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民,男,汉族,1972年6月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专业毕业,东北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日本京都大学医学研究科博士后合作研究。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吉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糖复合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会员。
人物经历
1990.08-1994.07 东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理学学士(生物学)
1994.08-1997.07 东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理学硕士(生物化学)
2000.08-2003.07 东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理学博士(细胞生物学)
2005.10-2007.09 日本京都大学 医学研究科 博士后(分子免疫学)
2007.11-2009.11 日本京都大学 医学研究科 JSPS特别研究员(分子免疫学)
2010.04-2010.06 日本京都大学 医学研究科 研究员(分子免疫学)
1997.07-2000.07 东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助教
2000.07-2004.12 东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讲师
2004.12-2011.12 东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副教授
2011.12- 东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0.03-2013.08 东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副院长
2013.08-2016.10 东北师范大学 研究生院副院长、学位办公室主任
2016.10- 东北师范大学 教务处处长
2023.04-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兼)。
职务任免
2023年4月18日,中共教育部党组研究决定:魏民任中共东北师范大学委员会常委。
学术任职
吉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糖复合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主讲课程
1、生物化学(1) 专业基础课。
2、生物化学实验(1) 专业基础课。
3、生物化学(2) 专业基础课。
4、生物化学实验(2) 专业基础课。
5、高级生物化学 基地班必修课。
6、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专业系列课。
研究方向
1、凝集素分子家族在
肿瘤免疫耐受形成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2、O-糖基化修饰在免疫细胞的稳态维持、代谢与增殖调控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3、抗体的体细胞超变(SHM)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主要贡献
课题研究
1、魏民,
王丽,
陈珊,
生物技术专业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东北师范大学教学研究,2010,59:130-134。
2、魏民,
张丽萍等,高师生物化学考试体系改革方法初探,东北师大学报,2000,11:91-93。
3、张丽萍,梁忠岩,魏民等,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高等理科教育2001,6:45-49。
4、王丽,邹明谦,陈珊,段晓刚,魏民等,生物学科考试体系改革的探索,高等理科教育,2000,2:38-41。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1名。
出版教材
1、张丽萍,魏民,王桂云主编,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科研项目
近5年主持的科研项目:
2013.01-2016.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85万。
2013.01-2016.12 东北师范大学双十项目 1000万。
2012.01-2015.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50万。
2012.01-2014.12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50万。
2012.01-2014.12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5万。
2010.10-2013.09 东北师大青年学术骨干培养计划 10万 2007.01-2009.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7万。
科研成果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SCI论文:
1. Sulfochitosan inhibits P-selectin-mediated HL-60 leukocyte adhesion under flow conditions. Cell. Mol. Biol. Lett., 2013, 18(2): 200-208 (IF=1.953) 通讯作者。
2. Structures of (1→6)-β-d-glucans from Bulgaria inquinans (Fries) and their immunological activities. Carbohyd. Polym., 2013, 93(2): 547-552 (IF=3.479) 通讯作者。
3. Inhibition of P-selectin-mediated inflammation cell adhesion by 6SCM-chitin. J. Taiwan Inst. Chem. E., 2012, 43(1): 24-28 (IF=2.11) 通讯作者。
4. Mice carrying a knock-in mutation of Aicda resulting in a defect in somatic hypermutation have impaired gut homeostasis and compromised mucosal defense. Nature Immunol., 2011, 12(3): 264-270 (IF=26.008, cover story) 第一作者。
5. The Synergy of 6-O-Sulfation and N- or 3-O-Sulfation of Chitosan Is Required for Efficient Inhibition of P-Selectin-Mediated Human Melanoma A375 Cell Adhesion. 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 2010, 74(8):1697-700 (IF=1.292) 通讯作者。
6. The C-terminal region of activation-induced cytidine deaminase is responsible for a recombination function other than DNA cleavage in class switch recombina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9, 106(8):2758-2763 (IF=9.643) 第五作者。
7. Periodate-oxidized heparin inhibiting P-selectin-mediated A375 cell adhesion. Chem. J. Chinese U., 2006, 27(2): 236-239 (IF=0.724) 第一作者。
8. Effects of the modification of heparin 6-carboxyl group on inhibitive activity of P-selectin-mediated A375 cells adhesion. Prog. Biochem. Biophys., 2006, 33(1): 72-76 (IF=0.191) 第一作者。
9. Selectively desulfated heparin inhibits P-selectin-mediated adhesion of human melanoma cells. Cancer Lett., 2005, 229(1):123-126 (IF=3.504) 第一作者。
10. Modified heparin inhibits P-selectin-mediated cell adhesion of human colon carcinoma cells to immobilized platelets under dynamic flow conditions. J. Biol. Chem., 2004, 279 (28): 29202-29210 (IF=6.355) 第一作者。现主要从事凝集素分子家族在肿瘤免疫耐受形成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抗体的体细胞超变(SHM)在
自身免疫病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共发表科学研究论文22篇,其中SCI论文14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SCI论文8篇;出版教材1部。
获奖记录
1、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2位),2010。
2、东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第3位),2010。
3、吉林省高校青年教职工“三育人”成果奖,2007。
4、中国细胞生物学会“优秀青年科技论文奖”三等奖,2005。
5、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4位),2005。
6、东北师范大学首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2005。
7、东北师范大学首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最佳教学课件奖,2005。
8、吉林省优秀博士论文,2005。
9、东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第4位),2004。
10、东北师范大学教书育人标兵,2002。
11、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5位),2001。
所获荣誉
2022年5月,入选2022年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拟表彰对象公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