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持国

金朝官员

方志记载
胥持国,字秉钧。自幼颖悟,九岁中经童,累任显宦,谋划军功,抚绥民业,政事卓然可观。官至通奉大夫,枢密副使,上柱国,琅琊郡开国公。
人物生平
经童为相
皇太孙继承帝位,史称金章宗,胥持国由此发迹,他利用久居太子宫同皇太孙之关系青云直上。开始章宗任命其为宫籍副监,赐给他宫籍库钱五十万、宅第一区。不久改任同签宣徽院事、工部侍郎,并领宫籍监。没过三个月又提升为工部尚书,受命出使南宋。明昌四年(1193年)三月,担任了参知政事,并赐给胥持国孙用康榜下的进士出身。
六月,黄河涨水决口于卫州南,冲坏长堤十余处,水漫堤成灾。十一月,尚书省上奏河平军节度使王汝嘉等人主张疏导并筑月堤。次年正月都水监丞田栎通过尚书省向章宗提出治理黄河新方案。
历代每遇古堤决口,多经南北清河分流,南清河北下有枯河数道,河水流其长者至七八分,北清河乃济水故道,可窖三二分而已。今河水趋北,啮长堤而流者十余处,而堤外多积水,恐难依原料增修长堤与创筑月堤。黄河于北岸墙村决河入梁山泺故道,依旧作南北两清河分流。然北清河旧堤岁久不完,当年限增筑大堤,而梁山故道多有屯田军户,亦宜迁徙,今拟先于南岸王村、宜村两处决堤导水,使长堤可以固护,姑宜仍旧,如不能疏导,即依上开决,分为四道,俟见水势随宜处理。
田栎这个方案是经实地考察后提出来的长远规划,即在北岸墙村决堤引河水入梁山泺故道,增筑大堤,又有临时泄洪措施,即在南岸王村、宜村决堤导水固护长堤,基本上使河水由南北清河分流,以杀水势。然而这个基本可行的方案遭到一些尚书大臣的反对和章宗的怀疑。至四月份,章宗对时任参知政事并负责提控河防工程的胥持国说:“如田栎所言,筑堤要用二十万工人,岁役五十天,五年方可完工,工程之大,古所未有,况且能否成功也未可知,即使可以成功恐怕也很难施行。在众大臣和皇帝的反对下这一治理黄河的方案没有通过。八月,黄河又在阳武决口,水灌封丘以东地区,胥持国请求去监督河防工程,于是被任命为行尚书省事,第二年得以晋封为尚书右丞。这位出身经童的官吏登上了相位。
扰乱朝纲
佞幸宰相胥持国与李元妃互为表里,专擅朝政,造成坏人得势,忠良失宠的衰败政局,金朝盛世从此走向下坡路。胥持国因世宗年间久居太子宫中,他知道章宗贪图女色,便在宫中巧妙安排,满足皇上寻欢作乐的欲望。而后又抓住李元妃出身监婢,竭尽贿赂拉拢之能事,讨得王妃的欢心。李元妃常在章宗面前夸赞胥持国,所以章宗
由于李元妃及其扶持的胥持国专横朝政,炙手可热,使一些趋炎附势、争名逐利之徒皆趋其门下。于是,结成以右司谏张复亨、右拾遗张嘉贞、同知安丰军节度使赵枢、同知定海军节度使张光庭、户部主事高元甫、刑部员外郎张严叟、尚书省令史傅梅、张翰、裴元、郭乳,人戏称“胥门十哲”的奸党,排挤迫害以完颜守贞为首的忠良勋臣。
完颜守贞,女真名叫左靥,是金朝开国功臣完颜希尹完颜守道章宗即位,召为刑部尚书兼右谏议大夫。
完颜守贞喜读书,通法律,熟悉国朝历史大事。他总结金朝建国70年经验,参照辽宋旧制,为章宗修订礼乐刑政大法,时称清正明昌之治。他选贤任能,接受新秀,鸿儒名士多出入其门下,在他身边形成了“冷岩十俊”。时任刑部尚书兼知审官院承晖,虽居高官却廉政简朴,所居书屋挂有司马光、苏轼画像,他常对完颜守贞说,“司马光是我的老师,而苏公乃是我的朋友。”两人相互敬重,成为莫逆之交。
