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聪,男,1962年11月生,浙江温岭人,留德博士(1991-1997),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2001-),博士生导师(2002-);浙江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负责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方向负责人,浙江大学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农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人物简介
陆文聪,男,1962年11月生,浙江温岭人,留德博士(1991-1997),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2001-),博士生导师(2002-);浙江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负责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方向负责人,浙江大学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农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曾任德国基尔大学农经所客座研究员(2000),德国联邦农科院市场与贸易政策研究所研究员(2002,2004-05),丹麦哥本哈根大学食品与资源经济系客座教授(2007,2008,2009),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访问教授(2008),德国哥廷根大学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系客座教授(2010,2011)。国际农业经济学家协会(IAAE)会员,德国DAAD、DSE和丹麦Danida获得者,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7),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002)、第一层次(2006)和重点层次(2008)人员;近年来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大项目、联合国ESCAP、德国DFG、德国BMBF、中德政府农业科技合作、中丹政府科技合作等课题的研究,在《经济研究》、《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e》和《Food Policy》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八十多篇论文,其中SCI和SSCI收录9篇,浙大权威和一级期刊30余篇,在国内外出版5本专著,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
研究领域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1)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2)农产品市场与贸易分析(3)资源与环境经济管理
技术经济管理专业(1)技术经济与数量经济分析(2)风险分析与投资管理(3)科技管理与知识产权
讲授课程
农业经济管理理论前沿、风险分析与管理、农业政策分析理论与模型(博士生)
技术经济理论前沿、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硕士生)
发展经济学(本科)
出版图书
主要成果
近年来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 中国农业经营风险决策与管理对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3-2005。
[2] 粮食市场化改革的农业结构变动效应及对策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2-2003。
[3] 中国农户结构变动:理论与实证研究。德国科学基金(DFG),2001-2005。
[4] 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对浙江农业结构变动效应的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002-2003。
[5] 环境不断变化中的中国—欧盟农产品贸易增长潜力研究。中国-德国农业科技合作项目,2004-2006。
[6]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中欧农产品贸易影响与对策研究。中国-丹麦政府科技合作项目,2002-2005。
[7] 中国入世对国内农产品市场及国际市场的影响研究。中国-德国农业科技合作项目,2001-2003。
[8] 欧盟农业政策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中国-欧盟高等教育合作项目,1999-2001。
[9] 中国发达地区粮食发展潜力的量化研究。国家留学基金,1998-2000。
[10] 中国农业生产发展与政策研究。德国学术交流中心,1995-1997。
[11] 提高区域农业竞争力与粮食安全性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路与对策研究》子项目,2004-06。
[12]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机理与政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6-2008。
[13] 浙江省主要农产品产量、价格和收益互动关系:实证研究及其政策启示。浙江省省长基金,2005-06。
[14]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创新模式研究。浙江省水利厅,2005-2007,主持。
[15] 浙江现代畜牧业发展与政策研究。浙江省畜牧局,2005-2006,主持。
[16] 基于CGE模型的浙江工业化与城市化对水土资源利用的影响研究。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2007-2009。
[17]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与政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 2006-2009。
[18] 国际生物乙醇生产发展及其对粮食安全的政策启示。中国丹麦政府科技合作项目,2009-2010。
[19] 中国农业、养殖业和城镇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研究。德国科技部(BMBF),2008-2012。
[20] 浙江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研究。浙江省水利厅,2009-2011。
[21] 浙江省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新机制研究。浙江省水利厅,2010-2012。
[22] 中国农户农业生产、非农劳动和消费需求联动增长机理与政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1-2013。
[23] 浙江省农村供水管理研究。浙江省水利厅,2011-2012。
[24]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经济影响与对策研究: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德国RB基金,2011-2013。
发表论文
主要国际期刊文章:
* Chinese Grain Supply and Demand in 2010: Regional Perspective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In: Germ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Vol 3/2005 (55), p. 61 – 68.(英文,SCI收录论文) 1/2
