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实验中学是大同市政府2005年7月1日审批成立的一所高起点、现代化、示范性的寄宿制公立寄宿制完全中学,坐落在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美丽的文瀛湖畔。新成立的大同市实验中学,重新选派校长、组建机构、招聘教师、招收学生。同时比照大同一中和大同二中的建制,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高质量的要求来创办学校。学校定位为市内一流、省内名校、全国知名。 毗邻大同市气象局,开发区工委。
地理位置
校园环境
校园占地面积200亩,绿化面积达60%,校园内绿树红楼交相辉映,喷泉石景相映成趣,白杨守护红墙,雪松庇荫长廊,丁香簇拥楼宇,花团锦簇,翠柳成荫,步移景异,令人心旷神怡。充满绿色和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乐园。
校园内有高标准初高中教学综合楼各一幢、实验楼一幢、电教楼一幢、教师公寓两幢;学生公寓三幢、立体餐厅两幢。每个教学班都装备84寸智能
交互式教学一体机,高清教学展台,音响系统等多媒体教学设施。高三年级的每个教室都配备日常教学常态化录播系统。每位教师配备办公电脑,师机比达到1:1。千光校园局域网接点配置到每个教师办公桌和教学班级;一幢实验楼,内有3个化学、3个物理、2个生物实验室及足量的准备室、库房和办公室;一幢电教楼,2个多媒体教室、1个精品课堂录播教室、4个计算机室、图书馆有可供240人同时阅览的电子图书室、一座高标准的天文台和一个可容纳570人的多功能学术报告厅;投资近1500万元的400米塑胶跑道的标准操场1个,足球场1个,篮球场7个和5000平方米的体育馆;医务室、洗浴中心各1个;学校建有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校园广播音响系统,学校安全监控,为日常教育教学、安全保卫需要提供了保证。
办学历史
前身为大同市第二中学分校,建造之初仅有高中教学楼,电教楼,实验楼,平面食堂,三幢学生公寓和一个简易土操场,由于原学校为公私合营,持续时间并不长。后来在大同市政府于2005年7月1日审批,在原大同市第二中学校分校基础上扩建成立了一所高起点、现代化、示范性的寄宿制公立完全中学——大同市实验中学。
办学条件
学校以“笃学、尚德、博爱、致远”为校训,秉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让每个学生都走向成功”的办学理念,坚持“依法治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方略,坚持“创名校、出名师、育名生”的办学目标。
办学方向
力求使学校成为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实验性、示范性的大同教育之窗。力求使学校在办学环境、教育理念、管理模式、教学改革、办学成果等诸多方面跨入山西省优质学府的行列。
办学目标
打造一支精品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学养丰厚、热爱学生的教师,推出一批学者型、专家型教师;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构建开放性的育人体系,注重培养过程,培养一批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优秀学生。
取得成就
建校以来,学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行为日益规范,教育教学质量和中、高考成绩飞跃攀升,其中2017年高考二本B类以上达线人数327人,2018年高考二本B类以上达线人数421人,2019年高考二本B类以上达线人数517人,2020年高考二本B类以上达线人数551人(不含艺术、体育),办学水平位居大同市优质教育学校行列。
师资力量
学校面向全国选调优秀教师,现有在职教师275人,本科以上学历达100%,有24人获国家级荣誉和奖励,省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达30多人。在各级政府关怀下,学校从筚路蓝缕到初具规模,经历了十五载的风雨洗礼,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嬗变。
学校现有教职工291人。其中,男101人,女190人,硕士研究生32人,大学本科259人。特级教师2名,正高级教师1名,副高级教师88名,中学一级教师108名。获“全国五一劳动奖”教师1名,省级骨干教师2名,市级骨干教师68名,学术带头人5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3人。现有退休教职工9人。
管理模式
学校是寄宿制中学,对学生实行全封闭管理模式,钢性制度柔性管理。公寓温馨如家,派有专职生活班主任,实行准
军事化管理。食堂伙食营养配餐,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文化传统
以德为先,构建和谐校园。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发展。爱国、科学、民主,办真教育、树真人才。
首任校长
赵兴华,男,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原山西省重点中学浑源中学校长,原山西省大同市实验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
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首届“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山西省中学语文“金钥匙”奖获得者,山西中语会理事。1993年,他作为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江泽民总书记接见,2007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校长,2010年被评为德育工作优秀校长。
自2005年任山西省大同市实验中学校长至2014年初,他提出“人本、人性、人文”办学理念,面向全国选调优秀教师,大胆革新,实施“高起点规划、高水平管理、高质量育人、高效能办学”,坚持“创名校、出名师、育名生”的办学目标,从05建校至14年九年来,实验中学从管理到教学,已经走在大同市教育行列的前沿,成为具有高起点、前瞻性、创新性、实验性、示范性的大同教育窗口。
他曾先后主持山西省大同市实验中学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并确定该校为本课题基地学校;负责课题《优化课程配置,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经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总课题专家组审核,鉴定等级二等奖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市级刊物上发表。
