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一门在微观层面洞悉物质奥秘的自然科学,聚焦原子、分子尺度,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规律,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
基本概念
定义
化学是在
原子层次上研究
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这也是
化学变化的核心基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中文“化学”一词,从字面解释就是“自然人为变化的科学”。化学如同物理一样,皆为自然科学的
基础科学。
门捷列夫提出的化学
元素周期表大大促进了化学的发展。如今很多人称化学为“
中心科学”,因为化学为部分科学学科的核心,如
材料科学、
纳米科技、
生物化学等。现代化学下有五个二级学科: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分析化学与
高分子化学。
特点
化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与物理学、生物学、
地球科学、
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例如,
核酸化学的研究成果使今生物学从细胞水平提高到分子水平,建立了
分子生物学。
研究对象
不同于研究尺度更小的
粒子物理学与
原子核物理学,化学研究的元素、分子、离子(团)、化学键的基本性质,是与人类生存的
宏观世界中物质和材料最为息息相关的微观
自然规律。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作为沟通微观与宏观
物质世界的重要桥梁,化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与人类进步和
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它的成就是
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从开始用火的
原始社会,到使用各种人造物质的现代社会,人类都在享用化学成果。人类的生活能够不断提高和改善,化学的贡献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研究意义
化学对我们认识和利用物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对各种
星体化学成分的分析,得出了
元素分布的规律,发现了
星际空间有简单化合物的存在,为
天体演化和
现代宇宙学提供了实验数据。
历史
古代化学
- **萌芽阶段**:远古时期,人类就开始利用火来烧制陶器、冶炼金属等,这是化学实践的早期萌芽。如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能够制作精美的陶器,在商周时期青铜冶炼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 **炼金术和炼丹术时期**:在古代的中国、埃及、希腊等文明中,炼金术和炼丹术盛行。炼金术士试图将普通金属转化为黄金,而炼丹家则希望炼制出长生不老的丹药。虽然他们的目标最终没有实现,但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方法,比如发现了一些金属的性质、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等。
近代化学
- **化学科学的奠基**
- **波义耳的贡献**:17世纪,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使化学从炼金术和医药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的著作《怀疑派化学家》是化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 **拉瓦锡的贡献**:18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定量实验,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推翻了燃素说,建立了燃烧的氧化理论,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化学理论的发展**
- **道尔顿的原子论**: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认为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性质和质量。这一理论解释了许多化学现象和定律,标志着近代化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 **阿伏伽德罗的分子学说**: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认为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则不能再分。分子学说的提出解决了原子论在解释一些化学现象时所遇到的困难,使人们对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他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排列成一个表格,发现元素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为化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使人们能够更加系统地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现代化学
- **现代化学理论的建立**
- **电子的发现**: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发现了电子,揭示了原子内部的结构,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传统观念,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 **量子力学与化学**:20世纪初,量子力学的发展为化学提供了更精确的理论基础。量子力学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原子和分子的结构、化学键的形成等问题,使化学从经验科学逐渐转变为理论科学。
- **化学的分支与应用**
- **分支学科不断涌现**:随着研究的深入,化学逐渐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如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等。这些分支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推动了化学科学的不断发展。
- **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现代化学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等诸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材料科学中,化学家们研制出了各种高性能的新材料,如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在生命科学中,化学为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研发新的药物等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学科分类
化学在发展过程中,依照所研究的分子类别和研究手段、目的、任务的不同,派生出不同层次的许多分支。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化学传统地分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四个分支。20年代以后,由于
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
化学键的电子理论和
量子力学的诞生、电子技术和
计算机技术的兴起,化学研究在理论上和实验技术上都获得了新的手段,导致这门学科从30年代以来飞跃发展,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化学内容一般分为生物化学、有机化学、
高分子化学、
应用化学和
化学工程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等七大类共80项,实际包括了七大分支学科。
根据当今化学学科的发展以及它与天文学、物理学、数学、生物学、医学、地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的情况,化学可作如下分类: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普通
有机化学、
有机合成化学、金属和非
金属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
生物有机化学、有机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分析化学
化学分析、仪器和新技术分析。包括性能测定、监控、各种光谱和光化学分析、各种
电化学分析方法、
质谱分析法、各种电镜、成像和形貌分析方法,在线分析、活性分析、
实时分析等,各种物理化学性能和生理活性的检测方法,萃取、离子交换、色谱、质谱等
分离方法,分离分析联用、合成分离分析三联用等。
高分子化学
核化学
生物化学
一般
生物化学、酶类、微生物化学、
植物化学、
免疫化学、发酵和
生物工程、食品化学、
煤化学等。
材料化学
相关概念
化学变化
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如蜡烛燃烧、钢铁生锈、食物腐烂、粮食酿酒、动植物呼吸、光合作用等等)。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化学
专业术语,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所属物质类别的化学通性:
酸性、
碱性、
氧化性、
还原性、
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的核心,是118种
化学元素的集合表。
元素周期表是
元素周期律用表格表达的具体形式,它反映元素原子的内部结构和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元素周期表简称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有16个族和4个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能反映该元素的
原子结构。周期表中同一横列元素构成一个周期。同周期元素原子的
电子层数等于该周期的序数。同一纵行(第Ⅷ族包括3个纵行)的元素称“族”。
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
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是近十年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新化学婴儿”。它涉及有机合成、催化、
生物化学、
分析化学等学科,内容广泛。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是在始端就采用预防污染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
零排放或零污染。世界上很多国家已把“化学的绿色化”作为新世纪化学进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研究方法
实验法
观察法
模型法
比较法
假说与验证法
数据分析法
这些研究方法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推动着化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化学教育
概述
中国化学教育从初三开始,高中成为理科之一,除两本必修教材外,又有《
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技术》《
物质结构与性质》《
化学反应原理》《
有机化学基础》《
实验化学》六个
选修课程。全国一共六个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鲁教版、浙科版、粤教版、上教版。新高考改革中,成为四门选修科目之一。
实验仪器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
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
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
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
基础研究和
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
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
科学素养,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
技术开发和
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
知识技能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含
仪器分析)、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含
结构化学)、
化学工程及化工制图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
4.了解国家关于科学技术、化学相关产业、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法规;
5.了解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相关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
文献检索及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
学术交流的能力。
开设院校
专业排名
世界
中国
发展前景
1.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如: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产量;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2.化学是一门很实用的自然学科,它与数学、物理等学科共同成为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基础。化学的核心知识已经应用于自然科学的各个区域,化学是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的重要支柱。不同于研究尺度更小的粒子物理学与核物理学,化学家研究的原子、分子、离子(团)、化学键,其所在的尺度是微观世界中最为接近宏观的,因而可以利用化学来制备人类需要的,且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能的物质和材料。化学家们运用化学的观点来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用化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例如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健康问题、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3.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产生了很多边缘学科,如生物化学、地球化学、宇宙化学、海洋化学、大气化学等等,使得生物、电子、航天、激光、地质、海洋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4.培养不断进取、发现、探索、好奇的心理,激发人类对理解自然、了解自然的渴望,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当今,化学日益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总之,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电子,冶金,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