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是2011年11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永新。
内容简介
资料分析是
公务员考试中
行测的一类题型。主要类型有文字类资料、表格类资料、图形类资料和综合类资料(主要是前面三种基本资料的组合)四种基本形式。综合考查应试者的
阅读、
理解、
分析、
计算等方面的能力。根据对历年真题的分析,资料分析部分的材料类型主要有以下四种,分别是文字型、表格型、图形型和三种形式任意结合组成的综合型。
资料分析的题目主要分为直接题、计算题、综合分析题三类。直接题即可以直接从题目所给资料中找出答案的题目;计算题即经过一定的数学运算后才能得出答案的题目;综合分析题要求应试者分别判断几种说法的正误,再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选择。
资料分析题按照试题的内容形式可以分为:文字分析、表格分析、图片分析和综合类型的资料分析题。形式不同则考试的应对技巧也不同。考试时这几种类型的资料分析题往往都会有考查到,因此需要在平时训练多在
中政行测在线题库资料分析专区进行强化训练。
考查重点
对所给资料(公务员考试中通常为统计资料)的综合分析与判断推理能力。在考试时,还涉及到对计算能力的考查。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大量的信息往往通过统计资料来反映的,要正确、及时地作出决策,必须要求能够对这些形式上比较抽象的综合信息进行快速的分析与加工,从枯燥的形式中找出需要的“关键点”,只有如此,方能有的放矢地制订方案。作为一名公务员,资料分析和判断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关系到工作的开展和工作的效果。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深度剖析
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简介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数据性、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应试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历年国考真题变化精析
下表详细分析了2005-2010年国家行测真题中资料分析部分的题型、题量、考点及选材范围等基本情况:
通过仔细研究历年国家行测考试资料分析部分的真题,我们发现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2010年资料分析部分的考查位置提前,由前几年的第五部分提至第四部分;总题量由原来的20道增加为25道,出题方式没有变化,仍然为一份资料后面对应5个小题(2008年例外:2008年第一份、第二份材料分别对应6道、4道小题)。
近两年综合材料成为主要的考查方式,材料个数呈上升趋势;图形材料一般和其他材料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表格材料是历年的必考题型。
注重对常考概念的考查,将多个概念结合起来进行考查的题目增加,其中同比、比重、平均数、
年均增长率、倍数等的考查频率较高。
从题目类型分析,计算题是考查比例最高的题目,近几年计算涉及到的数据有增多的趋势,计算难度也相应增加;综合分析题题量稳定,与计算题相比考查难度更大。
材料内容一般与当年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问题相关,例如,2009年国考真题资料分析第一份材料的内容与奥运期间北京天气状况相关;2010年国考真题资料分析第五份材料来源于《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系列报告》的
公共卫生体系部分。
备考策略
在资料分析中,大量的陌生名词、数据,会给考生一种晕头转向、不知所云的感觉。根据多年的公考辅导和培训经验,中公教育专家总结出以下备考策略,以助考生高效应对行测中的资料分析题。
解题思路
快速浏览材料,掌握其主要内容,仔细分析后面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读材料,分析数据关系。在遇到计算题时,根据题目到材料中锁定相关数据,结合本书中所介绍的计算性概念的不同用法,将相关数据整合到一起,列出正确的算式;若是综合分析题则根据选项特点具体分析。
在计算时,不要一味盲目计算,应结合选项选用适当的运算技巧。在列出算式之后可以根据式子中数据的特点,运用比较数值大小、
位数、尾数法等方法将一些选项排除,再利用放缩法等其它计算技巧进行快速计算。
做出答案后迅速转移到下道题,遇到暂时无法解答的题目先
放弃,不要盲目停留,浪费时间。
复习指南
扩大知识面
资料分析材料主要涉及
经济、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科教文卫等方面,资料主要来源于权威机构的统计公报、分析报告,行业统计材料,当年的热点时事相关新闻等,请考生平时多注意对这方面的积累。
提升阅读速度
材料阅读是资料分析解题的重要环节,考生在平时做题训练中应有意识的锻炼自己快速阅读的能力,以达到节省时间的目的。
锻炼速算能力
鉴于资料分析计算量大、时间短的特点,考生应加强速算能力的培养,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解题。
解题技巧
资料分析是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五大模块之一,通常由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资料分析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的五大题型当中,算不上技术含量特别高的部分,其知识点和做题技巧相对比较集中,掌握其中要领也并不难。四招帮你突破行测资料分析题。
