共2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3年,田东县共有广播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实际用户1.62万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实际用户1.62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81.66 %,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67.15%。
体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田东县共有体育场地0.01929万个,体育场地面积86.13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5平方米。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田东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65个,其中医院9个,乡镇卫生院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0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 75个,村卫生室15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年末全县卫生技术人员326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914人,注册护士1507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53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775张,其中医院2520张,乡镇卫生院1161张。全年总诊疗人次169.05万人次,出院人数11.91万人。
基础设施
2023年,田东县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202.2457公顷,比上年增长59%。其中,工矿仓储用地10.2150公顷,比上年减少673%;住宅用地0公顷,比上年减少100%;基础设施用地192.0407公顷,比上年增长341倍。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田东县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42.11万人,比上年末增 1.49万人。
截至2023年末,田东县参加城镇职工(包括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2371万人,比上年末增0.115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2.7465万人,增长0.9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0.059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1981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6212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066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6.438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264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5500万人,比上年增长0.0356 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3311万人,增长0.2844万人。
截至2023年末,田东县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0.022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643万人,增长0.1318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0.079万人。
截至2023年末,田东县共有0.12万人享受城县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1.83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0.02万人享受城县特困人员供养,0.14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临时救助0.03万人次。
截至2023年末,田东县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4个,其中养老机构3个,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机构1个。民政服务床位277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257张,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机构床位24张。2023年末共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11个。
历史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07月,田东县共有非遗项目85项,成功申报了3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目前,田东县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项、自治区级项目21项(含第九批公示结束待公布的2个项目)、市级项目5项、县级项目6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名、自治区级传承人23名、市级传承人45名、县级传承人83名。
瑶族金锣舞
瑶族金锣舞主要流行于田东县作登瑶族乡梅林村一带,是田东县作登布努瑶人民在长期劳动过程中创造出的具有浓郁民族特征和独特艺术形式的民间传统舞蹈。舞蹈起初只限于酬神、祭祀、驱邪等民俗活动,后来演变为贺新春、庆丰年的主要舞蹈。金锣舞的舞蹈动作大多来源于瑶民的生产生活,主要有“抬腿击锣”、“靠步点锣”、“双槌过头”、“双槌背击”、“急转点锣”等,舞者以男子居多,人数不限,以偶数为宜。每年农历腊月三十至二月初二,瑶寨里人们击锣起舞,金锣既是舞蹈的伴奏乐器,又是舞者的道具,锣点节奏与舞蹈动作紧密配合,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张力和艺术的美。2014年11月11日,瑶族金锣舞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田东壮族排歌
田东壮族排歌,壮语叫欢排,在壮族民歌里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所谓的“排歌”就是行数成排成排地唱下去,以完成每首歌的主题思想为止,可短至一二十行一首,也可长达几百行甚至千行以上一首。排歌的句数和行数是由内容所规定的,其每行的字数基本上是以五言或七言为基础,而且其伸缩性都比较强。排歌主要流行于田东、田阳,用北路壮话演唱。2010年5月,田东壮族排歌被列入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田东那拔歌圩
