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矶,又称“石矶娘娘”,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角色(传为许仲琳著)。石矶乃一“顽石”成精,采天地灵气,受日月精华而化形,是成了气候的一个精怪,为住在骷髅山白骨洞的女妖。诞生于玄黄之外,后师出于截教掌门通天教主,虽是有万年灵胎的妖道,但因根基浅薄,即便修炼数千年也未得正果。其兵器为太阿剑,法宝为八卦云光帕、八卦龙须帕;坐骑是青鸾,徒弟为碧云童子和彩云童子,可呼唤黄巾力士拿人。
外貌描写
《
封神演义·第十三回·太乙真人收石矶》记载:“哪吒见石矶娘娘带鱼尾金冠,穿大红八卦衣,麻履丝绦,手提太阿剑赶来。”
人物经历
修成人形
石矶本是由一块“顽石”修炼而成的精怪,此石生于天地玄黄之外,靠旁门左道之术增涨法力。最初因长期汲取天地之灵气、吸日月的精华,产生灵性,历经数千年的地水火风,已有万年灵胎,从而物久成精,幻化出人形。它修道千年乃成石精,后来得道的石矶拜于截教通天教主的门下,在骷髅山白骨洞中修炼截教道法,但是苦修千年也未修成正果。
赶走李靖
度厄真人座下有一个门徒“李靖”常年修道,难成正果,只学会“五行遁术”与平常武艺,石矶见李靖和自己一样也是迟迟仙道难成,就搬弄是非说李靖天赋极底,没有仙缘,于是劝度厄真人赶走李靖。李靖不得不弃道还俗,下山后在恶君商纣王的麾下做事,官居“陈塘关总兵官”一职,石矶间接造成了李靖辅佐无道昏君。
与哪吒结怨
太乙真人携阐教奇宝“灵珠子”投胎转世于陈塘关后,李靖夫妇生下第三胎取名“哪吒”。哪吒因天热难耐,在陈塘关的城楼上纳凉,偶然发现黄帝大破蚩尤而留下的上古神弓“乾坤弓”,是陈塘镇关之宝,哪吒自知以后要做伐纣先锋,于是想练习射箭,不知此弓是黄帝用来诛邪破敌的神器,无人拿得动,哪吒轻松拿起了常人无法使用的死弓,发动一招“百步穿杨”将震天箭射往了西南方向。这一箭射到了骷髅山的崖谷,机缘巧合下,精准定位命中了正在采药的碧云童子咽喉。彩云童子见师兄中箭而死,叫来石矶查看,石矶见神箭上刻有“陈塘关李靖”的签名,就以为是李靖放箭杀人,于是驾起青鸾飞往陈塘关问罪。
审讯李靖
石矶来到陈塘关喊出李靖,一句话不问就扔出“八卦云光帕”将之裹挟,又让黄巾力士把李靖掳走,抓到白骨洞内审讯。李靖表示自己无辜受冤,求石矶放自己回家调查射箭之人,石矶深知李靖难逃自己的手心,于是让其回府查明元凶。李靖回府后,思索到全家中只有哪吒天生神力,猜到射箭之人大概率是哪吒,于是喊来哪吒询问弓箭一事,哪吒当即承认自己有射箭天赋。李靖告诉哪吒,他所射之箭已经误杀了石矶的碧云道童,要求他跟随自己到白骨洞,并亲自与石矶当面解释,哪吒不相信自己的箭射中人,觉得石矶是在诬陷自己,心有不甘,又恼恨石矶抓走李靖审讯,于是父子二人各使土遁去往骷髅山。
大战哪吒
哪吒随父来到白骨洞外,李靖先入洞禀告,留哪吒在洞外等候,石矶得知哪吒才是射箭者后,于是派彩云童子出洞喊哪吒进来训话。哪吒恼恨石矶用碧云之死诬赖自己,觉得这妖婆肯定是要害他,于是他就以为刚出洞的彩云童子是石矶,心想来个先下手为强,把彩云童子当成了所谓的石矶一圈打趴在地。石矶听见洞外有打闹之声,出洞撞见哪吒在殴打彩云童子,于是提起太阿剑冲向哪吒。哪吒才发现自己打错了人,穿红衣的那个才是石矶,于是二发乾坤圈,又祭混天绫,石矶知道这些是太乙真人的法宝,于是手接乾坤圈、袖收混天绫;并挑衅地问哪吒你还有什么法宝,失去法宝的哪吒只能转身跑路。
问罪太乙
石矶驾驭青鸾追击哪吒,哪吒用土遁之术飞快逃走,太乙真人见哪吒慌张入洞后,说自己遭石矶提剑追杀;于是太乙真人让哪吒躲在桃园中回避,自己对付石矶。太乙真人出洞,与石矶碰个正着,二者稽首,石矶找太乙真人要人时,诉说了哪吒一再得罪自己的事情,并威胁太乙真人赶紧把哪吒交与她处置,这样万事皆休,否则就翻脸不认人。太乙真人说哪吒乃灵珠子转世,是元始天尊亲自挑选的伐纣先锋;并强调石矶的徒弟之死是定数,自己管不了,你跟我生气没用,你想处置哪吒必须要先和元始天尊说一声,如果元始天尊同意,我便将他交与你。否则,谁也不能处置哪吒,劝石矶这么搞容易把自己送了。石矶却反驳说天数注定又怎样,休将你阐教的教主压我,然后说了一堆介绍自己修为的诗词。
大战真人
