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区,山东省烟台市辖区,位于烟台市区西部,北临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邻牟平区,东与芝罘区、莱山区接壤,西与栖霞区、蓬莱区毗邻,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面积705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福山区辖4个镇、4个街道。区政府驻县府街185号。截至2023年末,福山区户籍人口为347020人。
历史沿革
新石器时代,境内就已有人类居住。
商、西周,为
莱国地。春秋,为牟子国迁徙地。战国,为
齐康公食邑。
西汉,为
腄县、牟平县、
育犁县地,均属
青州东莱郡,南境有少部分地区为
观阳县地,属
东莱郡。东汉,腄县与育犁县俱废,并入牟平,属东莱郡。
西晋初年,牟平、观阳县俱废。后牟平县恢复,仍为牟平县地,属东莱国。
南北朝,为刘宋牟平县地,属东莱郡;后为高齐牟平、文登两县地,属长广郡;北周至隋,仍为牟平、文登县地。
唐武德四年(621年),割
文登西部、
牟平东部置
清阳县(县治在腄县故治)。贞观元年(627年),牟平、清阳县俱废,清阳西部与牟平并入
黄县,东部复属文登,清阳县治(福山城)改置两水镇。麟德二年(665年),割文登西境(包括福山东部)置
牟平县,福山分属黄、牟2县。神龙三年(707年),福山为蓬莱、牟平两县地,属登州东牟郡,观阳县撤销后,福山南境改属昌阳县。
五代至北宋末年,仍为牟平、蓬莱县地,属登州东牟郡。后唐,改昌阳县为莱阳县,福山南境则为莱阳县地。
金天会九年(1131年),割蓬莱东境与牟平西境置福山县,属山东东路登州。
明洪武八年(1375年)前,属山东省布政司登州。洪武九年(1376年),登州升为府,县仍属。
民国初年,福山属
胶东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属
东海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隶山东省政府。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日伪政府、抗日民主政府,在县内治所、辖地不同。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全县解放,民主政府迁入县城,隶属胶东行政公署北海专署。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9月,国民党占领福山时,县人民政府转移至县南境,11月,划归山东省烟台市。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福山二次解放,仍属胶东行政公署北海专署。
1956年4月,文登专区并入
莱阳专区,福山遂属莱阳专区。
1958年10月,莱阳专区改称烟台专区。撤销福山县,并入烟台市,属
烟台专区。
1983年11月,烟台地区改为烟台市,撤销福山县,改为
烟台市福山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49年10月,福山县除城厢镇外,各区名称皆由地名改为序数名称,狮子山区为一区,门楼区为二区,旺远区为三区,宅院区为四区,芝水区为五区,疋山区为六区,古现区为七区,奇章区为八区,芝阳山区为九区,蓁山区为十区。
1952年,撤销九、十两个区,所辖乡分别并入邻区,全县共设8区1镇91乡。
1955年,区名又从序数改为地名:一区为谭家庄区,二区为门楼区,三区为黄务区,四区为宅院区,五区为芝水区,六区为城西区,七区为古现区,八区为臧家区,城厢镇名称仍旧。
1956年上半年,撤销芝水、臧家两区,其所属各乡分别并入城西、黄务等区。7月,将原有的区、镇和乡撤销,设1镇20个大乡:城厢镇、兜余乡、许家乡、门楼乡、旺远乡、黄山乡、张格庄乡、西牟乡、谭家庄乡、高疃乡、权家乡、王家疃乡、宅院乡、留公乡、奇章乡、臧家乡、大王家乡、八角乡、古现乡、黄务乡、绍瑞口乡。
1957年1月,黄务、西牟两乡划归烟台市。
1958年上半年,撤销奇章、绍瑞口两乡,将其所属村分别并入邻乡。8月,废除乡、镇建制,全县成立古现、门楼、高疃、谭家庄、福山镇5处人民公社。
1962年4月,烟台市黄务公社的楚塘、邱家庄、紫埠、绍瑞口4个大队划入福山县。
1965年5月,烟台市的黄务公社划入福山县。
1970年10月,从福山镇、高疃、古现公社划出部分大队增设东厅、臧家八角3处公社。
1977年4月,黄务公社划归烟台市,全县共辖10处公社。
1982年1月,福山镇人民公社改为城关镇。
1984年4月,9处公社均改为乡、镇,设乡、镇人民政府。
2002年9月,福山区古现镇所辖的61个行政村和大季家镇所辖32个行政村整建制划归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
2020年9月,
栖霞市臧家庄镇和山东栖霞经济开发区划转福山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24年3月,福山区辖4个街道、4个镇:
清洋街道、
福新街道、
东厅街道、
门楼街道,
高疃镇、
张格庄镇、
回里镇、
臧家庄镇,共368个村居(326个行政村、42个城市社区)。区人民政府驻县府街185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福山区位于烟台市区西部,地处东经121°02′—121°22′,北纬37°14′—37°38′,北临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邻
牟平区,东与
芝罘区、
莱山区接壤,西与
栖霞区、
蓬莱区毗邻,西北至东南长45千米,东西宽20千米,总面积705平方千米。
地质
福山区地质构造属胶东地盾的胶北隆起区。中生代以前的地层,经历了多期复杂的构造运动,以震旦纪末期和燕山运动时期的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为主。境内岩浆岩主要有三期。元古代为花岗岩,分布在古现、八角一带;中生代为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等,分布在东厅、臧家及福山镇西部地带;新生代为玄武岩,主要分布在门楼马山。
地形地貌
福山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主体为低山丘陵,最高点海拔630.4米。全区山地占32.31%,丘陵占40.19%,平原占21.08%,洼地占1.5%,水域占4.92%。境内有大小山峰140座,主要山脉有塔顶山,主峰似塔,故名塔顶,海拔630.4米。狮子山,因形似雄狮而得名,海拔571米。磁山,海拔528.9米。
气候
福山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与同纬度内陆地区相比具有雨水适中,空气湿润,气候温和的特点,可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水量为651.9毫米,年平均气温11.8℃,年平均相对湿度68%,年平均日照时数2698.4小时,太阳辐射总量年平均值5224.4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风速内陆地区3~4米/秒,沿海地区4~6米/秒,全区平均无霜期210天。四季分明,各季天气气候各具特色。
