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广东省珠海市,199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总面积9.8平方公里。1993年3月,珠海国家高新区正式挂牌运作,与三灶管理区合署办公。1999年12月,国家科技部对高新区区域范围作出由南屏、三灶、白蕉、新青科技工业园及广东珠海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组成的调整。2000年8月,为提高高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市政府与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签署共建珠海科技创新海岸框架协议,地域设置在珠海唐家、金鼎一带,面积1.4平方公里,形成了“四园一海岸”的发展格局。
自然环境
珠海高新区位于珠海市北部,京珠
高速公路的起点,是出入珠海的主要门户,南距澳门18公里,北上广州110公里,与
香港、深圳隔海相望。背倚青葱翠绿的凤凰山麓,面向浩瀚的中国
南海,十几公里长的海岸线蜿蜒而上,山色水影交融,风景宜人。
地理位置
高新区主园区
唐家湾位于珠海市北部,由唐家、金鼎、淇澳组成,占地面积139平方公里。西部、北部与
中山市接壤,南部、西南部与
珠海前山东坑和珠海香洲神前相邻。
京珠高速、粤西
沿海高速、广珠城际轻轨等主要
交通设施贯穿其中,是出入珠海的主要门户,南距澳门18公里,北上广州110公里,与香港、深圳隔海相望。唐家湾镇下辖唐家、唐乐、鸡山、
后环、银星、那洲、
永丰、淇澳、北沙、会同、宁堂、官塘、下栅、上栅、东岸、金峰等16个社区,
常住人口约14万人,其中
户籍人口约4.66万人。
园区建设
高新区主园区已形成了以名牌大学为依托,以
软件研发企业为主体,集产学研于一体的高科技产业走廊。主园区有科技创新海岸、南方软件园、清华(珠海)科技园、国家软件基地、
主导产业有计算机软件、
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制药工程等高科技产业;金鼎科技工业片区占地面积2.37平方公里,主导产业有医药、电子、五金、电器设备、休闲器材等技术产业。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达到280家,其中被认定的软件企业171家,
软件产品680件,软件从业人员13000人,软件产值达25亿元;孵化基地占地面积254100平方米,孵化企业258家,员工7769人。主要大学校区有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等5所国内
著名大学,在校大学生约4万人。
高新区各科技工业园作为珠海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势头良好。
南屏科技工业园占地3平方公里,主要产业有医药、食品、机械、电子等行业,是珠海新建立的重要经济功能区之一;
新青科技工业园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主要企业有
世界500强之一伟创力集团,主要产业有
电子产业等;白蕉科技工业园占地面积2.8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
电子信息、生物技术、
新型材料、
机电一体化、
精细化工、
新能源技术及环保技术等产业;三灶科技工业园工业发展用地6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4平方公里,已有近200家企业落户园区,是珠海大办工业的主战场。
高新区社会各项事业全面
协调发展,唐家湾镇被评为“广东省模范乡镇党委”、“广东省文明镇”、荣获“全国环境优美镇”、“广东省卫生镇”、“广东省生态示范镇”,2007年6月,被
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评为“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民就业充分,农民养老保险
覆盖率达到90%以上,社区新型
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5%以上,
社会治安稳定,社会和谐。
经济发展
经过历年的艰苦创业,高新区的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园区面积不断扩大,
管理体制不断创新,
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经济效益逐步提升。1998年,全区开发面积不足1
平方公里,入区企业仅13家,工业产值18亿元,税收1000万元。1999年市委市政府实施功能区带动战略,将高新区调整为“四园一海岸”,高新区经济快速发展,园区的企业总量由50多家迅速发展到1000多家,
工业总产值从11.3亿元增长到641亿元。
2007年,高新区
地区生产总值215亿元,
同比增长13.1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66亿元,同比增长19.2%,占全市总量的43.6%;高新技术企业产值62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58.3%,同比增长17.4%;实际利用
外商直接投资2.8亿美元,同比增长25.2%;出口总额90亿美元,同比增长15.6%。高新区主园区(
唐家湾)地区
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关口,达到115.1亿元,同比增长15.2%;高新技术
企业产值34.7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0.2%,同比增长15.9%;规模以上
企业增加值19.6亿元,同比增长26%;
第三产业营业收入64.66亿元,同比增长14.3%;外贸
进出口总额82830万美元,同比增长0.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3亿元,同比增长85.4%;
一般预算收入2.7亿元,超额完成年度预期17.5个
百分点。
发展思路
高新区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思路和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和市委六届三次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充分发挥特区品牌、地理区位、
生态环境、发展空间、科教人才、历史人文优势,以
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
文化产业和
旅游产业为特色,围绕产业建新城,围绕企业创环境,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现代服务业,大力推进
产业园区建设,协调推进商贸专区和生活
社区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区,建设
高素质人才聚集、高质量经济发展、高品位
人居环境、
生态文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和魅力加实力的展示区。
管理架构
“区镇合一”后,高新区管委会内设11个局(办、中心部),分别是办公室、组织人事劳动局、经济
发展局、财政局、建设局、
安全生产监督局、社会发展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科技局、
行政服务中心、
武装部。行政核定编制82名,在编人员82名(含
工勤人员)。市
人大在高新区设立人大办。在高新区设立的垂直管理单位有:市
