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县

四川省雅安市辖县

石棉县,四川省雅安市辖县,位于雅安市西南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东部,大渡河中游,东邻汉源县甘洛县,南接越西县冕宁县,西交九龙县康定市,北连泸定县,属中纬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基带的山地气候,夏雨集中、夜雨多、少暴风、无秋绵雨,石棉县总面积2678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石棉县辖1个街道、3个镇、8个乡,石棉县人民政府驻新棉街道电力路13号。截至2023年末,石棉县常住人口11.4万人,城镇化率76.48%。

历史沿革
旧石器时代晚期,石棉县域就有人类活动,其中散见于大渡河两岸丰乐、迎政、新棉、永和等乡镇的石器和陶器均出于这个时期。
夏及以前,县域属“梁州之域”。
商周时期,县域属8个小方国的“髳”。
战国、秦,县域为丹犁地。秦末汉初时,前小方国又呈割据局面,县域为笮都侯国,其部落由“君长”领之。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沈黎郡,属旄牛县。东汉阳嘉二年(133年),以蜀郡属国地置汉嘉郡,县域归属汉嘉郡,直至蜀汉立。
西晋泰始二年(266年),沿蜀汉建制,旄牛县属益州汉嘉郡,北岸归属不变,南岸属越嶲郡邛都县。
北周天和三年(568年),县域大渡河北岸属沈黎县、南岸属邛部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北岸改属阳山县,随阳山隶属变化而变化;南岸地属邛部县,直至咸通十一年(870年)南诏尽有大渡河以南之地。
宋宝祐六年(1258年),北岸被蒙古军占领,南岸为南诏占有,后为大理,但历唐终宋,黎州沿边各部落之地置有羁縻州,归黎州所领。
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改邛部州安抚使司为邛部州,隶建昌路,南岸县域属之。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设黎州长官司,行双重建制,此为土司制之始。终元之世,黎州之隶有变化,但黎州长官司建制不变,北岸随黎州入其治,南岸属邛部州安抚招讨使司。
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黎大所置清溪县,其辖之黎州土千户(大田土司)依旧。乾隆十七年(1752年),千户降百户,北岸皆为土司属“外地”十四塞的十三塞(其一火厂坝今属汉源县)。道光十三年(1833年),改土归流,将十四塞之地置顺河乡。清末“预备立宪”,顺河自成一自治乡,北岸全为顺河乡属地。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土司改为越西县安顺乡、回隆乡及西康边务处拖乌政治指导区栗子坪,解放后为越西县第五区及冕宁县拖乌区栗子坪。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废团甲制行联保制,北岸属汉源县第三区的美罗、大冲两个联保,南岸属越西县第三区(区署驻安顺场)的安顺、洗马姑两个联保。
1950年3月,县域解放,隶属及乡建制沿袭旧制。7月1日,丰乐乡与美罗乡合置汉源县第四区,区政府驻美罗场。
1951年6月,西康省人民政府第十三次行政会议决定将雅安专区所属汉源县第四区同西昌专区所属越西县第五区合并新建县,因境内富藏优质石棉,定名为石绵县。
1952年3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西南军政委员会“民(52)字第0204号函”复西康省人民政府,“石绵县的‘绵’字应以‘棉’字为正”;5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划汉源县第四区、越西县第五区增建石棉县,县治设于农场,属西康省雅安专区。
1955年10月,撤西康省并入四川省,石棉县属四川省雅安专区。
1981年,改雅安专区为雅安地区,石棉县属雅安地区。
1986年,经省政府批准,石棉县享受少数民族县待遇。
2000年,雅安地区撤地设市,石棉县直属雅安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2年11月,将冕宁县属菩萨岗以北至铁寨子孟获城地区(今属栗子坪乡)划入石棉县。
1954年8月19日,划田湾乡(今属王岗坪乡)30亩土地归泸定县。
1956年1月,将汉源县双河乡富强村的王岗坪划归石棉县挖角乡(今属王岗坪乡)。
2019年12月18日,行政机构调整改革后,撤销棉城街道、新棉镇,设立新棉街道;撤销安顺彝族乡、先锋藏族乡,设立安顺场镇;撤销回隆彝族乡、擦罗彝族乡,设立回隆镇;撤销美罗乡、宰羊乡,设立美罗镇;撤销挖角彝族藏族乡、田湾彝族乡,设立王岗坪彝族藏族乡;保留永和乡、迎政乡、丰乐乡、蟹螺藏族乡、新民藏族彝族乡、草科藏族乡和栗子坪彝族乡。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石棉县辖1个街道、3个镇、8个乡。石棉县人民政府驻新棉街道电力路13号。
(一)新棉街道(滨河路四段851号)
·老街社区·新街社区·川棉社区·西区社区·岩子社区·广元堡社区·川心店社区·草八牌社区·向阳社区·安靖社区
(二)回隆镇(叶坪村下叶坪组126号)
·叶坪村·回隆村·南桠村·晏如村·福龙村·竹马村
(三)美罗镇(方元村五组126号)
·方元村·狮子村·山泉村·碾子村·坪阳村·三明村
(四)安顺场镇(安顺村三组66号)
·安顺村·小水村·新场村·魁沙村·麂子坪村·松林村·解放村·共和村·龙头石村
(五)蟹螺藏族乡(大湾村一组)
·大湾村·江坝村·新乐村·猛种村
(六)永和乡(正兴路88号)
·大林村·白马村村·纳耳坝村
(七)栗子坪彝族乡(栗子村四组1号)
·栗子村·西冲村·元根村·孟获村
(八)迎政乡(八牌村一组)
·八牌村·新民村·红旗村
(九)丰乐乡(三星村二组98号)
·三星村·蜡树村·田湾村
(十)新民藏族彝族乡(海耳村二组1号)
