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流

指演义型小说流派

洪荒流是指演义型小说流派,洪荒小说吸收了《西游记》、《封神演义》、《佛本是道》等神魔小说的设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构建了以盘古开天龙汉初劫巫妖大战封神之战等为基本故事框架的洪荒世界,给读者呈现了波澜壮阔、恢宏壮丽的神话史诗。

概念与特征
2006年小说《佛本是道》大红,作者梦入神机封神,让洪荒流与《凡人修仙传》所开辟的“凡人流”、《飘邈之旅》所开创的“修真流”、《无限恐怖》开辟的“无限流”等并列成为玄幻小说中最有影响力的小说流派
以洪荒为背景,通常会引起读者对小说的阅读兴趣,因为对中国神话的不了解,而对其充满幻想,所以洪荒小说的作者正是抓住读者这一特点,不断地创作相关小说。小说中往往将大道、天意、无量量劫作为关键词,修炼者大多以证得混元道果为最终目标,其中被设定为天道圣人的道祖鸿钧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接引道人准提道人圣母娲皇以及地母圣人后土娘娘成为此类小说中的代表性人物。
主要人物
盘古父神
混沌初开,状如鸡子,生灵万物俱无,天地连成一片,其间有一株创世青莲,孕育而出一巨人,名曰盘古氏。因盘古不满混沌中那无穷无尽的压抑,遂用开天神斧将天地劈开,期间混沌三千魔神前来阻拦,后皆被盘古斩杀,其身躯化为滋养洪荒天地的元气。
天地即成,清浊已分,新生的天地却因缺了一支撑之物而有合拢之势,盘古不愿自己心血白费,便以身撑天,每日长高一丈,使天每日增高一丈,地也每日增厚一丈,经过一万八千年,天地定型,盘古亦力竭而死,其后身化万物: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头发成繁星点点;鲜血变成江河湖海,肌肉变成千里沃野;骨骼变成草木,筋脉变成道路;牙齿变成金石,精髓变成珍珠;气为风云,声为雷霆,汗成雨露;头与四肢化成了五岳,肚济化为一片幽冥血海,而脊梁却成了天地间的支点不周山……
此外,盘古的元神化为太清太上老君、玉清原始天尊、上清通天教主,盘古的十二道精血化为了十二祖巫,即帝江共工祝融蓐收句芒后土玄冥强良奢比尸烛九阴天吴龠兹
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最早出自三国徐整的《三五历记》,其下为《艺文类聚》所引原文: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三千魔神
有佛门中的三千大千世界说法,也有道门中的三千大道说法,但绝无“三千魔神”这种说法。“三千”是虚词,只是一概称,表示法门很多,不可计数的意思,只要是可以得道,都是道法之一。每人都有每人的道。所谓道法三千、条条通大道,终点都是天道,并非正好有三千条道。即便正好三千,也不过是道之数,也绝无“魔”之说。
反驳观点:鸿钧原本就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而阐教十二金仙这个并称也是出自于港漫,十二祖巫的人物出自《山海经》,但《山海经》无“十二祖巫”说法,甚至连盘古化三清也是《佛本是道》原创的。这些原本就不完全属于中国古典神话,创始元灵、三千神魔的出现也未尝不可,洪荒小说本身是对中国神话的一种二次创作。
道祖鸿钧
