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明明,国际专业美容师协会主席,世界十大知名美容女士、国际美容教母。郑明明出生在印尼一个华侨家庭,父亲早年曾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通晓几国语言,被派往中国驻印尼的领事馆做事。
个人经历
美容师协会主席,世界十大知名美容女士、国际美容教母,1996年荣获美国“个人终生成就奖”,1999年获“世界杰出女企业家”称号,2000年获“国际美容贡献大奖”和“20世纪末影响中国美容美发首位人物”,创办的“蒙妮坦”美容学院开办了中国美容教育的先河。
2001年10月14日,香港,一个辉煌的盛典正在举行。不仅仅是为了庆祝中国申奥成功,同时也是亚太之星勋爵册封大典,东罗马帝国
拜占庭王室现任领袖亨利王子伉俪来到这里,以隆重的
古罗马礼仪册封郑明明等人为亚太之星勋爵,作为其中的企业家和女性,郑明明得到这个奖是无比荣耀,也是理所应当的。这个奖是为了奖励她为美容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对美无私的传播。从300美元奋斗到今日的地位,郑明明依旧还是那么年轻,那么美丽,正如她旗下的化妆品一样,但是谁知道她背后的辛酸和艰辛……
美的事业
很小的时候,郑明明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对美的事物很敏感。当她在街上看到印尼
传统服装——纱笼布上那精美的手绘图案时,她被艺术的无穷魔力深深吸引住了,更被那些给生活带来美丽的手工艺人的技艺所感动,从此便萌发了从事“美的事业”的念头。
郑明明读小学时,当外交官的父亲特地将香港作家
依达的小说《
蒙妮坦日记》推荐给她,这是依达的成名作品,描写一个叫“蒙妮坦”的女孩子经过了爱情、事业的挫折之后,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做父亲的希望,自己的女儿也能成为一个这样的人。
日本学习
不久,父亲送郑明明去香港读中学。但中学还未毕业,郑明明心底已萌发日后梦想的初芽——她想去日本学美容美发,她想用自己的双手把别人打扮得更加美丽。或许,这种选择无可厚非,但在当时,却是惊世骇俗。按照父亲原先的想法,是想让女儿进入美国的
高等学府,培养成“上等人”,将来做医生、律师,或者成为钢琴家、歌唱家。但郑明明却选择了理发这种“下三流”的职业,父亲为之勃然大怒,认为这样是丢自己的脸,但早已萌动的“叛逆之心”,驱使郑明明义无反顾地放弃了深造的机会,横渡
东瀛,在日本著名的山野爱子学校开始了美容美发启蒙学习。
勤工俭学
可是,“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如何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艺运用到实践中,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学好
美发技术。为此,郑明明在
课余时间到一家美发厅打工。每天她一到店里,就把理发、烫发用具分门别类整齐地放在大托盘里,师傅刚说“红的
夹子”,话音未落,她已手脚麻利地递了过去,连眼睛都不朝托盘看一眼,没过多久,师傅们都知道了郑明明的“大名”,大家都对她惊叹不已。
打工期间,郑明明一边细心观察每个师傅的技术、顾客喜欢的各种发型、店里的管理等,一边在心里设计和完善自己未来的美容美发店的蓝图。虽然边上学边打工的日子很紧张,但却很充实。
两年后,郑明明从日本山野爱子学校毕业。老师们非常满意这个优等生,尤其对她的执着和勤奋赞不绝口,她们断言:“明明今后肯定大有作为!”。
蒙妮坦
1964年,郑明明回到了香港,她先在一家美容美发店打工。日本学到的技艺在这里发挥了大作用,顾客们都满意郑明明做出来的发型,每次都点名让她来做,做出来的发型新颖独特,很合顾客口味,大量的回头客让老板喜笑颜开,对这个新来的工人十分满意。
随着自己手艺的成熟,郑明明在慢慢地为自己的梦想做好准备。1966年,郑明明和朋友在
尖沙咀合伙成立了“蒙妮坦美发美容学院”,名字是郑明明取的,是为了纪念那本影响了她一生的书——《蒙妮坦日记》,纪念那个为了梦想而不怕挫折的女孩子。
创业初期
创业伊始,郑明明给自己制订了一个严格的