水文
福山区境内有河流32条,清洋河、大沽夹河穿经腹地,汇流入海。河流均为山溪性河流,季节性变化很大,洪水期速涨速落,枯水期多数干涸。
土壤
福山区境内土壤可分为棕壤、潮土、褐土、水稻土、风沙土5个土类,10个亚类,17个土属,43个土种。有5种土壤类型:棕壤土类1.67万公顷,占72.7%,肥力一般;褐土类7333公顷,占11.8%;潮土类5866.67公顷,占9.5%,肥力较低;水稻土类286.67公顷,占0.5%,宜种水稻;风砂土类506.67公顷,肥力极低。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福山区有耕地面积6660.86公顷,园地面积园地19686.7公顷,林地15609.06公顷,草地2137.12公顷,湿地589.49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8364.32公顷,交通运输用地3050.11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957.69公顷。
水资源
福山区水资源依然相对匮乏,全区水资源量为5.17亿立方米,人均仅为771.33立方米。
矿产资源
福山区已发现矿产30种,主要矿床点39处。已发现的金属矿产11种,有铁、锰、铜、锌、钼、钨、金、银、镉、硒、碲;非金属矿产17种,有磷、黄铁矿、滑石、石棉、长石、透辉石、石灰岩、白云岩、石英岩、建筑用砂、脉石英、高岭土、砖瓦用粘土、玄武岩、花岗岩、大理岩、板岩;水气矿产有地下水和矿泉水。
人口
截至2023年末,福山区户籍人口为347020人。全年出生1835人,人口出生率为5.3‰;死亡3892人,人口死亡率为6.9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1‰。
经济
综述
2021年,福山区地区生产总值(GDP)395.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96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193.56亿元,增长3.9%;第三产业增加值176.3亿元,增长4.8%。三次产业比例为6.56:48.9:44.54。其中,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0.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二、三产业仍然是拉动福山区GDP增长的主要动力,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1.2%和48.2%,分别拉动GDP增长1.9和2.2个百分点。
2022年,福山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43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8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216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192.1亿元,增长4.8%。三次产业比例为6.37∶49.55∶44.08。其中,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0.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上升0.6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二、三产业仍然是拉动福山区GDP增长的主要动力,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5.4%和38.4%,分别拉动GDP增长3.2和2.2个百分点。
2023年,福山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478.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41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230.84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217亿元,增长6.8%。三次产业比例为6.36:48.27:45.37。其中,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0.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1.2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29个百分点。二、三产业仍然是拉动我区GDP增长的主要动力,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1.7%和43.7%,分别拉动GDP增长3.7和3.1个百分点。
2023年,福山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
2023年,福山区实现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18亿元,增长6.4%。其中,税收收入24.82亿元,增长22.3%,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70.6%。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8.57亿元,增长0.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36亿元,增长2.1%;公共安全支出1.02亿元,下降16.9%;教育支出7.13亿元,增长1.5%;科学技术支出1390万元,增长187.8%;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890万元,增长3.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49亿元,增长19.4%;卫生健康支出4.86亿元,增长34.6%;城乡社区支出3.91亿元,下降46%;农林水支出2.65亿元,增长32.6%。
第一产业
2023年,福山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3%。其中,农业产值46.1亿元,林业产值1.5亿元,牧业产值5.5亿元,渔业产值0.3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1亿元。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3.89万千瓦,其中,农用拖拉机2019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8457台,联合收割机24台。机耕面积10.58万亩,机播面积9.37万亩;机收面积8.53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012亩。