田东那拔歌圩是每年农历3月初的第一个圩日,在美丽的莲花山下,逶迤的灵岐河边,鬼斧神工的棋盘滩里,来自田东、田阳、巴马的民间歌手,成双成对,尽情地对唱,尽情地“狂欢”。歌圩上演唱的主要歌种为排歌,以青年男女对唱情歌为主,一般赶歌圩的青年男女,会随身携带一些信物,男的多为毛巾、雨伞、糖果之类,女的则带的布鞋、香包、毛巾等。每当歌唱到情投意合时,这东西就作为信物送给对方,以作定情。所以,那拔歌圩以浪漫著称。2016年11月10日,田东那拔歌圩被列入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民风民俗
七夕情人节
在那拔棋盘滩,每年七月初七,善男信女们就相约在这里。风和日丽,棋盘之间清水潺潺,银珠飞溅,情侣牵手踏石而过或在棋盘之上嬉戏、游玩。既可一揽山水、感受仙境,增进感情,不失为人生乐事。每年的七月七,这里还举办抛绣球、神滩祈福、农家乐、“天上人间、情定棋盘滩”文艺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演出和民俗活动。
文保
截至2024年11月,田东县共有125处不可移动文物遗址,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2处,以及丰富的博物馆藏品。
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
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位于田东县平马镇,该旧址建于1877年,原为恩隆县(今田东县)平马经正书院,辛亥革命后改为经正学堂。现是广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书院之一。旧址为砖木结构、青灰瓦顶、四合院式、中轴对称,大厅3间,中为通道,两旁学舍各5间,讲堂3间。1963年国家拨专款按原貌进行修缮。复原后面积为7336.25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290.72平方米。旧址按原样保留政府和中共右江工委的会议厅,赤卫队和警卫队排营房,邓小平、雷经天、陈洪涛同志的住室等。1996年11月20日,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岭坡遗址
高岭坡遗址位于田东县林逢镇檀河村坡算屯500米的高岭坡,西距田东县城9千米,北到右江南岸3千米,遗址较为平坦,最高点海拔152米。属于右江沿岸的第四阶地,下部为厚约10米的河流砾石层,上部为厚7米的含有丰富旧石器和玻璃陨石的网纹红土层。2001年6月,高岭坡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布兵盆地洞穴遗址群
布兵盆地洞穴遗址群位于田东县祥周镇,拥有十余个洞穴发现古代遗存。该洞穴遗址群于1999年被发现。2002年至今,广西自然博物馆和田东县博物馆对布兵盆地茅草洞、吹风洞、么会洞、感仙洞、雾云上洞、宝来洞、雾云洞、陆那洞、小山洞、中山洞、鲤鱼洞(原名定雾洞改名为鲤鱼洞)和村空洞等进行了长期的调查、发掘和综合研究。2013年3月5日,布兵盆地洞穴遗址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景名胜
田东湿地公园
田东湿地公园位于田东城西,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437亩,划分为两个功能区,一个是湿地公园区,二个是酒店、体育运动中心、会议中心区。湿地公园充分展示了古人类文化遗址,并融入了古人类文化、南宋茶马古道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历史文化。田东县湿地公园景区打造出一片自然静谧的活水、岛屿、湖泊、浅滩和湿地的景观群落。
地方特产
田东香芒
田东香芒,外形美观、色泽诱人,而且肉质甜美、香味独特、营养丰富。其种植历史可追溯到宋元时期,当时田东芒果就作为地方名产进贡朝廷,足见其品质之优。田东香芒的皮色新鲜、有光泽,果粉厚,肉色嫩黄,核小肉厚,纤维少,清甜爽口。2011年,田东香芒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著名人物
李彩芳,女,1965年10月出生,广西田东人,2000—2004年连续5年被评为“田东县环卫先进工作者”;2002—2004年连续3年被评为“百色市先进工作者”。2004年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4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杜炳好,男,1986年1月出生,田东县印茶镇人,壮族,举重运动员。2004年5月参加世界青年男子举重锦标赛获56公斤级挺举冠军,总成绩冠军,抓举季军。
李志明(1913—)原名李顺就,壮族,广西田东人。1929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和红七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转业地方工作,任杭州工业学院第一副院长、党委副书记,浙江省交通厅副厅长。著有《长征诗集》、《右江红旗》诗集等。
莫寿廷(1906—1935)又名莫俊英。田东县思林镇百笔村平果屯人。壮族。1929年参加红七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等职。1934年任红三军团第六师第十七团团长。1935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在过草地时光荣牺牲。
黄冬娜,女,1982年2月出生,田东县祥周镇人,壮族,举重运动员。2001年3月获亚洲青年锦标赛抓举、挺举总成绩第一名。
荣誉称号
自2011年以来,田东县先后被评为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城市、中国西部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中国西部最具发展特色城市、中国西部最具特色产品之都,连续两年蝉联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并于2011年成功跨入“中国西部百强县”行列。
2019年3月,田东县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名单公布,田东县获组织创新奖。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2019年11月18日,田东县入选“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试点县”。2019年12月6日,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同年12月25日,入选“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第五批)”。
2020年8月,田东县入选“2020中国职业教育百佳县市”。2020年12月,荣获2019年度广西高质量发展进步县。
2021年7月15日,田东县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2021年12月4日,入选2020年度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名单。2021年12月,入选拟推荐命名第五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公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