·海耳村·农乡村·双坪村·马厂村·海子山村
(十一)草科藏族乡(田湾河村祥福街50号)
·和坪村·农家村·田湾河村
(十二)王岗坪彝族藏族乡(挖角村四组68号)
·挖角村·新桥村·爱国村·幸福村·跃进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石棉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大渡河中游贡嘎山东南麓,为雅安市南部门户。地理坐标为东经101°55′~102°34′,北纬28°51′~29°32′。东邻汉源县、甘洛县,南接越西县、冕宁县,西交九龙县、康定市,北连泸定县。东西最大横距60千米,南北最大纵距76.5千米。幅员面积2678平方千米。
地质
石棉县域位于中国著名经向构造体系之一的川滇南北构造带的北段,是四川槽台构造的过渡地带,也是中国南方隆起最早、地壳活动最激烈的地区之一。
地形地貌
石棉县由于断层破坏和冰川、河流的下切和冲积,县境地貌在形态上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丘陵、河谷阶地、河谷平坝等种类齐全。以中山为主,高山次之。中山区(海拔1000~3500米),约占全县面积78%,高山区(海拔3500米以上)约占全县面积12%(包含5000米以上极高山),海拔1000米以下低山区约占8%(包含丘陵),河谷平坝约占2%。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山脉多呈南北纵列。神仙梁子主峰海拔5793米,为雅安市最高点,丰乐河坝为全县海拔最低点。
气候
石棉县属中纬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基带的山地气候。受地形影响,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大渡河谷对水汽来源和风速、风向影响较大,形成以下气候特征:夏雨集中、夜雨多、少暴风、无秋绵雨;冬春干旱、山风强烈,夏秋多雨;气温随高度降低、降水随高度增加变化显著。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大风、冰雹、雷电。以县城为例:年平均气温17.4℃,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8.4℃,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4.7℃,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0.9℃(出现在2022年8月),极端最低气温-3.9℃(出现在1967年1月);雨量分布不均,年平均降水量802.5毫米,其中5~9月降雨量672.4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84%;年平均湿度67%;无霜期长,年平均无霜期333天;全年日照1199.9小时,占可照时数的27%;年平均风速1.8米/秒,最多风向为东北风。
水文
石棉县境内水系是以大渡河为干流的混合水系,呈一海棠叶脉状分布。由于境内大渡河水量主要来自县境外,境内河流的水文特征则以主要支流楠桠河、松林河为代表。大渡河水系在石棉县境内各级支流90余条,其中流域面积在30平方千米以上有27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有6条,流入大渡河年均总水量10亿立方米以上有3条。全县一级支流有楠桠河、松林河、田湾河、大冲河、小水河、湾东河、什月河、海流河、出路河、礼约河、大堡沟、八牌河、耍耍沟,共13条;二级支流有竹马河、喇嘛河、大泥口河、龚家沟、唐家沟、蟹螺沟、白路沟、洪坝沟、公益马河、啊鲁伦底河、伊牛河、黑姆乃简沟、长河坝沟,共13条;三级支流有大洪沟1条。县域主要河流可谓“一大河三中河二十四小溪”。
自然灾害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该次地震最高烈度为Ⅸ度(9度),主要涉及雅安市石棉县王岗坪彝族藏族乡、草科藏族乡、新民藏族彝族乡等7个乡镇。
2023年3月12日23时14分,四川雅安市石棉县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9.43度,东经102.14度。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4年2月,石棉县幅员面积267841.04公顷。其中,实有湿地99.29公顷,耕地1493.52公顷,园地8757.09公顷,林地228282.59公顷,草地6876.46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171.17公顷,交通运输用地871.19公顷,水工建筑用地196.74公顷,水域用地16461.91公顷,其他用地1631.07公顷。
水资源
石棉县是中国水资源最富有的县之一,地表水资源总量26.9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2.37万立方米。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680万千瓦,可开发量641.6万千瓦。其中:大渡河石棉段规划四级,总装机404万千瓦;楠桠河规划“一库六级”,总装机71.3万千瓦;田湾河规划“一库三级”,总装机76万千瓦;松林河分属石棉县和九龙县,规划“一库九级”,总装机58.12万千瓦,石棉县境内规划总装机32.8万千瓦。县境内地下水资源主要从河川渗漏,总量4.8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石棉县境内分布有高等植物208科900属2468种,其中:苔藓植物23科31属37种,蕨类植物29科51属123种,种子植物156科818属2308种,属国家Ⅰ级保护的植物主要有:红豆杉、南方红豆衫等;属国家Ⅱ级保护的主要有:箆齿三尖杉、西康玉兰、润楠、细叶楠、楠木、水青树、连香树、川八角莲、桃儿七、软枣猕猴桃、中华猕猴桃、茶、红花绿绒蒿、四裂红景天、云南红景天、丽江山荆子、梓叶槭、香果树、川贝母、卷叶贝母、梭砂贝母、中华贝母、短梗重楼、七叶一枝花、华重楼、狭叶重楼、四叶重楼、黑籽重楼、无瓣黑籽重楼、水仙花鸢尾、三刺草、白及、建兰、春兰、对叶杓兰、大叶杓兰、毛杓兰、天麻、西南手参、独蒜兰、云南独蒜兰、独叶草、川黄檗(黄皮树)、油樟、金荞麦、虫草、松茸、桫椤、峨眉含笑、川桑、红椿等。
