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云南省昆明市辖县,位于云南省中北部、昆明市西北部,地处滇中红层丘原东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总面积4233.91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末,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辖2个街道、9个镇、6个乡。截至2023年末,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户籍人口483512人。
历史沿革
唐初,属南宁州总督府地。
贞观六年(632年),改属
戎州都督府。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为戎州都督府求州地。
南诏时期,东霎37部中禄劝占3部,即
罗婺部、掌鸠法块部、洪农碌券部。
宋淳熙年间(1174年—1189年),罗婆部长阿而筑易龙城,为境内兴建最早的城池。
元宪宗四年(1254年),罗婆部归附元朝,授矣格为罗婆万户侯。宪宗七年(1257),立罗婆万户府,隶
威楚路。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设禄劝州,属武定路,辖易龙、石旧2县。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武定路为武定军民府,仍领二州四县,府治在今屏山镇鲁溪办事处南甸村。洪武十七年(1384年),裁易龙县入
禄劝州。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筑禄劝州城。正德二年(1507年),裁石旧县入禄劝州。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武定府治由境内南甸村迁至武定,府治驻南甸村前后历184年。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裁撤普渡河巡检司巡检。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改土归流。
乾隆三十年(1765年),改称武定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改武定府为武定直隶州,裁和曲州,降禄劝州为县。武定直隶州领元谋、禄劝2县。
民国元年(1912年),禄劝县隶武定直隶州。民国二年(1913年),设
滇中道,降武定直隶州为县,禄劝县隶滇中道。民国四年(1915年),裁滇中道,禄劝县改隶云南省公署。
1949年12月13日,禄劝解放;同年12月17日,成立禄劝县军政委员会,隶武定专区。
1950年1月12日,撤销军政委员会,改设临时人民政府;同年5月15日,正式成立禄劝县人民政府。
1953年4月,撤销武定专区合并楚雄专区。
1958年4月,成立楚雄彝族自治州,禄劝随之。
1983年9月9日,改隶昆明市。
1985年6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同年11月25日,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正式成立,仍隶昆明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72年12月,增设屏山镇。
1980年12月,从撒营盘公社划出双化,设双化公社。禄劝县辖18个公社,1个镇,209个生产大队。
1981年4月,公社革命委员会改称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3年冬到1984年上半年,设区建乡,原屏山公社更名秀屏区,云龙区幸丘乡划归撒营盘区。禄劝县设18个区、1个镇,辖191个乡、3个乡级办事处。
区划详情
截至2024年末,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辖2个街道、9个镇、6个乡:
屏山街道、
崇德街道、
撒营盘镇、
转龙镇、
茂山镇、
团街镇、
中屏镇、
皎平渡镇、
乌东德镇、
翠华镇、
九龙镇、
云龙乡、
汤郎乡、
马鹿塘乡、
则黑乡、
乌蒙乡、
雪山乡,共197个村(居)委会,2662个村(居)民小组。县人民政府驻屏山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位于
云南省中北部、
昆明市西北部,介于北纬25°24′30″—26°22′00″、东经102°14′00″—102°56′10″之间,东与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东川区相连,南与
富民县接壤,西与楚雄彝族自治州
武定县毗邻,北接金沙江与四川省
会理市、
会东县相望。全县总面积4233.91平方千米,南北纵距105千米,东西横距69千米。
地质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地处强烈的南北向切割的横断山脉中段及滇池断陷带上。地质构造复杂,属康滇中陆地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多期构造无能无力,特别是受普渡河及金沙江深割的强烈影响,在境内形成很多断裂褶皱带。县境内东部和东北部的翠华、九龙、转龙、乌蒙、雪山、中屏、则黑、马鹿塘等地区,位于小江断裂带,地壳无能无力剧烈。河谷地区山体高差大、坡度陡、地质活动频繁,是滑坡、泥石流的多发地带。县境内地质以中生界和古生界地层为主,并分布有零星的新生界笔元古界地层。
地形地貌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地处滇中红层丘原东部,东北向西南倾斜,地表被溪河切割,最为明显的是自南向北而流的普渡河与自北向南而流的掌鸠河,把县境切割为普渡河以东、普渡河与掌鸠河之间及掌鸠河以西三大块,形成很多断裂带,依次分布着相对平缓的山间盆地,俗称“坝子”,为主要的农业生产区域。县域内最高海拔4247米,最低海拔746米。
气候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2023年平均气温17.2℃,极端最高气温35.9℃(6月1日),年极端最低气温-2.4℃(1月7日),全年各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月11日为初霜日,年日照时数2114.6小时,全年平均相对湿度64%。全年降水量634.6毫米,比常年平均值偏少32.5%。降水量与常年相比整体偏少,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至9月。