道祖鸿钧为三千魔神之一,龙汉初劫之际与杨眉道人、阴阳道人、乾坤道人联手镇压魔祖罗睺,后参悟造化玉牒残片悟道成圣,遵天道之意于紫霄宫传道三次,收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圣母娲皇接引道人准提道人为弟子,并赐下七道鸿蒙紫气作为成圣机缘赐予六位弟子与红云,在分宝岩赐宝后便以身合道弥补天道法则残缺,非无量量劫不出。
鸿钧老祖的来历最早出自《封神演义》,第八十四回姜子牙兵取临潼关,有述:忽见正南上祥云万道,瑞气千条,异香袭袭,见一道者,手执竹杖而来。作偈曰:“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天地玄黄外,吾当掌教尊。盘古生太极,两仪四象循。一道传三友,二教阐截分。玄门都领袖,一炁化鸿钧。”
魔祖罗睺
魔祖罗睺为混沌三千魔神之一,开天辟地时被盘古重创,仅留一丝元神遁入洪荒,后欲证魔道圣人而挑拨龙、凤凰、麒麟三族纷争,因而引发龙汉初劫,又布下诛仙剑阵欲毁灭量劫下残余的洪荒生灵,吸收其精血和怨气,旨在以杀证道,被道祖鸿钧联合杨眉道人、乾坤道人、阴阳道人等仙共破诛仙阵,最终罗睺拉着整个西方灵脉自爆而亡。
中国神话中,罗睺九曜星君之一。九曜星君即:太阳星君太阴星君、金德星君、木德星君水德星君火德星君、土德星君、罗睺星君与计都星君。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时,托塔李天王点将迎战,九曜就是和二十八宿排在一起的,地位不高。
反驳观点:如同《封神演义》原创的慈航道人跟《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不是同一个人物一样,罗睺星君与魔祖罗睺亦不可自以为然地视作同一个人物。
盘古三清
太清太上老君:三清之长,创立人教,居于三十三天外的太清境-大赤天大罗山-玄都洞-八景宫。对任何事情都是持任其发展的态度,既无为又无所不为。在《封神演义》中被设定为与元始天尊共掌阐教,后于封神之战时协助元始天尊共同覆灭通天教主的截教。
玉清元始天尊:三清之首,创立阐教,居于三十三天外的玉清境大罗天昆仑山麒麟崖玉虚宫。性情孤傲,向来以足智多谋、心狠手辣著称。为人处事看似处处退居幕后,实则暗自操控一切、掌握全局。
上清通天教主:三清之一,创立截教,居于三十三天外的上清境禹余天蓬莱岛-紫芝崖-碧游宫。性情冲动,火气不消。在封神之战时,被元始天尊太上老君联合西方二圣算计,截教道统元气大伤。因布下的诛仙阵万仙阵皆被破后,欲要重炼地水火风换个世界,后被道祖鸿钧带走。
西方二佛
接引道人:西方大教主,位居三十三天外的极乐世界灵山-雷音寺。接引生性不好斗,长年累月不曾离得清净之所。后来受人之约破通天教主布下的诛仙阵,以三颗舍利子取下戮仙门。
准提道人:西方二教主,位居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为了能振兴西方教,不惜放下圣人身段,四处奔波。准提道人是一个开明人士,多次来到东土度化有缘人,对东方道教颇为了解,又是西方教的二教主,对佛学文化自然更是了如指掌,可谓佛道兼修。根据梦入神机的《佛本是道》的设定,其佛法不如阿弥陀佛,道法不如盘古三清;因为佛教没有三大无上至宝镇压气运,因此先天根性不足,故而收孙悟空(即灵明石猴)为徒传其衣钵,讨得女娲的欢心,而令佛教气运大盛。
圣母娲皇
圣母娲皇妖教教主,是六位天道圣人之中最先成圣的存在。以抟土造人之功德成圣,登为万灵之宗。居于位居三十三天外太素天-栗广之野-娲皇宫。大隐于天,不问大教,冷眼观三界