动物资源
石棉县境内分布有脊椎动物28目89科227属359种,其中兽类66种,鸟类245种,两栖类15种,爬行类18种,鱼类15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林麝、豹、云豹、羚牛、胡兀鹫斑尾榛鸡红喉雉鹑、黄喉雉鹑、绿尾虹雉、乌雕、大灵猫、小灵猫、金猫、豺等;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藏酋猴、亚洲黑熊、小熊猫、黄喉貂、斑林狸、中华鬣羚、中华斑羚、雀鹰、普通鵟、高山兀鹫、白尾鹞、白腹鹞、黑鸢、红隼、血稚、红腹角雉、白腹锦鸡、楔尾绿鸠、斑头鸺鹠、灰林鸮、长耳鸮、大凉螈、狼、貂、赤狐、豹猫、毛冠鹿、水鹿、勺鸡、白马鸡、藏雪鸡、斑背噪鹛、赤腹鹰、画眉、大噪鹛、橙翅噪鹛、红嘴相思鸟、棕腹大仙鹟、红腹山雀、红肋绣眼鸟、重口裂腹鱼、山溪鲵、横斑锦蛇、三尾褐凤蝶、眼纹噪鹛、凤头鹰、领鸺鹠等。
矿产资源
石棉县矿产资源较丰富,有金属、非金属和能源类矿。金属矿主要有金矿、铜矿、碲铋矿、铁矿和铅锌矿。金矿,平均品位3克/吨,远景矿石量大于2500万吨。境内无独立的铜矿床、矿点,全部为多金属铜矿化点,平均品位0.8%,远景矿石量大于1306.69万吨。铅锌矿矿石主要以硫化矿为主,矿石品位较富。碲铋矿是区内最具特色,也是最能反映该区构造复杂而又独特的矿床,碲通过铋元素做中间媒介形成了世界上独立的碲铋矿床,矿区平均品位(碲+铋)1-4%,探明矿石量5.729万吨。铁矿主要有四种类型:磁铁矿、黄铁矿、褐铁矿、菱铁矿,铁品位20-68%。非金属矿产有石材、石棉、硅石、石灰岩、云母、瓦板岩、珍珠岩、石墨、绿柱石等十余种。石棉主要有温石棉和闪石棉两种,有以C+D级保有储量2170万吨。石材主要有大理石、花岗石、板岩三大系列,其预测储量为14880万立方米。硅石在县内广泛分布,可分为两种:压溶硅石脉和充填硅石脉。能源矿主要有煤、温泉两种。区内煤产地有黄草山,美罗——迎政、孟获城三处,探明储量为280.04万吨。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石棉县常住人口为114116人。
截至2023年末,石棉县户籍总人口为119515人,40272户。其中,城镇人口79803人,乡村人口39712人。人口出生率7.455‰,死亡率5.12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34‰。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2023年全县常住人口11.4万人,城镇化率76.48%。
民族构成
截至2019年,石棉县是享受少数民族待遇县。有彝族乡5个、藏族乡3个、彝族藏族乡1个、藏族彝族乡1个。县内居住汉、彝、藏等2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8.76%。据史料记载,县内藏、汉、彝迁入县域大致在以下时间段:唐末,吐蕃东进,大量藏民迁入。宋代,因大渡河沿岸为军事要冲,随军队驻扎,汉民定居。明万历年间,因战乱,藏族西移,彝族迁入。此后经历多次人口迁徙、融合,县域内形成以藏、汉、彝为主的大杂居、小聚居人口分布特点。
经济
综述
2022年,石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2.98亿元,增长3.0%,比全省高0.1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7亿元,增长1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798元,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79元,增长6.8%。
2023年,石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5.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8.74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47.73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69.13亿元,增长6.9%。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3.8:35.2:51。
2023年,石棉县完成全社会投资总额11.5%。其中:民间投资13.9亿元,同比增长29.1%;工业投资14.1亿元,同比增长-1.5%;技改投资6.6亿元,同比增长21.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1.8亿元,同比增长59.1%;第二产业14.1亿元,同比增长-1.5%;第三产业43.5亿元,同比增长74.2%。
2023年,石棉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2亿元,增长26.5%,其中,税收收入7.44亿元,增长14.0%。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3亿元,增长35.2%。
第一产业
2023年,石棉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660.1公顷,同比增长-1.9%。其中大春播种面积4072.7公顷,比上年增长-2.3%;小春播种面积587.4公顷,比上年增长1.6%。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667.7公顷,比上年增长2.5%,其中油料作物529.3公顷;蔬菜3206.8公顷;中草药材931.6公顷。
