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亮

南朝陈至隋唐时期官员、文学家

褚亮(560年-647年),字希明,杭州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祖籍河南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南朝陈隋唐时期官员、文学家。

人物生平
名扬南陈
褚亮约生于南陈天嘉四年(560年)。褚氏为西晋以来阳翟(今河南禹州)大姓,后徙居丹阳郡,又定居杭州钱塘
褚亮从小聪明好学,博览群书,无所不读,经目必记,又好作文,尤善谈论。十八岁那年,他去造访当时的文坛名流、仆射徐陵。徐陵接待了褚亮,与他商榷文章,对其见识深表惊异。此事被陈后主听说了,就召见他,让他即席赋诗。当时尚书令江总等人都在座。褚亮高声吟咏,兴致勃发,使得在座的人莫不称善。
祯明初年,陈后主任命褚亮为尚书殿中侍郎。祯明三年(589年),陈朝被隋朝攻灭,褚亮遂转仕隋朝,任东宫学士。
获罪左迁
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授褚亮为太常博士。炀帝议论改革宗庙制度,褚亮与礼部侍郎许善心等奏请依照古代的七庙制度,而太祖、高祖各自为一个殿,效法周文、武二祧庙,与始祖并列而成为三个殿,其余的则分室祭祀,始祖二祧庙,不必随着迭加拆毁。他关于宗庙的建议虽得到认可,但未得到施行。
大业二年(606年),褚亮与晋王府学士潘徽、著作郎陆从典、太常博士欧阳询等人奉诏助越国公杨素撰《魏书》,但因杨素在同年去世而中止。
大业八年(613年)六月,杨玄感黎阳起兵反对炀帝。八月,杨玄感叛乱被平定。为了压惊,炀帝决定改置宗庙,褚亮上奏反对,结果未能实行,炀帝震怒,借口他与杨玄感有旧交,将其贬为西海郡(今青海共和县)司户
辗转归唐
大业十三年(617年),金城校尉薛举聚据州起事,号西秦霸王。旋称帝,拜褚亮为黄门侍郎,参与机密。
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秦王李世民在薛举病死后,收降薛举子薛仁杲,褚亮也转归唐朝。李世民久闻褚亮贤名,对他礼遇有加,并问道:“寡人奉上天之命而来,高兴得到了贤才。您长期以来侍奉无道之君,难道不辛劳吗?”褚亮叩首说:“薛举不知道天命,抗拒您的军队,如今十万兵众已来到面前,大王您下令释放而不予诛杀,难道唯独我褚亮蒙恩获得重生了吗?”李世民大喜,赐给褚亮四匹马、二百段布帛,当即授他为秦王府文学(一说回京后方才授职)。此后,褚亮常随李世民征伐,军中欢宴时,他必定受赏。
文学侍从
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开文学馆,褚亮与杜如晦等十八人同任文学馆学士。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十二日,褚亮被任命为太子舍人,又改太子中允。八月,李世民即位为帝。
贞观元年(627年),褚亮被授为弘文馆学士,馆内轮流值宿,以备咨询军国大事。
贞观九年(635年),任员外散骑常侍,封阳翟县男。后又改任通直散骑常侍,仍为弘文馆学士。
贞观十六年(642年),进爵为阳翟县侯食邑七百户。
高龄而终
后来,褚亮因年迈而致仕归家。贞观十八年(644年)李世民征高丽(即高句丽)时,褚亮次子褚遂良从征,李世民让褚遂良转达自己的意思,说:“往日率军出征,您没有不在军中的。如今又要征伐,而您已经悬车告老了。转眼之间。将近三十年,回顾往事,您为了我是何等的辛劳!如今要带着遂良远行,想您于朕不会吝惜一个儿子吧。望您注意起居饮食。”褚亮奉表谢恩。
到褚亮病重时,李世民下诏提供医生、药物尽力诊治,常派中使到其家中问候。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褚亮去世,享年八十八岁。李世民听闻讣讯,十分悲痛,为之辍朝一日,以示哀悼,并赠其为太常卿,谥号为“康”,还允许他陪葬于昭陵
主要影响
政治
褚亮在唐初常任军中参谋、秘书,是李世民创业时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重要参谋。史称李世民“每有征伐”,褚亮“常侍从”,对李世民从容讽议,提出了许多有效的建议。当时,唐高祖李渊因天下将定,常行冬猎,甚至与虎格斗,褚亮上疏劝谏,言辞诚恳。李渊览奏,颇为采纳其建言。