第一招:深度理解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大纲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数据性、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针对一段资料一般
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可以说,资料分析测验的试题着重考查应试者以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应试者不但要能读懂统计图表,即准确地把握各项数据的含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而且要能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把握数据的规律,从而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起到指导、定向以及调整的重要作用。
第二招:三条阅读方法
做题时迅速勾勒材料结构,准确锁定数据位置,是完成资料分析试题需要具有的基本能力。对于文字型材料,我们一定要掌握好“分段落中心法”;对于其中包含特殊数字、字母、符号的题目,“关键词搜索法”将为我们带来巨大的便利;而面对表格、柱状图和趋势图,“横纵目标定位法”是锁定所需数据最为快捷的方法。这三大结构阅读的基本操作方法,可以帮助各位考生扫除寻找数据时的障碍,为大家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首先应读懂图、表或文字。资料分析试题是以图、表或文字反映的信息为依据,看不懂资料,也就失去答题的前提条件。因此,应当把图表内容的阅读和理解作为正确答题的首要条件。读资料时,最好带着题中的问题去读,注意摘取与试题有关的重要信息。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对资料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减少答题时重复看资料的时间。
第三招:三组重要的信息
首先,在考场之上,千万不要因为时间、单位或者某些特殊概念的错位而冤枉失分;其次,某些特殊的技巧可以很好的辅助我们做题,譬如在试题上做适当的标记、对统计图形做定性的分析或者用工具的刻度代替实际的数据、利用排除法解组合选择型试题以及利用基本常识在时间有限的条件下做出迅速选择,所有这些都是帮助我们解题的实用技巧;最后,只有懂得避重就轻、先易后难的整体策略,充分明白联合选项共同做题的精髓,你才能从思想上真正领悟到得到高分的策略。
第四招:速算技巧
资料分析中,几乎所有复杂的计算都有简化的可能,因为我们可以使用十种不同的速算技巧来应对各种各样的情形:如果选项或者待比较数相差非常大,估算便是首选;如果选项或者待比较数的首位各不相同,直除便是不二法门;如果在一群分数中,有一个分数的分子最大而分母最小,就应该知道此分数为最大;如果选项或者待比较数之间相差一个特殊的分数,插值法多半在所难免;看到待比较的两个分数之中,有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略大于另外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那你就应该毫不犹豫的进行差分……十大速算技巧给我们解决复杂计算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为大家节省了本来会浪费在计算上的大量宝贵时间。
常用的速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估算法
在所有计算进行之前必须考虑能否先行估算。所谓估算,是在精度要求并不太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的速算方式,采用四舍五入的形式将小数化整方便计算。一般在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2)直除法
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除法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者首二位),不需要算完,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3)插值法
指在比较数值大小的时候,运用一个中间值进行“参照比较”的速算方式。例如10/47,我们插入一个中间值10/40,显然10/47123/456,所以125/458>123/456。
备考策略
资料分析主要包括三大类材料:图形型材料、表格型材料、文字型材料,其中图形型材料主要包括饼状图、柱状图、趋势图、网状图等。材料类型不同,其数据存储结构也不同,在阅读材料时,重要的不是记忆材料中大量的具体数据,而是明晰这些数据存储的结构。
随着公务员考试的发展,由多个材料构成的资料分析试题在考试中大量出现,譬如“表格与文字”、“表格与图形”、“文字与图形”相混合的材料,渐渐成为最新命题的主要趋势。对于混合型资料分析,既要注重各个材料之间的联系(这里往往会成为命题要点),也要注重每个材料的基础地位,熟悉各个材料的内部结构;同时,由于混合型资料的阅读量显著增加,因此,提高阅读速度也成为备考此类题型的重点。
资料分析的统计性,决定了其材料中往往会有较多的统计术语。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术语,一般在材料的注释中会给予必要说明;但对于常识性的术语,则需要考生在复习中不断积累。除此之外,还应该熟悉“统计公报”的内容范围及行文方式,几乎所有资料分析的材料都来自于国家及各地的统计公报。
“阅读材料”是完成资料分析试题的第一步,阅读的重点并不是具体的内容和数据,而是“存储数据的结构”,以便在做题时迅速定位数据。而这又离不开对数据存储结构的研究和把握和一些必备“核心要点”的把握。
“分析”是“加工数据”的基础;而“比较型”和“计算型”试题,则是“加工数据”的主要题型。一般来说,“加工数据”的过程中常常会伴随着大量的计算。因此,广大考生还应掌握必备的速算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