见石矶吹嘘截教道法有多厉害,太乙真人也不客气,把阐教道法的妙处也纷纷道出,嘲讽石矶这点道行就敢出来混,也就只能欺负一下哪吒这样的小辈,怎可与本大仙相提并论。太乙真人比哪吒稳重的多,所以先礼后兵,结果吟诗完后,还是激怒了石矶,气得她一剑劈向太乙真人的面门。太乙真人却轻松闪躲,入洞取剑,袖藏法宝;出洞对石矶指着骂,你一个石头妖根基浅薄、不自量力,休要在我乾元山上逞凶作妖。石矶又一剑砍来,她与太乙真人打斗未及数合,见武艺难以取胜,便先祭法宝,抛出八卦龙须帕袭来。太乙真人伸手一指,八卦帕便落在了地上。见自己法宝被秒破,石矶更怒了,在太乙家门口和太乙打架,还是石矶先动的手,然而最后太乙真人反杀,抛起九龙神火罩,一下子落在石矶头上,当下罩到了里面,无法逃出。
被火烤死
太乙真人全程都属于被迫反击,其实他已经给过石矶机会了,并好心提示她必须要报教主处理,不能私自交人给石矶动私刑,石矶自己吵架斗诗,结果没吵过人先动手,然后打不过人就被反杀了。当日是哪吒的祸日,也正是石矶的劫日,一切都是天数。哪吒见师父用法宝困住石矶,欲要此罩,二人聊了几句后,太乙真人就催哪吒赶快回家,解救被四海龙王挟持的父母;然后便两手一拍,启动九龙神火罩,罩内烈焰燃起,有九条火龙翻腾,将罩盘绕,三昧神火包围石矶,随着平地一声雷响,扣押在罩中的石矶已被烧死,现了真身,神火罩一打开,原来里面是一块石头。旁白也说石矶不过一天然顽石,经地水火风数千年成精,属于妖物,因本事低微,后入截教修道,岂能与阐教正士相比。石矶来到乾元山,便是上天让她死期将至,合该死于此地。到了姜子牙登台封神之日,石矶在封神榜上受封为“月游星”之神。
人物来源
来历出处
石矶娘娘(石记娘娘)原是出自于神话典籍《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的人物,在小说《封神演义》中也有出现,本是顽石精,苦命的妖怪,通天教主座下截教门徒,住骷髅山白骨洞,被太乙真人用法宝九龙神火罩烧毁真身而亡,魂魄入封神榜,被封为月游星。
人物原型
在南宋洪迈所写的《
夷坚志》之中,有一段记载是写佛教护法之神哪咤降伏石精的故事。石精应是石矶目前发现的最早原型与出处。
在元明之间的神话典籍《
三教搜神大全》之中又间接更名为“石记”,石矶一名则是明清神仙小说《
封神演义》中的名称。也就是说石矶的最初原型就是个石头精。
宋代小说有个道士用哪吒火咒把她杀死了,所以后来的作者们才将石矶与哪吒二者联系在一起,间接衍生出改编版本的同人小说作品,在以哪吒为主角的影视剧之中,石矶就是根据《三教搜神大全》中的魔头形象所设定。
南宋洪迈《夷坚志》是这样记载的——“张村程法师,行茅山正法,治病驱邪。附近民俗,多诣坛叩请,无不致效。时暮归其家,到孙家岭,“月色微明,值黑物如钟,从林间直出正前,圆转有声,若与为敌,急诵咒步罡。略无所惮,渐渐逼身,程知为石精,遂持那吒火毬咒结印叱喝云:神将辄容罔两敢当吾前,可速疾打退。俄而见火毬自身后出与黑块相击。久之,铿然响迸而灭。火毬绕身数匝,亦不见。”
能力设定
按《封神演义》所述,石矶是石头,从天赋上来说属于比动物还低一级的,所以虽然修行很久,但道行很低,因此太乙真人说石矶“根源浅薄,道行难坚”;书上也明说她“未成正果”,也就是并未成仙,依旧是妖怪,没有在正道上修成正果。在神仙杀劫背景下,指不定下一刻就殒命,遇上太乙真人的九龙神火罩,片刻间便命丧火中。书中的“天数”就是修道者的劫,石矶没渡过。《封神演义》中,陆压曰:“修道之士,皆从理悟,岂仗逆行,故正者成仙,邪者堕落。吾自从天皇悟道,见过了多少逆顺,历代以来,从善归宗,自成正果。”而石矶的描述则是:“石矶乃一顽石成精,采天地灵气,受日月精华,得道数千年,尚未成正果。”——石矶就是属于“邪者”之流,结合后面太乙真人对石矶说的一句话:“万邪岂能侵正”,这已经一语道明真相:石矶是邪物;而此前,李靖父子各驾土遁出发去白骨洞时,书中也有一句“万邪难克正,不免破三军。”之语;开场诗词也形容石矶是:“劫火运逢难措手,须知邪正有偏全。”(开头暗示了石矶的结局)
石矶娘娘的手执兵器,见哪吒圈打彩云童子,于是手提此剑朝着哪吒杀了过去,哪吒祭起乾坤圈与混天绫,均被石矶收走。后又与太乙真人比拼剑术,却打不过太乙真人。
人物关系
衍生形象
影视形象
动画形象
人物评价
钟惺的点评:顽石乃是一蠢然无知之物,偶借天地之精灵而成形。所以做事,就有这些孟浪造次,未免遭此劫数。今之蠢然无知之辈,乍识些字,便妄自尊大,何以异此?所以今人叱称此辈曰“石头”,良有以也。作此传者,真大慈悲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