水文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有掌鸠河、普渡河、洗马河三大河流和过境客水金沙江。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3年末,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山区面积占98%,耕地面积92.36万亩,基本农田68万亩,森林覆盖率61.62%。
矿产资源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矿藏丰富,主要有铁、铜、铅、锌、银、硫铁、钛、磷、芒硝、石棉、石膏、石灰石、砂岩等。
植物资源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林木有云南松、华山松、云南油杉、冷杉、旱冬青、白杨、栗树、桉树、樟树、椿树等,经济林木有板栗、核桃、花椒、橘子、黄果等,绿化防护林有梧桐、香樟、柳树、圣诞树、竹等。有属国家二级保护的苏铁、急尖长苞冷杉和三级保护的黄杉、三尖杉、大王杜鹃等珍稀树种。野生食用菌品种众多,其中鸡枞、松茸、牛肝菌、虎掌菌、青头菌、谷熟菌、奶浆菌、红菌等较为常见。
动物资源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野生动物有獐子、麂子、岩羊等数十种。
水资源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地下水年径流量为63472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为89.8万千瓦,可供开发利用的为22万千瓦。
人口
数量
截至2023年末,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户籍人口483512人,其中,城镇115540人,乡村367972人;年内迁入1177人,迁出1989人。全县17个乡镇(街道)总人口情况:屏山街道61349人,崇德街道20965人,翠华镇38688人,九龙镇45312人,转龙镇36239人,茂山镇38445人,团街镇26857人,中屏镇19918人,撒营盘镇47743人,皎平渡镇22562人,乌东德镇20553人,云龙乡11006人,马鹿塘乡21142人,汤郎乡13982人,则黑乡29581人,乌蒙乡17491人,雪山乡11679人。常住人口37.43万人,同比下降0.29%,城镇化率达42.85%,在全县总人口中,0—15岁人口6.04万人,16—59岁人口24.11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7.28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6.15万人)。全年卫生健康部门统计出生人口3098人,出生率为6.19‰,出生性别比(女=100)为102,其中,一孩1533人,二孩1296人,多孩269人。死亡人口3549人,死亡率7.10‰;自然减少451人,自然增长率为-0.91‰。
民族
截至2024年末,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居住着彝族、苗族、汉族、傈僳族、傣族、壮族、哈尼族、回族等民族,其中万人以上民族有汉族32.19万人,彝族11.32万人,苗族1.66万人,傈僳族1.68万人,少数民族占比33.43%。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3年,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4.96亿元,同比增长3.0%;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27.3:18.4:54.3;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9.64亿元,全年财政总支出37.4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3.2亿元,同比增长35.0%;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71元,同比增长5.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48元,同比增长3.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07元,同比增长8.5%。
2024年,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6.34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4.38亿元,同比增长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6.99亿元,同比增长10.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4.97亿元,同比增长4.4%。
第一产业
2023年,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产业增加值45.07亿元,同比增长4.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1.16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农业产值42.03亿元,同比增长5.3%;林业产值5.68亿元,同比增长8.6%;牧业产值22.69亿元,同比增长3.2%;渔业产值1261万元,同比增长13.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344万元,同比增长5.3%。粮食作物种植50534公顷,增长0.82%;粮食总产量236415吨,增长0.85%;蔬菜种植7961公顷,产量201354吨;烟草种植5738公顷,产量12378吨,收购烤烟11875.5吨;中药材种植面积3903公顷,产量52695吨。
第二产业
2023年,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二产业增加值30.38亿元,同比下降3.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4%;实现工业增加值(含劈分)23.02亿元,同比下降9.3%;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91.3%,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6.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2.8%,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全年建筑业总产值6.16亿元,同比增长18.6%。建筑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占GDP比重4.5%。
