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县,湖南省衡阳市辖县,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南,居湘江中游的衡阳盆地与醴攸盆地之间。东连攸县,南与安仁县、衡南县为邻,西濒湘江与衡山县隔水相望,北与湘潭市、株洲市接壤,属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雨量丰沛,总面积1926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衡东县常住人口54.7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0.0%。截至2024年3月,衡东县辖15个镇、2个乡,县人民政府驻衡东县洣水镇兴衡东路18号。
历史沿革
衡东县地,在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就有先民活动。
战国初期,部落散居,至战国中期的楚悼王时(前401年~前381年)始为楚国属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属长沙郡。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改郡为国,置湘南县,衡东地属长沙国湘南县。前元年间(前156年~前150年),从湘南县和
酃县析出阴山县,衡东地分属湘南(西北部分)、阴山(东南部分)两县,同属长沙国。东汉建武元年(25年),衡东地西北部属湘南侯国隶长沙郡,馀属阴山县,隶桂阳郡。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孙权以湘江为界定归属,衡东地属孙吴,至吴会稽王太平二年(257年),湘南县改隶衡阳郡,阴山县仍隶桂阳郡。
晋太康元年(280年),阴山县改隶湘东郡。
南北朝宋永初年间(420年~422年),撤湘南县,衡东县地西北部并入阴山县。梁天监年间(502年~519年),置湘潭县,县治设今石湾附近,衡东县地西北部从阴山县析出,并入湘潭县。
唐天宝八年(749年),湘潭县治北迁,衡东县地并入衡山县。
1966年3月,国务院决定,析出衡山县湘江以东的区域建立衡东县,隶属衡阳专区。
1983年,衡阳专区与衡阳市合并,衡东县隶属衡阳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15年,根据衡东县乡镇区划调整方案,调整后下辖2乡15镇:踏庄、珍珠2个乡和城关镇成建制合并设立
洣水镇。德圳、栗木、莫井3个乡和吴集镇成建制合并设立
吴集镇。大桥镇、三樟乡成建制合并设立三樟镇。草市镇、高塘乡成建制合并设立草市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4年3月,衡东县辖有15个镇,2个乡:
洣水镇、
石湾镇、
新塘镇、
大浦镇、
吴集镇、
甘溪镇、
杨林镇、
草市镇、
杨桥镇、
霞流镇、
荣桓镇、
白莲镇、
高湖镇、
蓬源镇、
三樟镇、
南湾乡、
石滩乡。县人民政府驻衡东县洣水镇兴衡东路1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衡东县位于
湖南省东部偏南,居
湘江中游的
衡阳盆地与醴攸盆地之间。东连
攸县,南与
安仁县、
衡南县为邻,西濒湘江与
衡山县隔水相望,北与湘潭市、株洲市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5′~113°17′、北纬26°47′~27°27′之间,总面积192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衡东县地貌以丘陵为主,低山、高岗为辅,兼有中山和平原。岗丘、低山面积占59.08%,平、岗、丘、山、水大体为0.22∶0.23∶0.31∶0.18∶0.06。
气候
衡东县属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7.7℃,雨量丰沛。年均日照1812小时,年均气温18.9℃,年均降雨量1336毫米,相对湿度为78%,年无霜期300天。
水文
衡东县境内河道纵横,水系发达,共有江河溪港169条,其中湘江蜿蜒于县西85.1千米,洣水流贯东西83.9千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2020年,衡东县地表水资源总量为9.28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41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
衡东县有Ⅰ级生态系统类型8个,Ⅱ级生态系统类型17个。共记录物种217种,其中包括两栖纲2目6科17种;爬行纲2目15科37种;鸟纲16目51科148种;哺乳纲4目8科15种。已调查记录维管束植物178科621属1262种,其中,蕨类植物共有14科32属50种、裸子植物共有6科15属22种、被子植物158科575属1190种。
矿产资源
衡东县矿藏资源已查明的矿物30多种。其中金属矿物有铅、锌、钨、铀、锰、铜、钴、铁砂、砂金、辉镍、辉锑、锡石、重铁石等;非金属矿物有煤、石灰石、石英石、重晶石、磷矿石、萤石(也叫氟石)、石膏、雌黄、硫磺、陶土、高岭土、耐火泥、耐火砂、片石、卵石等。矿物中储量较多开采价值较大的有铅、锌、石灰石、高岭土、钨、锰、原煤等。铅锌储量在1000万吨以上,品位25%左右;钨储量79.2万吨,品位0.5~2%;锰储量150万吨,品位28%;原储量300万吨;石灰石和高岭土分布较广,储量大。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衡东县常住人口为565423人。
截至2023年末,衡东县常住人口54.7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89万人,农村人口32.8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0.0%。年末全县户籍人口73.4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19万人,农村人口60.24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18.0%。全年出生人口3150人,出生率3.23‰,死亡率9.18‰,自然增长率-5.95‰。
经济
综述
生产总值
2023年,衡东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49.2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78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22.81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173.66亿元,增长5.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1:35.2:49.7。
