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县,隶属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地处黑龙江省南部,东南以分水岭为界与方正县、延寿县、尚志市接壤,北与巴彦县、木兰县、通河县隔松花江相望,西以蜚克图河为界与阿城区为邻。总面积3843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宾县常住人口为444314人。
建制沿革
清代以前
两汉十六国时,肃慎改为
挹娄,后又被
夫余人统治,先后属挹娄与夫余人之一部分。
南北朝时,太和十八年(494年),
勿吉占领夫余全部领土,建置7部,这里属勿吉的
安车骨部的一部分。
隋唐初期,勿吉族改名
靺鞨,宾县境是靺鞨族安车骨部的一部分。
渤海时,属上京
鄚颉府高州(今
阿城区白城村)。
后唐同光四年(926年),
契丹建
辽,属
东京道女真完颜部。女真
阿骨打灭辽建
金,在
枷板河入
松花江口处设曲江县,现
新甸镇仁和金代古城,属
上京路会宁府(今阿城区白城村)所辖。
辽金时期,长春西设有宾州。
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2月,在枷板河流域建立
嘉河卫,同年7月在猞猁河建立撒拉儿卫,9月,在
蜚克图河流域建立
肥河卫。明永乐六年(1408年),建蜚克图卫。
万历十一年(1583年),
建州女真首领
努尔哈赤起兵,占据明
奴尔干都司各地。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立
后金政权。
皇太极继承汗位后,改女真为
满洲。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金为清,建都
盛京。金、清延续明在东北建置,宾县境归
宁古塔将军所辖。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军与满人入关,宾县境人烟渐少,土地荒芜,山林渐多,形成天然野生植物场。
清代时期
清顺治十年至乾隆二十三年(1653年-1758年),归
宁古塔昂邦章京、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镇守吉林乌拉等处将军所属。乾隆九年至光绪六年(1744年-1880年),归
吉林将军阿勒楚喀副都统所属。光绪五年(1879年),吉林将军衙门派王绍元到此踏查,选定在苇子沟建官衙位置。光绪六年(1880年),清廷批准在苇子沟建
宾州厅,”宾州”由此而来。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宾州厅升为宾州直隶厅,在厅属地东南成立
延寿县,归宾州直隶厅管辖。宣统元年(1909年)12月,宾州直隶厅升为
宾州府。在厅属地西南成立
阿城县,东成立
方正县。宾州府管辖延寿、阿城两县,方正县划归依兰厅。
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3月11日,奉
中华民国大总统令,取消府制宾州府改为宾县,成立宾县行政公署。这即是”宾县”的由来。民国十九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东北。民国二十年(1932年),成立伪宾县公署,民国二十二年(1934年)10月,宾县由
吉林省划归
滨江省管辖,民国三十三年(1945年)8月15日,东北光复。民国三十三年(1945年)11月初,建立宾县政府,归滨江省领导。11月中旬,滨江省改称
松江省,宾县归松江省领导。
新中国成立以后
1954年,松、黑两省合并,宾县为
黑龙江省直属县。1958年8月,划归
哈尔滨市所属。1965年8月,划归
松花江地区行政公署所属。1967年2月22日,成立宾县临时接管委员会,同年3月22日成立”三结合”宾县革命委员会,1980年10月8日,恢复宾县人民政府。
行政区划
宾县共辖17个乡级行政区,包括12个镇、5个乡,分别是
宾州镇、
居仁镇、
宾西镇、
糖坊镇、
宾安镇、
新甸镇、
胜利镇、
宁远镇、
摆渡镇、
平坊镇、
满井镇、
常安镇、
永和乡、
鸟河乡、
民和乡、
经建乡、
三宝乡。宾县人民政府驻宾州镇迎宾路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宾县地处
松花江南岸,地跨东经126°55′41″-128°19′17″,北纬45°30′37″-46°01′20″。宾县周长377公里,东西最宽处为107.8公里,南北最宽处为58.8公里。总面积3843平方千米。县城驻
宾州镇,位于境内偏西部,东经127°29′,北纬45°45′。自宾州镇起,往东75公里腰岭子分界线与
方正县、
延寿县接壤,南41公里
太平岭与
尚志市相连,西27公里至
蜚克图河与
阿城区为邻,北17公里至松花江与
呼兰区、
巴彦县、
木兰县、
通河县隔江相望。
地质地貌
宾县大地构成位置属于新
华夏系第二隆起带,与第二沉降带
松辽平原呈过渡地带,南部为
