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河

长江支流汉江支流子午河的支流

蒲河,长江支流汉江支流子午河支流汶水河的支流(如以汶水河为子午河上游,则为子午河支流),源于陕西省宁陕县柴家关乡秦岭南麓光头山和天华山一带,因上游盛产蒲木,故得名。大致自北向南流经宁陕县、佛坪县境内,在大河坝镇三河口村汇入汶水河,流域面积374.5平方公里,上游地势陡狭,下游开阔。河道总长57.8公里,平均比降2.66%,平均径流深430毫米,径流总量16291万米,平均流量为5.1米/秒。流域内植被状况良好,水能资源比较丰富,理论蕴藏量36786千瓦,可开发量4635千瓦。

干流概况
宁陕县境内,蒲河流经柴家关乡四亩地镇,发源地在柴家关乡秦岭南麓光头山和天华山一带,上游地势陡狭,下游开阔。县境内流域含2个乡。境内流长35.8公里。
在佛坪县境内,蒲河于宁陕县四亩地镇入县内陈家坝境,纳养马河、构园沟、文家沟、冷水沟、金竹沟、小堰等水,流经陈家坝镇石墩河镇大河坝镇三河口村汇汶水河。河床最宽处300米,最窄处30米,县境流程22公里,比降7.4%,流域面积123.15平方公里,河上架设铁索桥3座,公路桥1座,发电站5座,发电量72千瓦,河两岸修建灌溉堰渠12条。
水文特征
蒲河在宁陕县境内,平均径流深430毫米,径流总量16291万米,平均流量为5.1米/秒。7~10月为汛期,2月为枯水期,流域内植被状况良好,水能资源比较丰富,理论蕴藏量36786千瓦,可开发量4635千瓦。
在佛坪县境内,年径流量2.125亿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1980年7月2日,陈家坝地区为1390秒立方米;最小枯流量0.8秒立方米,流速每秒7米。结冰期,陈家坝地区约30天左右。水能蕴藏量12200千瓦。该河易发生洪水。
2002年6月9日,蒲河流域突降暴雨,山洪陡发,沟岔溪流横溢,河水暴涨(据两河水文站测算本次洪水为超千年一遇),洪水袭击了宁陕县四亩地集镇和佛坪县陈家坝集镇以及沿途村庄,宁陕县四亩地镇集镇河堤被冲毁,冲毁房屋280间,死亡及失踪146人,毁坏农田300公顷,小型水利工程遭受严重破坏。灾害发生后,上级各部门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新修了四亩地集镇防洪河堤,使该镇的防洪能力提高到30年一遇,各项小型水利工程也逐步修建完善。
主要支流
上游宁陕县境内有木河十里河、九关沟等11条河沟。
佛坪县境内主要支流有养马沟、三河沟、文家沟、三郎沟、枸园沟、石桥沟、金竹沟、石墩河等小溪。
水利工程
蒲河四亩地街防洪堤,1981年建成,长700米,浆砌石400立方米,投资8万元,保护了区级机关和居民、粮站和60余亩农田的安全。
凉水井大堰。地址在四亩地乡凉水井组,53米长浆砌石滚水坝建在蒲河疙瘩城处,1981年动工,次年完工,渠长2.5公里,灌溉面积400余亩。在渠道的末端,拟建2.0千瓦水电站一座。
清末,陈家坝乡郭家坝村一郭姓农民,在蒲河东岸修筑一条长约二公里的堰渠,向郭家坝引水,沿途在石崖上凿眼栽石,砌堰300多米长,堰渠修成后,可灌田100多亩。经数年劳动,耗资巨大,堰渠终于修成。但因渠首经陈家坝地界,陈姓不让从自己地界过水。后诉讼官府,郭姓败诉,导致破产,渠未能通水,后堰渠坍毁。郭将全部田产卖掉迁往他乡。至今悬崖上渠堰遗迹还在。
建国前,县境内无防洪工程设施,常因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冲毁农田房屋。建国后,县、乡两级多次对椒溪河、金水河、蒲河勘查规划,在陈家坝、石墩河、大河坝、袁家庄、肖家庄、三教殿、栗子坝等地沿河两岸栽柳树、修水箭等,保护农田村庄。50年代,省水利厅拨款修建陈家坝河堤;从60年代起,在石墩河、陈家坝街后修筑防洪堤,在石墩河河滩造田150亩。