公安局高新分局、高新区规划分局、高新区国土分局、高新区国税局、高新区地税分局、高新区工商分局、市执法局高新区执法大队等。
高新区主园区调整至
唐家湾地区后,主园区实行“市区共建、以市为主”。唐家湾镇由原来的
香洲区管辖调整为“区(高新区)镇(唐家湾镇)合一,由市直管”。同时,
科技工业园管理主体也进行了调整,除科技创新海岸由高新区
直接管理之外,南屏、
新青、三灶、白蕉四个科技工业园全部实行“市区共建、以区为主”,各
园区规划、建设及人、财、物管理均交由所在区负责,保留高新科技工业园的牌子,园区企业继续享受国家高新区相应的优惠政策。
现任领导
赵适剑(区党工委书记)
高 磊(区党工委副书记、区管委会主任)
张鸣宇(区党工委委员、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局长)
张汉明(区党工委委员、区管委会副主任)
吴朝晖(区党工委委员)
薛 飞(区党工委委员、区管委会副主任)
秦 毅(区党工委委员、区纪检监察工委书记)
李志勇[区管委会副主任(挂职)]
谢明华[区党工委委员、区管委会副主任(挂职)]
张静华(区二级调研员)
周火根(区二级调研员)
基础设施
高速公路
京珠高速(北京—珠海)、太澳高速(
太原—
澳门)、
粤西沿海高速、江珠高速(
江门—珠海)等在此汇集,可到达国内的多个城市。
城际轨道
通过珠三角城际轨道到广州只须40多分钟,到
珠江三角洲任何城市不超过1小时。该
城轨在珠海设五个站,其中珠海北站和唐家湾站设在高新区内。
港口
作为南中国重要的口岸城市,拥有6个国家级
一类口岸,7个国家级
二类口岸。珠海港(由高栏、万山、九洲、香洲、唐家、洪湾、
斗门7个港区组成)是中国沿海主枢纽港,也是
华南第一
深水港。珠海港共有生产性泊位107个,其中深水泊位10个,全港货运
通过能力为2508万吨/年。其中拱北口岸是我国第二大陆路口岸,九洲口岸是我国最大的水路客运口岸。
空港
珠海机场已开通国内32条航线,附近有香港、澳门、广州和深圳4个机场,到达世界各主要城市。珠海机场与香港机场进行
战略合作,主要开展
国际货运业务。
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港珠澳
跨海大桥已经通车,由珠海到香港只须半小时车程。
电力:珠海电力充沛。珠海发电厂
装机容量为372万千瓦,可以充分保障全市生活、生产用电需要。
供水:
珠海市
淡水资源丰富,日供水能力达180万吨,除满足全市需要外,还向
澳门特别行政区供水。
机构职能
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
珠海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负责
唐家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
事务管理,行使市一级
经济管理权和行政审批权。
主要职能
(一)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高新区发展的方针、政策、法律和规章。
(二)制定辖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和行政管理规定并组织实施。
(三)负责区域内的
土地出让管理工作;负责协调区内控制性和修正性
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负责区内
市政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审核办理
工程项目报建手续,对建设项目实施监督管理;负责辖区
公共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维护区内的经营秩序等。
(四)按权限审核在区内的
投资项目,负责区内招商引资、经济贸易、技术协作、统计等管理工作;负责区内
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预测。
(六)按权限考核调配、任免、奖惩管委会机关及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负责唐家湾镇机关工作人员的考核、任免、调配等
人事管理工作。
(七)负责制定区科技
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与管理,推进科技风险投资机制、科技
企业融资体系、
创新体系和
公共服务建设。
(八)管理区内文化、教育、卫生、人口与
计划生育等社会事务和农村工作。
(九)负责区内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十)负责对三灶、新青、白蕉、南屏四个科技工业园发展进行指导和服务。
(十一)协调省在辖区设立的垂直单位,协调
市直单位派驻高新区的有关部门;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机构设置
党政办公室、党群工作部、发展改革和财政金融局、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局、社会事业局、商务和文化旅游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应急管理局、综合治理局。
主要产业
1、清华科技园(珠海)、珠海新
经济资源开发港、珠海南方软件园、广东珠海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珠海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是高新区内的五大
孵化器,是具有国际
竞争能力的“产、学、研”结合体。
2、大学园区及
产学研基地:相继引进了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吉林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遵义医学院等7所国内
知名高等学府及产学研基地。珠海在校大学生达8万人,在
广东省居第二位。
3、
软件产业和
集成电路产业:珠海远光、
金山、
优特等五家软件企业被评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已通过
CMM3级评估的企业3家(金山、同望、哈理),通过ISO-9000系列认证的企业23家,通过系统集成资质认证的企业4家。
珠海
半导体材料、
IC设计、芯片生产、测试封装在
华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主要企业有:炬力集成电路设计公司(NASDAQ上市),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
创业板上市);
东信和平(深交所上市);南科集团等。
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主要企业有: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上市)、万力达电气、可利电气、北美电器(珠海)、岩谷气具、
双喜压力锅等。
主要企业有:
格力新元电子、
松下马达、
飞利浦电器、华冠电子、粤科清华
电子陶瓷、金达电路版、威士茂商住电子等。
珠海已有41家制药企业、90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珠海生物制药业的产值连续多年在广东省排名第三位。主要企业有:珠海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邦制药有限公司、许瓦兹制药有限公司、福尼亚
医疗设备有限公司、黑马医学仪器有限公司等。
医疗卫生
2020年6月2日,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入选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