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中国辽宁省下辖地级市,别称鹤乡、油城、湿地之都,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重要的石油、石化工业基地,辽宁沿海经济带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盘锦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地处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辽河入海口处,地势平坦,多水无山,是中国最北端的海岸线,总面积4062.34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全市辖3个区、1个县,户籍人口128.5万人。
历史沿革
域内发现7处
新石器时期遗址,先后出土石斧、细石器及
红山文化的典型代表——彩陶片等文物,经复查及碳十四测定,5000年前境内就有人类在此刀耕火种。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在域内设置房县,
西晋撤销。
金、元、明、清各朝代,全境分别属
广宁府、广宁路、
广宁卫、广宁县。
清开国后,在域内北部设放牧官马场,后在盘蛇驿设总管衙门。顺治元年(1644年),设
海城县,境内的南部区域归海城县辖。嘉庆十八年(1813年),设置
新民厅,现境内的东北部分地域归原新民厅管辖。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对牧场进行勘丈,划恭、宽、信、敏、惠五段。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境内设置
盘山厅。
民国二年(1913年),设
盘山县。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月9日,盘山县民主政府成立,先后隶属辽宁省第五专区、第二专区管辖。8月,盘山县划归辽宁省直接领导。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盘山县隶属
辽西省。同年在盘山县(现大洼区)境内成立盘山农场,隶属东北行政委员会农林部。
1950年,盘山农场改为辽西省盘山第一稻田农场。
1953年2月,盘山第一稻田农场改为盘山机械农场,1955年,改为辽宁省盘锦国营农场管理局。
1956年2月,盘山县划归
辽阳专区领导。11月,盘锦国营农场管理局改为盘锦农垦局,直属农垦部。
1961年4月,在盘锦农垦局管辖地区设置盘锦区人民委员会,归营口市领导。
1962年4月,辽滨苇场所属的大辽河东岸苇田划给
营口县和
海城县。
1966年1月,盘山县与盘锦农垦局合并为盘锦垦区(地级),试行政场合一制,直属辽宁省。
1968年8月,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将营口市曙光人民公社(营口市河北街)划归盘锦垦区;将辽宁省石山种畜场划归盘锦垦区。10月,东郭苇场、羊圈子苇场划归盘锦垦区。
1968年12月,将
台安县划归盘锦垦区。同月,盘锦垦区辽滨苇场所属西炮台苇田作业区(包括海水养殖)划归营口市;营口市西市区所属曙光公社、河北小学、河北苇席厂、西市苇席社河北生产点、河北苗圃划归盘锦垦区;田庄台造纸厂、田庄台煤炭经理部、河北商店、河北粮店、河北旅社、河北大车店、河北饭店、中医院河北门诊部、河北渡口划归盘锦垦区。
1970年1月,在盘锦垦区内分设盘山区和大洼区(县级)。7月15日,将盘锦垦区改为
盘锦地区(地级),辖辽河油田、盘山区、大洼区、台安县和新生农场,实行地辖县、区制,直属辽宁省。
1975年11月,盘锦地区与营口市合并。原地区所辖盘山区、大洼区改为盘山县、大洼县,均属营口市辖。同时将台安县划归鞍山市。
1978年,将河北街从辽滨苇场划出,归营口市西市区管辖。
1984年6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盘山县,设立盘锦市(地级),辖盘山区、兴隆台区、郊区、大洼县,直属辽宁省。9月,成立盘锦市筹备领导小组。
1985年3月,石山种畜场划归盘锦市。
1986年11月,撤销盘锦市郊区,恢复盘山县,以原盘锦市郊区的行政区域为盘山县的行政区域。将盘锦市盘山区更名为双台子区。
2016年3月,国务院同意撤销大洼县,设立盘锦市大洼区,以原大洼县的行政区域为大洼区的行政区域。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末,盘锦市下辖1个县、3个区,即:盘山县、双台子区、兴隆台区、大洼区;共有21个镇、27个街道,285个村、253个社区。市人民政府驻大洼区辽东湾新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盘锦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辽河入海口处,东、东北邻鞍山市辖区,东南隔浑太水系大辽河与营口市相望,西、西北邻锦州市辖区,南临渤海辽东湾。地理坐标为北纬40°39′—41°27′、东经121°25′—122°31′。总面积4062.3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盘锦市属华北陆台东北部从“燕山运动”开始形成的新生代沉积盆地,经过漫长历史年代的河流冲积、洪积、海积和风积作用,不断覆盖着深厚的四系松散沉积物。地势地貌特征是北高南低,由北向南逐渐倾斜,地面平坦,多水无山。
气候
盘锦市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冷同期,温度适宜,光照充裕;春季风大雨少,气候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晴朗,降温快,冬季寒冷,降雪少。
水文
盘锦市境内有大、中、小河流21条,河流总长634千米,总流域面积3570平方千米。其中,大型河流4条:辽河、大辽河、绕阳河、大凌河;中小河17条:锦盘河、沙子河、月牙河、南屁岗河、鸭子河、丰屯河、旧绕阳河、大羊河、外辽河、新开河、张家沟、东鸭子河、西鸭子河、潮沟、小柳河、太平河、一统河。现有中小型平原水库7座,水库总库容1.51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02亿立方米。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盘锦地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植物区划属华北植物区系,土壤类型多,野生植物生长快,密度大。共有野生植物70科242种。其中,林木类33科119种;杂草类37科123种;域内多水无山,宜林条件差,有林地面积7106公顷,立木蓄积总量42.3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4.8%;域内的野生杂草共有37科123种,主要分布在农田,林间、沼泽湿地、滩涂等地,有些杂草还具有造纸、制药、食用、编织、榨油等经济价值。
