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元超

唐朝宰相

薛元超(623年-684年),本名薛震,字符超,蒲州汾阴县(今山西省万荣县)人。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之孙,太常卿薛收之子。唐朝时期宰相,诗人。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薛元超两岁丧父,九岁时袭封汾阴县男(《薛震行状》作六岁袭爵)。他善于文辞,成年后以门荫入仕,担任太子舍人。
历职内外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高宗即位。薛元超作为东宫辅臣被擢拜为给事中,时年二十六岁。他多次上书朝廷,指陈时政得失,改任中书舍人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
永徽五年(654年),薛元超因母丧离职,丁忧守孝,但次年即被夺情起复,担任黄门侍郎、太子左庶子
龙朔元年(661年),许敬宗进呈《东殿新书》。薛元超因修书有功,进爵汾阴县侯。后因病外放为饶州刺史。
龙朔三年(663年),薛元超被拜为东台侍郎(即门下侍郎)。是年四月,右相李义府因罪被流放巂州(治今四川西昌)。薛元超上疏朝廷,请求给李义府马匹代步,结果违背了“流人禁乘马”的旧制,贬为简州刺史。
麟德元年(664年),西台侍郎上官仪为唐高宗起草废后诏书,得罪武则天,被诬陷谋反,下狱处死。薛元超素与上官仪有文字之交,受到牵累,被罢官流放嶲州
上元元年(674年),唐高宗大赦天下。薛元超得以返回京师,出任正谏大夫。
担任宰相
仪凤元年(676年),薛元超升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宰相。当时,唐高宗非常宠信薛元超,常将他召入宫中,让他和诸王一同参与私宴。是年十二月,薛元超被任命为河北道大使,巡抚河北。
永隆元年(680年),术士明崇俨遇刺身亡。武则天怀疑是太子李贤指使,便命薛元超与裴炎、高智周一同到东宫审讯,结果在东宫搜出铠甲数百具。李贤因此被定为谋反,废为庶人。不久,唐高宗改立英王李显为皇太子。
永隆二年(681年),薛元超升任中书令,兼任太子左庶子。
永淳元年(682年),唐高宗前往东都洛阳,命薛元超兼任户部尚书,留守长安,辅佐太子监国,并让他全权处理关中政务。当时,唐高宗还打算到中岳嵩山举行封禅大典,特命薛元超起草封禅碑文。
风疾病逝
弘道元年(683年),薛元超患上风疾,不能言语。是年,唐高宗在洛阳驾崩。薛元超带病前往洛阳奔丧,并上表乞骸骨,最终以金紫光禄大夫之职致仕。
光宅元年(684年),薛元超病逝,时年六十二岁。朝廷追赠他为光禄大夫、使持节、都督秦成武渭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谥号文懿,并赐东园秘器,陪葬于乾陵
主要成就
政治成就
唐高宗到温泉宫狩猎,命诸蕃酋长随从前往。薛元超时为宰相,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上疏极力劝谏。他道:“夷狄之辈,野心勃勃,随从狩猎必然会携带弓箭,恐将不利于陛下的安全。”
太子李显在留守长安监国,常出城射猎,以致懈怠政务。薛元超时为留守辅臣,直言劝谏道:“内苑之地,草木茂盛,险陡异常。殿下截擒飞鸟、追逐狡兔,若遭逢变故,如何应对?扈从户奴多是反贼余孽、夷狄残类出身,若心怀逆谋,殿下又如何防范?为人子者,不登高山,不临深渊,就是为了远离危险。殿下又怎能将自己置于险地呢。”
仪凤三年(678年),吐蕃进犯唐境,李敬玄率军征伐,大败而回。唐高宗召群臣问策,求以“御之之术”。给事中刘景先、皇甫文亮、杨思忠、中书舍人郭正一、刘祎之都建议谨守边境。薛元超却建议以守为攻,积极进取。他道:“敌不可纵,纵敌则边患丛生,边不可守,守边则军威衰竭。应该整顿士卒,一举歼灭吐蕃。”其主张虽未马上被高宗采纳,但对唐朝制定御敌策略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久,朝廷便任命黑齿常之为河源军经略大使,统一指挥对蕃战事。
