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华台赋

东汉边让赋作

《章华台赋》是汉代辞赋家边让辞赋作品。此赋先颂扬楚灵王继承颛顼的德泽,仁声显赫,神武无比,然后极力铺陈章华台上声色淫乐的奢华,最后转笔虚设楚灵王幡然醒悟,黜退女乐,拆毁瑶台,励精图治的情景。全赋运用对比手法,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辞采纷呈,妙喻迭涌,句式参差,略无板滞之态。

作品原文
章华台赋①(并序)
楚灵王既游云梦之泽,息于荆台之上②。前方淮之水,左洞庭之波,右顾彭蠡之隩③,南眺巫山之阿。延目广望,聘观终日。顾谓左史倚相曰④:“盛哉此乐,可以遗老而忘死也。”于是遂作章华之台,筑乾之室,穷木土之技⑤,单珍府之实⑥,举国营之,数年乃成。设长夜之淫宴,作北里之新声⑦。于是伍举知夫陈、蔡之将生谋也⑧,乃作新赋以讽之。
胄高阳之苗胤兮⑨,承圣祖之洪泽。建列藩于南楚兮,等威灵于二伯⑩。超有商之大彭兮⑪,越隆周之两虢⑫。达皇佐之高勋兮,驰仁声之显赫。惠风春施,神武电断,华夏肃清,五服攸乱⑬。旦垂精于万机兮,夕回辇于门馆。设长夜之欢饮兮,展中情之燕婉。竭四海之妙珍兮,尽生人之秘玩。
尔乃窈窕,从好仇,径肉林,登糟丘⑭。兰肴山竦,椒酒渊流⑮。激玄醴于清池兮,靡微风而行舟⑯。登瑶台以回望兮,冀弥日而消忧⑰。于是招宓妃,命湘娥,齐倡列,郑女罗⑱。扬《激楚》之清宫兮⑲,展新声而长歌。繁手超于《北里》,妙舞丽于《阳阿》⑳。金石类聚,丝竹群分,被轻桂,曳华文,罗衣飘摇,组绮缤纷㉑。纵轻躯以迅赴,若孤鹄之失群;振华袂以逶迤,若游龙之登云。于是欢燕既洽,长夜向半,琴瑟易调,繁手改弹,清声发而响激,微音逝而流散。振弱支而纡绕兮㉒,若绿繁之垂,忽飘以轻逝兮,似鸾飞于天汉。舞无常态,鼓无定节,寻声响应,修短靡跌㉓。长袖奋而生风,清气激而绕结。尔乃妍媚递进,巧弄相加,俯仰异容,忽兮神化㉔。体迅轻鸿,荣曜春华,进如浮云,退如激波。虽复柳惠㉕,能不咨嗟!于是天河既回,淫乐未终,清籥发徵㉖,《激楚》扬风。于是音气发于丝竹兮,飞响轶于云中。比目应节而双跃兮,孤雌感声而鸣雄。美繁手之轻妙兮,嘉新声之弥隆。于是众变己尽,群乐既考。归乎生风之广夏兮,修黄轩之要道㉗。携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嫔之素肘㉘。形便娟以婵媛兮㉙,若流风之靡草。美仪操之姣丽兮,忽遗生而忘老。
尔乃清夜晨,妙技单,收尊俎,彻鼓盘。惘焉若醒,抚剑而叹。虑理国之须才,悟稼穑之艰难。美吕尚之佐周,善管仲之辅桓。将超世而作理,焉沈湎于此欢!于是罢女乐堕瑶台。思夏禹之卑宫㉚,慕有虞之土阶。举英奇于仄陋㉛,拔髦秀于蓬莱。君明哲以知人,官随任而处能。百揆时叙㉜,庶绩咸熙。诸侯慕义,不召同期。继高阳之绝轨,崇成、庄之洪基。虽齐桓之一匡,岂足方于大持?尔乃育之以仁,临之以明。致虔报于鬼神,尽肃恭乎上京。驰淳化于黎元,永历世而太平。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章华台:又称章华宫,是楚灵王六年(前535)修建的离宫,后毁于兵乱。经最新考古发现,其位于湖北潜江龙湾附近。
②息:通“憩”。荆台:又名景夷台,春秋时楚国台观,在今湖北省潜江县西南的龙湾镇东约3公里。
③彭蠡:古泽名,今鄱阳湖。
④左史倚相:楚灵王史官名,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⑤木土之技:建筑方面的才能。
⑥单:同“殚”,尽。珍府之实:府库中的物品。
⑦北里:古舞曲名。
⑧伍举:楚灵王朝中大夫,曾劝灵王勿劳民而建章华台,灵王不听。
⑨胄:指古帝王和贵族的后代。胤:嗣,后代。
⑩二伯:指齐桓公、晋文公,曾先后为中原诸侯之霸主。