时间表:早上6点起床做准备工作,8:30开门,直到晚上7:30,每天工作11个小时。当时她的
座右铭是:“抓紧时间,就等于有了更多的时间。”她从不去日夜笙歌的香港娱乐场所,每天晚上打烊之后,还有雷打不动的“功课”,把白天顾客的姓名、特征、发型等资料建成一个个小档案,随时翻阅,以便下一次与顾客沟通。
她一个人身兼数职,既做老板,也做工人,既是迎宾小姐,也是洗头工人。忙完了一天,还得自己做饭、洗衣,这段艰辛的日子,郑明明,日后回想起来,依然感慨不已。这条成功之路走得是多么艰难。
努力总是有回报的,崭新的
经营理念,娴熟的理发技术,对顾客的热情体贴,赢来了更多的回头客,很快“蒙妮坦”就变得门庭若市,生意十分红火。
在塑造“蒙妮坦”形象方面,郑明明是不惜工本的。因为她相信,一个美好舒适的环境,可以显示“蒙妮坦人”与众不同的素质和教养。开店时,郑明明为了营造一个与众不同的环境,花了8万多元
港币装修——这在当时是很大一笔钱。第二年,最初的合伙人回印尼定居,郑明明咬咬牙,决定以逐月还账的方式将全部股份都买下来。5年后,“蒙妮坦美发美容学院”成了她的独资企业。
美发学校
但郑明明并没有满足,她想起了父亲当初的话,她想让父亲看看,她可以做得更好。她不仅要开一家店,还要把美容教育引入香港,让香港从美容的荒漠变成绿地,而不是跟着外国的潮流而动,事实上,当初挂出“蒙妮坦美发美容学院”这块牌子本身也有“教育”的含义。
郑明明亲自出马,白天的时候,她带着几个雇员,到处张贴广告;晚上,忙了一天的她又坐到桌前,根据在日本学艺时的笔记和当时国内外最时尚的美容美发技术,再加上自己的实践经验,她写出了这部包含自己心血的讲稿。尽管当时学院的规模还小,报名的人也可能不会太多,但郑明明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但出乎郑明明预料,让她高兴的是,招生
广告贴出去后,来报名的人很多。开学后,郑明明既当美容院老板,又当
美容美发学校的校长。她吸取自己当年打工的经验,采取边教学边实践的方法,效果出奇地好。一年后,当这批学生毕业走向社会时,她们的质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慕名到“蒙妮坦”来学习,而社会上也有更多的人知道了“蒙妮坦”的大名,知道了“郑明明”。
贵夫人
开美容店、办美容学校并没能满足郑明明的创业雄心,她还想干更大的事情。当时市面上流行畅销的多为外国的高级化妆品,作为一个职业美容师,郑明明看到了国产化妆品的薄弱,外国的东西好是好,可是却不是很适合东方人的皮肤,由此郑明明下了个更大的决心——她要创建自己的化妆品品牌。
按照法国化妆品的生产原理,郑明明研究了中国人的皮肤和习惯,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个化妆品品牌“贵夫人”,首选的市场是自己的故乡——印尼。
为了推销“贵夫人”,郑明明别出心裁。她鼓动4个好友组成了一个独特的美容艺术团,走遍印尼的
大中城市登台讲演,既传播他们的美容理念,又宣传了新创的产品和品牌。当时,已经结婚了的郑明明有了身孕,但她依然每天同大伙儿坐着没有空调的大巴四处颠簸,常常弄得又脏又累。别人都劝郑明明回港休息,但郑明明却依然坚持了下来。就这样历经千辛万苦,“贵夫人”终于在印尼逐渐打开了市场。
从零开始
然而,就在郑明明的品牌刚刚有了一点进步时,一场大火烧毁了她的全部产品。刹时间,她又变得两手空空。多年的积蓄没有了,还欠了银行一大笔贷款,这对创业初期的郑明明打击太大了,几乎让她无力支撑。
当郑明明躺在床上悲观绝望的时候,她忽然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从小她就看到父亲的办公室桌上有许多“
不倒翁”,那是父亲最喜欢的玩具。父亲告诉她,人生中必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做人一定要有“不倒翁”精神,跌倒了赶快站起来,才能实现理想。这一刹那,郑明明明白了父亲的一番苦心,从床上爬起来化了妆,重新走到人群中。后来郑明明说,父亲这种不怕挫折、乐观向上的品格是她一生享用不尽的
精神财富,也成为她对女儿教育的榜样。
郑明明只有自己的一双手了,但她坚信,“天道酬勤,只要努力,会有好报的”。她又回到了香港,白天在美容店里忙,晚上教学生美容美发课;谢绝一切应酬,每天只留半小时给自己处理私事,其余时间除了睡觉,都用在了事业上。整整一年,她终于还清了贷款!