文史成就
薛元超是高宗朝的文坛领袖,杨炯称其为“朝右文宗”,崔融也在墓志中盛赞其文采、学识、词令。学者陶敏认为,薛元超“曾领导并推动过唐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潮流”。在初唐诗文革新运动中,王勃是主将。但薛元超以他文坛领袖的地位,推动扫除颓风的变革,其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
薛元超十一岁便入弘文馆学习,入仕后又兼任弘文馆学士,有相当长的文馆经历。他积极参加宫廷的文学唱和活动,是太宗、高宗朝宫廷唱和的主要人物。据崔融《墓志铭》记载,太宗于玄武内殿夜宴,曾命薛元超咏烛,后又命赋《泛鹢金塘》诗。在当时同辈诗人中,声名最盛者为上官仪和李义府。薛元超与他们关系密切,“词瀚往复”。上官仪有《酬薛舍人万年宫晚景寓直怀友》诗,薛舍人即是薛元超。薛元超完整留存的唯一诗作《奉和同太子监守违恋》可视作他早期诗作的代表,就是典型的应制唱和诗,诗中有当时盛行的“上官体”之风,可见他或多或少受到上官仪的影响。
薛元超流贬蜀中十年,其间放旷诗酒,诗歌创作上颇有作为,著有《醉后集》。这部《醉后集》曾远流国外,见于日人藤原佐世所编《日本国见在书目》。此集虽已散佚,无法深入探究文本面貌,但有学者对其蜀中诗风进行了推测。陶敏指出:“集中诗文具体内容虽不详,但从集名和具体创作环境,可以推断出这是一部抒发贬谪中苦闷和愤懑的作品,初唐诗歌从应制咏物转向个人情志的抒写,薛元超应该是一位开风气之先的人物。”胡可先也推测其蜀中诗风当有较大转变,指出:“这是薛元超在特定环境下对上官体诗风的超越,也是对初唐文学发展进程的推进。”
薛元超返回长安后,不但诗歌内容与作风发生了变化,而且成了诗歌革新的积极支持者。杨炯在《王勃集序》中谈到王勃变革龙朔文风的情况时称:“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亚。薛令公朝右文宗,托末契而推一变。……长风一振,众萌自偃。遂使繁综浅术,无藩篱之固;纷绘小才,失金汤之险。积年绮碎,一朝清廓;翰苑豁如,词林增峻。”这里的薛令公,就是薛元超。薛元超是身居朝廷高位的文坛宗匠,折节下交王勃,推动了文坛风气的变化。正是得到了薛元超的肯定,王勃和卢照邻、杨炯等人的变革才能产生广泛的影响,形成“积年绮碎,一朝清廓”、“后进之士,翕然景慕”的局面。
薛元超文坛领袖的作用还充分表现在赏识和提拔人才方面。据清代学者王鸣盛统计,薛元超举荐过的有任希古高智周郭正一王义方孟利贞、郑祖玄、邓玄挺、崔融、顾彻、沈伯仪、贺顗、颜强等。《唐会要》卷六十四“崇文馆”条载,薛元超还举荐杨炯为崇文馆学士。另据新旧《唐书》列传记载,经薛元超举荐或赞誉提携而做官的,还有徐彦伯李峤李乂田游岩员半千等人。后来,这些人很多都在文坛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薛元超在贞观年间曾以太子舍人的身份预修“贞观八史”之一的《晋书》,并与来济、陆元仕、刘子翼卢承基李淳风、李义府、上官仪、崔行功、辛玄驭、刘胤之李延寿张文恭一同“分功撰录”,负责《晋书》的基本撰写工作。
哲学成就
薛元超深受其父薛收影响,对易学深有研究,流贬蜀中期间“耽味《易》象”。他去世后,“以高宗敕书一轴,孝子忠臣传两卷,周易一部,明镜一匣送终焉。”薛元超不但擅长文学,对史学亦有研究,而独以《周易》一书陪葬,可见对《周易》的情有独钟。另外,据学者宋德熹推测,《旧唐书·经籍志》与《新唐书·艺文志》甲部经录著录的薛仁贵撰《周易新注本义》十四卷的记载,当是录入有误,实际作者当为薛元超。
薛元超精通佛典,曾与于志宁许敬宗、来济、杜正伦、李义府等人一同协助玄奘整理已译佛经。
轶事典故
幼年异语
薛元超幼年时,曾随同郡名士韩文汪学习《左传》。他读到“天王狩河阳”一节,丢下手中的书,长叹道:“周朝难道没有良相吗?怎能让天子屈尊去会见诸侯呢,这实在是大失体统。”韩文汪惊异不已。
妙解忠孝
薛元超每当读到历史上忠臣孝子的传记,都会心怀感慨,流涕不已。他常认为帝舜不是孝子,朱云并非忠臣。这很不符合当时的传统观念,时人都非议不止。薛元超解释道:“世上岂有传扬君父的过错,却反被称为忠孝的道理?”