财政收入
2023年,衡东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5亿元,增长18.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75亿元,增长11.6%;上划中央收入3.61亿元,增长18.2%;上划省级收入0.99亿元,增长300.2%。从收入分类完成情况看,税收收入12.95亿元,税收占总收入的比重为79.2%,比去年提升1.7个百分比;地方税收8.35亿元,地方税收占地方收入的比重为71.1%,比去年提升0.7个百分点;非税收入3.4亿元,增长9.1%。从公共财政支出完成情况看,累计完成47.65亿元,增长2.7%。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衡东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2.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增长62.7%,非国有投资增长-6.0%,民间投资增长-10.5%。从投资方向看,涉农投资下降44.8%,工业投资增长34.9%,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7.3%,民生投资下降6.3%,生态投资增长92.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6%。从投资结构看,产业投资增长27.2%,占总投资比重81.7%,比去年提高8.5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4.7%,占产业投资的比重为46.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1.2%,占产业投资的比重为10.9%。全年施工项目个数比上年增长-9.8%。
人均收入和支出
2023年,衡东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53元,增长6.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545元,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59元,增长6.6%。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441元,增长5.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2475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784元。
第一产业
2023年,衡东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1.84亿元,增长3.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7.28亿元,增长3.3%,其中:一产业增加值52.78亿元,增长3.0%;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5亿元,增长8.2%。
2023年,衡东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41.91万亩,增长1.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6.08万亩,粮食总产量38.71万吨,增长2.1%;全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5.83万亩,增长2.7%;油料种植面积34.78万亩,增长3.1%,产量3.67万吨,增长2.7%;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0.91万亩,增长1.8%;产量24.93万吨,增长2.6%,出栏肉猪77.78万头,减少0.45%;当年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牛0.75万头,减少5.0%;当年出售和自宰用羊毛7.23万头,减少10.1%;出笼家禽768.21万羽,增长3.4%;水产品产量2.63万吨,增长4.5%;新造油茶2.01万亩、低产林改造4.54万亩。
第二产业
2023年,衡东县工业增加值增长6.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0.3%,医药制造业增长23.2%,汽车制造业增长31.3%,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7.4%,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0.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2%。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
2023年,衡东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销率97.2%,比去年下降2.7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其中:水泥274.55万吨,下降3.4%;氟化盐5.29万吨,增长17.6%;十种有色金属3.6万吨,增长23.6%;饲料7.28万吨,增长16.9%;鲜、冷藏肉2.7万吨,增长21.1%;耐火材料制品1.91万吨,增长10.4%;精炼铜2.84万吨,增长22.2%;中成药0.32万吨,增长33.7%。
建筑业
2023年,衡东县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5家(不包括劳务分包企业),完成总产值32.71亿元,增长10.5%。全县建筑业增加值54.42亿元,增长12.7%。全年新增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3家。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5.71万平方米,增长-11.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1.15万平方米,增长190.9%。
第三产业
房地产业