⑪大彭:古彭祖国。陆终第之子,曰钱,为彭姓,封于大彭,为商代之侯伯。后为商王武丁所灭。
⑫两虢(guó):周文王弟虢仲、虢叔之封国,一称西虢,一称东镜。
⑬五服:此指古代五畿外围,每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远近分为五等,为侯、甸、绥、要、荒五服。乱:此反训为“治”,理也。
⑭好仇:好匹配,即嫔妃。肉林、糟丘:取典于《史记·殷本纪》,商纣王在沙丘(地名)“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
⑮兰肴:芬芳如兰的熟食(指鱼肉荤菜)。竦:引领举足。此为耸立之意。椒酒:酒中置椒而香。渊流:形容酒流如渊水。
⑯玄醴:酒。靡:披。
⑰瑶台:美玉砌成之台。弥日:终日。
⑱宓(fú)妃:洛水女神。湘娥:湘水女神。倡:歌女。
⑲激楚:楚曲名。
⑳繁手:指变化复杂的弹奏手法。北里、阳阿:皆舞曲名。
㉑金石:指钟、磬一类乐器。丝竹:指琴、笛一类乐器。桂:妇人上服谓桂。被披。曳:拖着、牵引着。华文:指衣裙上纹彩华丽。组:丝带。绮:素地织纹起花的丝织物。
㉒弱支:柔软的身肢。支,通“肢”,腰肢或手足。
㉓修短:长短。靡跌:仰倒、蹉跌。
㉔妍:美丽。递进:按序而进。巧弄:巧妙的舞戏,或指美妙的乐奏。
㉕柳惠:柳下惠,即春秋时代鲁大夫展禽,因食邑柳下,谥惠,故称。
㉖籥(yuè):古管乐器,有吹籥、舞籥两种。
㉗黄轩之要道:黄帝轩辕氏得房中之术于玄女,握固吸气还精补脑,可以长生。
㉘毛嫔:古之美人毛嫱。
㉙便娟:轻盈美丽貌。婵媛:美好貌。靡:倒伏。
㉚夏禹之卑宫:夏禹尚俭,宫室不讲究高大、华美。有虞之土阶:指虞舜,亦尚俭朴,所建宫室“土阶三尺,茅茨不剪”。
㉛仄陋:出身卑微。同“侧陋”。髦秀:俊杰才士。
㉜百揆:古代总领国政的长官,又指百度,泛指庶政。时叙:合宜,皆得次序。
白话译文
楚灵王游览过了云梦泽,便来到荆台上休息。前望方淮水,左瞰洞庭波,右览彭湖之曲岸,南眺巫山之丘陵。目光延伸,观望远方,放眼终日,回头对左史侍相说:“这是多大的人生乐事可!简直可以令人遗忘寿老身死之忧了!”于是就兴建章华台,修筑乾溪宫,穷尽土木建筑之技巧,耗尽库府珍奇之收藏,调动全国民工经营,花了几年之久才建成。然后在章华台长夜淫乐饮宴,奏起《北里》那样的新奇乐曲。楚大夫伍举知道陈、蔡二国将乘机图谋楚国,于是就作了这篇赋,借以讽谏灵王。
古帝高阳氏颛顼的后代,继承圣明先祖的大德,作为诸侯王建国于南楚,其成灵可比齐桓、晋文二霸,超过了商代的大彭国,凌越过盛周的东西两虢!勋位高达天子之臣佐,仁名显赫、驰扬四土。而今你灵王承继先世仁惠之风,正如春风普吹;你的神武威凌,更如雷电之决。华夏清平无事,五服之区大治。你早上把精力灌注于繁忙的政事,傍晚才回车来此门馆。设宴以作长夜欢饮,让内心的美好之情尽得舒展。宴席上尽罗四海的美妙珍奇之食,和人间稀见的玩赏之物。
于是手携幽美女,后随佳丽妃嫔,经历悬肉之林,登上酒池之丘。芬芳如兰的肉食耸立似山,香气扑鼻的椒酒倾流如水。美酒在清池中激荡,简直可以借着微风在其中行船。再登上玉台回首观望,希望能消磨终日散尽忧愁。于是请来宓妃、湘娥,罗列齐倡、郑女,清宫中刹那间有《激楚》之乐飞扬,歌女们随舒展的新声放怀歌唱。繁复的弹奏手法超过了《北里》之曲,妙曼的舞蹈之类比《阳阿》舞还要美丽。金、石乐器按类集聚,琴笛之奏依群区分。舞女们披着轻软的上衣,拖曳着华彩的下裙。罗衣飘拂,丝带和绮裳缤纷耀眼。轻巧的身躯迅速跳纵而前,正如孤雁的离群独飞。举起华美的衣袖飘忽而上,又如游龙的蜿蜿升云。于是欢乐已趋和美,长夜已过夜半,琴换上新调,众手改弹异曲。清越的乐声振响,微弱的乐音消散。柔美的身肢曲折缠绕,恰似繁密的绿枝随风飘垂;突然间却又飘飞而去,又如鸾鸟向云汉高飞。舞姿变动无常,鼓节飘忽不定。