栈道交通
黑水蒲河道由周至县黑河河谷至本县蒲河河谷道路。经县境内的陈家坝、石墩河、三河口、大河坝接子午道。
三河关:宋置。位于县东南,今大河坝乡三河口村,蒲河、文水河、椒溪河汇合处。古代黑水蒲河道经此。据光绪《洋县志》载:“三河关,在县东北二百里,即三河口旧道,向有巡检司,明弘治初裁。”“清顺治九年(1652),设黑水峪游击一员,驻三河口。康熙元年(1662)奉裁,十三年(1674)仍于其地设游击一员,至十九年(1680)始裁。”
榆林关:宋置。明设乡兵守御。位于县东蒲河道,今石墩河乡回龙寺村岗家营。
流域概况
地形地貌
蒲河源头位于宁陕县境内的秦岭主脊。东起黄花岭柞水县交界,由此向西经沙沟岭、秦岭东梁、草垭子、光头山等高峰,西至天华山与佛坪县接壤。整个山梁耸立于北境,是本县与长安、周至、户县等邻县的自然分界线。高大的秦岭主脊阻挡了北方寒流侵袭,南坡气候逐渐温暖湿润。由秦岭主脊向南山脉逐渐低小,山势逐渐减缓。秦岭山体高大,山岭众多,蒲河源于光头山和天华山一带。光头山,位于宁陕县柴家关乡的北部,与周至县交界,顶峰海拔2679米。天华山,位于宁陕县柴家关乡西部,与佛坪县交界,最高海拔2330米。除主产用材林外,盛产党参、猪苓等中药材。
蒲河中游属于中山地貌,海拔820~1000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是长安河、汶水河、蒲河、旬河和池河的上游地带。包括18个乡(镇)的51个村,194个村民小组,5284户农户,农业人口22932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37.04%。总耕地面积1329564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24.1%。具有山地南温带的气候特点,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野生植物种类繁多,林特资源丰富,适应于多种农作物生长。饲草饲料资源丰富,有中、小型草场草坡155384亩,占全县总草场草坡面积的57.8%,牧草生长繁茂,水源充足,为本县主要牧场。农作物种类主要有:小麦、水稻、玉米、洋芋、杂粮等。二年三熟或一年二熟,农耕面积和粮食产量均占全县的40%左右。
蒲河下游跨宁陕县、佛坪县,在宁陕县属河谷地形,海拔820米以下。土壤类型以水稻土、潮土为主。为北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玉米、豆类等,一年二熟。是宁陕县的粮食和油料生产基地。其产量分别占全县总产量的45%和55%以上。经济林特作物主要有桑、桐、棕等亚热带植物。此外,还有大量的栎类树种。主要特产有蚕茧、油桐、棕片、木耳等。铁炉坝、汤坪、华严、城关等乡已初步成为本县的蚕茧生产基地,油坊坳、筒车湾、汤坪一带已初步成为木耳生产基地。该地区位于低山河谷,南北方向有公路通过,东西两侧均有地方公路连接,交通比较便利,大部分乡村分布在县城和区公所周围,距集镇较近,经济文化相对发达。
在佛坪县,位其东南部,地跨陈家坝镇、石墩河镇、大河坝镇,境内属中山地区,主要山峰有:太白垭,位于县东,陈家坝乡金星村境内,山垭原建有太白庙,故得名。海拔1126.4米。为陈家坝通往县城的小道山垭。兴隆寨,位于县东,陈家坝乡陈家坝村境内。此地原名兴隆坝,因山顶修寨而得名。北南走向,海拔1609米。湘子庙梁:位于县南,大河坝乡漆坪村境内。与洋县临界,因明、清时代建有韩湘子庙得名。原庙1966年拆除,现仅存石碑两块。大猫梁,位于县南,大河坝乡境内,山上过去多有豹子出没,因当地俗称豹子为大猫,故得名。南北走向,海拔1155.6米。铁瓦寨,位于县南,大河坝乡高桥村内。岩石山顶,建有山寨,盖有铁瓦,故得名。北南走向,海拔1651.2米。