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社会”指的是充满或离不开金融的社会。丁大卫教授多次指出,人类已经从漫长的农耕、游牧、农业社会逐步进入到工业社会,并正在从工业社会进入到以信息为支撑的金融社会。
定义
中文名称:金融社会
英文名称:FinancialSociety
理论创始创立者:丁大卫
“金融社会”一词是金融规律发现者、金融定律发明人、金融危机预言家、国际著名金融百科专家丁大卫教授历经20多年潜心研究与大量实践后,于2003年左右发明创立的。指的是充满或离不开金融的社会。金融社会丁大卫教授多次指出,人类已经从漫长的农耕、游牧、农业社会逐步进入到工业社会,并正在从工业社会进入到以信息为支撑的金融社会。如今,金融已成为经济的血脉,无处不在,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企业、每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都离不开金融,否则世界将无法运转。丁大卫教授进一步指出,尽管人类已经进入金融社会,但由于时间还非常短,因此,人类对金融的认识还非常肤浅,还搞不清楚金融到底是怎么回事,因此,人类在享受金融带来的高效美好生活同时,金融危机频发,不断重创人类社会。
由来阐述
“金融社会”一词是丁大卫教授于2005年9月10日-11日在2005中国(上海)期货投资国际论坛上首次大范围公开使用。会上他发表了题为“金融树下的
人民币汇率走势及其影响”的报告,并通过“金融树”形象地演绎了企业发展模式图、经济发展模式图、金融发展模式图、人类社会发展模式图等。
金融社会演绎图
为提升人类对金融及金融危机的认识,警示世人金融危机的到来,丁大卫教授先后于2006年10月27日在《商务周刊》杂志发表文章《金融无疆界》,于2007年3月1日在《新浪网》发表文章《金融无疆界,风险无极限》。下面是文章第一部分的标题和几个段落:
金融社会
金,金子、金钱;融,融汇、融通。作为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或其它资产价值的代表或中介,由于金融具有瞬间的流动性、极强的兑现性、无限衍生性、无限可分性及无限可塑性等许多其它资产不具备的特点,因此,尽管现代金融出现的时间很短,但伴随着整体从业人员道德和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等因素,现代金融,无论从其内涵、外延、概念和形式上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由于金融大众化的程度非常高,因此,客观的讲,西方发达国家已从工业社会上升到金融社会(详见上面金融树社会发展图)。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产值不断增加,从业人数不断上升,相比之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产值不断下降,从业人数不断减少。昔日钢铁厂的大烟筒,早已被无处不在的金融网络取代。金融不仅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且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伦敦的金融城,纽约的曼哈顿,芝加哥的期权期货不但在本国的经济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全球的经济贸易体系中扮演着支柱性角色。
同样,金融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百姓生活密不可分,息息相关。例如,平日很少有人用大量现金购物,既不方便携带,又不安全,同样,很少有人带大量的现金外出旅行,取而代之的是信用卡、旅行支票等。此外,几乎每个家庭不得不关注个人和家庭的投资理财,因为投资理财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你的生活质量,而且关系到健康乃至人生目标。如何让你的财务计划支持你的人生计划/目标?怎样的教育投资计划适合你?如何安排你的退休计划、遗产、遗嘱等等——这些西方人考虑的问题,现在也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金融宣言
文章第二部分,丁大卫教授将金融比喻为BeautyandBeast(美女与野兽),并在文章(开头)的提示语中写到:资本市场风起云涌并已踏入一个根本性和全球性变革的时代。人们在充分享受现代金融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便捷、舒适、高效的美妙生活的同时,千万不能忘记,如果管理不当,现代金融就有可能变成洪水猛兽,以排山倒海之势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全球的经济彻底冲垮,而且是在瞬息之间。这就是金融的魅力、穿透力、杀伤力和速度。事实上,自有金融市场以来,人类社会就从未远离过金融危机。