第三产业
2023年,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三产业增加值89.51亿元,同比增长4.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3%;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7%。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其中,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同比增长18.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下降5.3%,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同比下降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82亿元,同比增长1.4%;限额以上零售总额累计完成3.74亿元,下降1.2%。其中,全年批发业销售额10.08亿元,同比增长110.8%;零售业销售额42.12亿元,同比增长0.1%;住宿业营业额1.64亿元,同比增长3.8%;餐饮业营业额8.67亿元,同比增长11.2%。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55.16亿元,同比增长6.32%。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45.64亿元,同比增长7.98%。全年共接待游客400.54万人次,同比增长38.2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38亿元,同比增长63.01%。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共有普通中学19所,招生6589人,在校生20707人,毕业生6450人。普通小学200所,招生4238人,在校生23369人,毕业生4174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031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7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100%。初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103.2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5.02%。享受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学生35713人,其中:初中12344人,小学23369人。共有中小学教职工3709人,其中:中学教职工1801人,小学教职工1908人。
科学技术
2023年,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实施重大科技计划项目1项,专利申请103件,获专利授权98件;签订技术合同交易登记3项,组织科技培训198期,共培训36898人次,发展科技示范户22户。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家用电视拥有量49830台,公用电视拥有量974台,电视卫星接收器97511台,通有线电视信号的村302个。建成电视转播台16个,已建成应急广播终端1489个,电视综合覆盖率99.70%,广播综合覆盖率99.70%;有县级文化馆1个、县级图书馆1个,有综合文化站的乡镇(街道)17个,有文化活动室的村197个。从事文化工作专职人员共94人,其中,电影放映人员3人,县图书馆工作人员7人,县文化馆工作人员25人,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5人,17个乡镇(街道)文化站工作人员46人。
体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有体育运动场、馆2个,参加县级体育运动竞赛会7次,参赛运动员491人,参加市级及以上体育运动会7次、参赛运动员515人,获得奖牌170枚,其中:金牌36枚。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8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6个,共有卫生床位2823张,卫生技术人员335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96人,中医执业医师201人,西医执业医师601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28人,西医执业助理医师166人,注册护士1723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640人。有卫生院的乡镇(街道)16个,有全科医生的乡镇(街道)16个。
社会保障
2023年,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85325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8%。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3681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保人数为9121人,参保率为100%。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4617人,参保率97.6%。另外农民工参保4408人。城镇职工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5841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保人数为9121人,参保率为100%。
2023年,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新增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743人,登记失业人员就业人数1589人,期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132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59%。参加医疗保险城镇职工人数20998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413390人,居民医疗保险参合率98.1%。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15户306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6697户11880人。城乡特困供养对象1683户1706人,城乡临时救济9322人次。年末有农村敬老院6个,床位600张。