才华出众地完颜守贞,也遭到胥持国的排挤。胥持国通过李元妃怂恿章宗,将完颜守贞调离京师。章宗明知完颜守贞在朝,每论政事,守正不移,多与胥持国不合,召完颜守贞章宗完颜守贞的,将他留在外地,实在可惜。”章宗想把完颜守贞调回京师,又怕李元妃、胥持国反对,便改任西京留守。
不到两年,混乱不堪的西京,被完颜守贞治理的井井有条。章宗闻知,调完颜守贞回京陈报边事,完颜守贞一番言论,博得满朝人喝彩。章宗也喜形于色,无意露出调完颜守贞回京师委以重任话来,早有准备的胥持国,急忙指使其心腹监察御史蒲刺都等,诬告完颜守贞在北部边境贪赃受贿、私匿牲畜等事。章宗即刻在崇政殿前对质。完颜守贞义正词严的驳斥了种种诬陷之词,弄得蒲刺都张口结舌,无言答对。深得章宗器重的御史中丞董师中申辩其诬,挺身进谏说,守贞是位难得的人才,他不仅清正廉洁,远见卓识,且有出众才华,陛下关心的台省非守贞不治,愿皇上予以复用。”与师中同时进谏荐举完颜守贞的还有右拾遗路铎和户部郎中李敬义。至此遂复拜完颜守贞平章政事,封肖国公。
一日,章宗召完颜守贞路铎董师中等人所举,故特加委用。卿以往行事多有过失,门下用人也欠慎重选择,又与丞相胥持国不合。因此令卿被外。朕念自昭祖、太祖开创以来,乃祖石鲁、希尹辅佐,积有勋功,故以召用。今后卿当尽心辅政,与丞相完颜守贞看,说,“朕认为卿会正确对待,故交卿得见。”
章宗的提醒,胥持国党羽的严密监视和碚算,使完颜守贞言行不得不有所改变。在朝廷议事,完颜守贞与胥持国两人以往常是一个说东一个说西从未一致过,而今两个人议论朝政,除章宗特意询问或点名要完颜守贞表态,他大多缄默不语,或说遵皇上旨意行事,这种明哲保身的做法,不时引起完颜守贞同仁的误解和非议。
为人正直而又锋芒毕露的承晖,对李元妃、胥持国一伙却针锋相对,因此常遭贬斥,他像走马灯一样,先后迁往利涉、临海、辽海军、北京路等地,又任大兴府事,对此承晖却毫不在意。到大兴府不久,宦官李新喜奉李元妃令来借大兴府乐器,承晖不但不借,还把李新喜训斥一顿。还有一次,当地富豪强占平民一块稻田,富豪以重金贿赂李元妃兄李仁惠,李仁惠派人请承晖
李元妃、胥持国的飞扬跋扈,不时激起朝廷宰臣的强烈不满和反对。一次,章宗召路铎章宗将此话告诉胥持国,因此,胥持国对路铎极为不满。
明昌初年一个夏季,天气炎热异常,章宗受李元妃等人怂恿,欲往山后景明官避暑。可一连好几年闹灾,民不聊生,国库空虚,为此,完颜守贞通过别的渠道,让御史中丞董师中、侍史贾铉以及治书侍御史苑囿李元妃在旁不耐烦地说,“堂堂大金王朝,而今天子去避暑,如此区区小事,招他们喋喋不休,真不知趣。”章宗即令将师中等人奏章退回。师中等闻讯再次连忙上书:“近两年水旱灾情严重,陛下有诏,停止或减少土木工程,节省不必要的开支,普天民众为之欢欣。去岁西、北二京,临潢诸路颗粒不收,加之修筑边堡界壕,财力困乏,米粮价涨,若再兴师动众,又势必增加民众负担。近日很不安宁,且有宰杀太尉马匹,破坏太府瓜里事件发生。陛下倘不采取措施,即有犯上谋乱之虞,望圣上三思。”随后又有左补阙许安仁、左拾遗路铎相继进谏。无奈,章宗遂从众臣所奏,并下谕道:“朕欲幸山后,只因朕不禁酷暑,今台谏上奏日全国尚有多处没有粮吃,对此,朕初不尽知,既已得悉,暑虽难熬,也当以民众疾苦为重,朕定罢去北幸。”事后胥持国等到处散布师中所谏,皆系无中生有,有意违抗皇上心愿。
可反复无常的章宗,第二年,他又率领文武大臣到山后景明宫。师中及台谏还以为再次进谏能获得皇上的嘉纳,言词更加激烈,态度更加坚决,不料却招致章宗大发雷霆。遣近侍局直长李仁愿到尚书省,召董师中