2023年,衡东县房地产开发投资7.86亿元。其中,住宅投资6.50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29.55万平方米,下降29.9%。商品房销售额11.68亿元,下降29.6%。商品房销售均价3951元/平方米,增长0.5%;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0.26万平方米,下降94.8%。全年新增房地产开发业企业2家。
国内贸易
2023年,衡东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52亿元,增长6.2%。其中:城镇、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6.2%、6.3%。在限额以上法人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业限上企业销售额19.59亿元;零售业限上企业销售额10.26亿元;住宿业限上企业营业额1.61亿元,增长27.9%;餐饮业限上企业营业额1.9亿元,增长24.6%。全年新增限上批零住餐业企业15家。
招商引资
旅游业
2023年,衡东县全年旅游总人数483.1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5.3亿元。
金融业
截至2023年末,衡东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75.0亿元,增长13.0%。其中,住户存款346.92亿元,增长12.5%。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89.4亿元,增长15.1%。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比例为50.5%。
邮电业
2023年,衡东县邮政业务总量1.41亿元,增长9.8%。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4.07万件,包裹业务0.62万件,快递业务量265.88万件。2023年末,衡东县全县移动电话用户21.5万户,电信移动电话用户25.8万户,联通移动电话用户10.4万户。
交通运输
综述
衡东县北靠长株潭,南接粤港澳,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衡炎高速、南岳高速纵横交错,7个高速出口四通八达;湘江由南向北去,洣水自东向西来,四季通航、通江达海。
公路
截至2023年末,衡东县公路里程年底到达数2749.85千米,其中:国道79.21千米,省道210.58千米,县道277.93千米,乡道474.08千米,村道1698.56千米。
铁路
衡东县是湘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辖区内京广、吉衡两条铁路穿境而过,总里程64千米。境内设有
衡山站。
航运
截至2023年末,衡东县有客渡船122艘(营运87艘,撤渡休眠35艘),挖砂船3艘,运砂船9艘。
公共交通
截至2023年末,衡东县有新能源公交车15辆(电车),出租车113辆,校车130辆。客运企业3家,客运班线39条,营运客车136台,发送班次7.8万次,旅客发送量14万人。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衡东县拥有幼儿园117所,小学99所,初中36所,高中6所。幼儿园在园人数11880人,小学在校人数42180人,初中在校人数27592人,高中在校人数13847人。
科学技术
2023年,衡东县完成高新技术增加值43.18亿元,增长27.0%。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家。全年专利授权总量为260件。其中,发明专利35件,实用新型59件,外观设计166件。有效发明专利是209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3.7件/万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衡东县拥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18个(包含17个分馆),公共图书馆24个(包含20个分馆、3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5个,档案馆1个,农家书屋231个。全县有电视台1个,广播电台1个,电视转播发射台3个。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衡东县拥有二级医院9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3747张,执业(助理)医师数达1109人。
社会保障
2023年,衡东县财政用于民生支出39.4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2.74%。各项重点民生实事任务圆满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2820个,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2617人,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免费筛选2593人,康复救助残疾儿童159人,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00户,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266户,农村“三路”提质改造建设94.72千米,农村公路安防设施建设93.91千米等。
环境保护
2023年,衡东县优良以上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5.3%,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我县5个考核断面水质年均值达到国家Ⅱ类水平;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衡东县因位于南岳衡山之东而得名。
文物古迹
截至2019年3月,衡东县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
罗荣桓故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
罗荣桓故居
