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完(前705-?),田姓始祖。陈国(今河南周口淮阳区)人,春秋时陈国陈厉公之子,字敬仲(一说敬是谥号);陈国灭亡后逃到齐国,为避姓改为田氏。其后裔中有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田穰苴,孟尝君田文,新朝皇帝王莽等。
人物生平
齐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705年),陈厉公陈跃生下儿子陈完。正值周太史经过陈国,陈厉公让他用《周易》为儿子算卦,得到的卦象是
观卦变
否卦,周太史说:“这叫做能看到国家的荣光,利于做天子之宾。他大概会取代陈国而自己据有国家吧?不是在陈国,大概是在别的国家吧?这事不会发生在他本人之世,大概是发生在他子孙之时吧?如发生在别国,一定是在姜姓国家。因为姜姓是太岳的后代。事物不能在两个方面都充分发展,大概要等到陈国衰亡,他的后代就要昌盛了吧?”
齐僖公三十一年(公元前700年),陈厉公去世。
齐僖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99年),陈厉公弟妫林即位,是为
陈庄公。陈厉公之子公子完只为大夫。
齐襄公五年(公元前693年),陈庄公在位七年后去世,其弟杵臼继位,史称
陈宣公。
齐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72年),晚年的陈宣公立宠妃之子为
太子。但宣公见太子御寇与公子完交好,以为他们密谋不轨,就杀死了太子御寇。事实上,御寇是因为敬重公子完是贤者才与之频频往来。御寇被杀后,公子完担心会祸及己身,于是携家带眷投奔到了
齐国避祸。齐桓公想让陈完做卿,陈完说:“我作为寄居在外之臣,有幸能不做劳苦之役,就是您给我的恩惠了,我不敢担任高官。”桓公就让他做工正之官。齐懿仲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陈完,先算一卦,卦辞说:“夫妻好比雄雌凤凰双双飞翔,鸣叫应和响亮清脆。妫姓的后人,将在姜姓之国蕃育昌盛。五代以后就将发达,地位与正卿并驾齐驱。八代以后,无人能与之相比。”
史料记载
《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记载:
陈完者,陈厉公佗之子也。完生,周太史过陈,陈厉公使卜完,卦得观之否:“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而在异国乎?非此其身也,在其子孙。若在异国,必姜姓。姜姓,
四岳之后。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
后人追尊
陈完的后裔
王莽称帝后,追尊陈完为齐敬王,
庙号世祖。
轶事典故
田氏代齐
陈厉公陈佗生下儿子不久,有一个周太史经过陈国。陈厉公款待后就请周太史为儿子占一卦。周太史清心通神后用蓍草进行演算,占得了《观》卦,并演变为《否》卦。《周易》说这一变卦的乂辞“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深通《易》理的太史进行了阐述:认为这个孩子具有光大一个国家的运气,就是“观国之光”;不过不在陈国本国,而有利于在异国他乡发展,就是“利用宾于王”。公子完成年时,陈国的大夫懿氏想把女儿嫁给他,也进行了占卜,说他将在姜姓之国发展壮大,到第五代开始昌盛,地位及于正卿,到第八代就没有人能比得上了。
陈公子完由于国内的动乱,真的投奔到姜姓的齐国,也真的在第五代时有实力来拉拢民心,控制齐国国政,结果在第八代时演出了一幕“田氏代齐”的历史剧。古代“田”与“陈”音义略同,公子完死后谥号为敬仲,他的后代改姓田。
陈田一家
陈和田在古音里面都读dien,跟殿这个音类似。现代闽南语里面仍然保留了dien的古音,陈和田同音。陈完跑到齐国后改姓为同音的田,田氏收买人心,几代以后夺取了齐国的政权,田姓发扬光大。齐国被灭以后,很多田姓又改回了陈姓,现代陈姓许多也是齐国田氏的后裔。
家族世系
盘古(配太元圣母)→
有巢(配缁衣氏)→
燧人(配
华胥氏)→
伏羲(配
女娲)→
少典(配
女登,生
炎帝;配
附宝,生
黄帝)→黄帝(姬元,字轩辕)→
昌意(次子):
颛顼生十子、一女:
穷蝉、
穷奇、穷申、
鲧、古蜀王、称(
伯称)、仲容、伯堪、
魍魉、
梼杌、
女修。
商均→夷(尊称夷伯)→强余→颉→思→友→龙→寿→仪(尊称叔仪)→康仲→祖妫→发→妫方→振→维→固(史称寿固)→敖→元捷→偃→姑益→公允→蔺→顼(尊称顼叔)→野→无→胜→正(尊称叔正)→献(尊称献子)→亚(史称亚寿)→原(史称原寿)→延(史称梦延)→妫阏(尊称
遏父);
妫阏(尊称遏父)生
妫满,是陈国首任国君,史称
陈胡公,其妻为周武王长女
大姬,大姬生二子:长子
陈申公、次子
陈相公。
