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正

安徽省第六、第七届人大代表,安徽萧县籍著名画家

郑正,(1925年-2023年10月23日)画家,1925年出生于安徽萧县刘套村,毕业于徐州师范美术科(现江苏师范大学)。自幼师从舅父萧龙士学习国画。后随萧龙士赴京,得到齐白石李苦禅指点。其作品为大写意,擅长画牡丹、兰、荷、竹等,画风笔情恣纵,逸气宜人,蕴涵深厚,朴茂酣畅。曾在合肥、郑州、开封、济南、徐州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获得好评。他创办萧县刘套农民书画院并担任院长,为中国的 “书画艺术”之乡培养了众多的农民书画家。出版有《郑正画集》。省内外电视台对此作过多次专题报道。1991年被聘任为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人物生平
郑正,男,汉族,(1925年-2023年)安徽萧县人,毕业于徐州师范(江苏师范大学)艺术科。龙城画派重要传承人,江淮大写意画派著名书画家。擅长画牡丹、兰、荷、竹等,画风笔情恣纵,逸气宜人,蕴涵深厚,朴茂酣畅。曾在合肥、郑州、开封、济南、徐州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反响强烈。创办了中国首家农民书画院,培养了一大批农民书画家,为安徽的书画艺术发展做出了贡献。出版有《郑正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郑正》等。1991年被聘任为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桃花笔会创始人。
郑正1925年生,自幼随母住在外公家,受舅舅萧龙士的熏染,在书画上刻苦向学,十五六岁时已具声名。他随舅进京时岁。我的藏书中,有安徽美术出版社1994年8月出版的《郑正画集》。萧承震、蒋连砧所作序名曰《田园寄情,翰墨流芳—郑正先生国画艺术之路》。文中说:“1949年春,书画泰斗齐白石老人看到郑正的‘墨竹’,大受震动,连呼好好!遂濡墨题曰:吾亦画几六十年,未能似郑正先生之秀雅,先生年才二十,再用功追到板桥易也。”这同样可看出齐老的谦虚和对后学的奖掖。这幅由齐白石题识的画,郑正一直珍藏着。“文革”中,他被抄家,“几箱名人书画被弄走,那件白石老人题跋的‘墨竹’也在劫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