玉泉组地形,分布在弓棚子、李家店、隋家店、石灰窑,直至驼腰岭,大致分为三层:下部为砂板岩层,中部主要为中酸性火山碎屑岩,间夹正常沉积的板岩和大理石透明体,火山碎屑岩和板岩多变质,成角岩;上部层为厚层大理岩、灰角岩薄层。在分布中有
第四系冲积层。北部出露地层较全,从
古生界到
新生界都有出露,第四系广泛出露于南部低山丘陵区。第四系主要分布于河谷平原,上部为亚粘土或黄土状亚粘土,下部为砂、砂砾或不稳定的砂、砂砾石层。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有些地方,如
蜚克图河以东与涛淇河之间无砂砾层,黄土状亚粘土直接与基岩接触,而大团山、小团山、宾安等地基岩呈浅丘状出露地表,
松花江南岸基岩呈条带状分布,形成陡峭地形。东部及东南部低山丘陵区,长期以来一直为上升区,而北、西、东受东南向控制,第四纪以来,处于间隙性的沉降区,东西向断裂和塌陷较为明显。较突出的是松花江断裂,宾西一胜利一带的切断陷。大地构造类型,全县地势东南部高,西北部低。东南以海拔952米
大青山为全县最高处,北部以海拔105米的摆渡镇东方村黄鱼圈沟入松花江口处为最低,高差达847米。
气候特征
宾县属
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年平均气温4.4℃,降水量570毫米,无霜期146天。境内划分5个气候分区:
一:东起胜利,西至宾西,南离山2.5公里,北距松花江2公里之中的丘陵、平原.地带,属于温暖半干旱、重春旱区。
二:松花江南岸的低洼地带属于温和半湿润,较轻春旱区。
三:摆渡、宁远的东方、民礼、民发村,青阳的启新村南部,光恩的吉兴、福、兴、光恩村;三宝的三宝、元宝、大泉子、宝山、新兴村,新立的南阳、宝泉村,平坊的平坊、南华村,松江的益阳村;英杰的吉兴、民福,民兴、友联、友好村,宾西的常青、草甸村等浅山区,属于浅山温和半湿润、较轻春旱区。
四:摆渡的万人欢、乐民村;胜利的太平山以南,宁远的双峰村,青阳的大青山;光恩的魏顺沟,三宝的新兴村;
松江镇及宾西的草甸子南部等深山区,属于温凉湿润,轻微春旱区。
五:宁远的东南部,洪山小盆地属于冷凉湿润,轻旱易涝特区。
自然灾害
宾县自然灾害主要有风、涝、冰雹、虫、旱、早霜等。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宾县境内8条主要河流总长度363.9公里,总流域面积3 38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39 431万立方米,年末水量总计为73 931万立方米。
宾县地表水主要靠大气降水,地表水资源与降雨量多少成正比。多年降雨平均径流为4.05亿立方米;保证率50%时,年径流平均为3.66亿立方米;保证率75%时,年径流平均为2.45亿立方米;保证率95%时,年径流平均为1.25亿立方米。地表水的枯水期,每年约60天左右,一般出现在5、6两个月份。枯水期间的径流O.33亿立方米,保证率50%时,枯水径流0.3亿立方米。保证率76%时,枯水径流为0.2亿立方米,保证率95%时,枯水径流为0.1亿立方米。
宾县地下水资源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和基岩隙水。水的质量一般为碳酸盐水,PH值在7左右,总硬度为O.47—132毫克当量/升,离子总量在61.5—195毫克/升。地下水储量为1.98亿立方米,地下水埋藏深度,地区性悬殊较大。
植物资源
宾县野生植物遍布全县,有森林、草场、药材、山野菜、山野果。
树木:有松、榆、桦、椴、杨、柞、柳、胡桃秋、青楷子、
暴马子、
黄波罗、色树等50余种。
中草药材:野生中草药材达6类,120余种。
①根类:
人参、
党参、
平贝、
防风、胆草、元胡、
玉竹、远志、柴胡、
百合、草乌、
紫菀、
桔梗、赤芍、豆根、
苍术、
升麻、大活、
山龙、地芋、
苦参、芦根、毛根、灵仙、贯仲等。
②果实、种子类:
五味子、山楂(山里红)、
杏仁、二丑、
车前子、地夫子、光玉、苍耳子、鹤虱,青箱子、急性子、芡什、亭苈予、豆苓、大力子,
蛇床子、葛卜、茴香子,金灯、
莱菔子、丝子、赤苏、白米、良仲、狼毒、
薤白、南星、白蔹、黄瓜子、木红子等。
③花类:洋金花、
鸡冠花、红花、合欢花、
映山红、芥穗、玫瑰花等。
④全草类:地丁、
细辛、
卷柏、扁蓄、坤草、小蓟、大蓟、
蒲公英、木则、
青蒿、齿苋、巨麦、
透骨草、石苇、茵陈、寄奴、仙鹤草、车前草、
翻白草、血见愁、败浆草、夏枯草、艾叶等。
⑤皮类:黄柏、白藓皮、秦皮、西瓜皮、寄生、石花、
猪苓、马勃、满山红、刺五加等。
山野菜:主要有明叶菜、唐松菜、
薇菜、
黄花菜、猴腿菜、东北茶藤、窟窿菜、大叶芹、刺嫩芽、酸浆、猫爪子、蒲公英、苣买菜等。
山野果:主要有
山里红、
山丁子、
托盘、葡萄、
核桃、稠李、
李子、软枣子、狗枣子、杏、梨、玫瑰、榛子。
动物资源
禽类:
有灰鹤、野鸡、
松鸦、
沙鸡、
树鸡、鸫鸲、苏鹊、鸱鹃、王干哥、蓝大胆、
鸿雁、白骘、
水鸭、串鸡、水鸦、
鱼鹰、
翠鸟、善水鸭、百灵鸟、
鹌鹑、斑坞、珂鹄、长尾鹊、黄鹭、雕。其它如雀、鸽、鸠、鹊、鸦与内地同。
兽类:
还有
狼虫、
野猪、
豺狼、
狍子、
猞猁、貉、獐、獾、水獭、貂、山狸、貂熊、草羊、腮囊鼠、花鼠、山鼠、黄鼬、兔、倭刀。
