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点是一种以谷类、豆类、薯类、油脂、糖、蛋等食材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料,经调制、成型、熟制等工序制成的食品。熟制前或熟制后常常在产品表面或熟制后的内部添加奶油、蛋白、可可、果酱等等。
糕点分类
从工艺上分
有八个大类。
在中国按地区分类有12个流派:京派、津派、苏派、广派、潮派、宁派、
沪派、川派、扬派、滇派、闽派、西点;
名称总汇
以下包括各式糕点、小吃、带“糕”字的菜肴也有收录另:小括号内的名称表示“别称”,
中括号内的名称表示“种类”。
蛋糕
蛋糕原料
选取的原料:
奶油、
君度力娇酒、
白巧克力、鸡蛋、水果
小吃
糕粑:[
南丹糖糕粑、
黄糕粑、
玫瑰糕粑(方糕粑、卢糕粑)]
玉带糕:(
灌云大糕、桂片糕)[一品玉带糕、
安徽一品玉带糕]
菜肴
其他信息
行业标准
前 言
本标准(GB/t20977-2007糕点通则)是在
国内贸易行业标准SB/T 10222-1994《烘烤类糕点通用技术条件》、SB/T 10223-1994《油炸类糕点通用技术条件》、SB/T 10224-1994《水蒸类糕点通用技术条件》、SB/T l0225-1994《熟粉类糕点通用技术条件》、SB/T 10226-1994《
月饼类糕点通用技术条件》、SB/T 10227-1994《糕点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及贮存》、SB/T l0030-1992《蛋糕通用技术条件》、SB/T l0031-1992《片糕通用技术条件》、SB/T l0032-1992《
桃酥通用技术条件》和SB/T l0033-1992《中式糕点分类》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上述标准同时被替代。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张守文、张丽君、
王伟明、宋全厚、
汪国钧、张漪、
吴玉銮、唐少珍、曾祥平、丁西泽、池向东、
侯勇、马浩、黄雅萍、
李刚、冷建新、梁嘉臻、
吴学群、许武顺。
通 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式糕点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签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式糕点产品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
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4789.2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糖果、糕点、蜜饯检验
GB/T 5009.3-2010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5009.5-2010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T 5009.6-2010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4880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3 分类
糕点按热加工和冷加工进行分类。
3.1 热加工糕点
3.1.1 烘烤糕点
分为:酥类、松酥类、松脆类、酥层类、
酥皮类、水
油皮类、糖浆皮类、松酥皮类、硬酥皮类、发酵类、烘糕类、烤蛋糕类。
分为:酥皮类、水油皮类、松酥类、酥层类、水调类、发酵类、糯糍类。
3.1.3 水蒸糕点
分为:
蒸蛋糕类、印模糕类、韧糕类、
发糕类、
松糕类。
3.1.4 熟粉糕点
分为:热调软糕类、印模糕类、切片糕类。
3.1.5 其他
分为:冷调韧糕类、冷调松糕类、蛋糕类、油炸上糖浆类、
萨其马类、其他。
认证检测仪器
主食简介
糕点主食介绍:主食,是人们
生命活动时所需“能量”的主要提供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食品。它包括
谷类、薯类和粮、豆类食品做成的米饭、
馒头及各种花样的米、面等食物,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淀粉、
蛋白质,
维生素等。近几年来,随着中国人民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本应增加消耗的主食却明显减少,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只有合理的主食消耗,才能保证
膳食结构的科学。
中国营养学会制订的“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提倡食物多样化,以
谷类食物作为宝塔的最底层(
需要量最多的食物),建议成年人每人每天的主食量为300克~500克。主食的摄入量不能降至底线以下。中国的膳食结构原本是科学的,尽管存在地域和习惯上的差异,使得人们在选用主食时出现,南方以米饭为主,北方以面食为主,但都是以粮豆食品为膳食的
基础层。其实粮豆家族成员很多,有
粳米、糯米、玉米、小米、小麦、
荞麦、
莜麦、
高粱、
甘薯、土豆,还有黄豆、
蚕豆、
绿豆、
扁豆、赤豆等。它们的营养成分以
碳水化合物为主,可产生大量热能,是
人体能量的主要供给者。然而这些不同“成员”的成分、比例是有差别的,如大米含少量脂肪,豆类含
氨基酸、
维生素B族,荞麦、
燕麦含钙、铁、锌等微量元素。所以要想吃好主食,也需要巧妙搭配,常用的方式有:粗细间配、
米面相配、细杂交替、瓜粮结合、粮豆混合等。
制作方法
特点
糕点是指以米、面、
豆类等为主要原料,并配以各种辅料、馅料和
调味料,加工成一定形状后,再用烘、烤、蒸、炸等方法制熟的食品成品。糕点含有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点心”的意思,故它与