2023年,石棉县粮食总产量21736.2吨,增长0.8%。其中大春粮食产量19751.6吨,增长0.8%;小春粮食产量1984.6吨,增长0.3%。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1286吨,增长6.5%;蔬菜产量75581吨,增长3.9%;园林水果产量125888吨,增长6.5%;坚果产量3223吨,增长0.2%。
2023年,石棉县生猪出栏73037头,增长1.9%;牛出栏8812头,增长0.8%;羊出栏41650只,增长-1.1%;家禽出栏481530只,增长-0.6%;禽蛋产量1099吨,增长-2.7%。
第二产业
2023年,石棉县规上工业企业58户,实现产值120.9亿,增长-14.1%。其中:水电企业14户,实现产值46.64亿,增长-19.7%;加工型业42户,实现产值73.09亿元,增长-9.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实现营业收入125.18亿元,增长-6.3%;利润总额139.82亿元,增长-31.8%。
2023年,石棉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发电量175.9亿度,增长-7.5%;铁合金2.5万吨,增长-32.5%;电解锌18.6万吨,增长8.6%;石墨及碳素制品3.1万吨,增长4.7%;混凝土产量37.01万立方米,增长50.3%。
2023年,石棉县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6亿元,增长24.2%。
第三产业
2023年,石棉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1.04亿元,增长22.4%。
2023年,石棉县接待国内外游客352.04万人次,增长34.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44亿元,同比增长36.93%。
2023年,石棉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72亿元,同比增长9.9%。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6亿元,同比增长10.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7.1亿元,同比增长8.9%。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10.8%;商品零售27.3亿元,同比增长9.7%。
截至2023年末,石棉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2.28亿元,增长10.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90.19亿元,增长14.7%。各项贷款余额135.25亿元,增长17.7%。
交通运输
综述
石棉县国道G108线、省道S217线与2012年建成通车的G5京昆高速公路在石棉县县城交汇。石棉县县城经G5高速向北至雅安120千米,距成都260千米,南至西昌185千米;经省道S217线至泸定110千米,是雅安市南大门,也是川藏南线和川滇西线的交通要道。
公路
截至2022年,石棉县公路里程0.1134596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里程65.051千米;国道里程118.021千米;省道里程78.12千米;县道里程245.752千米;乡道里程185.864千米;村道441.788千米。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石棉县有客运站4个,其中1个等级客运站,3个乡镇客运站。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石棉县共有小学16所,在校学生8967人,专任教师647人;普通中学4所,在校学生5978人,专任教师470人;中等职业教育1所,在校学生482人;幼儿园20所,入园儿童3827人。
科学技术
2023年,石棉县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户,合计12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3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星创天地1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个,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瞪羚企业1家,上市企业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45.68亿元,同比增长10.6%。全年获得专利授权119件,其中发明专利18件,实用新型专利97件。截至2023年底全县有效发明专利共计95件。
体育事业
2023年,石棉县参加县级或县级以上比赛34次,参与人数2万余人次以上。体育场馆全年免费、低收费对外开放17.3326万人次,指导和开展了全民健身活动25次。
文化事业
2023年,石棉县举办公益展演32余场次,下乡进行广场健身操(舞)培训60场次;指导乡村策划组织文体活动298场次,全年开展乡村振兴专题文艺演出3场次。
医疗事业
截至2023年末,石棉县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6个,其中医院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个;床位1273张,卫生技术人员1157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医师392人。