钟阳寨,位于县南,大河坝乡高桥村境内。东西走向,海拔1221.6米。二郎寨,位于县南,大河坝乡五四村境内。山上砌石为垣,构棚为寨,修有二郎庙,故得名。南北走向,海拔845米。青龙寨,位于县东,石墩河乡石墩河村境内。山顶峰峦起伏,林木覆盖,状似青龙。峰顶建有山寨而得名。东西走向,海拔1290米。安平寨,位于县东南,石墩河乡石墩河村境内。山顶修有石寨,东西走向,海拔930米。山体多呈中切峡谷,沟壑纵横,群峰四起。河沟两岸分布大小不等的洪积、冲积、淤积台地,地势较平坦,为基本农田的分布区。
气候特点
上游位于秦岭山脉南麓,秦岭山脉为中国气候南北分界线,冬半年内西伯利亚强冷空气南下,可翻越秦岭南侵;夏半年内副热带高压北抬西伸,势力强大时也可越岭北侵。发源地宁陕县内大陆中部冷、暖气流均可“光临”。属北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受大陆性气候影响。主要气候特点是:雨多、云雾多、湿度大、日照短。
下游佛坪县境内属暖温带气候,有显著的山地森林小区气候特征,成为特殊的亚热带北缘山地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春季冷暖反复交替,气温回升缓慢,雨少偏旱;夏季多洪,秋季多淋;冬季雪雨稀少,较干燥。
寺观遗址
韩仙观,今称湘子庙。大河坝镇漆坪村与洋县良心乡湘子村接界处山梁上,北依孤峰中央寨。该峰清代称韩仙山。韩仙观原有殿宇3间。观下有关帝庙。“文化大革命”中均被毁。清《洋县志·山川志》载:“韩仙山,在县东百四十里,上有韩仙洞,相传韩愈侄韩湘曾趺坐于此”。韩仙观始建无考,清《洋县志》载:“明弘治年间,知县王勉重修。”(王勉于明弘治七年任洋县知县)
红花寺,大河坝镇高桥村。仅存斗拱结构的正殿3间及石佛像7尊(立5坐2),佛头均被砸去。身高分别为0.64(坐)、0.62、0.60、0.51(坐)、0.60、0.55、0.86米。
回龙寺,大河坝镇回龙寺村,蒲河西岸。建寺时间不详。建国后改建为小学,渐塌,寺门有对联一幅:“回走武威飞云,三千世界须臾内;龙通天灵彻地,十二楼台顷刻中”。1985年集资办学中拆毁。
沿岸集镇
蒲河上有宁陕县四亩地镇、佛坪县陈家坝镇石墩河镇
四亩地镇,位于宁陕县城西部,南与汉中市佛坪县陈家坝镇毗邻,北与户县、周至接壤,距县城64公里,总面积370平方公里。集镇商贸活跃。境内生物、矿产、水力、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是典型的生态林业镇。森林覆盖率达96%,流经全镇的蒲河为宁陕第二大河。当地盛产枣皮、党参、猪苓、天麻等名贵中药材,已建成万亩板栗、核桃绿色经济林果园。该镇生态自然景观优美。海拔2396米的天华山和兰花湖是极具开发潜力的生态旅游项目。天华山峰顶建有药王庙,山巅盛产中草药,其中以党参最为著名,又称秦党。山色随季节更替而变换无穷,时常为白云紫雾缭绕,其间悬崖飞瀑、凉风徐徐、绿草如茵、鸟语花香。而与之遥相呼应的兰花湖又以独有的高山湿地风光见长,湖水清澈见底,周围葱郁的原始森林与湖水交相辉映,美不胜收。2007年,投资过亿元的“南水北调”工程中线项目“引汉济渭”工程在四亩地镇开工。
陈家坝镇,位于佛坪县东,蒲河中游,陈家坝乡政府驻地。1986年街道常住人口450人。与宁陕县四亩地乡接界,农历一、四、七逢集。原街长200米,陈(家坝)三(河口)公路通车后,扩展到1000米以上。1984年街道铺为水泥路,街道有服务行业和乡级行政企事业单位。该街道商业贸易,较本县其它集镇活跃,客商来自本县及关中、宁陕、石泉、洋县、城固、西乡等地,有部分外省客商。
石墩河镇,大河坝镇建于清代,街道狭小。1973年公路修通后,扩建机关、单位、房舍,整修街道。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