此外,爬行类有蛇(松花、土球子、七寸子等)、蛇师(马蛇子)。
矿产资源
宾县矿产资源有磁铁、黄铁、黄铜、石墨、方铅、粘土、石英、石灰石、青石、草炭、煤等。
磁铁矿分布在宾西镇孙家窑、小瑞丰、牛尾巴岭,松江镇广兴村、弓棚子。
黄铜矿分布在松江镇弓棚子,宾西镇南秋皮沟。松江铜矿还含有金、银、锌、钨等多种有色金属。
方铅分布在宁远镇杨家沟。
石灰石分布在松江镇弓棚子、广兴,宾西镇的孙家窑,宁远镇明礼村、范家屯、刘家窑,胜利镇马鞍山。
煤矿分布在胜利镇民富屯、民乐屯、民安屯,宾安镇虎头山、利本屯,居仁乡太康屯。
草炭分布19个乡镇,面积1 281万平方米,折19 223.84亩,占县总面积0.33%。草炭总储量1 081万立方米,折282万吨。草炭储量最多的是宁远、胜利、摆度、青阳和民和,呈斑点分布的有常安、英杰、三宝。全县草炭分布73块,埋藏平均深度为0.85米。最深处1.95米,最浅处只有0.04米。
人口数据
人口
截至2016年末,宾县户籍总人口579303人,比2015年减少437人。在总人口中,乡村人口473066人,城镇人口106237人;男性人口297782人,女性人口281521人。常住人口574649人,比2015年增加2241人。出生人口3150人,人口出生率为5.5‰,增长1.7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323人,人口死亡率2.3‰,下降0.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3.2‰,增长2‰。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宾县常住人口为444314人。
民族
宾县主要民族为
汉族,其中少数民族有
满族、
朝鲜族、
回族、
蒙古族、
苗族、
壮族、
侗族、
瑶族、
锡伯族。
政治
参考资料:
经济发展
综述
2016年,宾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19.1亿元,比2015年增长11.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51.1亿元,比2015年增长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1%,拉动全县经济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114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1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3%,拉动全县经济4.3%;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54亿元,比2015年增长13.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6%,拉动全县经济增长6.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6:35.7:48.3。
固定资产投资
2016年,宾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82.9亿元,比2015年增长11.1%,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14.4亿元,增长2.4%。
财政收支
2016年,宾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1亿元,比2015年增长8.4%,其中税收收入4.8亿元,增长4.6%。财政总支出36.6亿元,比2015年增长3.2%。
人民生活
2016年,宾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26元,比2015年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60元,比2015年增长7.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稳定增长,年末全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1.5亿元,比2015年增长14.2%。
2020年,宾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3.3亿元,比上年增长0.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3.3亿元,比上年增长3.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9亿元,比上年下降1.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2.2亿元,比上年下降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5:10.3:64.7,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0.1和-0.6个点。2020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2%和7.1%。