2010年3月丁大卫教授的新书《新金融宣言——金融洪荒时代的混沌钟》出版发行,书中“金融社会”一词多次出现。
作者简介
丁大卫,金融规律的发现者、金融定律的发明人、国际著名金融专家、金融危机预言家、国际企业管理专家、国际金融界权威人士、全球金融领跑者、金融市场守望者、中国金融市场诊断师、中国金融走向国际化道路的促进者。他曾破天荒般地发现了金融的客观规律,创立了科学的金融学和金融科学体系。他不仅开创了人类金融科学的先河,而且率先揭示了金融与危机的来龙去脉和变化规律。他是全球金融领域拥有最多知识产权的人。
金融专家丁大卫
全球独一无二、最先进、最系统、最完善、最实用、最有效的管理体系、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金融树(FinancialTree)、金融树体系(FinancialTreeSystem)、系统金融学(SystematicFinance)、金融生态学(FinancialEcology)、金融物理学(FinancialPhysics)、金融科学(FinancialScience)及金融科学体系(FinancialScienceSystem)的发明人和创始人。作为金融知识体系和金融规律的系统集成,可视化的“金融树”可以让普通人轻而易举,准确无误地学会包括会计、财务、金融、证券、保险、投资、融资、管理等在内的所有系统金融知识,且终生难忘,世界各界无数人已受益匪浅。金融树正在成为全球金融的终极品牌。
丁大卫教授曾在上世纪80年代成功考取了极个别人才能通过的几乎所有美国金融/证券行业所需的营业执照,并在该行业的不同领域从业至今,涉及企业和金融管理的方方面面。历任:美国环球证券首席投资执行官,美国国际金融证券研究院理事会副理事长,多伦多股票交易所董事局顾问,加拿大风险资本交易所董事,
博鳌亚洲论坛/博鳌水城投融资总策划,博鳌亚洲论坛顾问,博鳌水城发展战略委员会委员,中美多所大学教授或特聘教授、博导、清华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黄金投资专家委员会首席金融科学家,国际多家金融机构、跨国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美林、高盛、黑石、野村等国际投行的经常顾问。在海内外发表过多部著作、大量金融教材和上百篇论文,经常在国际会议上作专题报告。
上世纪90年代曾向朱镕基副总理、总理及国务院等部门提出过许多有益建议,其中包括1993年加强宏观调控,整顿金融秩序,尤其是整顿、规范期货市场的建议和方案,为中国的金融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据中国政府唯一英文官方报纸《中国日报》2001年4月10-16日的报道:“他的建议曾至少两次帮助中国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上世纪90年代中期,率先将国际金融从业执照和资格认证体系其中包括S3、S7、CFA、CFP等引入到中国。
中国经改以来,丁大卫率先在美国、加拿大、中国等国家和地区从事国际金融的研究、实践与教学,涉及金融的方方面面,所教课程多达一百多门,其中绝大多数为原创课程,率先将“理财规划师”引入到中国,并为中国各大金融机构培养大量专业人才。几十年来,曾为包括北大(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汇丰商学院、法学院、社会学系)、清华、人大、中财、
中科院研究生院、中央党校、上海交大、
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贸、北航、北京理工、中美工商、江西财大、重庆大学、贵州大学、成都理工、西北大学、
澳门城市大学、美国雷鸟、德州州立、美国美联、
圣路易斯大学、LoyolaMarymountUniversity、英国伯明翰等众多学校的MBA、EMBA、博士班教授各种高端前沿课程。曾为国内外众多金融机构包括国际著名投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发改委、新华社、中关村管委会、欧美同学会、中国各大金融机构、数千家房地产企业老总、跨国公司及上市公司高管提供前瞻性高端培训,内容涉及商业管理尤其是金融管理的方方面面,为中美培养了大量金融人才;曾为很多政府机构及企业,其中包括美林、高盛、黑石、大摩、
日本国际协力银行等提供独特的咨询和解决方案。
几十年来,丁大卫教授始终将传播准确无误的金融知识视为己任,并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他认为,人类对金融的认识还非常肤浅,充满主观意识和错误。中国的教科书和媒体更是充满了错误。他批判、修正了国内很多误导性极强的概念,如根本不存在的“资本运营”、“资本运作”、上海/深圳“
证券交易所”(根据其建议,国务院已将英文改正)、“
产权交易所”、“虚拟经济”、“二板市场”(根据其建议,国务院已将其改为“创业板”)等。2008年10月金融危机爆发之际,为普及金融知识,中国政府官方网站《人民网》邀请丁大卫教授开辟了倍受欢迎的专栏《金融知识/危机百问百答》。作为百度百科学术委员,他修改,重新界定了大量与金融有关的词条,如“金融”、“会计”、“保险”、“财务管理”、“资产”、“负债”、“基金”、“私募基金”、“公募基金”、“对冲基金”、“股票”、“期货”、“投资”、“理财”、“金融学”、“银行”、“投资银行”、“证券”、“期货市场”、“黄金”、“金融专业”、“产权交易所”、“金融危机”、“衍生金融”、“投资基金”、“