追随着乐声,如雷响应和闪电;忽高忽低,间杂着偃仰、蹉跌。长袖挥处风生,清音激扬缠绕。就这样妍美的舞女按序而进,巧妙的乐奏紧相配合,或俯或仰姿态各异,飘忽迅疾简直出神入化。身躯轻迅如鸿鸟,容貌浑丽如花;进如浮云之涌,退如激浪扬波。即使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又怎能不为这美妙的女乐称叹!这时银河回旋夜色沉沉,放纵的宴乐犹未结束。清越的籥管吹奏着变徵之音,《激楚》之曲还在夜风中飞扬。于是琴笛之音随之发响,美妙的乐声响彻云空。比目鱼应和着节奏,双双跃波;孤独的雌鸟受乐声感染,正向雄鸟求鸣。奏乐的手法如此神奇轻灵,新作的乐声更加脆亮嘉美。于是众舞的变化皆已穷尽,各种乐奏也已完成。回归清风舒爽的大厦,修习黄帝的房中之术。手携西施般柔美的手腕,挽引毛嫱般洁白的臂肘。身形之轻盈美妙,就如风吹偃的柔草。面对容姿俏丽而美妙的佳人,真可令人忽然间遗忘生死、寿老。
于是晨光渐露,妙技尽施,杯盘收起,鼓乐撤除。灵王怅惘如梦醒,抚长剑而叹息。考虑到治国需要人才,领悟到农家稼穑的艰难。赞美吕尚辅佐周文王的功业,嘉许管仲扶助齐桓公的勋绩。若求超越经世、平治天下,又怎能沉湎在这样的欢娱之中?于是黜退女乐,拆毁玉台,追思夏禹建宫低卑之风,企慕虞舜以土为阶之俭。从出身低贱者中选举奇贤,从避身草野者中提拔俊士。君王圣明而知人,官员称职而能干,政事繁而有序,百业蒸蒸日上。诸侯企慕君王之仁义,不须召见即能同期肃朝。继承高阳帝中的正道,崇扬成王、庄王定的基业。即使是齐桓公匡扶周襄公的巨勋,又岂能与您的成就相媲美!于是以仁德为教,以明哲临政,以虔诚的报祭致意鬼神,以恭敬的态度尽职京师,敦厚的教化遍及百姓,千秋万世长享太平。
创作背景
《章华台赋》作于汉灵帝光和三年(180)。这篇文章是边让未出仕时所作,为针砭时弊借写楚灵王在章华台游乐的情景,具有讽谏与求仕双重的创作动机。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此赋借古讽今,写了楚灵王为了追求奢侈淫佚的生活,穷全国人力财力修建了宏伟壮丽的章华台。楚王在此作长夜之饮,极尽歌舞宴饮之乐。后来听大臣劝谏,幡然悔悟,罢长夜之饮。励精图治,教化人民,使楚国富强昌盛起来。以之讽喻当世,希望收到赋辞讽劝的效果。
历史上的悲剧总是不断重演。楚灵王弑君自立,骄奢淫逸,终于酿成“众怒不可犯”、诸侯“皆叛矣”的大动乱,最后被绞杀于芈尹申亥氏家中。东汉末年,桓帝、灵帝亦“起显阳苑”“修宫室,铸铜人”,不仅自己荒淫无度,还放纵宦官敲扑天下。结果“黄巾起义”于外,“十常侍”骚乱于内,最后董卓弑立天下大乱,从此不可收拾。《章华台赋》正“以古讽今”借楚灵王作章华台故事,向危机四起的汉王朝,发出了委婉的警告。以赋论赋,边让此作在立意上并不新鲜:它虽然只是篇抒情小赋,采用的却是司马相如、扬雄以来文赋的传统写法。先以铺张夸饰之笔,极力渲染章华台上声色淫乐的奢华、富美;然后翻转笔锋,虚设灵王幡然醒悟,黜退女乐,拆毁瑶台,励精图治情景。所谓“曲终奏雅”“其要归引之节俭”(《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但总觉得不伦不类,只令读者哂笑而已。这样的“劝百讽一”之作,较之于赵壹那充满切齿诅咒之音的《刺世疾邪赋》,在汉末苦闷的衰世听来,其力量正有天壤之别。而反对奢侈淫乐的主题在汉代赋家中不断被老调重弹却没能引起最高统治者的警惕倒是值得深思。那“此大奢侈”“非所以为继嗣创业垂统也”的慨叹(司马相如上林赋》),过了三百年后,竟又重新振响在了边让的《章华台赋》中。这慨叹在当初如果还算得上是一声庄重的警钟的话,到了边让赋中,就简直成了汉家王朝腐败没落、终于垮台的丧钟。可见老调的不断重弹,绝非在于赋家缺乏创新之才思,恰在于历史悲剧还在现实中不断重演的缘故。因此就难怪边让《章华台赋》立意不新了。从具体描写看,此赋篇幅不大,却能将楚灵王骄奢之行、声色之境,表现得形象逼真、历历如现目前。而且辞采纷呈,妙喻迭涌,句式参差,略无板滞之态,毕竟还是显示了边让的卓荦才华。特别是描墓舞姿一节,飘忽往来,笔笔灵动,在同期作家中,除后起的曹子建外,似也难有可与媲美者。