人间界中,祖巫好战,共工祝融因水火不相容,在不周山大战,双双身损,其间共工怒触不周山天柱断,女娲炼石补天封神之战纣王题诗亵渎女娲清誉,女娲震怒之下,派轩辕坟三妖使殷商王朝失去江山,又让灵珠子接“玉虚法旨”下界投胎转世,助武王伐纣
注:《山海经·大荒西经》:“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女娲族后裔处于栗广之野,这是有可靠依据的。
兽皇神逆
洪荒流作者后续又创造出在龙汉初劫之前的凶兽量劫,其中神逆为最早得道的凶兽自号“兽皇”,以四凶饕餮混沌梼杌穷奇)为部下。大部分洪荒小说中会设定凶兽来自混沌魔神的怨气和天地之间的灵气结合形成凶兽,残暴无智慧未脱离蒙昧姿态,只有达到一定境界才拥有智慧。凶兽量劫被设定为开天后第一大劫,注定被先天三族所取代。其具体来历不可考究,有此设定的小说列《洪荒大道尊》等。
其他人物
妖皇帝俊:上古洪荒天庭的天帝,执掌河图洛书,太一的兄长,并从其中推演出了周天星斗大阵混元河洛大阵,后在巫妖大战与东皇太一一起殒落。
东皇太一:太古洪荒天庭的东皇,执掌混沌钟,镇压三界,掌控宇宙。实力直追大道圣人,为“圣人之下第一人”(部分小说),后于巫妖大战和帝俊一起殒落。
昊天上帝:东皇太一和妖皇帝俊在巫妖大战中殒落,鸿钧童子昊天接任天帝一职,掌控三界。
瑶池金母:东皇太一和妖皇帝俊在巫妖大战中殒落,鸿钧童女瑶池接任天后一职,掌控三界。
镇元子:混沌之初便已存在的大神通者,居于五庄观,拥有先天灵根人参果树与地书(山海经),地位极高,法力高深,曾在紫霄宫中听鸿钧传道,人称“地仙之祖”。
红云:在混沌中便已化形得道,红云天性良善,乐于助人,在洪荒中交友极广,鸿蒙时听道的大神通者多与其相善,更是有一位与世同君的镇元子为其至交好友,拥有九九散魄葫芦。
冥河老祖:在幽冥血海中,天生孕育了一个胎盘,后化形冥河,拥有十二品业火红莲修罗旗元屠阿鼻等伴生灵宝。女娲造人后效仿演化阿修罗一族,部下有四大魔王(自在天波旬大焚天、色欲天、湿婆)、四大魔将(因陀罗毗湿奴、鲁托罗、鬼母)以及万千阿修罗族等。
九天鲲鹏:相传在北冥之中的大道体养成了一个大圣胚胎,此胚胎吸食天地日月之精华,尽览九天清气,先化为鲲,后化为鹏,这就是鲲鹏的由来。鲲鹏被帝俊、太一聘请为“万妖之师”。后因嫉恨红云的让座而令自己丢失圣位,便与冥河联手偷袭红云抢夺鸿蒙紫气。在巫妖大战时又抢走周天星斗大阵的阵眼河图洛书导致妖族大败,后便蛰伏于北冥海域不出。
九凤:祖巫强良的妹妹,同时又是祖巫玄冥的弟子,修习玄冥大法。巫妖大战后炼化七杀、破军、贪狼三颗远古星辰,有大法力。
成圣设定
设定:需在斩三尸后辅以鸿蒙紫气成圣,或以鸿蒙紫气辅以功德成圣,除了道祖鸿钧外的诸天六圣皆为功德成圣。
女娲九天息壤三光神水抟土造人成圣;盘古三清靠立教功德以及承盘古开天遗泽的功德成圣;西方二释立下西方教后许下诸多宏愿获取大功德成圣。
洪荒法宝
相关设定
混沌至宝
创世三大混沌至宝,其一为盘古用来开天辟地的开天神斧,其二是孕育了盘古的创世青莲,其三是蕴含了三千大道法则奥义的造化玉牒
开天神斧又名盘古斧,为盘古的证道至宝、伴生至宝,因盘古开天,开天神斧受开天功德加成,应运化为三大先天至宝,斧刃化成盘古幡、斧背化成太极图、斧柄化成混沌钟
创世青莲又称混沌青莲,为盘古的伴生至宝,盘古开天辟地后,创世青莲应天意而解体为四座十二品莲台先天五方旗、天地人三书、四大灵灯、九霄弑神枪乾坤鼎等诸多先天灵宝。
