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容俊,男,1968年9月生,出生於韩国庆尚北道醴泉郡。现为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专任讲师。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古文字学(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等)、先秦文化史、中国古代巫术、早期医学史、早期艺术史、早期科学史等。
主讲课程
目前开设课程有“先秦史”、“古文字学基础”、“甲骨学”、“铜器铭文基础”、“简帛文字基础”、“【尚书】选读”、“【春秋】选读”、“【史记】选读”、“韩国文化理解”等。
个人经历
教育程度
2005 - 2010:在
清华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李学勤教授)
1997 - 2002:在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师从许进雄教授)
1989 - 1996:在韩国成均馆大学校攻读汉学系本科专业
1975 - 1985:与祖父深造汉学
教学工作
2012.09.01 – 现在: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历史系专任讲师
2007.09.01 - 2012.01.31: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韩语系的外国专家
学术成果
科研基金
1.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硏究协同创新中心(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Unearthed Documents and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Studies)的专任硏究员(时间:2014.09.01 – 现在)
2. 《中国医学溯源考(The Origin of Chinese Medicine)》,立项於中国人民大学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16XNL006,时间:2016.01.01 – 现在)
3. 《秦汉传世文献所见之医疗巫术考察(A Research on the Shamanistic Medical Activitie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lassics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立项於中国人民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项目批准号:15YYA07,时间:2015.01.01 – 现在)
4. 《先秦巫术与艺术的起源(Shamanism in Pre-Qin China and the Origin of Chinese Art)》,立项於中国人民大学後期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15XNQ035,时间:2015.01.01 – 现在)
5. 《先秦中国医学基础理论形成的考察(A Research of the Basic Medical Theory in Pre-Qin China)》,立项於中国人民大学新教师啟动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3XNF039,时间:2013.01.01 – 2014.09.24)
学术专著
1.《中国医学溯源考(The Origin of Chinese Medicine)》,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待刊。
2. 《先秦巫术与艺术的起源(Shamanism in Pre-Qin China and the Origin of Chinese Art)》,“中国巫文化研究丛书”之一,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待刊。
3. 《殷商甲骨卜辞所见之巫术(References to Shamanism in the Shang Dynasty Oracle Bones)》(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9月。
4. 《殷商甲骨卜辞所见之巫术(References to Shamanism in the Shang Dynasty Oracle Bones)》,台湾:文津出版社,2003年7月。译著1. 许进雄著、赵容俊译《중국 문자학 강의 (中国文字学讲义) -- 原书名〈简明中国文字学(The Brief Book of Studying Chinese Characters)〉》,韩国:高丽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
主要论文
1.《先秦巫者的医疗活动研究(A Study on Shaman’s Medical Activities of Pre-Qin China)》(博士论文),北京:清华大学历史系,2011年1月。
2. 《先秦巫俗之研究(The Shamanism of Pre-Qin China)》(硕士论文),台湾:台湾大学中文所,2002年12月。
3. 《殷商时代的巫乐考察(A Research of Shamanistic Music in the Shang Dynasty)》,《上海文化》总第133期,上海:《上海文化》编辑部,2016年2月。
4. 《〈史记〉等若干传统文献所见之早期中国医学教育考察(A Research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Early China, Written on Some Traditional Materials Like Shiji)》,《史记论丛》第12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8月。
5. 《由文献记载考察古代楚地巫术特徵(A Review on Shamanistic Characters from the Early Written Attestations on Chu Region in Early China)》,《楚文化硏究论集》第11集,湖南:楚文化硏究会,2015年7月。
6. 《早期中国医学代表著作考察(A Review on the Representative Chinese Medical Books in Early China)》,《书目季刊》(台湾1级刊物)第48卷、第3期,台湾:学生书局,2014年12月。
7. 《两周出土文献所见之医疗巫术考察(A Research on the Shamanistic Medical Activities of the Underground Attestations in the Zhou Dynasty)》,《简帛硏究 2013》(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2014年7月。
8. 《先秦中国医学基础理论形成的考察(A Research of the Basic Medical Theory in Pre-Qin China)》,《历史文献硏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总第33辑,上海:中国历史文献硏究会,2014年4月。
9. 《从辽金至今的巫术演变考察(A Research of the Changing of Shamanism from the Liao and Jin Dynasties to the Present)》,《中国文化硏究》第1期,北京:中国文化硏究编辑部,2014年2月。
10. 《先秦巫者的战时活动考察(A Study of Shamanistic Martial Activity in Pre-Qin China)》,《齐鲁文化硏究》总第13辑,山东:齐鲁文化硏究院,2013年12月。
11. 《两周传世文献所见之医疗巫术考察(A Research on the Shamanistic Medical Activitie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lassics in the Zhou Dynasty)》,《大韩韩医学原典学会志》(韩国1级刊物)第26卷、第4号,韩国:大韩韩医学原典学会,2013年11月。