胥持国一伙明知,完颜守贞是阻碍他们擅权朝政的主要障碍和劲敌,便在宫中安插亲信,严密监视完颜守贞的举动。胥持国通过李元妃董师中路铎等人,形成一股危及皇权的政治派别。他又辄私权以自树,交结近侍、密问皇上王妃起居,窥测上心,预图一逞。完颜守贞完颜守贞的才干,但很畏惧他的刚正无私和大义凛然,故以常与近侍窃语宫中掖事之罪名,贬其出京师,完颜守贞后在济南府任上病卒。
为堵塞忠良谏言,章宗借题发挥,令凡曾推荐完颜守贞董师中说台省机要非完颜守贞不可治,路铎和李敬义吏部尚书的董师中,出任为陕西西路转运使,路铎出任为南京留守判官,户部侍中李敬义刚刚出使高丽还朝,即出任为安化军节度使李元妃、胥持国等人。这伙佞幸里应外合,更加穷凶极恶,为所欲为了。
血案
金朝皇室的帝位之争,熙宗以前是太祖一系与他系之间的斗争,熙宗之后至世宗为太祖一系内部之争,如完颜宗干子海陵王杀完颜宗峻子熙宗,完颜宗辅子世宗又夺海陵王之帝位。至章宗一朝,则转为世宗一系之斗争,方有章宗杀世宗长子完颜永中和第三子完颜永蹈两起血案。事情须从头叙起。
世宗虽有8个儿子,但只有显宗完颜允恭为女真正室所生,其余7子中5个为渤海血统,另两个分别为契丹和汉族血统。世宗本人母李洪愿本也是渤海血统,但其立皇储确求纯女真血统,故完颜永中虽系长子,但因非嫡系,故未立为皇太子,世宗却把次子显宗完颜允恭,确定为皇位继承人。不料,就在世宗东巡上京之际,年仅40岁的完颜允恭突然病逝于中都承华殿,使年过花甲的世宗悲痛欲绝。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十一月,世宗接受枢密使徒单克宁建议,册封完颜允恭子完颜为皇太孙,替代其父完颜允恭承继皇位,是为金章宗
章宗在世宗身边辅政不到三年,在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正月,67岁的世宗病逝于中都(今北京)福安殿,22岁的章宗在世宗灵柩前接受遗诏,成为大金第六代皇帝。
章宗虽然年轻,却聪明机智。面对金朝经熙宗、海陵乃至世宗一系列政治变革,社会性质已完成由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度。为适应形势的发展,他果断打破了金初诸宗室势均力敌状态,突出的强化中央皇权,以完善政权的封建化。为此,首先从皇室内部进行改革,对诸伯叔予以限制和监督。即位后四五个月,即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闰五月,在对其兄弟封王,如兄王句封为丰王,琮为郓王,瓖为瀛王,从彝为沂王,弟从宪为寿王, 为温王不久,对其伯叔也分别晋封。伯父赵王永中为汉王,其余诸叔父如曹王永功为冀王,豫王永成为吴王,虞王永升为隋王,徐王永蹈为卫王,滕王永济为潞王,薛王永德为沈王。封王后对诸王严加限制,凡出猎不得逾越所辖地区,设置王傅府尉官,对亲王其家人举动进行严密监督和防范。
完颜璟皇太孙,阻塞了世宗诸子,特别是长子完颜永中当皇帝的美梦,使他们原先就愤愤不平的情绪,如火上浇油顿时燃烧起来。完颜永中自以为是世宗长子,为新上任年轻皇帝的伯父,怎么忍受如此苛刻的众多限制呢,终日里愁眉不展,闷闷不乐,稍不顺心便大发雷霆,弄得侍候他的人无所适从,后来又以上书表乞求在家养病为由,消极对抗以示对章宗的不满。章宗不但不予批准,却召至宫中狠狠训斥一顿,由此,积怨越来越深。