社会保障
2023年,石棉县城镇新增就业213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89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45人。年末纳入城镇低保57人,农村低保1302人。资助城乡低保、五保对象参保参合率达100%,实施城乡医疗救助2.35万余人次。
2023年,石棉县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85万人,其中职工参保人数4.16万人,居民参保人数3.69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5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3.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63万人。
环境保护
2023年,石棉县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100%,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8.76万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33%。林地保有量达342.02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9.94%。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石棉县于1952年建县,是中国唯一以矿命名的县。1949年12月西康省解放,1950年4月西康省人民政府成立,为开采石棉矿,中央和地方分别成立了四川石棉矿和新康石棉矿,两矿的生产和职工的迁入,使矿区周边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激增。1951年6月25日,西康省人民政府第十三次行政会议决定将雅安专区所属汉源县第四区同西昌专区所属越西县第五区合并新建县,因境内富藏优质石棉,定名为石绵县。1952年3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西南军政委员会“民(52)字第0204号函”复西康省人民政府,“石绵县的‘绵字’应以‘棉’字为正”。
习俗
彝族年
彝族年,彝称“库史”,是集祭祀祖先、游艺竞技、餐饮娱乐、服饰制度等诸多民俗事项为一体的祭祀和庆贺性民俗节日,是一年中最喜气,最令人向往的节日,在彝族人的生活中有广泛的影响。彝族年的诸多丰富的民俗事象,反映了彝族历史文化、经济生活、人伦规范、风俗礼制、服装民俗、审美情趣、禁忌事宜等诸多文化内容,生动地记录了彝族先民对大自然的运动规律、自身精神世界、历史文化等的认识和把握,融入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伦理、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认知,是民俗文化的综合体现。
尔苏藏族的石头崇拜
尔苏人崇拜石头,崇拜巨石,崇拜白石,这与其他藏区和羌族的石崇拜相似。他们认为石头是灵物,能通神、鬼、人,能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能驱除邪祟,引来善福。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4年5月,石棉县境内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个(安顺场景区王岗坪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4个(七里坝旅游景区、三索窝旅游景区、蟹螺堡子、广元堡川矿记忆景区),还有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尔苏木雅藏族文化和以石儿山翼王亭、烈士陵园为主的人文景观;有瀑布沟、龙头石、大岗山三大库区风光和水上旅游,生态农业观光旅游。
主要景点
安顺场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首批100个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和30条精品线路之一,以悲衬喜的红色旅游景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百个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距石棉县城10千米。同治二年(1863年)5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此全军覆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在此胜利强渡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使朱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迷梦。由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分别题写碑名和馆名的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与川西古镇相得益彰,是集爱国主义教育、古镇休闲度假的旅游综合目的地。2013年9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芦山强烈地震后四川省首个接受国家验收的景区。