动物资源
盘锦共有野生动物699种,其中,鸟纲236种,哺乳纲23种;两栖纲5种;爬行纲10种;昆虫纲300种,鱼类180种;市分布有昆虫11目,77科,300种。昆虫中,有害虫也有益虫,害虫主要危害农作物、果树、蔬菜、芦苇等。盘锦市南部沿海,15米等深线以内浅海水域约20万公顷,鱼、虾、蟹资源蕴藏量约4万吨—5万吨,占辽东湾蕴藏总量的70%,其中3米等深线以内沿岸浅海水域约1.9万公顷,海贝类蕴藏量约2.7万吨。
矿产资源
盘锦市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井盐等矿藏资源,辽河油田地质勘查始于1955年,1970年投入大规模勘探开发建设,三大探区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2.12亿吨、天然气储量728.6亿方;辽河探区是主战场,已发现41个油气田,投入开发建设37个。2021年,生产原油1008万吨、天然气7.9亿立方米,连续36年保持原油千万吨规模稳产。天然卤水资源分布面积达到150平方千米,一般埋藏深度30—100米,其中矿化度在30—60克/升的天然卤水总储量约为13.29亿立方米。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盘锦市常住人口为1389691人。
截至2022年底,盘锦市户籍人口129.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332人,出生率4.9‰;死亡人口6021人,死亡率4.7‰;人口自然增长率0.2‰。
截至2023年末,盘锦市户籍人口12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5964人,出生率4.6%‰o;死亡人口13370人,死亡率10.4%‰o;人口自然增长率-5.8%。全市户籍人口中,0-17岁人口16.8万人,占13.1%;18-34岁人口22.6万人,占17.6%;35-59岁人口54.6万人,占42.5%;60岁及以上人口34.5万人,占26.8%。
表格内容参考资料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4年,盘锦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3.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7.2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707.0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599.3亿元,增长5.1%。
2024年,盘锦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020元,同比增长3.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714元,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27元,增长4.9%。
2024年,盘锦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0.5亿元,同比增长8.3%。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0.8亿元,增长0.3%。
2024年,盘锦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9.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9倍,第二产业投资增长72.0%,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2.0%。建设项目投资同比增长51.5%,其中,亿元以上建设项目投资增长64.6%。
第一产业
2024年,盘锦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2%。主要农产品中,粮食总产量107.2万吨,其中水稻产量99.4万吨;蔬菜产量50.3万吨;水产品产量22.2万吨,增长4.9%。
第二产业
2024年,盘锦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1%。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0%,制造业增长4.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7.4%。分行业看,在全市3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3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为43.3%。其中,石油加工业增长1.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7.6%,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7.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2.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61.3%。
第三产业
2024年,盘锦市限额以上批发业、零售业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3.5%和8.9%。货运量9256万吨,增长3.3%;客运量1901万人次,增长16.3%。1-11月份,规模以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2%。