玉汝其成
“蒙妮坦”的业务已拓展到
东南亚、美国、英国、法国、德国、
意大利等地,并在中国内地创办蒙妮坦美发美容职业技术学校20多所。郑明明亲自指导培训了首批荣获国际博士文凭的中国专业美容师,填补了中国美容史上的空白。
1982年,在美容美发办学的基础上,她又发明了
纹眉。开创了纹绣历史的先河。她把针绑在筷子上,使用纹身术的原理,蘸去
色料,刺入皮肤着色。形成永久成型、持久上色的眉型。被纹绣界一致认为是纹绣业最大贡献者。
80年代中期,郑明明开始进军大陆,她还记得,1984年,她在北京给一个女生化好了妆,为了保持美丽,她3天没有洗脸,口红也不敢擦。于是,郑明明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美容学校——蒙妮坦美发美容
职业教育学校,教会人们怎么改变自我,变得更美丽。她的蒙妮坦美容美发职业教育学校已经开遍了20多个省市,培养了无数的人才。她,见证了中国美容事业的起步和发展。
90年代初,郑明明又创办了
上海郑明明化妆品有限公司,连续6年进入中国化妆品销售前十名、上海市销售第一名,“郑明明”牌化妆护肤品风靡了全中国。为此郑明明本人于1999年获得了“世界杰出女企业家”的称号。如今,她拥有的资产已达10多亿港元。
她的“蒙妮坦”几乎遍布世界,她的弟子遍布天下。为了褒扬郑明明的非凡成就,1993年,国际斯佳美容协会授予她美容界的“
诺贝尔奖”——“国际美容教母”称号,这项奖每4年才评一个,郑明明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个中国人,也是第一个亚洲人;1996年,
美国政府授予郑明明“个人
终身成就奖”;1998年,菲律宾前总统
拉莫斯夫人也授予郑明明“终生成就奖”。
主要作品
CMM国际集团
CMM── 一个在国际美容界知名的名字,由被誉为“国际美容教母”之称的郑明明女士于1966年创立。CMM国际集团已遍及世界各地,业务着重在“美容院、产品、教育”等三项并重,不仅各项皆为行业中之佼佼者。旗下更研发了多个专为东方女性而设的护肤及化妆品牌,深受大众好评,更获得
业内人士一致推崇,成为美容界中的翘楚。
业绩贡献
主要业绩:1966年,在香港开办第一家美容美发培训学校;1984年,首次赴北京考察,1987年成立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合作美发美容学校;1993年,创办“
上海郑明明化妆品有限公司”;2003年,在上海开办全国首间以
水疗概念为教学基础的专业学校。
●行业贡献:20世纪80年代,她先后发明了
文眉、
文眼线、
文唇等美容技术;1984年,将“国际斯佳美容协会”发展为世界知名组织“
CIDESCOInternational”的香港分会;2000年,获香港“
职业训练局”委任为“美容美发训练委员会”主席;2003年,当选全国政协委员。
●荣誉:先后获得“欧洲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皇室”颁发“康士坦丁圣约翰
勋爵”“新世纪百位杰出女性”“国际美容教育贡献大奖”“
亚洲太平洋企业家年奖”“20世纪亚洲美发美容界杰出人物跨世纪终身奖”“世界杰出女企业家奖”、
菲律宾前总统夫人颁发“终生成就奖”、美国“个人终生成就奖”等。
●公益活动:1995年与国家教育部成
职教司签订10年赞助项目;2001年捐助“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2003年分别捐助“少年儿童基金会”“上海慈善基金”。
成功秘诀
郑明明说:“我毕生都在追求美,创造美,传播美,我只是想把30多年的美容心得献给那些爱美的人士……”
郑明明:觉得两个人都要退让,我们因为有一个很好的辅导
我们的家庭的这个牧师,他首先说,你一定要放低你的讲话的声音,如果我很急,我说,哎呀,快点睡觉了,几点了还不睡觉,他说你要降低八度,他说老公啊,差不多十二点了,你可以不可以睡觉,那是我先学,后来我觉得很管用,我把那个声音降低八度,他就听了,他觉得可能不好意思,平时老是哎呀,快点睡觉了,几点了,明要上班,那后来。
要很温柔,还要很温柔。要在他旁边跟他讲话,还要看着他,而且不管吵架,不能讲离婚这两个字,算了,我就离婚,而且也不要出过大那个门口,就走了,回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