2021年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6.6%。
第一产业
种植业
2016年,宾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0.6亿元,比2015年增长7.2%。其中,农业产值32.5亿元,增长5.6%;林业产值2.7亿元,增长3.2%;畜牧业产值54.7亿元,增长8.4%;渔业产值0.6亿元,增长9.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1亿元,增长19%。宾县今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4666.1公顷,同比下降4.8%。粮食总产达到21.34亿斤,比2015年下降2.8%。
2020年1月2日,宾县入选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畜牧业
截至2016年末,宾县共有各类畜禽专业户2432个,其中养牛专业户1181个,养猪专业户280个,养禽专业户800个,特种动物养殖专业户171个。黄牛出栏25.2万头,同比增长1.6%,存栏40.1万头,比2015年同期下降4.1%;生猪出栏65万头,同比增长1.1%,存栏42万头,比2015年同期下降4.1%;家禽出栏1022万只,同比增长1.2%,存栏411万只,比2015年同期下降4.6%;水产品产量9400吨,比2015年增长4.4%。
农业基础
2016年,宾县化肥使用量(折纯)5.8万吨,与2015年持平;有效灌溉面积4255.7公顷,比2015年下降18.1%。
第二产业
工业
2016年,宾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达到7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实现351.1亿元,比2015年增长2.2%。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实现111.9亿元,比2015年增长12.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实现84.6亿元,比2015年增长12.5%。单位GDP能耗0.6653吨标准煤/万元,比2015年下降3.42%。
建筑业
2016年,宾县资质以上建筑业累计达到9户,建筑业增加值实现8.4亿元,比2015年增长0.6%。
第三产业
2016年,宾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9.2亿元,比2015年增长12.1%。其中,按地域划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完成62.4亿元,比2015年增长11.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6.8亿元,比2015年增长11.8%。按行业划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实现77.6元,比2015年增长11.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实现11.6亿元,比2015年增长15.4%。
对外经济
2016年,宾县新引进超千万元的产业项目48个,其中超亿元项目25个,计划总投资171.4亿元。全县实际利用域外资金额123.31亿元(含利用外资19117.4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15%。
旅游业
2016年,宾县接待游客2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6亿元。全县共投入约3000万元,推进全域旅游设施建设工作。
邮电业
2016年,宾县固定电话用户3.3万户,其中城镇电话用户1.7万户;乡村电话用户1.6万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52.9万户。互联网用户4.5万户。
金融业
2016年,宾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37亿元,同比增长10.8%,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51.6亿元,同比增长18.8%。各项贷款余额中,短期贷款余额120.4亿元,同比增长35.8%;中长期贷款余额30.7亿元,同比下降6.3%。
保险业