章宗母哀之后,与诸伯叔之间的争斗,便公开而又白热化了。其四叔时任武定军节度使的永蹈,伺机而动。永蹈心腹家奴毕庆寿,他有三个要好的朋友,一个叫郭谏的会相面,其余二人崔温和马太初却能看天象。永蹈先召郭谏到府上给他及妻子相面。郭谏对永蹈说,“大王很有福像,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颇具帝王将相面貌,王妃及二子也均有大富大贵之相,不同凡人,远胜诸位王爷一筹。”次日,永蹈又令毕庆寿把崔温、马太初、郭谏召来,询问天干地支情况。崔温说,“从天象观测,兵灾,春天定有一属兔的人夺得皇位。”永蹈闻知大喜,因为他正好属兔。其实崔温早知永蹈属兔,为迎合其意而言。郭谏补充说,“昨夜子时我见天空霞光万道,且有一道白光贯穿圆月,预示天下将有一场大乱。大王时来运转,若能抓住时机必成大业。”完颜永蹈越听越入迷。早年曾任京师大兴府尹,掌握京尹军政大权,自章宗又被调至定武军任职,趁着小皇帝羽毛未满,何不抓住天赐良机大干一场。
他一方面暗地指使服侍章宗的内侍郑雨儿窥伺皇上举动,另一方面以崔温为谋主,叫郭谏、马太初四处活动。另派人与其妹夫河南统军仆散揆联系,希望他在关键时刻给予帮助,不料却遭到回绝,但他孤注一掷,决心图谋叛乱。没有不透风的墙。正当完颜永蹈紧锣密鼓四处策划点火时,事情却被家奴董寿发觉。董寿将完颜永蹈谋反行迹告诉宫廷侍从千家奴。一直关注诸伯叔动静的章宗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即采取果断措施。
章宗首先将完颜永蹈调到京师,然后令平章政事完颜守贞参知政事胥持国、户部尚书杨伯通、知大兴府事尼宠古鉴负责审讯此案。由于此案涉及世宗一系章宗与完颜永蹈皇族叔侄骨肉关系,明智的完颜守贞迟迟不敢深入勘察、揭案。章宗十分恼火,把完颜守贞召到便殿详细查问,完颜守贞只能敷衍塞责,推说还在调查。右丞胥持国奏请章宗,“此案贵在神速,以安人心。”章宗趁机下诏以谋反罪处死完颜永蹈和其妻及其两个儿子阿春和阿辛,将其财产分赐给诸公主,杀同党蒲刺睹、崔温、郭谏、马太初等。宫廷侍从千家奴举报有功,赏钱2000贯,特迁五官杂班叙使。
在胥持国极力谏言下,这起血案过后,章宗进一步加强对诸王的限制和防范。在原置王傅、官尉官检查诸王行动基础上,又以诸王府增设司马一人,检验门户出入;重申诸王行猎不得越过所辖地界;寒食节日只给假五日;田猎游宴以及家人出入皆受限制,甚至未经许可诸王不得私自接见任何人。河东提刑官把里海私自拜见完颜永中传至朝廷,章宗令重打100大棍。近侍局副使裴满可孙受完颜永中之托,为其子石古乃求官,虽已调任西京留守,被章宗得知下令免去。种种防范和限制,尤使章宗伯父永中难以接受。
明昌五年(1194年)秋,双方斗争进入了高潮。完颜永中心怀鬼胎,指使其母舅,原尚书右丞相张汝弼妻高陀斡,请人为完颜永中已逝生母辽阳张元妃画肖像置于正屋当门,每日祈祷,保佑永中早日发迹获取皇位,此事被报章宗,高陀斡被处死。接着章宗又相继得知,完颜永中次子神徒门和第四个儿子阿离合懑都有不轨言行,神徒门编造词曲辱骂皇上;阿离合懑却屡犯禁制,而且不服管教,出口不逊,说皇上不是个东西。尤使章宗怒不可遏的是,家奴德哥举报说,“完颜永中曾与侍妾瑞雪尝言我得天下,子为大王,而你就是王妃了。”
为此,章宗又设立一专案班子,派礼部尚书完颜永蹈已被我杀死,若再杀死伯父今后会留骂名的,一时拿不定主意,何况完颜永中虽有谋反言论,却无具体行动,如何处置方能掩人耳目呢?