* Effects of Agricultural Market Policy on Crop Production in China. In: Food Policy, Vol. 27/5-6 (2003), p. 561-573.(英文,SCI和SSCI收录论文) 1/1
* Agrarmarktpolitik in China nach dem WTO-Beitritt: Reformen und Perspektiven. In: Germ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4/2002 (52), p. 249 – 254。(德文,SCI收录论文)1/1
* Chinese Agriculture after the WTO Accession: Competitiveness and Policy. In: Quarterl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e, Vol. 40 (2001), No 3, p. 251-268. (英文)1/1
* Zur Frage der Wettbewerbsfähigkeit der chinesischen Landwirtschaft nach dem WTO-Beitritt. In: Berichte über Landwirtschaft, Vol. 79(2001), p 97-111. (德文,SCI收录论文) 1/1
* Auswirkungen der chinesischen Agrarmarktpolitik auf die Pflanzenproduktion in der Provinz Zhejiang in der VR China. In: Berichte über Landwirtschaft, Vol. 76(1998), p.115-130。(德文,SCI收录论文)1/1
* Ueberlegungen zur Entwicklung der Landwirtschaft in der VR China. In: Berichte über Landwirtschaft, Vol. 70(1995), p.315-327。(德文,SCI收录论文)1/2
* Inter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s: Catalysts for Increased Chinese Food Quality. Copenhagen Journal of Asia Studies,Vol 26, Issue 1, 2008. 1/2
* Integrating Africa to Global Economy: Seeking a Trilateral Partnership of Sino-US and European Union. Af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Vol. 4 (10), pp. 903-912, October, 2009. (英文,SSCI收录论文)2/2
* Policy Reform and Productivity Change in Chinese Agriculture: A Distance Function Approach. I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ume 81, Issue 1, October 2006, Pages 61-79. (英文,SSCI收录论文)3/3
近年来主要国内期刊文章:
* 兼业农民的非农就业行为及其性别差异 中国农村经济,2011年第6期。(浙大一级期刊)。1/2
* 中国出口增长的就业效应:基于CGE模型的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第9期。(浙大一级期刊)。1/2
*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启示。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 第04期。(浙大一级期刊)。1/3
* 江西虚拟水消费与贸易研究——基于投入产出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年第8期。2/2
* 排污强度的空间差异与收敛: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经济经纬》,2011年4期。1/2
* 基于当前经济形势如何优化治理家族企业。《中国外资》,2011年第14期,人大复印资料《企业家信息》2011年08期全文转载。(浙大一级期刊)。2/2
* 规模化养殖场废弃物处理方式的优化研究——以北京顺义区某村生猪养殖为例。《中国畜牧杂志》2011年第6期。(浙大一级期刊)。1/3
*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粮食供求变化趋势。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11年05期全文转载。(浙大一级期刊)。1/3
* 水资源协调利用的利益补偿机制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生态环境与保护》2011年03期全文转载。(浙大一级期刊)。1/2
* 跨区水利工程投入与受益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研究。《水利学报》,2010年第8期。(浙大一级期刊,EI收录)。1/3
* 中国技术创新区域变化及其成因分析——基于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科学学研究》,2010年第10期。(浙大一级期刊)。2/2
* 集约化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来自北京顺义区农村的政策启示。《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年4期。1/4
* 中国工业减排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LMDI的实证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年第10期。1/2
*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县域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10年第5期,人大全文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10年10期全文转载,(浙大一级期刊)。2/2
* 粮价波动下的东部动物性食品消费研究。《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4期。2/2
* 农民工健康权益问题的理论分析:基于环境公平的视角. 《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3期。(浙大一级期刊)。1/2
* 中国居民食品消费的AIDS模型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年第9期。2/2
*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人地关系, 非农就业与劳动报酬的影响效应。《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8年第9期全文转载。(浙大一级期刊)。1/3
* 中国粮食生产空间布局变迁实证。《经济地理》,2008年第5期。(浙大一级期刊)。2/2
* 国家财政支农与农民增收的实证研究。《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1期。1/2
* 收入增长中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趋势实证研究。《技术经济》,2008年第2期。1/2
* 上海财政支农结构及政策优化评析——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理论。《技术经济》,2008年第11期。1/2
* 农地流转供求关系实证分析—以上海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期。(浙大一级期刊)1/2
