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懋

明朝将领、勋臣

陈懋(1379年2月25日-1463年7月31日),字舜卿。南直隶凤阳府寿州(今安徽省寿县)人。明朝初年将领、勋臣,泾国公陈亨之子。

人物生平
靖难立勋
主词条:靖难之役
陈懋生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二月初九(1379年2月25日),为靖难大将陈亨之子,他有胆气,擅长骑射。年届弱冠时,陈懋便以舍人身份随父从军。靖难之役中,陈懋随父投靠燕王朱棣,并参与坝上、广昌、蔚州(今河北蔚县)、大同、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容城定兴一带)、济南(今山东济南)等地的战斗,任指挥佥事
建文二年(1400年),陈亨因伤去世,陈懋率领父亲的旧部,独自抵御南军于单桥(今河北沧州单桥村)、藁城、西水寨(今河北保定)、东平(今山东泰安)、固镇、小河(今安徽境内之濉河),屡立战功,累升至右都督。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攻入南京(今江苏南京),并于不久后即位。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论功行赏,进拜陈懋为奉天翊卫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封宁阳伯,食禄一千石,允许子孙世袭伯爵,赐诰券
镇守宁夏
永乐六年(1408年)三月,陈懋佩征西将军印,以总兵官职镇守宁夏。陈懋到宁夏后,使当地号令一新,他善于抚恤降兵。
永乐七年(1409年)六月,北元国公阿滩卜花朵来等率部归降。丞相昝卜、王亦儿忽秃、典住哥,平章都连、脱儿赤,司徒秃鲁塔失,国公卜答失里,同知朵儿只速可,同佥阿束等帅众来降,有部众三万,牛、羊、驼马十余万。十月,陈懋率军至下梧桐地域,遭遇率家属前来归降的北元知院秃赤与其弟司徒、知院伯颜不花,陈懋将其送至北京。十一月,都连等叛逃,陈懋率众于黑山追擒都连,并尽收其所部的人口畜牧。同年十二月,朱棣加封陈懋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进封宁阳侯,累加俸至三千石。
屡从北征
主词条:明成祖北伐
永乐八年(1410年)三月,陈懋跟从朱棣北征,督师左掖
永乐十一年(1413年),陈懋巡视宁夏边界。之后获命统领山西陕西两个都司以及巩昌平凉卫所的士兵,驻军宣府
永乐十二年(1414年)二月,陈懋再次跟从朱棣北征,统领左哨。六月,天气忽冷,陈懋与成山侯王通率先进攻,都督朱崇等乘机一并发兵,获得大捷。
永乐十三年(1415年),陈懋回到宁夏继续镇守。同年,朱棣敕令其防边。
永乐二十年(1422年),陈懋第三次跟随朱棣北征,并率领御前精骑在屈裂河破敌,另派五千骑兵在黄河东北逮捕其余敌军,并在山泽等地进行歼灭。七月,明军还师时,武安侯郑亨率领辎重部队先行,陈懋断后并隘口埋伏。鞑靼军来犯时,陈懋以老弱兵力及辎重引诱鞑靼军,等到接战时,伏兵趁机出击,大破敌军,并斩获过半。还京后,朱棣赐龙衣玉带,并册封其女为丽妃。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七月,陈懋率领陕西宁夏甘肃三镇部队,第四次跟随朱棣北伐,征讨阿鲁台,并担任前锋。十月,明军抵达上庄堡,陈懋得知鞑靼为瓦刺所败,于是率军追至宿嵬山口,接纳了来降的鞑靼王子也先土干(后赐名金忠)等人。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陈懋与忠勇王知院配合,再次担任前锋,参与第五次北伐。六月,明军进至玉沙泉,朱棣以答兰纳木儿河将近,命诸将严兵以俟。随后,朱棣命陈懋与金忠率军先进侦查,陈懋回报不见阿鲁台踪迹。朱棣遂派张辅王通等分兵至山谷间搜索其踪迹,陈懋等继续侦查,朱棣进驻河上等待消息。陈懋等引兵至白邙山,仍无所获,因粮尽还师。不久后,朱棣下令回师。同年,朱棣在榆木川病逝,当时部队在外,京城守备空虚。太子朱高炽(明仁宗)召陈懋与阳武侯薛禄率三千骑兵援驰归京以保卫京师。陈懋抵京后,奉命掌管前军都督府。朱高炽即位后,加陈懋为太保。授其长子陈昭勋卫之职,允许子孙世袭宁阳侯爵。