交通运输
截至2023年末,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公路通车里程为6445.69千米,在库公路4523.86千米,其中,柏油路440.46千米,水泥路3440.57千米,弹石路150.97千米,其他491.86千米。本年新增公路47.11千米,本年改造公路67.51千米。公路绿化里程3116.70千米,植树3万株。运营货运车4.5吨以上662辆,客运车441辆,其中:出租车240辆,农村公交车119辆,通沥青(水泥)路的行政村197个,通客运班车的行政村197个。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南诏野史》载:“禄劝为羁糜宗州地,蛮名洪农碌券”。元代,赛典赤主滇,嫌“夷名不雅训”改碌券为禄劝,禄劝一名由此而来,并沿用至今。洪农碌券系彝语“罗洪鲁者”的谐音,意为罗婆部族统治下的平民百姓之地。此外,一说“禄劝”为彝语“罗好知”的译音,意为有坚硬大石头的地方;一说境内过去曾是少数民族统治的部落,后来封建王朝以官禄诱劝其归附,故名禄劝。
非遗文化
截至2025年2月,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1项。
文物古迹
截至2025年2月,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95项,登记文物41项,可移动文物146件套。
民族文化
土司礼仪乐
土司礼仪乐原为境内彝族土司府在特定环境中使用的乐曲,每个土司府都有各自的乐曲谱本,并在谱本上加盖彝文印章或其他标记以示区别。《土司府礼仪乐》谱本以工尺谱记录乐曲,由于曲谱功能不足,不能准确反映乐曲的节奏韵律,乐工必须背熟字谱,在消化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演奏,因此,乐曲和演奏技巧的传承,只能靠师收徒、父传子的方式“口传心受”。这就造成同一曲目,由于不同的师傅,不同的演奏班子,乐曲风格不尽相同的特点。土司府的乐班一般由12—24人组成,以笛子、唢呐、过山号、葫芦笙等吹奏乐器为主,锣、鼓、镲等打击乐器为辅。
小葫芦笙舞
小葫芦笙舞流行于县境西北部的汤郎、皎西两乡傈僳族群众间的自娱性集体舞,以小葫芦笙为伴奏乐器,故称。小葫芦笙舞一般在喜庆之夜表演,且一跳即通宵达旦。上场人数不限,舞蹈形式与跌脚舞相似,有一脚、前后两脚、三脚、四脚、六脚、七脚、八脚穿花等,中间穿插部分反映劳动场景和生活内容的摹仿性舞蹈如“甩荞棒”“打荞子”“刀耕火种”“赶街”“吃饭”“蜜蜂采花”“蜻蜓戏水”“斑鸠吃水”等。与跌脚舞相比,小葫芦笙舞音乐细腻,舞姿柔和,脚法富于韧性和绵感,上身倾斜度和左右摆动幅度大。
芦笙舞
因其伴奏乐器是芦笙故称,芦笙舞是境内苗族群众在喜庆的日子里表演的自娱性集体舞,尤其是男婚女嫁的场合中更是必不可少。芦笙舞有礼仪性舞蹈和自娱性舞蹈两大类。礼仪性舞蹈如迎客舞等,动作规范,套路严格,不得随意发挥;自娱性舞蹈的参加人数、动作都没有严格限制,只要求步法与音乐节奏吻合,绝大多数苗族群众都能随乐起舞。
风景名胜
截至2024年末,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共有A级景区2个,非A级景区7个,规模以上乡村旅游点28个;有省级旅游扶贫示范乡(镇)4个(中屏镇、乌蒙乡、转龙镇、九龙镇),省级旅游名镇1个(中屏镇),省级旅游名村和市级旅游示范村1个(中屏镇火本村)。
轿子雪山
轿子雪山,位于昆明市东川区西南与禄劝县分界处,可经轿子山旅游专线或武倘寻高速到达景区,最高点海拔4223米,因最高峰形如轿子而得名,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轿子山面积238平方千米,形成寒、温、热立体气候,呈“一山分四季,四季景迥异”的景观。“春冰、夏花、秋水、冬雪”是轿子山的四季胜景;云海、佛光、日出、冰雪世界、杜鹃花海被誉为轿子山“五绝”。
毛主席长征路居纪念馆
毛主席长征路居纪念馆,位于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禄劝时,毛泽东曾在翠华镇界碑村一农民家居住。1973年,该农宅开辟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毛主席路居纪念馆”。馆内陈列毛泽东当年使用过的桌子、木床、马灯等物。
三台山摩崖造像
三台山摩崖造像,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俗称“石大人”的摩崖造像,位于屏山街道克梯咪达拉村北侧的三台山峭壁上。摩崖为两尊天王造像,右边为“大圣摩诃迦罗大黑天神”,左边的叫“大圣北方多闻天王”。
地方特产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地方名特产品有撒坝火腿、乌骨鸡、黑山羊、蚕丝绵被、核桃、野生菌、轰隆隆黄果、甲岩橘子、中村花椒、岔河脐橙、马鹿塘土豆、皎平渡红糖、云龙板栗等。
荣誉称号
2015年3月10日,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入选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名单。
2018年2月,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入选“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8年12月29日,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入选“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名单”。
2020年6月30日,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入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二批)”。
2020年7月,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入选2019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
2022年12月29日,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入选“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