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诱惑》是由阿德里安·莱恩执导,詹姆斯·迪尔登编辑,迈克尔·道格拉斯、格伦·克洛斯、安妮·阿彻主演的惊悚剧情片,于1987年9月11日在美国首映。
剧情介绍
律师汤姆·加洛格(迈克尔·道格拉斯饰)工作勤奋、事业有成,在同行中小有名气。他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和一个可爱的小女儿,一家人住在纽约曼哈顿一座舒适的公寓里,生活幸福美满。加洛格受聘担任洛宾逊出版社的法律顾问,在一次出版界的酒会上,他结识了一个叫艾丽克丝(格伦·克洛斯饰)的金发女郎。艾丽克丝是洛宾逊出版社新聘用的编辑,性格开放而大胆,她炽热的目光让加洛格怦然心动。正当两人聊得兴高采烈时,加洛格的妻子贝思走过来,叫走了他。望着加洛格夫妻俩亲热远去的背影,艾丽克丝脸上掠过一丝异样的神情。星期六一早,贝思带着女儿回娘家度周末,加洛格匆匆赶到出版社去处理一起诉讼案。讨论会上,加洛格意外地遇见了艾丽克丝,会后,一场雨让二人聚在了一家酒吧里。在幽暗的灯光下,两人相对而坐,侃侃而谈。艾丽克丝大发感慨让女人感兴趣的男人都成了家,当她得知加洛格的妻子带女儿回了娘家,便开始有意挑逗他。于是,两人心照不宣地前往艾丽克丝的公寓,在电梯里便迫不及待地做起爱来。次日清晨,一觉醒来的加洛格给艾丽克丝留了张便条便急忙赶回家。他对妻子谎称加班,贝思则在电话里告诉他星期一回来。这时候,艾丽克丝打来电话,埋怨加洛格不该不辞而别。虽然加洛格有许多公事要处理,但还是拗不过这个迷人任性的女人,只好上门赔不是,并再次与她上了床。傍晚,当加洛格从床上爬起来要回家时,艾丽克丝却粗暴地阻止他。两人由此发生了争吵。为了让加洛格留下,艾丽克丝甚至割破自己的手腕,以死相威胁。加洛格无奈,只得违心留了下来。星期一早晨,加洛格匆匆赶回家。他紧张地把家务处理好,又匆忙赶到办公室,为下午的出庭做准备。晚上,当加洛格忙碌了一整之后回到家时,小女儿海伦跑出来迎接他,他抱起小女儿亲了又亲,然后又和妻子深情地拥吻。团聚的一家人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星期二,加洛格心情轻松地去上班,一进办公室就看见了正在等他的艾丽克丝。艾丽克丝向加洛格道歉,表示希望能经常看到他。加洛格明确地回答不可能,艾丽克丝强塞给加洛格一张票,邀请他下周四去看歌剧《蝴蝶夫人》。加洛格拒绝了,他已预感到眼前这个女人是一个难以摆脱的麻烦。
转眼一个星期过去了,星期四这天,加洛格夫妇和朋友相聚,他根本就没有打算赴艾丽克丝的约会。艾丽克丝独自在家看电视里歌剧的实况转播,脸色十分难看。第二天,加洛格在办公室接到艾丽克丝打来的电话,不容分说地拒绝再见她,但艾丽克丝并不是那么好摆脱的。一天深夜,艾丽克丝突然又打来一个电话,命令加洛格第二天必须与她见面,因为她怀孕了。加洛格大吃一惊,旋即劝艾丽克丝打胎,但艾丽克丝不同意,她不想因此而割断同加洛格的联系。加洛格一家即将乔迁新居。这天,艾丽克丝伪装成新房客前来造访,与贝思攀谈起来,这使加洛格十分不安。加洛格给女儿买了只小白兔,下班时,收到艾丽克丝的一盘录音带,随即发现自己的汽车被烧坏了,他气得破口大骂。在回家的路上,加洛格听了那盘录音带,录音带里艾丽克丝威胁说要报复他,这让加洛格又是愤怒,又是恐惧。加洛格去报警,但警方说他必须持有证据,否则不能起诉。又是一个周末,加洛格一家从贝思娘家回来,震惊地发现海伦的小白兔被蒸煮在厨房的锅里,面对妻子和女儿恐惧的哭泣,加洛格心乱如麻。