造化玉牒,自混沌中孕育而出,记载了三千大道法则,初为盘古的伴生至宝,后在盘古开天时破损,其残片为鸿钧老祖所得,鸿钧参悟玉牒残片后成就混元道果
此外还有低一品级的混沌灵宝,如混沌珠、辟地凿、灭世磨盘等法宝,大多是其他混沌魔神的伴生灵宝,混沌灵宝在盘古开天后因天道不容而解体化作其它先天灵宝。
先天至宝
(开天辟地之前便已存在或由天地孕育而出的法宝)
盘古开天辟地后,开天神斧受开天功德加成,应运化为三大先天至宝,斧刃化成盘古幡、斧背化成太极图、斧柄化成混沌钟
盘古幡由斧刃所化,融合开天功德,在杀伐造化方面不亚于混沌至宝,具有撕裂鸿蒙混沌、粉碎诸天时空、统御万法奥义和开辟天地寰宇的能力,为洪荒第一杀伐至宝,后由道祖鸿钧赐给元始天尊
太极图由斧背所化,融合开天功德,在阴阳平衡方面不亚于混沌至宝,蕴含阴阳五行之道,可巩固地水火风,促使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演化万物,后由道祖鸿钧赐给太上老君
混沌钟由斧柄所化,融合开天功德,在神通玄机方面不亚于混沌至宝,其内蕴含原始的混沌力量,拥有镇压混沌、操纵时间、扭曲空间、颠倒阴阳、扭转乾坤的功效,乃洪荒攻防兼备的第一至宝,为东皇太一伴生至宝。
另有媲美先天至宝的诛仙四剑,分别为诛仙剑戮仙剑陷仙剑绝仙剑四剑,曾为魔祖罗睺的伴生法宝,与诛仙阵图可布下诛仙剑阵,罗睺曾用此阵击杀阴阳道人、乾坤道人,重创杨眉道人,后被鸿钧在分宝岩时赠予通天教主,剑阵需要四位与布阵者有相同修为的生灵联手方可破阵。
后天至宝
(开天辟地之后出现或由后天炼制而成的法宝)
天地玄黄玲珑宝塔:后天第一功德至宝,太上老君的防身至宝。乃是盘古开天
金刚镯:后天功德至宝,太上老君化胡为佛时炼制的一件无上宝物。此宝祭出可收诸天一切宝物、兵器,地水火风俱不能伤害。
造人鞭:后天功德至宝,女娲造人之际,采用野生藤蔓引縆绳人时炼制的一件功德圣器。乃第一件镇守人族气数之宝,可使人族气运与自然气数调谐共处。
法宝盘点
(此目录下对先天灵宝和后天灵宝不作区分)
太上老君太乙拂尘、蟠龙扁拐九龙金杖离地焰光旗、混元一气太清神符、八卦炉乾坤图八景宫灯羊脂玉净瓶紫金红葫芦幌金绳七星剑芭蕉扇(阳)、太岁鞭、无字天书、玄都天犁、崆峒印、五光匣、日月神镜、飞云锏、天意刀、须弥壶、酆都死箍、号天钟、龙凤琴、人教碑等。
元始天尊三宝玉如意诸天庆云、血符索命书、玉虚琉璃灯、玉清圣令、太极符印虚无盒封神榜打神鞭、无字天书、八宝琉璃瓶、昆仑镜、戊己杏黄旗阴阳炉忽雷琴、星云棍、白玉葫芦、纳天袋、乾坤扇、玄天绫、三光神水、天机谶、噬灵针、镇妖塔、无极镯、阐教碑等。
通天教主青萍剑、十二品业火红莲混元拂尘、鸿蒙量天尺、上清宝珠、阴阳两仪灯、金凤簪、龙吟箫、指命刀、天花妙坠旗、九龙鼎、星辰图、吞天罩、贯虹索、辟地珠、碎灵锥、风雷剪、紫电锤、渔鼓、轮回镜、藏仙图、青玉葫芦、玄黄葫芦、山海图、穿心锁、如意囊、六魂幡、截教碑等。
圣母娲皇山河社稷图红绣球缚妖索七星挽月鞭、造人鞭、七口天芒神刀、三炫环、九天息壤、五口琼蛰离光剪、四宝剑、无极伞、定天簪、缥缈缠天带、九彩霓裳、灵秀飘衣、灵泉宝玉、招妖幡、压火钳、炼天炉造物仙鼎、无双紫玉轮、姻缘薄、三生石、炼妖壶五灵珠水灵珠火灵珠雷灵珠风灵珠土灵珠)、圣灵珠魔灵珠天蛇杖圣灵披风女娲血玉、女娲玉针、女娲石金葫芦、妖教碑等。
接引道人十二品功德金莲、五色莲花拂尘、十二层接引宝幡、玲珑莲花灯、青莲宝色旗、七宝千叶金莲、八德池舍利子乾坤袋念珠等。