截至2023年末,福山区生猪存栏65120头,牛存栏2236头,羊存栏4155只,家禽存栏58.6万只。全年猪、牛、羊和家禽分别出栏101495头、1895头、11063只和157.87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11502吨,禽蛋产量2703吨,奶类产量3579吨。
第二产业
截至2023年末,福山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65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46.5亿元,增长-2.4%,工业增加值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全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60.1亿元,增长-3.7%;实现利润总额41.5亿元,增长28.3%;全区营业收入过十亿元企业12个,过亿元企业85个;利润过千万元企业56个,过五千万元企业18个。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新型建材四大主导产业共实现产值345.3亿元,增长-3.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63.2%;实现利润30.2亿元,增长19.0%,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72.8%。
2023年,福山区资质内建筑业企业82家。当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6.4万平方米,增长19.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4.8万平方米,下降12.3%。全年资质内建筑业总产值26.4亿元,增长7.5%。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3年,福山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92.62亿元,增长13.2%。其中,城镇零售额115.35亿元,增长13.7%;乡村零售额77.27亿元,增长12.5%。按行业分,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108亿元,增长30.7%;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86.8亿元,增长29.7%;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777.5万元,增长32.5%;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1.94亿元,增长32%。
对外经济
2023年,福山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51.5亿元,增长3.1%。
金融业
截至2023年末,福山区各类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97.25亿元,各类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64.78亿元。
交通运输
综述
福山区交通便利,距离火车站、机场、港口均不足20千米,蓝烟铁路、青荣高铁纵贯南北,龙烟铁路连接东西,潍烟高铁横穿福山中心城区。沈海高速、荣乌高速等6条国家级、省级公路穿境而过。
公路
截至2021年末,福山区公路通车总里程1057千米,公路路网密度192.2千米/百平方千米。境内有荣乌高速、沈海高速、蓬栖高速三条高速公路,营运里程达到94.2千米,有G228、G204、S210、S308、S209普通国省道五条,营运里程达89.2千米,林西线、古张线、蒲陈线等县级公路10条。
铁路
福山区境内蓝烟铁路和2014年建成通车的青荣城际铁路纵贯南北,2017年通车的龙烟铁路横贯东西,潍烟高铁在境内设有
福山站。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福山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83654万元,接受各类捐赠34.8万元,新建校舍5000平方米,投资额5893万元。年末全区拥有中学9所,小学21所,各类幼儿园85所。全区年末小学在校学生26929人,初中在校学生15393人,高中在校学生5347人。幼儿入园率108.53%,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高中段入学率98.89%,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100%。全年接收各类大中专毕业2185人,其中,硕士175人、本科921人。年末全区(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117人,其中,高级867人、中级2072人。全年组织各类人才招聘会142场,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福山区拥有艺术表演场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个。全区有线电视用户55913户,其中城区有线电视用户34038户,农村有线电视用户21875户。
国家一级文化馆:烟台市福山区文化馆。国家二级图书馆:烟台市福山区图书馆。
体育事业
2023年,福山区代表团及个人在省级以上各类运动会上,共获得金牌9枚,银牌9枚,铜牌4枚的好成绩。在世界军事五项锦标赛上,福山区运动员唐紫祯获得女子团体第一名、障碍接力第一名;在第16届杭州亚运会上,福山区运动员王婷婷获得赛艇女子双人单浆第一名。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福山区拥有卫生机构354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0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214张,卫生技术人员3549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367人,注册护士1715人。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2处(3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9处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会保障