无奈之下,加洛格只好向妻子坦白了事情经过。贝思痛苦不堪,打电话给艾丽克丝,如果艾丽克丝再到家来,就杀了她。第二天傍晚,贝思去接女儿,却发现女儿已被艾丽克丝接走,慌乱之中,贝思不慎出了车祸。加洛格去医院探望,看到妻子受到伤害,不禁怒火中烧。加洛格去找艾丽克丝理论,结果两人争执起来,艾丽克丝拿刀向他刺去。加洛格奋力把她推向一旁,领着女儿跑出去报警。加洛格回到家后,哄女儿入睡。刚出院的贝思在楼上的浴室里准备洗澡,忽然她惊叫起来,隐藏在浴室里的艾丽克丝刺伤了她。加洛格不顾一切地把艾丽克丝按在浴盆里,艾丽克丝渐渐地停止了挣扎。加洛格松了一口气,突然,浴盆里的艾丽克丝猛地一跃而起,疯狂地扑向加洛格。千钧一发之际,贝思对准艾丽克丝开了枪。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参考资料来源)
角色介绍
(参考资料来源)
音乐原声
幕后制作
前期筹备
格伦·克洛斯最终争取到亚历克斯·福雷斯特这个角色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剧本拿给两位不同的精神科医生看。她问他们:“这种行为可能发生吗?如果可能,原因是什么?” 应格伦·克洛斯的请求审阅了剧本的这两位精神科医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亚历克斯·福雷斯特的行为从某种角度来说属于典型行为。他们的诊断是,亚历克斯在童年时期长期遭受性骚扰和性虐待。因此,任何与性相关的情感痛苦,都会引发她极其暴力的反应。
在影片最初的筹备阶段,片名定为《Diversion》。迈克尔·道格拉斯刚确定参演这部电影时,制作方考虑让戴安娜·罗斯出演亚历克斯一角。
角色选择
柯尔斯蒂·艾利(Kirstie Alley)曾是《致命诱惑》主角的候选演员,她提供了一盘一个女人跟踪她丈夫帕克·史蒂文森(Parker Stevenson)的录像带,录像中女人乞求能进入他的生活,而这个女人的话被直接用在了电影中。据《女主角:雪莉·兰辛与好莱坞开拓者的诞生》一书记载,柯尔斯蒂·艾利曾为《致命诱惑》中格伦·克洛斯后来饰演的那个纠缠不休的角色试镜,她的丈夫曾被一个女人跟踪,这个女人在他们家门外扎营,让他们的生活苦不堪言,艾利就把这个女人打电话的录音带交给了导演阿德里安·莱恩。
莎莉·菲尔德曾被考虑出演亚历克斯·福雷斯特一角,但她立刻拒绝了,因为她担心自己的粉丝无法接受她饰演反派。
莎朗·斯通曾为亚历克斯·福雷斯特这个角色试镜,但未能入选。伊丽莎白·苏最初被考虑出演亚历克斯·福雷斯特一角,但她不得不拒绝,因为她已签约出演迪士尼电影《跷家的一夜》(1987 年)。
吉尔达·拉德纳曾为亚历克斯·福雷斯特这个角色试镜。威廉·赫特曾被考虑出演丹·加拉格尔这一角色。
费·唐纳薇、米娅·法罗和安杰丽卡·休斯顿最初被考虑出演亚历克斯·福雷斯特一角,但她们从未为这个角色试镜。朱迪·戴维斯、芭芭拉·赫希、米兰达·理查森和黛博拉·温格是最先为亚历克斯·福雷斯特这个角色试镜的人选。格伦·克洛斯实际上是该角色的第四选择。伊莎贝尔·阿佳妮曾获邀出演亚历克斯一角,但她拒绝了。
在格伦·克洛斯赢得所属角色之前,阿德里安·莱恩曾让特蕾西·厄尔曼参加试镜。邦妮·比蒂丽娅和辛西娅·罗兹都拒绝了贝丝·加拉格尔这一角色。
场地取景
影片的主要拍摄取景是在美国纽约完成的。比如,影片中的电梯处取景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曼哈顿东14街400号,游乐区在美国纽约州赖伊市赖伊游乐场取景,游乐场在美国纽约州赖伊市游乐场大道取景,小学的取景则是在美国纽约州芒特基斯科市西佩特恩特路325号。