* 中国玉米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1990-2004年。《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4期。2/2
* 谈大学生“村官”在和谐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青少年导刊》2007年第11期全文转载。(浙大一级期刊)2/2
* 浙江省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的基本判断及综合评价。《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1/3
* 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及其成因实证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1/2
* 干旱地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参与式管理的农户行为分析。《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7年第5期全文转载。(浙大一级期刊)2/2
* 教育资源不均等对收入差异影响研究。《复旦教育论坛》,2007年第6期。1/2
* 关于我国教育发展与收入差异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8年第4期论点摘编。1/2
* 中国—欧盟农产品贸易增长动因分析:基于CMSA模型。《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12期。(浙大一级期刊)1/2
* 农业产业化中农户经营风险特征及有效应对措施。《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5年第11期全文复印。(浙大一级期刊)1/2
* 农户种植业风险及其认知比较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2/3
* 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农业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6年第2期。2/2
* 俄罗斯土地改革历程与现状。《世界农业》,2006年第1期。2/2
* 我国大豆期货价格协整关系与引导关系的实证研究。《农业经济》,2006年第4期。2/3
* 市场化转型中的农民收入影响效应研究——对浙江、湖北两省的实证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5年第12期全文复印。(浙大一级期刊)。1/2
* 中国与欧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6年第5期全文复印。(浙大一级期刊)。1/2
* 农户农业生产的风险反应:以浙江为例的MOTAD模型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12期。(浙大一级期刊)。1/2
* 中国粮食供求展望:一个分区域、多市场模型的模拟分析。《中国农业经济评论》,2005年第3期。1/1
* 重构农业对社会的贡献。《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1期。(浙大一级期刊)。1/2
* 对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需变化趋势的基本判断及其政策启示。《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4年第7期全文复印。(浙大一级期刊)。1/1
* 中国粮食供求变化趋势预测:基于区域化市场均衡模型。《经济研究》,2004年第8期。 (浙大权威期刊)。1/2
* 农业行业协会:利益代表而非经济合作。《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第6期转载。(浙大权威期刊)。2/2
* 粮食政策市场化改革与浙江农作物生产反应:价格、风险和定购。《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3期。(浙大一级期刊)。1/2
* 农业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环境的影响与对策。《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2年第5期全文复印。(浙大一级期刊)。1/2
* 加入WTO后的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和政策改革。社会科学报,2002年总第803期,第三版。
* 明天的农业:激励、制度、基础设施和创新。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6期。1/2
* 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市场化机制和国际制度。自然资源学报,2000年第3期。(浙大一级期刊)。1/2
国际会议论文
* Future Prospective of Grain Supply and Demamd in China: A Regionalized Mulitmarket Model Simulation,In: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edited by Xiao-Yuan Dong and Shunfeng Song),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England, 20060801. 1/1
* Modeling Risk Behavior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Chinese Small Households,contributed paper of the 2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sts,August 2006, Queensland, Australia. 1/3
* Prospects of Grain Supply and Demand in China, contributed paper of the 2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sts,August 2006, Queensland, Australia. 1/1
* MOTAD模型的浙江农户农业生产的风险反应分析。载《全球化与中国农业》,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3月。1/2
* Der Einfluss von Politikreformen auf Produktivitaet und Effizienz landwirtschaftlicher Unternehmen in China. In: Perspektiven in der Landnutzung, Regionen, Landschaften, Betriebe- Entscheidungstrager und Instrumente, GeWiSoLa Band 39, 2004, p 513-521(德文)3/3
* 国际农经管理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基于IAAE大会论文的数量统计和成果整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农业经济学科前沿与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3月科学出版社,第18-32页。 1/1
* Policy Reform and Productivity Change in Chinese Agriculture: A Distance Function Approach. In: Proceedings of the 2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sts (IAAE), August 2003, Durban, South Africa, p. 941– 955.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