见石思祖
中书省官衙内有一块磐石,薛元超的祖父薛道衡担任中书侍郎时,经常趴在磐石上草拟制书。后来薛元超每次看到这块磐石,都会想到祖父,流涕不止。
君臣白首
薛元超早年便是唐高宗的东宫辅臣,与高宗君臣相知三十余年。高宗晚年曾非常感慨地对薛元超道:“我们都还年经力壮之时,便已是君臣。如今岁月倏忽,三十多年过去,我们都已老了。昔日贤臣良将,如今都已不在,只有你我二人还能白首相见。遍观史籍,君臣之间能够共终白首的又有多少人呢。”
平生三恨
薛元超晚年曾自述平生有三大憾事:一是没能参加科举以进士及第,二是未能娶山东五姓的女子为妻,三是不能参与编修国史。在后世,“元超三恨”被视为科举制度与门阀观念影响于政治与世风的典型材料。
人物评价
李渊:不见婕妤侄数日,便谓社稷不安。
李世民:元超父事我,雅杖名节,我令元超事汝,汝宜重之。
李治:① 使卿长在中书,一夔足矣。② 朕之留卿,若去一目,若断一臂。③ 览卿疏,若暗室而照天光,临明镜而睹万象。
杨炯:① 公含天地之间气,依日月之末光,能备九德,兼资百行,探赜索隐,极深研几。龆龀之际,羞言霸道;词赋之间,已成王佐。……公地藉膏腴,姻连戚里。鼎湖长往,拜卿子而为郎;金榜洞开,徵列侯而尚主。遂乃弹冠筮仕,策名委质。叩天门于画阙,攀凤翼于紫宸。凡升右辖者一年,居外台者两郡,四迁门下,二入中书,申能燮理我阴阳,经纬我天地,盐梅我宝鼎,梁楝我宸极,理百官而察万人,平邦国而和上下。借如风后天老,左右轩皇萧何曹参,谋猷汉室,未有一心事主四十余年。参两宫而出入,历三台而陟降。合其道也,大壑纵其鲲鹏;遇其时也,名山出其□雨。功成辅弼,德迈几深。……以王佐之才,逢太平之会。抚绥万国,康济兆人。力牧辅轩皇,未为尽善;皋陶佐大禹,犹有惭德。名遂身退,生荣死哀。羽父之请鲁君,抑惟旧典;卫侯之谥文子,庶几前列。(《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② 公含纯德而载诞兮,禀元精而秀出。备百行而立身兮,半千年而委质。属天地之贞观兮,逢圣人之得一。若夔龙稷契之寅亮舜朝兮,若萧曹魏丙之谋猷汉室。悬大名於宇宙兮,立大勋於辅弼,如何斯人而有斯疾?若夫家传宝鼎,地辟金沟。文则属词而比事兮,学则八索而九邱,入则东藩之上相兮,出则南面之诸侯。唯尽善兮未善,固虽休而勿休。既知退而知进兮,亦能刚而能柔。大才则九功惟叙兮,大知则万物潜周。崇德广业兮,乐天知命而不忧。拊循兮弱龄,叨袭兮簪缨。公夕拜之时也。既齿迹於渠阁;公春华之日也,又陪游於层城。参两宫而承顾盼兮,历二纪而洽恩荣。郭有道之青目兮,蔡中郎之下迎。倏焉今古,非复平生。无德不报兮,愿摩顶而至足。有生必死兮,空饮恨而吞声。天惨惨兮气冥冥,月穷纪兮日上丁。藉白茅兮无咎,和黍稷兮非馨。(《祭汾阴公文》)
崔融:唯公享阴德,承大名,渐之者甘露醴泉,训之者辎车乘马。杜称武库,积庆高于五唯;崔号文宗,宏材掩于三代。天下人谓公为地矣。唯公秀眉目,伟须髯,长七尺四寸,神明如也。定容止,齐颜色,龙章凤姿,瑶林琼树,皎若开云而望月,廓若披雾而观山,天下之人谓公为貌矣。唯公神韵萧洒,天才磊落,陈琳许其大巫,阮籍称其王佐。立辞比事,润色太平之业;述礼正乐,歌咏先王之道。擅一时之羽仪,光百代之宗匠,天下之人谓公为文矣。唯公下帷帐,列缣缃,覃思研精,该通博极。三皇五帝之坟典,指于掌内;四海九州之图籍,忝若胸中。献替王公之言,谋猷庙堂之议,天下之人谓公为学矣。唯公鸟有凤,鱼有鲲,陂澄万顷,壁立千仞,穷达不易其心,喜愠不形其色,山纳海受,物疏道亲,天下之人谓公为量矣。唯公善词令,美声姿,莫见旗鼓,自闻琴瑟,苟非利社稷,安国家,感神明,动天地,则未尝论人物,辩是非,天下之人谓公为言矣。