第二任校长
薛志文,男,汉族,大学,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一九八零年七月参加工作,原大同四中校长、党总支副书记。2014年1月17日经市委市政府委派调任到
大同实验中学担任校长一职,现任大同市实验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
1985年―1993年在大同十四中工作,先后担任班主任、教研组长、教务处主任、副校长职务。曾带过的班高考成绩优秀,达线率达30%,所教数学科成绩名列全市前茅。在担任教务处主任、教学副校长期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由于他的工作出色,先后被评为“大同市优秀班主任”、“大同市德育先进工作者”、“大同市优秀教师”、“大同市优秀党员干部”等。1993年破格晋升中学高级教师,是当时山西省最年轻的高级教师。
1994年―1999年,任大同十二中校长、党支部副书记,带领全校师生员工,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硬是把一所“师资素质差、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差”的三差学校,变成了一个全市瞩目的优秀学校,中考成绩连续三年进入全市前五名。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任期目标考核优秀学校”,连续五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并荣获“全国环保网络学校”“山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山西省治理乱收费先进学校”、“大同市绿化先进单位”“大同市卫生达标单位”、“大同市考核先进单位”、“大同市文明学校”、“大同市文明单位”等称号,个人先后被评为“山西省精神文明先进个人”、“山西省三育人先进个人”、“山西省创建卫生城市先进个人”、“大同市劳动模范”、“大同市杰出青年”、“大同市劳动竞赛二等功”等。
1994年2月,大同市十四中优秀数学教师薛志文离开十四中到了十二中,成为大同市当年最年轻的校长。面对他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 ?学校底子薄、生源差、教师队伍不稳定,且参差不齐,教学设备也十分简陋。十二中该如何振兴呢?面对社会和家长的疑虑与担忧,薛志文确定了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办学思路,狠抓了三个转变 :一是转变教育目标观,以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目标,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二是转变人才质量观,不以能否上重点高中作为标准衡量学生。三是转变教育质量观,不单用分数衡量教育质量。与此同时,学校力促“四个一”活动的开展:上好每一节课,关心每一个学生,规范每一个言行,不让一个家庭困难学生辍学。全校上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活动,为了搞好改革,他经常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邀请市教研室人员来校观摩指导。十二中慢慢地变了,学校教学质量稳中有进,连续三年中考成绩位于市直学校前列。学校门口挂满了国家、省、市授予的各种荣誉金牌。他也成为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省先进文明个人。1999年5月20日,薛志文又走进了十中的大门。
1999年―2002年,任大同十中校长。他开拓进取、勤奋工作、负重奋进、争创一流,经过努力,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使校风校貌有了根本的变化,社会声誉空前高涨,成为全市学生择校的热点学校之一。学校被评为“山西省文明单位”、“山西省劳动竞赛集体二等功”、“山西省优秀基层党组织”、“大同市文明单位”,2001年学校被评为“省示范初中学校”,他本人也被评为“大同市文明市民标兵”“大同市跨世纪杰出青年”,学校多次受到省、市级领导的赞扬。
2002年4月,薛志文同志任大同四中校长、党总支副书记后,正值新一轮教育改革大潮的兴起,他审时度势、卓有远见地提出积极吸取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时代精华,走符合四中实际的办学之路的思路。
2014年1月17日调任至实验中学后,狠抓教学成绩,连续三年高考二本达线人数以百人增加,2019年高考二本达线人数突破500人大关,使实验中学由原来的普通学校跻身为大同市一流学校梯队成员。同时薛校长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校园校貌再上新台阶,进行了校园硬化亮化,校园监控安防全覆盖,图书馆改扩建为4032平米(由田家炳先生捐资),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薛志文同志还是中国数学学会会员、山西省自然学会会员、山西省教育学会会员、大同市数学学会理事。参加过大型辞书《数学辞海》的编写工作,有三十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现任领导
姓名:温月冬
性别:男
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务:党总支副书记、校长
职称:中小学高级教师
工作分工:全面主持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
姓名:王有才
性别:男
学历:大学本科
职务:党总支书记
职称:中小学高级教师
工作分工:全面负责学校党务工作
姓名:郭红英
性别:女
学历:大学本科
职务:副校长
职称:中小学高级教师
工作分工:全面负责学校初中部工作
姓名:李建基
性别:男
学历:大学本科
职务:副校长
职称:中小学高级教师
工作分工:全面负责学校高中部教学工作
姓名:张玉龙
性别:男
学历:大学本科
职务:副校长
职称:中小学高级教师
工作分工:分管学校后勤、总务、安全工作
所获荣誉
2020年9月25日,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
2023年6月,入选首批
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名单。
2024年1月,入选教育部公示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