2016年,宾县拥有各类保险机构10家,全年保费收入19471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558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3437万元。保险赔款和给付3896万元。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2016年,宾县用于科学技术的支出4786万元,其中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2000万元,主要应用于优质肉牛生产技术、环保复合板生产技术、绿色食品加工技术、新能源开发等技术领域。专利授权57件,职务专利授权11件。
教育事业
截至2016年末,宾县有中小学125所,其中,中学21所,小学104所,教学点81个。2016年共2394人参加高考,录取2304人,录取率为96.2%。职业中学在校生1677人,比2015年下降0.3%,高中在校生7217人,比2015年下降1.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8.2%。初中在校生13124人,比2015年增长4%,入学率达到98.2%。小学在校生30613人,比2015年下降0.04%,入学率达到100%。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99人。幼儿园56所,在园幼儿5401人。
体育事业
2016年,宾县开办举重、田径、速滑、篮球、拳击、武术、棋类等培训班,全年共招收学员49名,向省、市输送体育后备人才17名。参加了哈尔滨市举办的第十九届运动会,六个项目的角逐。速度滑冰、举重、柔道和田径比赛项目分别获得区县团体总分第六、第四、第五和第八名,个人获得5块金牌、3块银牌、1块铜牌。
医疗卫生
截至2016年末,宾县共有卫生机构26所,其中医院2所,社区服务中心3所,乡镇卫生院17所,妇幼保健院1所,结核病防治所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卫生监督所1所。卫生机构床位数1781张,其中医院1070张,乡镇卫生院床位数711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238人,其中医师421人,注册护士474人,药剂人员78人,检验人员80人。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社会保障
2016年,宾县企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9%,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7.9%,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8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完成9.3万人,其中,城镇参保职工5.7万人,城镇参保居民3.6万人。新纳入城乡低保对象3974人,发放低保金7732.8万元。
文化事业
2016年,宾县共争取文化体育专项资金233.5万元。用于建设3个贫困村文化广场和为村文化活动室配备文化设备、乡镇体育健身工程、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健身路径等项目。同时建设总投资1820万元的宾县体育场建设项目已全面建成,并验收投入使用。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演出,到8个乡镇33个村屯演出34场次,观众达4万人次;组织开展了“魅力宾县·百姓舞台”全县文化活动季系列文艺演出活动12场次;组织县文化馆、县书法协会到居仁镇、宾西镇三个村送春联500对。与省台公共频道合作开展了“咱家门口唱大戏”文化大集活动;开展了首届“宾洲村镇银行杯”书法大奖赛,在征集的158件作品中评选出获奖作品36件,参展作品80件。县舞蹈协会在全省神州通讯杯运动联赛中的平衡车表演获一等奖。县文化馆在庆祝建党95周年“走进草原” 中老年合唱交流活动获最佳组织奖。全年培养青少年文艺人才268人次。
交通运输
交通
桥梁
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二十年(1931年),宾县所有桥梁均为木桥和几座小石桥。宾县——
滨江县(今
道外区)63公里,宾县境内27公里。出西城门有1座石桥,民国十五年(1926年),经宾县商会筹办所建,是县内1座比较大的过水石桥。桥长11米,宽5米。往西,满家店有1座木桥,再往西蜚克图有1座大木桥,长14米,宽5米。
从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32年间,宾县共有桥梁152座,2619米。其中国道181.7公里,桥梁13座,228米。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重新修建县城南解放桥,这是通往五常、尚志公路上的重要桥梁。