准提道人加持神杵七宝妙树六根清净竹、寂灭法轮、苦海、菩提木、丝绦璎珞伞盖、花贯鱼肠、宝锉金瓶、舍利幡幢、金弓、金刚王剑、刀宝戟、金铃铛、银戟旗等。
洪荒阵法
诛仙剑阵
原为魔祖罗睺所创阵法,后由道祖鸿钧赐予通天教主执掌,主宰大道杀伐的无上阵法,乃大道第一杀伐大阵,截教的立教至宝。获得诛仙四剑后通天教主便以此四剑镇压截教气运,但却终因杀戮之气过重,而不能长久维持。
诛仙阵以诛仙阵图为阵眼,将诛仙剑戮仙剑陷仙剑绝仙剑四剑放置于阵法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通过法诀引导周围的灵气汇聚到阵法中激活阵法的力量,此阵布下后非四位与布阵者同境的修士联手不可破。剑阵之中杀机无限、凶险万重,修为略低布阵者之辈一入此阵顷刻化为飞灰。
周天星斗大阵
周天星斗大阵是妖皇帝俊河图洛书中悟得,合天上三百六十五星辰之力,再加太阳星太阴星主星,河图洛书为阵眼,深邃无比,杀气弥漫。
布置此阵,需要炼制三百六十五杆大周天星辰幡,对应上天的三百六十五颗主星辰,然后还需要一万四千八百杆小周天星辰幡,对应一万四千八百颗副星辰,再配以亿万神魔之力,一神魔代表一颗星辰,就可组成威力绝伦的周天星斗大阵
三百六十五杆大周天星辰幡为根,一万四千八百杆小周天星辰幡为干,亿万神魔为枝叶,以周天星辰之力联系在一起,可见其威力和威势是多么的浩大。
混元河洛大阵
混元河洛大阵相传为上古妖皇帝俊根据后天之数所创,全阵是仿照洪荒上古山川河流等的布局而设,里面森罗万象,如果说周天星斗大阵日月星辰,那河图洛书就是山川地理,包含洪荒时期的大河或大川,海洋天空,鸟兽鱼虫,演化上古洪荒世界的变化。
此阵更绝妙的地方是在于其身处其中不知时间流逝,能看到雪山变成海洋,沧海变成桑田,河图之上的幻象,一生千万,一刹那的生灭消长,好似过了亿万年之久,也似过了无量量劫数。故名:混元河洛图。
十二都天神煞阵
盘古薨,元神化三清,精血化为十二祖巫,外界称为十二魔神。十二都天神煞大阵,为十二祖巫催发自身盘古精血,而凝为都天魔神,集天地煞气,天地大劫时,煞气极强,乃都天神煞大阵最为强悍之时,是巫族与妖族对抗的凭仗。
祖巫后土娘娘身化六道轮回,留下三滴祖巫血液,可让都天神煞大阵使用三次,或暂时将大巫提升至祖巫实力。
万仙大阵
通天教主所创阵法,通天教主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分别镇压东、南、西、北四方阵门,自身镇守中宫主持阵法。吸天地五方之灵气,纳上下四宇之威势,融日月星辰之精秀,合地水火风之华神。此阵威力巨大,非天道圣人不可入阵。
封神大战时,通天教主的万仙阵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准提道人接引道人四人联手攻破。
两仪微尘阵
太清圣人太上老君所创之无上阵法,以无极之形融万物一体,以五行为媒介纳天地元气,化虚为幻,虚则实,实则虚;真亦假,假亦真;有形亦是无形,无形亦是有形,无穷无尽。
此阵共分生、死、晦、明、幻、灭六门,入阵的人只要不落幻、灭两门,生死系于一念。要入此阵,非从死门入内不可。此阵死门在东北,生门在西南,幻门在中央,灭门在极东,晦门在极南,明门在西北。被陷两人尚不知在哪一门上。死门难入,易于求生;生门易入,容易被困;灭门是破阵的枢纽,此时尚谈不到;幻门变化无穷,容易迷途,陷窒真灵;晦门黑暗如漆,恐非寻常所能应付;只有西北明门可以开通。
代表作品
清虚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