12. 《秦汉出土文献所见之医疗巫术考察(A Research of Shamanistic Medical Activities on Underground Attestations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中国出土资料硏究》(日本1级刊物)第17号,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2013年3月。
13. 《两周时期中国医学的专业化小考(A Review on the Special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n Zhou Dynasty)》,《大韩韩医学原典学会志》(韩国1级刊物)第26卷、第1号,韩国:大韩韩医学原典学会,2013年2月。
14. 《早期中国医学与阴阳五行思想考察(A Research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and Yinyang-Wuxing Theory in Early China)》,《民族文化论丛》(韩国1级刊物)第52辑,韩国:岭南大学民族文化研究所,2012年12月。
15. 《殷商巫术的硏究槪况(A Discussion of Shamanism in the Shang Dynasty)》,《殷都学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第2期,河南:殷都学刊编辑部,2012年6月。
16. 《汉魏晋时期的巫术特徵考察(A Study of the Shaman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Han, Wei, and Jin Dynasties)》,《史林》(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第4期,上海:史林编辑部,2011年9月。
17. 《隋唐宋时代的巫术特徵考察(A Study of the Shaman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Sui, Tang and Song Dynasties)》,《中国文化硏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第2期,北京:中国文化硏究编辑部,2010年5月。
18. 《中国先秦的巫术特徵考察(A Study of the Shaman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Pre-Qin China)》,《东方考古》第6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19. 《甲骨卜辞所见之巫者的建筑巫术活动(The Shaman’s Work on Architecture, as Seen on the Shang Dynasty Oracle Bones)》,《殷都学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第4期,河南:殷都学刊编辑部,2009年12月。
20. 《甲骨卜辞所见之巫者的丧葬巫术活动(The Shaman’s Work on Funeral Ceremony, as Seen on the Shang Dynasty Oracle Bones)》,《甲骨学110年 -- 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1月。
21. 《上博竹简〈孔子诗论〉中的“关雎之攺”商榷(A Study of Kongzi-Shilun on Bamboo Inscription Collected by Shanghai Museum)》,《周秦伦理文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
22. 《中国古代史敍述现况考察 -- 以夏商周断代工程为中心(The Seeing about Depiction-Actuality of Ancient History of China -- with the focus of the build of Xia, Shang, Zhou decade project’s basic content)》,《古代东北亚硏究》,韩国:白山资料院,2008年11月。
23. 《浅析巫术对中国文化方面的影响(The Effects of Shamanism on Chinese Culture)》,《文博》(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第2期,陕西:文博编辑部,2008年4月。
24. 《上博竹简〈孔子诗论〉中的“关雎之攺”研究(A Study of Kongzi-Shilun on Bamboo Inscription Collected by Shanghai Museum)》,《民族文化》(韩国1级刊物)第30辑,韩国:古典翻译院,2007年12月。
25. 《巫术的定义(TheDefinitionof Shamanism)》,《宗教哲学》(台湾1级刊物)第32期,台湾:宗教哲学研究社,2005年3月。
26. 《文献资料上的“巫”考察(An Examination of the Character Wu(巫)through Its Early Written Attestations)》,《
中国历史文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第1期,北京:中国历史文物编辑部,2005年1月。
27. 《甲骨卜辞所见之巫者的交通鬼神(The Shaman's Ability to Communicate with Ghosts, as Seen on the Shang Dynasty Oracle Bones)》,《东方考古》第1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28. 《中国古代巫者的巫术活动(Shaman Activities in Ancient China)》,《中州学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第4期,河南:中州学刊编辑部,2004年7月。
29. 《巫术与宗敎之异同(A Study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Religion and Shamanism)》,《宗敎哲学》(台湾1级刊物)第30期,台湾:宗教哲学研究社,2004年6月。
30. 《甲骨卜辞所见之巫者的医疗活动(Shamanistic Medical Activity as Seen in Shang Dynasty Oracle Bones)》,《史学集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第3期,吉林:史学集刊编辑部,2004年6月。
31. 《中国巫术对思想方面的影响(The Effects of Shamanism on Chinese Thought)》,《宗教学研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第2期,四川:宗教学研究编辑部,2004年6月。
32. 《中国巫术对科学方面的影响(The Effects of Shamanism on Chinese Science)》,《寻根》(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第3期,河南:寻根编辑部,2004年6月。
33. 《中国巫术对艺术方面的影响(The Effects of Shamanism on Chinese Art)》,《艺术百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第4期,江蘇:艺术百家编辑部,2003年12月。
34. 《殷商甲骨卜辞所见之巫者的救灾活动(Shamanistic Protective Activities as Seen on Shang Dynasty Oracle Bones)》,《殷都学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第4期,河南:殷都学刊编辑部,2003年12月。
35. 《殷商的鸟图腾崇拜(Bird Totemism in the Shang Dynasty)》,《东方人文学志》(台湾1级刊物)第2卷、第2期,台湾:文津出版社,2003年6月。
学术会议论文
1. 《巫者的神判活动与先秦法律的起源(A Review on shaman’s Ordeal Activity and the Origin of Chinese Law in Pre-Qin China)》,发表於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召开的“中国世界古代史2016年会”。(2016年9月17日)