章宗早就有杀掉完颜永中的念头,而今罪证俱在,只要说句处斩的话就可了事。但为了不留妄杀伯父至亲之罪名,他再次下诏公布完颜永中罪状,令朝廷百官发表意见。因为朝廷官员都明白章宗的意图,便异口同声地说,应按法律论处。章宗假借百官之口,遂于明昌六年(1195年)五月,以与完颜永蹈一样谋反的罪名,诏其伯父完颜永中死刑,其二子神徒门和阿离合懑以同案犯杀头弃市。完颜永中妻虽免死罪,却遭流放监禁,令举家贬至威州吃苦受罚。此后完颜永中一家老小被整整关押了40年之久,直到金朝灭亡前夕,才得以解除禁锢生活。40年间,男不得娶妻,女不得出嫁,独身到白头,悲惨之状难以言表。这些,无疑渊于世宗生前“立嫡不立长”造成的历史悲剧。
劾奏
承安三年(1198年),御史台劾奏《胥门十哲》右司谏张复亨,右拾遗张嘉贞,同知安丰军节度使赵枢、张翰、裴元、郭郛皆趋走权门,结党营私,尤以张复亨,右拾遗张嘉贞,同知发丰军节度使事赵枢、张翰、裴元、郭郛皆趋走权门,结党营私,尤以张复亨、张嘉贞卑佞苟进,不称谏职,俱宜黜罢。此奏得到章宗的准允,胥持国以通奏大夫致仕,其余10人皆在京城之外任职。但不久,胥持国又被起用知大名府事,还没到职,又改任枢密副使,同佐枢密使完颜襄治军于北京(今内蒙古宁城西)。
有一次,章宗御史中丞董师中平章政事张万公哪个人好,路铎指出,“董师中是靠胥持国得以擢升的。知安丰军节度使赵枢,右司谏张复亨,右拾遗张嘉贞都不称职,可他们都是胥持国门下之人,却卑佞苟进,持国结党营私,此人决不可用,持国奸邪小人,不宜典军马,以臣度之,不惟不充人望,亦必不能服军心。若再起用宰相,心乱纲纪。”章宗哪里听得进去,敷衍地说,“朕不打算复任其宰相了,但念他侍服朕多年,准备给他迁官二级后致仕就是了。”
不久,胥持国以佐枢密使治军北京死于军中,谥通敏。其后,金章宗问平章政事马琪位参政,私鬻省榅,乃为好利也。胥持国有《挽姚孝锡》诗一首,载入《中州集》。诗曰:
山东夫子老河东,谁与先生嗅味同。
早岁遂辞名宦裹,百年长乐圣贤中。
醉轩风月千秋恨,蜗室樽垒一梦空。
白玉楼城人不见,空余乡泪托东风。
这首诗正是胥持国人生的自我描述。
人物评价
《金史》:1.胥持国终至于误国 2.持国为人柔佞有智术。………卑贱庸鄙
家庭成员
子:胥鼎,金末重臣,平章政事,封英国公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