餐饮行业中的面点小吃有些区别。糕点既可作为早点,又可作为茶点,还可以作为席间的小吃。糕点和餐饮行业中的面点可以说是同宗不同业,它是一种相对独立的食品加工技术,特别适合于机械化和批量化生产。
历史和分类
糕点在中国制作历史悠久,加之各地所用的原料不同,口味各异,故而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其中主要有京式、苏式、广式、闽式、潮式、扬式、宁绍式、川式等等。
川式糕点在这些流派中虽然名气并不大,但是却用料独特,风味别具,自成体系。川式糕点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
(1)糕食点心类:如芡实糕、
桂花糕、
绿豆糕、
合川桃片等;
(2)烤炸点心类:如
凤尾酥、
龙眼酥、
龙凤饼、
麻饼、
桃酥、
水晶饺等;
(3)油炸盆货点心类:如
米花糖、
苕丝糖、
白芙蓉酥、
萨其玛等;
近年来,随着
西式糕点在中国的普遍应用,川式糕点在加工技术上也受其影响。例如,川式糕点已大多采用烘焙即用烤箱将原料烘烤熟的方法制熟。
由于糕点的种类繁多,制作工艺复杂,而笔者在这里又不可能作全面的介绍,因此,作为糕点制作的初学者,只有认真地掌握糕点制作的几个最重要环节,如糕点的配方、成型、制熟等等,方可开始进行糕点的制作。这里特别要提请注意的是糕点的配方。因为掌握不好糕点的配方,制作出的成品便难以达到
质量要求,更不能进行批量化生产。
椒盐桃酥
桃酥是川式糕点中主要的酥类点心之一。其特点是香甜可口,酥脆化渣。一般的桃酥都是甜味,而
椒盐桃酥中因为加入了少量的精盐,故使成品在香甜中略带咸味。
配方:特级面粉2500克
白糖1250克
鸡蛋5个
精盐20克
制作:
(1)将白糖、精盐、小苏打、臭粉放入盆中,磕入鸡蛋,搅拌均匀?机器搅5分钟,手工揉搓10分钟 至
松泡后,再下入化猪油,继续搅拌至猪油与其它原料融和,然后下入面粉,拌和均匀成酥松的面团。
(2)将和好的面团搓成长条,用刀切成厚薄均匀的片?或将面团放入模具中压成圆形、椭圆形或长方形的片 ,即成桃酥
生坯。
(3)将桃酥生坯放入烤盘中?上下烤盘之间的间距为3厘米 ,入160~180℃的
烤箱中烘烤约8分钟,至桃酥表面呈金黄色且有自然裂缝时,取出晾凉即成。
[注]臭粉的
化学名称为
碳酸氢铵,是一种
化学膨松剂。但臭粉的用量须少,否则
成品会有异味。
新闻事件
【导读】桃酥居然铝超标;月饼为了“长寿”,
猛加防腐剂;
纯净水不纯净、杂质多……日前,省质监局公布3季度
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结果,共有5家企业5个批次食品上黑榜。
目前,
质监部门已按有关
法律法规,对抽查不合格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依法进行了处理,所有
不合格产品已全部监督销毁或做必要的技术处理,未流入市场。质监部门也提醒,糕点卖相太好要防铝超标,太“长寿”要防防腐剂超标。不少白领喜欢吃糕点,尤其要注意这些问题。
桃酥抽查:铝超标问题突出
提醒:糕点卖相太好 要防铝超标
抽查结果:在此次抽查中,
宝应两家食品厂被抽查的桃酥,发现铝超标。这两种桃酥一种是散称的,一种是装袋称重的。
不合格原因:很多
市民会有疑问,蛋糕类食品中的
铝从何而来,怎么会超标。据质监部门分析,食品中出现铝超标有两种可能,一是因为生产者过量使用了
泡打粉所致。泡打粉是由
食粉配以不同的酸性材料或
酸式盐及一些
填充剂配合而成,一遇水即产生反应将
二氧化碳放出,而泡打粉内就含有
明矾,也就是硫酸铝钾。如果生产厂家选择这类泡打粉,做出来的产品
品相光鲜,但产品中会含铝成分。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出在模具上,如果模具是
铝合金的,那么模具里含有的铝元素或许会进入到烘烤后的产品中。
危害:质监专家表示,铝是一种低毒
金属元素,并非人体需要的
微量元素,不会导致
急性中毒,但食品中铝超标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人体摄入后仅有小部分能排出体外,大部分会在体内蓄积,长期过量摄入会损伤大脑,导致痴呆,还可能出现
贫血、
骨质疏松等疾病,尤其对身体
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儿童和孕妇产生的危害较大。
江西种类
江西省
宜春市
丰城的
冻米糖,是江西众多传统名品小吃中的佼佼者,曾被评为江西五大传统名点之一。
丰城冻米糖有200多年生产历史,始产于清
乾隆年间。据称1756年,乾隆下江南品尝
后评价它“脆酥香甜”。冻米糖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也是大众
观光旅游、迎亲待客、馈赠访友的理想礼品。
九江桂花
酥糖是九江的传统名产。它选用
富强粉,白
麻仁,
白砂糖,
饴糖及
糖桂花为原料,精制而成。其色乳白,质地细嫩,具有香脆、甜爽等特点;并且有润肺、健胃、止咳的功效,是一种深受游客,尤其为妇孺老幼所喜欢的
风味食品。1980年至1986年九江酥糖先后三次被评为
江西省
优质产品,1988年更获得中国首届
食品博览会铜牌奖。
九江茶饼起源于宋朝
庐山区姑塘镇,选用当地茶油、麦面、坡地
黑芝麻、百年
桂花为主要原料,采用
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研制而成。宋朝诗人
苏东坡曾赋诗赞誉:“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其色泽金黄,具有小而精,素以薄而脆,酥而甜,香而美的特点。由于散发着茶油的清香,
丹桂的芳香及纯碱、
苏打的奇香,故被人们称为“四香合一”的
茶食精点。
贵溪灯芯糕是江西传统名产,早在清乾隆年间就已很有名。贵溪灯芯糕有二百余年历史,因形似灯芯,含油丰富,可以点燃而得名。选用长粒
晚糯,新鲜纯
麻油和白细
蔗糖并加高档香料,精工制作而成。乾隆皇帝品尝后曾题辞:“
京省驰名,独此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