文学
褚亮成长于南朝文化中心苏杭一带,曾进入南朝宫廷,深受南朝宫廷文学大师徐陵的青睐,可见褚亮在当代文名之盛。
综观褚亮存诗,很少受到北方诗风的影响,体现出典范的宫廷诗程式惯例,但又异于宫廷诗感情的苍白无力,而是注入了较为真挚的情性;诗风纤弱清苦,以个人内心雅正清朗的情感意绪替换了南朝诗颓靡的格调,显示出似乎只有在野诗人才会有的意绪,也能表现唐初开国的宏大气象与昂扬格调。其中《奉和望月应魏王教》《咏花烛》是应景应制之作;在《临高台》中,他通过对“千岁心”的感伤,进行了实际上的历史反思,表现出浓重的沧桑之感与兴亡之慨;《晚别乐记室彦》借“临水”别友之机,抒发心灵感受与人生感悟;在悼亡诗在陇头哭潘学士》中,褚亮则有感于人生的“长别”,把人生感慨打并其中流露出悲凉意绪。
总的来说,唐朝初年,褚亮与虞世南李百药联袂颉颃,堪称贞观三十年间宫廷诗坛的代表性作家。其中褚亮在当代及其后诗名颇高。明人著《唐音癸签》云:“贞观、永徽吟贤,褚亮、杨师道,……其最也。”
褚亮不仅是南陈至唐初著名的诗人,还在贞观年间创作了不少皇家祭祀用的乐辞。贞观七年(633年),李世民为《秦王破阵乐》绘制了《破阵乐舞图》。舞用图绘制出后,李世民又感到《秦王破阵乐》是流行在民间的军歌,如在宫中演出不太典雅,所以令褚亮与魏徵、虞世南、李百药等人修改歌词,并把此乐舞改名为《七德舞》,命当时精通音乐的起居郎吕才排练新编的《秦王破阵乐》。
历史评价
元兢:“褚公文章之士也,虽未连衡两谢,实所结驷二虞,岂于此篇,咫步千里?良以箕毕殊好,风雨异宜者耳。”
刘昫赵莹等:
宋祁欧阳修等:“文本才猷,世南鲠谔,百药之持论,亮、思廉之邃雅,德棻之辞章,皆治世华采,而淟汩于隋,光明于唐,何哉?盖天下未尝无贤,以不用亡;不必多贤,以见用兴。”
袁韶:“潜龙将翔,雾雨先集。貂耳蝉联,康济鸿业。鸠杖之归,遗恨黄阁。苍梧白杨,始终遇合。”
轶事典故
安葬潘徽
褚亮被贬为西海郡司户时,京兆郡博士潘徽也被降为西海郡威定县主薄,二人遂同行。行至陇山(今河南信阳县东北),潘徽突然病死。因为事发突然,褚亮只好买了棺木将其瘗在路边,顿觉慨然伤怀,遂题诗一首写在坟旁的树上。有好事者,互相传抄讽诵,使得满京城的士庶百姓许多人都知晓此事。
登瀛洲
李世民开文学馆,命褚亮与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薛收死后刘孝孙补入)、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共十八人并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李世民曾命画家阎立本为他们绘像(即《十八学士图》),并让褚亮为这些像作赞,称《十八学士写真图》,藏于书府。当时文人倾慕十八学士已极,称之为“登瀛洲”。
人际关系
世系
褚氏原居阳翟,后徙居杭州钱塘,遂定居于此。褚亮的五世祖褚法显,在刘宋时官至鄱阳太守;四世祖褚炫,在南齐时官拜散骑常侍,领安成王师,谥号“贞”;曾祖父褚湮在南梁官至御史中丞、中书侍郎。褚湮生褚蒙,即为褚亮的祖父。
(表格参考资料)
妻子
柳氏
友人
主要作品
褚亮有存世文集二十卷,今已佚。《全唐文》《全唐诗》辑录有其诗文作品。详见下表。
(表格参考资料)
后世纪念
褚亮墓及碑
褚亮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官厅村,属昭陵陪葬墓。墓封土为圆丘形,夯筑,底径18米,残高5米。
墓前原有“禇亮碑”,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碑身首高298厘米,下宽110厘米,厚39厘米。碑额篆体兼隶阴刻“大唐禇卿之碑”,碑文撰者不详,传为殷仲容书,清初林侗《唐昭陵石迹考略》认为此碑“篆笔兼隶,殊峭劲,为太宗御题无疑”。今人多从此说。碑文分隶36行,满行65字。碑上截部分字迹尚存,余均磨灭无文。碑书法精工,清孙承泽《庚子消夏录》称其为“唐石之最佳者”。
史料索引
旧唐书》卷72《褚亮传》
新唐书》卷102《褚亮传》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