章华台为春秋时楚灵王所建。据《国语·楚语上》记:楚灵王建此台‘举国留之,数年乃成”,使“国民疲焉,财用尽焉,年谷败焉,百官烦焉”。章华台建成后,灵王问伍举:“台美夫?”伍举即乘机进谏。但荒淫、奢侈而极其暴虐的楚灵王并没有改过自新。边让从《国语》所记伍举谏楚灵王一事受到启发,虚构伍举作赋以讽楚灵王,并在赋的最后以楚灵王切实改过作结。这显然是针对昏庸荒淫的汉灵帝而发,在当时有一定的讽谕意义。
全赋可分三段。第—段开头十二句颂扬楚灵王继承老祖宗颛顼的德泽,作为南楚的君主,对拥戴周室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仁声显赫,神武无比,使华夏肃清。后六句写楚灵王白天“垂精于万机”,晚上回宫中尽情地寻欢作乐。言外之意是这无非是人之常情而已。第二段铺陈楚灵王长夜淫乐。第三段叙写楚灵王在次日清晨“惘焉若酲,抚剑而叹”。他想到“理国之须才”,“稼穑之艰难”,不该沉湎于此欢。从此切实改过,把楚国治理成为理想之邦。这是赋的结束。
这篇文章辞藻华丽,立意高远,无论哪句,都令人读后叹为观止。此赋在写作上用了对比夸张的表现手法。先极写章华台上长夜宴饮时高歌漫舞的动人景象,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最后突然转换,写楚灵王翻然悔悟,收到抑扬顿挫的艺术效果。
范晔在《后汉书·边让传》中看出《章华台赋》托古喻今,为东汉末期的帝王提供鉴戒。但边让在赋中对声色之乐是带着赞赏的态度而加以酣畅淋漓的描写的,对楚灵王的悔悟和归正,只在最后作了一些叙述。这就如同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那样劝百而讽一”(扬雄语,见《汉书》卷五十七《司马相如传赞》),实际起不了多少讽谕作用。边让在赋中虽然还有意识地用了“径肉林,登糟丘”等词句,寓有揭露帝王荒淫的意思;但就全篇看,他对楚灵王却作了不切实际的颂扬。这就不能不使这篇赋的思想价值受到定程度的损害。
范晔从思想内容上肯定《章华台赋》的“终之以正”而指摘它“多淫丽之辞”。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看,正好与他相反。文学作品是以形象感人的。《章华台赋》的末尾部分全属超形象地进行说教,而“淫丽之辞”最多的第二部分则正是形象性最强,最有艺术感染力的所在。这部分分三个层次它们紧密衔接而又不显得重复,这是经过精心构思的。在这部分中,作者驰骋联想,多方取喻,形象地显示了音乐歌舞场景。此赋文辞简洁流畅,注意用韵,无汉赋堆砌词藻之弊,读来朗朗上口,艺术性较强。
名家点评
南朝史学家、文学家范晔《后汉书·边让传》:“《章华赋》虽多淫丽之辞,而终之以正,亦相如之讽也。”
作者简介
边让(?—197?),汉末辞赋家。字文礼,陈留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少年聪明博学,能文善赋。大将军何进闻名欲辟之,恐不至,假借军事之名征召至京,封为令史。何进以礼见之,时宾客满坐,莫不羡其风采。议郎蔡邕亦深敬之,以为边让才高过人,应任高职。后以高才屡次擢进,迁出为九江太守。汉献帝时王室大乱,边让去官还乡。恃才气不肯屈事曹操,且多轻侮之言。后因有乡人在曹操面前陷害他,被陈留郡官府所杀。作品今存《章华赋》(即《章华台赋》)。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