1961年——1965年间,修建了胜利区万春桥。改建了万象桥。随着公路的扩建,又连续修建了东部干线的桥、涵工程。在西部干线,改建了太平寺果园的石拱桥和二龙山、新兴3座桥。
1966年——1976的11年间,重新改建了太平寺、虎头山、民安、宾州、胜利、宾安、花园、张守业、何家、武家、永年、长和、群英等12座桥梁,使县内主要干线畅通无阻。
1977年——1985年间,县交通科设计和改建
哈同公路线上的桥梁有跃进、兴胜、新兴、红旗、中心、东山、东风、永利、朱家、洼子张、民生、民有、虎头山、永久等14座。
1985年,共有桥梁125座,2147米,有涵洞763处,6816米。
2009年改建危桥28座。
2010年改建危桥34座,共计882延长米。
公路
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十四年(1925年)间,省道、县道都是土路面,路面狭窄,无人维修。从宾县到哈尔滨,马车行程2天才能到达。
民国十五年(1926年)—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开始修建哈尔滨到宾县路段。宾哈段公路是由宾县商会主办修建的,耗资14.3万元,全长63.27公里,宽6米。8年间,宾县共修建8条公路。
1965年,重新修建蜚克图——宾县27公里路段,去弯取直后,修建了标准的沙石路面。同年,县人委决定修建1条由宾县——铜矿的新路,确保开发铜矿,支援国家建设。
1950——1953年,对宾安——方正县段的路面进行了加宽,对县城——白石段进行了大修,对洪飞——摆渡段进行了线型改造,对县城——平坊段进行坡度及线型改造,并铺上了沙石。
1966——1976年的11年间,修了经建——宾安段的路基改线工程。这段路在19公里内就有80多处弯道,经过3年整修,达到县级标准。1971——1972年重点修建了宾西——磨石岗段渣油路面工程,总长65公里。到1985年底,宾县公路建设有了飞速的发展,条条公路通汽车,社社有班车,县与社相通,社与队相通,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1949年公路98公里,1985年发展到617.6公里。
1985年底,已有国道公路1条,宾县——腰岭子98公里,县级公路4条。
2010年投资1.4亿元,建设通村公路401.1公里。
运输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新甸、鸟河开辟码头,停靠大小船只。当时厅内有17条帆船,7条渔船,2条驳船从事水上运输和捕捞。
民国二十年(1931年)前,长途货运大多以畜力车为主,短途靠人担肩挑。
1950年,开始建立公路养护机构,1960年,在公社分别建立8个养路段,1975年,又成立了公路管理站。在养护筑路工作中,宾州养路段多次出席全国公路养护表彰大会,4次被评为全国及全省养护公路典型。1980年,宾县上千里公路已绿树成荫,养路设备基本配套,逐步实现了半机械化。
1981年后,运输业有较大发展。宾县已有4个运输公司,6个水上运输船队,1个装卸队。交通局设立了专门机构,加强了路政、运输市场管理。
2009年共完成货物运输总量159万吨,比2015年增长7.4%。完成旅客运输总量228万人次,比2015年增长1.3%。
2016年,宾县公路货运车辆9189台,同比下降14.3%;公路旅客营运车辆198台,同比增长1.5%。
风景名胜
宾县旅游总体构架为“一处湖水,两个基地,八座山峦”,简称“128规划”。“一处湖水”即二龙湖;“两个基地”即红色旅游基地
中共北满分局旧址和
以哲公园;“八座山峦”即
长寿山、
香炉山、大顶山、
大青山、猴石山、高丽帽子山、花乐山、双凤山等八座生态旅游山峦。
著名人物
赵濯华:1900年—1983年,曾用名则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东北轻工业管理局局长、国家轻工业部造纸局局长、轻工业部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政协辽宁省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
陈德京:1915年—2000年,1949年10月起,任松江省财政厅秘书长、副厅长、厅长。1954年8月任黑龙江省财政厅副厅长。1964年10月任省人民委员会秘书长。1965年冬兼任省人民委员会参事室主任。1979年4月任省计划委员会副主任。
赵宗岐,男,汉族,1955年4月生,黑龙江宾县人。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将军衔(2015年7月31日晋升)。
韩长赋,男,汉族,1954年10月生,黑龙江宾县人。第十六届中央纪委委员,第十七届、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委员。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