罗荣桓故居位于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包括异公享祠、罗荣桓元帅出生地黑田罗氏新大屋、罗帅少年时就读的母校罗氏高等国民小学堂旧址(壸山公祠、令德公祠)以及罗帅少年时经常玩耍和青年时组织农协会活动、宣讲革命道理的“胜庵公祠”“古戏台”“南湾古街、古桥、古井”等设施,是罗荣桓青少年时期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具有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是红色基因库。2013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礼仪习俗
衡东县有“十里不同俗”之说,礼仪习俗各具特色。
一般礼仪
语言方面,见面常说的有:“呷咕饭哒冒?”(吃饭了吗?)、“到耐里嗑?(到哪里去?)”、“来蛮啰”(来玩啰)、“好细八久冒看到你哒”(很久没看到你了、“还好拜?”(还好吗?)。
常用客气语:汇“吵闹哒啊”(麻烦了)、“第一健旺哒”(很精神、很健康)、“第一好看哒”(很漂亮)、“莫送哒”(别送了)、“好灵范”(好聪明)、“少陪哒”、“留步”、等。
称呼语:母亲称“姆妈”、“爱姬”,父亲称“牙几”、妻子称“堂客”、“婆娘”,丈夫称“男客”、“男人家”;未婚女子称“妹几”,未婚的男子称“徕几”;小孩称“细人几”。
婚嫁礼仪
有的地方是先相亲,再八字合婚,择日订婚,订婚之日,书写“庚书”,逢年过节男方要向女方家“搭节”(送礼节),婚前,择定结婚吉日,并“报日”,结婚之日,男方家要去接亲,把新娘及“送亲人”接到男方家,新婚之夜,“吵洞房”,第二日,送亲人回去,第四日,新朗伴娘子“回门”。
除此之外,还有“招郎”、“招夫”的习俗,招郎即男方入住女方家(一般是女方家有女无子情况下),招夫是寡妇仍留在女方家,另招进一个丈夫为后夫。
生育寿诞
妇女怀孕称有“巴肚”,亲朋备礼看“肚婆子”,孩子出生后,丈夫必须备葱、爆竹等“报葱”,生完小孩第三日,主家办“三朝饭”待客。有的地方是一个月后办“满月酒”。新生儿周岁日,主家办“周岁酒”待客。一般是外婆家送的礼物齐全丰盛。
贺生日做寿,衡东各地风俗有异。做生的有均逢“一”、“十”,即男逢一,女逢十。衡东地区历来“生日无请”,即做日、祝寿要主动登门祝贺、送礼。亦有不做寿而外出“躲生日”之俗。
影戏花鼓
衡东影戏,又称“灯戏”,俗称“影子戏”,分纸影戏和皮影戏。衡东影戏具有曲艺特色,一人多角,甲唱乙和,绘影绘声。声腔分道情、四平、神仙腔、昆腔及小调五类。
衡东花鼓戏是衡州花鼓戏的一个流派,是湘中和湘南最具影响的一支花鼓戏。衡东花鼓戏剧工作者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普及上的基础上提高,共整理传统花鼓戏143个、剧本100余个,唱腔曲牌288个。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4年2月,衡东县共有3处A级景区,国家AAAA级景区有衡阳市罗荣桓故居纪念馆,国家AAA级景区有衡东县衡东·白莲风景区、衡东·洣江生态观光园。
主要景点
衡阳市罗荣桓故居纪念馆
衡阳市罗荣桓故居纪念馆位于衡阳市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湖南省文明旅游风景区。景区面积74000多平方米,主要纪念设施有罗荣桓故居、罗荣桓青少年时期革命活动旧址群、罗荣桓铜像纪念广场、罗荣桓元帅生平业绩陈列馆、八一林、缅帅园、浮雕墙等。
衡东·洣江生态观光园
衡东·洣江生态观光园位于衡东县高湖镇新旺村,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区设有极限滑草、射箭、滑水、履带鞋滑草、碰碰球、愤怒的小鸟、网红秋千等娱乐休闲项目,是集水果采摘、娱乐休闲、军事体验、生态度假、农耕体验、越野运动、水上娱乐6大核心功能为一体的湖南万亩生态休闲观光园。
花奇里景区
花奇里景区位于洣水镇仙楠村,总占地面积约700亩,距离衡东城区5千米。景区以一年四季独具特色的艺术花卉景观及休闲娱乐、网红摄影为特色,杜鹃花、海棠花、紫薇花、樱花等组成的百万花海,来这里可以体验粉色沙滩、沙生植物馆、水上嘉年华、童趣乐园等,是集众多娱乐项目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区。
著名人物
欧阳正焕(1709~1760),字瑶冈,号慕耕,别号竹栓,别号竹栓,祖居吴集厚田冲(今衡东县吴集镇内),清乾隆十五年间(1750年左右),应聘为岳麓书院院长。遗留诗文尚存《静一堂会课小叙》《重修自卑记》《竹拴诗文稿》等。
彭浚(1769~1833),字映旌,号宝臣,清乾隆三十三年(1769年)生,嘉庆十年(1805)考中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内阁侍读学士、太仆寺少卿、顺天府丞。故有“天子门生,门生天子”之誉。
李纪方(1769?~1885?),字伦青,衡东县大浦人,清代诊治白喉名医。
李辉武(1830~1878),字荔友,生于孔字李家桥(今衡东县霞流镇李家桥村)一个手工业者家庭。从军后,先后升为副将、甘肃提督,留守汉中。
谭鑫振(1843~1882),字丽生,石湾镇泉水人。撰《半山亭记》,又亲自用大楷书写,刻碑留为纪念,曾广泛为人拓印,以供临摹。
陈少梅(1909~1954),讳云彰,以字行,衡东县城关镇鹤桥村人。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主席、天津美术学校校长。
李待琛(1891~1959),字伯芹,号泉池,长期从事和研究兵器制造。著有《原子武器》《现代武器》《金属材料》《军械制造法》《国防建设之基础》《枪炮制造及理论》等专著。
向德(1901~1985),解放后,任长沙市副市长、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
刘阳生(1903~1934),1926年6月,被选送到衡阳军校学习。战后被追谥为陆军少将。
罗荣桓(1902~1963),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党、国家和军队卓越领导人。
马英九,祖籍湖南省衡东县(原衡山县)德圳乡马家垅。2004年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2005年任国民党主席、2008年当选为台湾地区领导人。
荣誉称号
2020年3月,衡东县入选2020中国慈善公益百佳县市。
2020年9月,衡东县被确定为湖南省综合油料大县、湖南省茶油大县。
2020年11月,衡东县被评为第十届湖南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模范县(市)。
2021年7月15日,衡东县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2年10月,衡东县入选湖南省首批“十大湘菜名县”称号。
2022年12月30日,衡东县获评“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23年11月,衡东县被命名为“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