2023年,福山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2.6万人、11.91万人、8万人、10.6万人和7.87万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2.76万人,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贴达到1.05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为20.9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政补贴达到2.16亿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40元。全区60周岁以上、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居民,每人每月领取基础养老金215元。
截至2023年末,福山区拥有各类福利机构1家,拥有床位776张。全年募集慈善捐款449.9万元,支出各类救助金218.79万元;纳入低保对象人数451人,发放低保金2145.84万元,其中,农村低保标准增加到800元。
历史文化
文物古迹
邱家庄遗址
邱家庄遗址位于福山区门楼镇邱家庄村,主要分布于村北丘陵台地,已探明遗址堆积分布总面积约42400余平方米。遗址发现于1956年,2006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层堆积保存较好,是胶东地区典型的贝丘聚落之一,是确立胶东史前文化谱系的重要环节,其文化属性被有的学者称为“邱家庄类型”或“邱家庄时期”,为胶东新石器文化四大时期之一;邱家庄遗址也是研究胶东早期人类适应和利用自然难得的科学地点,为研究胶东贝丘聚落的文化内涵和特征、生业形态、人地关系及其演变态势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料,有着重要的环境考古价值。2019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遗
灯会(渔灯节)
灯会(渔灯节),山东省烟台市地方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渔灯节是山东省烟台市沿海渔民特有的一个传统民俗节日,流传于烟台地区的山后初家、芦洋、八角等十几个渔村。灯会(渔灯节)是从传统的元宵节中分化出来的一个专属渔民的节日,烟台沿海渔民未能完全摆脱对农耕文化的依附,将陆地习俗搬到了船上。
2008年,灯会(渔灯节)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Ⅹ-81。
福山雷鼓
福山雷鼓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是一种亦鼓亦舞的综合性民间舞蹈,大多在庙会和逢年过节时举行。由表演时鼓声如“雷”而得名。主要特征表现在单槌摇穗打鼓上,是福山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雷鼓表演时舞者动作稳键、威武,鼓声浑厚有力,只前进不后退,颇能振奋人心,激人向上。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5年1月,福山区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处(王懿荣纪念馆、狮子山文化旅游区)。
主要景点
王懿荣纪念馆
王懿荣纪念馆,位于福山区文博苑内,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纪念馆占地799平方米,共有三进院落,55间房屋,其前身为福山著名画家李程九的画室“听松斋”,是清末文人墨客集会的场所。1989年10月中国发现甲骨文90周年之际,为纪念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爱国学者王懿荣的功绩,山东省文物局、福山区人民政府利用该建筑群在家乡为王懿荣先生建立了“王懿荣纪念馆”。2018年,王懿荣纪念馆被确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纪念馆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优秀社会教育基地。
狮子山文化旅游区
狮子山文化旅游区,位于福山区张格庄镇美丽的狮子山脚下,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主要分礼佛区(峆㠠寺)和外围游览区。礼佛区建筑规模宏大,殿堂雄伟壮观,主要包括内山门、四大菩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千年银杏古树等景点。外围游览区主要包括圆仁和尚求法桥、国旗广场、传媒中心等。2015年2月5日被大公报、人民政协网等媒体联合评选为“最具文化影响力中华寺院”。2023年被烟台市生态环境局评选为“烟台市低碳示范区”。
地方特产
福山大樱桃
福山大樱桃果实色泽鲜艳、红如玛瑙,黄如凝脂,而且营养丰富,富含糖、蛋白质、维生素及钙、铁、磷、钾等多种元素。福山大樱桃成功注册了“福山大樱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农业部“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著名人物
王懿荣(1845~1900),字正孺,号廉生,金石文字学家、爱国志士。王懿荣为光绪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南书房翰林、国子监祭酒、京师团练大臣。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8月,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王懿荣被任命为京师团练大臣,终因寡不敌众,投井殉国。著有《汉石存目》《六朝石存目》《天壤阁丛书》《王文敏公遗集》等。
郭宗皋(1499~1588),字君弼。历任刑部主事、监察御史、兵部尚书,因其刚正不阿、执法如山,被誉为“铁头御史”。
王照圆(1763~1851),字瑞玉,女。清末女诗人和训诂学家。著有《列女传补注》《列仙传校正》《梦书》《晒书堂闺中文存》《葩经小注》等。
谢乃实(1652~1715),字华函,别号峆山卢山人。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中进士,授江南睢宁县知县,至清康熙三十一年(1698年)改任湖南兴宁知县,后辞官归家。著有《峆山卢山人文集》《峆山卢山人诗集》共十二卷,《四库全书》入其书目。
荣誉称号
2019年2月,福山区入选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21年7月,福山区入选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1年9月,福山区入选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
2021年10月,福山区入选山东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
2022年5月,福山区入选第二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2022年6月,福山区入选2021年度工业强县。
2022年12月,福山区入选2022年山东省科技创新强县。
2023年3月,福山区入选2022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