威震漠北
洪熙元年(1425年),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对陈懋尤为厚待,于宣德元年(1426年)命其率京军跟随自己平定朱高煦叛乱。十月,陈懋仍佩征西将军印,出任宁夏总兵官。
宣德三年(1428年)春,陈懋上奏请求迁徙灵州城,以便防守。
宣德四年(1429年)春,陈懋得到黑、白两只兔子,进献朝廷,朱瞻基大喜,亲自画马赐给陈懋。陈懋久镇西北,威名震漠北。但他恃宠自恣,藏匿收敛了大量财富。因此屡次遭到弹劾,朱瞻基令有关部门以征收赃物的名义,宽恕其罪。陈懋自陈已经用尽,朱瞻基于是下诏贷免。
宣德六年(1431年)四月,陈懋奉诏回京。
宣德十年(1435年),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命陈懋与张辅参议朝政。六月,陈懋佩平羌将军印,充任总兵官,镇守甘肃。同年冬,鞑靼扰边,陈懋派兵援救,后围困解除,并斩获多人。参赞侍郎柴车弹劾其因失律致寇乱,且又取敌军所遗老弱,替都指挥马亮等人请功受赏,应当论斩。朱祁镇下诏将其免死,但将陈懋的爵位革除。
正统五年(1440年),朱祁镇恢复陈懋的爵位,并任其为奉朝请
出讨民变
主词条:邓茂七起义
正统十三年(1448年),农民邓茂七在福建沙县发动民变,都御史张楷等迁延许久,讨伐进展缓慢。
正统十四年(1449年)正月,朱祁镇因众军讨伐许久无功,便派遣陈懋佩征夷将军(一作征南将军)印,充任总兵,率领京营及江、浙的军队前往讨伐。到浙江时,有部将建议分兵扼守海口,被陈懋斥为自缚致死之策,而改为主动进攻。
二月,陈懋率军抵达建宁,邓茂七已在之前的战斗中死亡。其余部在邓茂七之侄邓伯孙的带领下退至尤溪、沙县一带,诸将准备对其屠杀,而陈懋则称此举反而“坚定敌心”。于是下令招抚,叛军大多投降。之后陈懋再命军分道逐捕,于是将其悉数平定。但沙县被招降的叛军叛降无常,导致局势不稳。恰逢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由郕王朱祁钰(明代宗)即位。朱祁钰即位后,便下诏命陈懋回师。此时又有言官弹劾陈懋,朱祁钰以叛乱已平为由不再追问。并加升陈懋为太保,掌中军都督府事务。
景泰元年(1450年)九月,朱祁钰亲临经筵,命陈懋知经筵事。
景泰三年(1450年)四月,陈懋兼任太子太师。八月,陈懋兼管宗人府事。
晚年生活
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发动夺门之变,拥立被囚禁在南宫的朱祁镇复辟。朱祁镇复位后,再增陈懋二百石的食禄。
天顺六年(1462年)春,陈懋突然患病。次年七月十六日(1463年7月31日),陈懋去世,享年八十五岁(《明史》称八十四)。朱祁镇为此辍朝一日,并派人谕祭营葬。追封其为浚(濬)国公,谥号武靖。太子及诸王也各自遣使致祭。同年,陈懋与夫人严氏合葬于北京西香山之原上。
主要影响
陈懋早年随父参与靖难之役,屡建战功。自永乐八年(1410年)至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参与明成祖朱棣的五次北征,两次担任先锋。宣德元年(1426年),随明宣宗朱瞻基讨平朱高煦叛乱
永乐六年(1408年),陈懋镇守宁夏,他善于抚恤降兵。次年,北元丞相昝卜及平章司徒国公知院十余人等相继来降。他还于黑山追擒叛逃的平章都连,尽收其所部的人口畜牧。宣德元年(1426年),陈懋再次镇守宁夏。明英宗即位后,出镇甘肃。陈懋久镇西北,威名震漠北。
正统十三年(1448年),陈懋率京营及江、浙的军队前往讨伐福建邓茂七领导的民变。陈懋抵达后,安抚叛军余部,稳定局势。
历史评价
总评
陈懋体貌魁梧,髯部修美,声如洪钟。他胸怀磊落,尊重礼敬士大夫。陈懋也是唯一一位以靖难之役功臣受封,而活至天顺(1457年—1464年)年间仍保持爵位的将领。他久保名位,数次遭遇起落,但最后得以功名而终。不过陈懋为人穷奢极侈声伎满堂,即使到老也不变。