2024年,盘锦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9.4亿元,同比增长3.0%。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63.2亿元,同比增长2.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6.2亿元,增长3.7%。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375.2亿元,增长2.7%;餐饮收入34.2亿元,增长5.8%。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类值看,汽车类零售额增长14.0%,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96.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9.7%;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19.9%。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23年,盘锦市国内专利授权133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45件。高新技术企业217家,比上年增加21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1个,比上年增加22个,其中,省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28个,比上年增加3个。全年签订技术合同401项,成交额10.86亿元。
教育事业
2023年,盘锦市幼儿园在园幼儿29395人。普通小学招生12496人,在校生69664人,毕业生10373人。初中学校招生11670人,在校生35579人,毕业生12535人。普通高中招生8040人,在校生23930人,毕业生7480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4138人,在校生13422人,毕业生4061人。高等职业学校招生3690人,在校生10245人,毕业生2574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盘锦市有文化馆、艺术馆5个,公共图书馆6个,城市建设档案馆1个。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年末有线电视用户7.8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7.8万户。全年出版报纸3种,出版量1002.4万份。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盘锦市有医疗卫生机构1193个。其中,医院6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个,妇幼卫生保健院(所、站)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3个。年末执业(助理)医师4703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盘锦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3.1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5.6万人,机关事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5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6.46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64.4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35.01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7.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2.16万人。
2023年,盘锦市城乡一体化居民低保标准为792元/月。全市公办养老机构14个,拥有床位1917张,收养1127人;民办养老机构62个,拥有床位3255张,收养1457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共3.09亿元,比上年增长39%。
交通运输
概况
丹锡高速公路和奈营高速公路承南启北,秦沈客运专线和沟海铁路贯穿全境,盘锦疏港铁路、盘营高速铁路、盘锦疏港高速、京哈高速公路等建成使用,形成了纵横域内外、贯穿东北腹地的集疏运体系,盘锦成为东北最近出海通道。
2023年,盘锦市公路、水运两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8978万吨,比上年增长0.5%;货物周转量141.9亿吨公里,增长0.5%。全年完成客运量235万人,比上年下降35.2%;旅客周转量1.4亿人公里,下降23%。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4203万吨,比上年下降9.4%。
陆路
铁路:
沟海铁路、
秦沈客运专线、
沈金铁路、
盘营高速铁路在市内交汇,火车站每天接发的客货列车通往全国。已建成普速列车和高铁动车共用的车站
盘锦站和
盘锦北站,以及货运站渤海站等一系列车站。
公路:向海大道、中华路等城市快速干道贯穿各个城区。高速公路方面,盘锦是辽宁省高速公路最密集、公路网密度最大的城市。经过盘锦境内的有G1京哈高速公路(设有高升收费站,盘锦北收费站)、G16
丹锡高速公路(设有盘锦收费站,盘锦南收费站,西安镇收费站)、S29盘锦疏港高速公路(设有台前收费站)G4513奈营高速公路(设有甜水收费站)。在长途客运方面,设有盘锦市客运站、盘锦长途汽车客运站、西安客运站以及去往油田各个采油厂的辽河油田客运总站等。
海运
盘锦港位于
盘锦辽滨经济开发区,大辽河(浑太水系)入海口右岸。
航空
风景名胜
盘锦市自然景观比较优美,平原地貌、稻田、苇海、草原、井架、红海滩、珍稀鸟类与河流交织。截至2017年底,盘锦市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16个。
名优特产
著名人物
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