拍摄制作
在拍摄埃伦目睹父母激烈争吵的那场戏时,为了捕捉到她想要的反应镜头,迈克尔·道格拉斯站在镜头后吓唬埃伦·拉岑,威胁要拿走她抱着的独角兽毛绒玩具,还说:“看看这只愚蠢的独角兽,我要把它扔到垃圾桶里。” 所以埃伦才开始哭泣,并把玩具抱得更紧。导演阿德里安·莱恩喊 “停” 之后,道格拉斯立刻向她道歉,说自己只是开玩笑,还拥抱了她。多年后的一次采访中,道格拉斯表示:“我当时觉得挺愧疚的。但有时候就得不择手段。”
幕后花絮
格伦·克洛斯(Glenn Close)的经纪人最初打电话表示她对出演亚历克斯·福雷斯特(Alex Forrest)这一角色感兴趣时,得到的回应是:“别让她来试镜了。她完全不适合这个角色。” 导演阿德里安·莱恩(Adrian Lyne)也认为格伦·克洛斯是 “世上最不适合” 扮演亚历克斯的人。
格伦·克洛斯对烟草过敏,所以在电影中亚历克斯吸烟的少数几个场景里,使用的香烟都是假的。
制片人雪莉·兰辛(Sherry Lansing)和斯坦利·R·贾菲(Stanley R. Jaffe)在争取制片厂批准这部电影以及寻找男主角时困难重重。最初,当编剧詹姆斯·迪尔登(James Dearden)有望同时担任编剧和导演时,迈克尔·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参与进来。道格拉斯与另一位经验不足的导演合作的经历,让他要求更换导演,但迪尔登仍被留任为编剧 —— 这在电影行业实属罕见。布莱恩·德·帕尔玛(Brian De Palma)同意执导该片,这使得派拉蒙影业批准了该项目,但他表示除非能替换迈克尔·道格拉斯,否则就不继续参与。兰辛和贾菲忠于道格拉斯,因为他是第一位对这个角色表示感兴趣的演员,而且他本人也有制片人经验。为了留住道格拉斯,他们与德·帕尔玛解除了合作。他们原本担心派拉蒙会取消这个项目,但结果只是推迟了开拍时间,在德·帕尔玛离开时,距离原定开拍时间仅有10周。
相关公司
宣传发行
上映信息
票房信息
1987年9月20日,影片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总票房为7602740美元。截至2025年2月14日,该片的全球票房为320145693美元。
获奖记录
影片评价
大众评分
专业评价
《致命诱惑》被称为艾滋病时代的爱情经典,它是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婚外情对于追求个性解放的西方社会来说是屡见不鲜的事,但以此为题材的影片《致命诱惑》却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地引起了关注,因为影片重新提出了伦理道德这个久已被人遗忘了的主题。(《禁之影》评)
《致命诱惑》代表了一种“以伦理道德片为包装,重申核心家庭的神圣的影片制作潮流。这类影片直接造成了对女性主义运动的逆反,以成功的谎言再度强化了性别歧视。其共同特征是家庭情节剧与恐怖片的巧妙嫁接。影片有着一个经典情节剧的开端与最初的展开,并且具有美国情节剧颇为迷人的基本特征:浓郁的人情味,日常生活场景的呈现,喜剧式的噱头,摇曳生姿的常人情趣。然而,一次小小的情感游戏、一夜风流,引出了一场个人的恐怖与家庭劫难。这种好莱坞经典电影的翻版,成功地掩盖了其意识形态的内涵及运作,成功地扶助了倾斜、几近颠覆的意识形态大厦。(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