2. 《秦国的医学文化考察(A Research of Medical Activities in the Qin Dynasty)》,发表於陕西省凤翔县召开的“全国(凤翔)秦文化学术研讨会”。(2016年8月26日)
3. 《先秦巫者的祝诅放蛊活动(The Shaman’s Work on Imprecation and Agony in Pre-Qin China)》,发表於邯郸学院召开的“先秦史学会第10届学术研讨会”。(2015年9月19日)
4. 《〈史记〉等若干传统文献所见之早期中国医学教育考察(A Research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Early China, Written on Some Traditional Materials Like Shiji)》,发表於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召开的“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暨北京史记研究会第2届年会”。(2015年7月4日)
5. 《秦汉中国医学基础理论确立的考察(A Research of the Basic Medical Theory in Qin and Han Period)》,发表於中国人民大学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召开的学术研讨会。(2015年6月7日)
6. 《巫者的神判活动与先秦法律的起源(A Research on the Shamanistic Ordeal Activities and the Origin of Chinese Law in Pre-Qin China)》,发表於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召开的“甲骨学殷商史暨庆祝王懿荣纪念馆落成国际学术研讨会”。(2014年8月12日)
7. 《两周传世文献所见之医疗巫术考察(A Research on the Shamanistic Medical Activitie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lassics in the Zhou Dynasty)》,发表於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召开的“诸子百家与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2013年9月27日)
8. 《先秦巫者的战时活动考察(A Study of Shamanistic Martial Activity in Pre-Qin China)》,发表於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召开的“典籍、社会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34届年会”。(2013年6月29日)
9. 《巫医合一时期的中国医学(A Study of Shamanistic Medical Activity in the Shang Dynasty)》,发表於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召开的“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2013年6月17日)
10. 《巫医合一时期的中国医学(A Study of Shamanistic Medical Activity in the Shang Dynasty)》,发表於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举办的“巫术与中国文化系列讲座”。(2013年5月16日)
11. 《早期中国医学与阴阳五行思想考察(A Research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and Yinyang-Wuxing Theory in Early China)》,发表於韩国岭南大学民族文化研究所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易经学术研讨会”。(2012年8月31日)
12. 《先秦巫者的战时活动考察(A Study of Shamanistic Martial Activity in Pre-Qin China)》,发表於河南省鲁山县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墨子学术研讨会”。(2012年4月21日)
13. 《巫医合一时期的中国医学(A Study of Shamanistic Medical Activity in the Shang Dynasty)》,发表於河南省安阳市召开的“殷商文明暨傅说文化高层论坛”。(2011年12月10日)
14. 《甲骨卜辞所见之巫者的求子生育活动(The Shaman’s Work on Offspring, as Seen on the Shang Dynasty Oracle Bones)》,发表於
北京语言大学召开的“东亚视野下的中国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11年9月17日)
15. 《甲骨卜辞所见之巫者的生产巫术活动(The Shaman’s Work on Farming and Hunting, as Seen on the Shang Dynasty Oracle Bones)》,发表於河南省濮阳市召开的“仓颉与汉字文明学术研讨会”。(2010年11月13日)
16. 《甲骨卜辞所见之巫者的建筑巫术活动(The Shaman’s Work on Architecture, as Seen on the Shang Dynasty Oracle Bones)》,发表於
清华大学历史系召开的“古代史国际青年论坛”。(2010年1月17日)
17. 《明清时期的巫术特徵考察(A Study of the Shaman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发表於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召开的“清史文化研究青年论坛”。(2010年1月9日)
18. 《甲骨卜辞所见之巫者的丧葬巫术活动(The Shaman’s Work on Funeral Ceremony, as Seen on the Shang Dynasty Oracle Bones)》,发表於山东省烟台市召开的“纪念王懿荣发现甲骨文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8月14日)
19. 《中国先秦的巫术特徵考察(A Study of the Shaman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Pre-Qin China)》,发表於
北京大学历史系召开的“中国古代史研究生论坛”。(2009年4月5日)
20. 《殷商巫术的硏究槪况(A Discussion of Shamanism in the Shang Dynasty)》,发表於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召开的“世界史研究生论坛”。(2008年12月28日)
21. 《中国古代史叙述现况考察 -- 以夏商周断代工程为中心(The Seeing about Depiction-Actuality of Ancient History of China -- with the focus of the build of Xia, Shang, Zhou decade project’s basic content)》,发表於韩国首尔市大宇财团大楼召开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国际学术会议”。(2008年5月23日)
22. 《上博竹简〈孔子诗论〉中的“关雎之攺”商榷(A Study of Kongzi-Shilun on Bamboo Inscription Collected by Shanghai Museum)》,发表於陕西省宝鸡文理学院举办的“周秦伦理与现代道德价値国际硏讨会”。(2007年7月15日)
23. 《从东夷文化的联系上考察殷商的鸟图腾崇拜(Bird Totemism in the Shang Dynasty Related to theDongyi Culture)》,发表於韩国成均馆大学儒学学院举办的“东夷文化系列讲座”。(2003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