股票型基金”、“金融风险”、“
私募股权基金”、“证券市场”、“资本运营”、“商业银行”、“股票市场”、“企业管理”、“国际金融”、“金融产品”、“金融工具”、“金融资产”、“有价证券”、“
衍生金融工具”、“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等等。这些努力帮助指导了百万网友,收到几千网友的感谢。此外,他还经常应邀参加央视、新浪、搜狐、网易等众多媒体和机构的活动,传播准确无误的金融知识。
格林斯潘认错新闻报道剪报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掌握了金融的规律和来龙去脉,历次金融危机尚未爆发,丁大卫教授都已将结果甚至结果的结果公之于众,并为阻止这些危机的爆发进行了不懈努力。相比之下,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执掌美联储长达21年之久,期间多次发生金融危机,他不但一次也没有觉察到,反倒一次次将虚假繁荣误以为真。2010年4月格老先生在
美国国会听证会上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犯下太多错误(如右图1所示)。
金融专家丁大卫质疑格林斯潘多年来,丁大卫多次批评格老的政策,认为他只懂得金融的一点皮毛,这样很危险,并在2001年撰文警示世人:由于格林斯潘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着全球的经济命脉,因此,只有他只有美国能把美国乃至全球带入经济衰退(如下图2所示)。7年后的2008年此话不幸被其言中。当然也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到格老一人身上。首先,他不是故意的,而是他的能力和水平不够,其次,不仅是他一个人,而且是整个人类还没搞明白金融到底是怎么回事。
14年前,网络经济风靡全球。在1999年下半年—2000年上半年,网络公司炙手可热,网络股票价格飞天。就在那个火热的年代,丁大卫教授逆流而上,通过央视、报纸、国际互联网大会等警告世人,网络已形成巨大泡沫,将要崩盘并由此引发金融危机(如下图3所示)。
金融专家丁大卫预言网络泡沫
2001年9月丁大卫应邀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作《网络经济如何演绎?》的演讲。此时,网络泡沫果真破灭,全球开始质疑网络的前景,结束时主持人让他用一句话告诉大家“中国的网络经济该如何演绎”,他却明确地指出:“中国的网络经济将会向自来水管一样平常,渗透到每一个办公室,渗透到千家万户”。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电子商务迅速浮出水面,然而丁大卫指出:“电子商务在中国的普及至少需要一两代人的努力”。14年已经过去,显而易见,丁教授当时的预言都已成为现实。
2000年中美金融策划师论坛合影
2000年丁大卫教授(第一排中间)应邀担任主席并主持由美国注册金融策划师协会组织的中美金融策划师论坛。他左侧为美方代表团团长,金融策划师国际协会前任会长,美国《财富》杂志新评选的250名顶级金融顾问之一。出席论坛的还有北大校长、中美金融机构的高管人员,其中包括美国摩根家族二代即小摩根和摩根三代、林肯金融集团、培基证券、美林集团、高盛公司、诚信投资、摩根斯坦利惠利等美国金融巨子的高管人员。
几十年来,丁大卫教授始终致力于金融规律的研究、探索与发现,始终走在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的最前沿,开创了一系列崭新的科学的金融知识体系、理论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方法体系和管理体系,将原本抽象无形的金融世界变得一目了然。
丁大卫教授始终崇尚科学并坚信:科学是至高无上的,离开了科学,人类就会陷入黑暗并走向灭亡。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并要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反复检验。几十年来始终自愿坚持对所传授的所有知识及每一个观点的客观性、前瞻性、正确性、准确性和独立性终生负责。
知识树
在探索金融规律的过程中,丁大卫教授意外地发现了“知识”与“树”的逻辑关系。这也是人类首次发现人类文化和文明与树的密切逻辑关系。丁大卫教授创立的“知识树”破天荒般地发现、揭示了知识的结构、形成规律和过程与树的结构、生长规律和过程如出一辙,并得出结论——树,乃天地规律的集大成者,无事不知,无所不晓(如今人类能够解读的只是很小一部分)。如今“知识树”作为人类思维和学习的一种方法及方法论已被世人广泛应用。
知识树商标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