唯公备九德,兼百行,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始于事亲,捧檄而干禄;中于事君,悬车而谢病;终于立身,既没而不朽。天下之人谓公为贤矣。唯公居守太子,有相国之任;会计群吏,有冢宰之;澄清天下,有使臣之誉;弼谐君上,有谏臣之名;平狱称允,有于公之断;举才得宜,有山公之启;天规地典,有力牧之用;君歌臣诚,有咎鲧之德;运动兵略,其当周之太公乎?考政事,其当轩之天老乎?梦公形象,其当殷之傅说乎?得卿一足,其当尧之后夔乎?天下之人谓公为相矣。(《大唐故中书令赠光禄大夫秦州都督薛公墓志铭》)
刘昫:①元超既擅文辞,兼好引寒俊,由是时论称美。②元超藉父风望,弼亮宏略,谅非其罪,而再迁流。及登大任,益有嘉谋,汲引多才,以隆弘纳,其感恩之重,时其闻诸?有始有卒,其殆庶几乎!
范浚:唐薛元超为中书侍郎,高宗谓曰:“得卿在中书,固不藉多人。”是中书得一薛元超,余可省也。
王夫之:若宇文节柳奭崔敦礼辛茂将许圉师窦德玄乐彦玮孙处约姜恪阎立本陆敦信杨弘武戴至德李安期张文瓘赵仁本郝处俊来恒、薛元超、高智周张大安崔知温王德真郭待举岑长倩魏玄同者,皆节不足以守管库,才不足以理下邑,或循次而升,或一言而合,或趋歧径而诡遇,竞相踵以赞天工
个人作品
薛元超著有文集三十卷(《旧唐书》本传作四十卷)、《醉后集》三卷。
全唐诗》收录有其诗一首:《奉和同太子监守违恋》。
全唐文》收录有其文四篇:《请停春杀高敦礼表》、《谏蕃官仗内射生疏》、《谏皇太子笺》、《孝敬皇帝哀册文》。
亲属成员
宗族
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薛元超出身于河东薛氏,是蜀汉蜀郡太守薛永的后裔。薛永之子薛齐因蜀亡率宗族五千户降魏,迁至河东汾阴。长子薛懿生有三子,号为三祖,其中幼子薛兴为“西祖”。薛兴四世孙薛谨,仕北魏为内都坐大官,五子分为五房。第三子薛瑚(薛破胡),其子孙号为西祖第三房。薛瑚之孙薛孝通,官至北魏中书侍郎。
表格参考资料:
亲属
姑母:薛婕妤,唐高祖妃嫔,高宗时封河东郡夫人,后因与上官仪有书信来往,被削去邑号,幽禁于静安宫。
妻子:李氏,巢王李元吉之女,封和静县主
卒年争议
关于薛元超的去世时间,史籍主要有两种记载:
1、弘道元年(683年):持此说的主要有《旧唐书·薛元超传》。
2、光宅元年十二月(685年1月):持此说的主要有《旧唐书·则天本纪》、《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杨炯撰)、《大唐故中书令赠光禄大夫秦州都督薛公墓志铭》(崔融撰)。
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七十三·列传第二十三》
新唐书·卷九十八·列传第二十三》
影视形象
2011年内地电视剧《武则天秘史》中,由赵子万饰演薛元超。他在第41集审理李贤谋反案时,与高智周一同出场,只有一个镜头。
后世纪念
薛元超墓位于陕西省乾县,在乾陵博物馆东南约700米处,距乾陵三公里,是乾陵十七座陪葬墓之一,于1972年发掘,出土有墓志一合。墓志质地为石灰岩,长宽各84.5厘米,厚15厘米;志盖呈盝顶,刻有篆书“大唐故中书令赠光禄大夫秦州都督薛公墓志铭”二十字;志文为阴刻正楷,共57行,每行57个字,实刻3249字,字行间有阴线相隔,由崔融撰文,曜骆縯书序,颜俊书铭。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