王岗坪景区,位于石棉县挖角乡,距离石棉县城54千米,是距离成都最近的可以观看海拔7000米以上贡嘎群峰的四季景观地,是连接成都至康定的茶马古道,曾是汉代雅州第一“省会”——牦牛县古县址。2022年2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七里坝旅游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石棉县城北部,大渡河中上游,距县城32千米,距县城32千米,处川云西线、川藏南线的交通要道。景区以藏式民居为特色遗存建筑,其外墙采用拉槽,喷真石漆,附回形纹、圆形木桩,凸显藏族特色,外墙颜色与黄果柑颜色和谐统一,是升级版的新农村。主要人文景点有景区入口广场、现代农业观光果园、藏式民居、观景平台、祈福地等。先后被评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村”“雅安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
蟹螺堡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石棉县城以西24千米的松林河河域核心地带,是石棉县尔苏藏族最大集聚地,也是四川省尔苏藏族文化研究的中心之一;是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扎子祝福节(环山鸡节)的核心区;是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首批“传统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尔苏藏族民歌“觉里曼姆”、木雅藏族“什结拉布”、尔苏木雅藏族《母虎历法》被列入第三批雅安市市级非遗名录,《萨里安多曼》、传统技艺尔刺绣技艺进入县级非遗名录。蟹螺堡子景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置身其中既能感触到人文景观的凝重,又能领略到自然风光的优美。景区内藏、汉、彝等民族风情浓郁,各民族的建筑、服饰、歌舞、饮食、节日、民间工艺特色鲜明。
三索窝旅游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石棉县城东部,迎政乡新民村,辐射新民村、红旗村,距离县城10千米,海拔1000~1500米。景区空气清新,风光秀丽,环境怡人,背靠绵延群山,前邻奔腾大渡河,整体建筑风貌为川西民居风格,地方文化特色突出,有世界枇杷文化村、环境优美示范村、移民扶贫示范村、神泉、神树、生态采摘体验园等景点交相辉映。
广元堡川矿记忆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石棉县城南,海拔在900~950米之间,景区内有原四川石棉矿三分矿办公区改建而成的川矿记忆文化区。川矿记忆文化区占地面积13250平方米,其中陈列馆面积1110平方米。展厅通过“石棉矿”“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攻坚克难、发展壮大”“县矿融合、和谐发展”,“峥嵘岁月、刻骨铭心”五个单元展现石棉矿的发展历史。室外布展有复原的四川石棉矿矿部大门、全省模范坑道“1248”坑道,群雕像“开天辟地”“沸腾的矿山”以及文物遗存“忠字碑”“石棉”碑林、川矿矿山生产机械设备等文物建筑和工业遗迹。
田湾河景区距石棉县城64千米,位于“蜀山之王”贡嘎山南坡。10余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白雪皑皑,“日照金山”分外壮观。景区可观日出、云海;有大热水、小热水温泉,药水泉被当地誉为神药水,含有6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冰川脚下的仁宗海和巴王海犹如镶嵌在山谷中的蓝宝石,湖光山色,蓝天白云倒映其中更加妩媚动人,是集原始森林、珍禽异兽、高山湖泊、独特高山冰川、温泉资源为一体的休闲旅游胜地。
著名人物
赖宁(1973年10月20日-1988年3月13日),1988年3月13日,赖宁为了扑灭突发县城附近山火,不幸遇难。1988年5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赖宁为革命烈士,1989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1989年11月,赖宁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革命烈士”称号。2004年《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实施。此后,北京、南京等地,一些学校从墙上摘下少年赖宁画像。2009年9月“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揭晓,赖宁的名字位列其中。
赖执中(1894年-1951年),又名赖秉权,安顺乡人,汉族,国民党川康绥靖公署顾问,是民国时期西康名士之一。
荣誉称号
2020年6月9日,石棉县获评四川省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县(市、区)党委、政府。
2021年6月21日,石棉县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0年6月30日,石棉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石棉县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为“2019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1年7月15日,石棉县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8月,石棉县入选四川省深化政务公开促进基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先行县名单。
2023年3月3日,石棉县被拟命名为“四川省生态园林城市(县城)”。
2024年1月,石棉县被命名为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