历代评价
朱棣:昔朕遘内难,艰危迫身,尔父亨,首帅义师,从朕征战,功未竟而先没。尔时随父兵间,亦効劳绩。……比者命守边陲,又能殚心奋力,招徕远人,勦戮叛逆,使边境靖宁。(《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引)
刘锴:且如宁阳侯陈懋,领军南征闽蛮,奏称贼平。及其班师,寻复扰乱,多官勅奏无功,反增禄加赏。(《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引)
李贤:①公伟观修髯,语音洪亮,胸怀磊落,敬礼文士,虽位极人臣,未尝妄自尊大,而南征北伐,隐不言功,当为中兴名将称首。②寿有陈宗,父子杰特。泾公浚公,后先开国。文皇靖难,孰多勋劳。泾公辅之,首秉节旄。奋武桓桓,所向披靡。大事垂成,星殒于垒。浚公承之,以笃世忠。鼓勇前驰,泾公是同。跃马挥戈,到处渫血。乃伯乃侯,成此茂烈。金符虎节,屡镇边陲。于征于狩,无远不随。闽冦劻勷,东南震恐。浚公征之,遂辑其众。巍巍勋戚,历事五朝。龙衣玉带,惟帝之褒。寿嘏既纯,允显大纪。容与承平,宿将有几。煌煌愍册,贲此令终。生死哀荣,孰如浚公。西山嵯峩,佳城在侧。史臣勒铭,千载辉赫。(《宁阳侯赠浚国公谥武靖陈懋神道碑铭》)
孙继宗:懋伟观修髯,语音洪亮,胸襟磊落。同时靖难功臣,至是无有存者,惟懋久享禄位。然穷奢极侈,声伎满前,虽老不少减云。(《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
何乔远:太祖中原既定,贻于孙子,成祖之时,四夷宾服,岂徒然哉?所以鞭笞招抚,有其人焉,予于诸公足以观之。(《名山藏》)
人际关系
亲属成员
亲属参考资料:
侯爵世系
陈懋于明成祖时因功累封宁阳侯,子孙世代承袭,共历八世九代,传至明亡而绝。
第一代:陈懋,永乐元年(1403年)封宁阳伯,予伯爵世券。永乐七年(1410年)进封宁阳侯,予侯爵世券。宣德十年(1435年)削爵。正统五年(1440年)复爵。天顺七年(1463年)去世,追封浚(濬)国公,谥号“武靖”。
第二代:陈润,陈懋之子,天顺七年(1464年)袭爵。成化三年(1467年)去世。
第三代:陈瑛,陈润之弟,成化七年(1471年)袭爵。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免为勋卫
第四代:陈辅,陈瑛之侄,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袭爵。弘治元年(1488年)因罪下狱,失侯。弘治八年(1495年)去世。
第五代:陈继祖,陈瑛之孙,正德元年(1505年)复爵。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去世。
第六代:陈维藩,陈继祖之子,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袭爵。隆庆二年(1568年)去世。
第七代:陈大纪,陈维藩之子,隆庆二年(1568年)袭爵,隆庆六年(1572年)去世。
第八代:陈应诏,陈大纪之子,万历十年(1582年)袭爵。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去世。
第九代:陈光裕,陈应诏之子,泰昌元年(1620年)袭爵。去世时间不详。
侯爵世系参考资料:
史料索引
《宁阳侯赠浚国公谥武靖陈懋神道碑铭》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三百五十四》
名山藏·卷六十》
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一·亲征漠北》
《明史纪事本末·卷三十一·平浙闽盗》
明史·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
江南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