妫针生妫炆。
陈文公生二子:长子
陈桓公鲍、次子妫佗(史称
陈佗)。
陈桓公生四子:长子妫免(史称
太子免,未及即位而死)、次子
陈厉公跃、第三子
陈庄公林、第四子
陈宣公杵臼。
陈厉公生一子:妫完,即田完,又称陈完(
谥号敬仲,史称田敬仲),为田氏家族的第一代首领,其九世孙
田和取代了
姜齐,建立了
田齐国。
陈宣公生四子:长子妫寇(史称太子御寇,虽立为太子,但未及即位就死了)、次子
陈穆公、第三子妫西(史称少西)、第四子妫宗(史称宗氏)。
妫西生妫御。
妫御,史称“御叔”“夏御叔”,他娶的就是春秋时代的美女
夏姬。妫御与夏姬所生的儿子就是妫征舒(史称
夏征舒),妫征舒杀死其母的情人陈灵公之后,成为陈国国君。
陈成公生四子:长子
陈哀公、次子妫黄、第三子妫招、第四子妫过。
陈哀公生四子:长子妫偃师(虽立为太子,但未及即位就死了,史称
悼太子)、次子妫留(史称
陈君留,承袭陈哀公担任陈国君主,在位期间为公元前534年三月至四月,楚军来,弃国奔逃到
郑国,十一月,
楚国灭陈,
楚灵王立其弟熊弃疾为陈国君主)、第三子妫胜、第四子妫贞。
妫贞生一子:妫挚。
陈湣公(妫越)[前?年-前478年在世]→衍(史称公子衍)→琏。
陈厉公(陈跃)的儿子妫完(即田完,又称陈完,谥号敬仲,史称田敬仲),为田氏家族的第一代首领;
田桓子(田无宇)生五子:田武子(
田开)、
田僖子(田乞)、陈昭子(陈昭)、
田书、子亶。
田僖子(田乞)生九子:
陈瓘、
田成子(田恒)、子士、简子、宣子、穆子、廪邱子、芒子、惠子。
子亶生子献。
子献生诸御鞅。
田庄子(田白)生二子:长子
田悼子(田利)、次子
齐太公(田和)。
齐太公(田和)生二子:长子
齐废公(田剡,也称齐侯剡、田侯剡)、次子
齐桓公(田午)。
齐废公(田剡)生孺子喜(
田喜),田剡、田喜同时被田午杀死。
齐威王(田因齐)生三子:长子
齐宣王(田辟疆/田辟彊(qiáng),也作田辟强)、次子郊师(田师)、第三子
靖郭君(田婴)。
齐襄王(田法章)配
君王后(
莒国太史敫之女),所生长子
齐王建(田建,是齐国最后一任君王,也称齐共王)、次子
田假(
公元前208年,在救魏的战役中
齐王田儋被
章邯军所杀,
田荣收其余众,东走东阿,齐人立齐王建之弟田假为齐王、
田角为相、田角之弟
田间为将。不久,田荣率兵逐走齐王假,立田儋之子
田市为齐王,而自封为相,
田横为将,取得齐地,田假被逐后逃到楚,田间、田角至赵,田荣劝赵、楚杀田假、田间、田角等。楚、赵不杀。后
项羽灭田荣,复立田假为齐王,田荣之弟田横趁项羽回救
彭城,击田假,田假亡走楚,楚杀田假)。
齐王建生三子:长子田升、次子田桓、第三子田珍。
田安之子名田义,因
秦始皇灭齐(国),为避免杀戮,田义改名为王义。
王义之子名王遂,为
汉朝名士,
新朝建立后,
追谥为济南伯王。
王遂生一子:
王贺,为
汉武帝刘彻的绣衣御史,新朝建立后,追谥为
元城孺王。
王贺生二子:长子
王禁(为汉朝阳平侯,谥“阳平顷侯”,新朝建立后,追谥为阳平顷王)、次子王弘。
王禁生四女八男:长女王君侠(封广恩君,是汉朝定陵侯
淳于长的生母)、次女
王政君(
西汉孝元皇后,是
汉成帝刘骜的生母)、第三女王君力(封广惠君)、第四女王君弟(封广施君)、长子
王凤(封阳平敬侯)、次子
王曼(追谥为新都哀侯,新朝建立后,追谥为新都显王)、第三子
王谭(封平阿安侯)、第四子
王崇(封安成共侯)、第五子
王商(封成都景侯)、第六子
王立(封红阳荒侯)、第七子
王根(封直道让侯,后来改封为“直道让公”)、第八子
王逢时(也作王逢,封高平戴侯)。
新都哀侯王曼(配功显君渠氏)生二子:长子王永(
英年早逝,仍称
世子)、次子
王莽(袭父爵为新都侯,于
公元8年建立新朝,史称建兴帝。原配妻子是
孝睦皇后王静烟,次配妻子
史皇后史罗(字文静),还有四个小妾:
原碧、
增秩、
怀能、
开明)。
世子王永生一子王光(封衍功侯),王光之子为衍功侯王嘉。
新帝王莽生六子三女:长子
王宇(为隐太子)、次子
王获(为戾太子)、第三子
王安(封新迁王)、第四子
王临(封统义阳缪王,后来立为新朝太子)、第五子
王兴(封功脩公)、第六子
王匡(封功建公)、长女王嬿(即汉朝
孝平皇后,后来改封为
黄皇室主)、次女
王晔(封睦脩
任,下嫁新朝大将军
吴汉,戏剧
吴汉杀妻的
主人翁之一,京剧中称为南宁公主)、第三女王捷(封睦逮任)。
隐太子王宇生六子二女:长子功隆公王千、次子功明公王寿、第三子功成公王吉、第四子功崇公王宗(即
王会宗)、第五子功昭公王世、第六子功著公王利、长女王妨(嫁西汉城门令史
王兴,
京兆王氏,非大名王氏,新朝“四将”之一,被王莽封为奉新公)、次女
王夫人(嫁
汉孺子刘婴)。
王音之子为安新公
王舜;王舜生三子:长子安新公王延、次子褒新公
王匡、第三子说德侯王林。
阳平敬侯王凤之子为阳平厘侯
王襄,王襄之子为阳平康侯
王岑,王岑之子为阳平侯
王莫。
平阿安侯王谭生四子:长子平阿剌侯
王仁、王去疾、
王闳、
王向;王仁之子为平阳侯
王述;王述之子是王磐,王磐之子为王肃。
安成共侯王崇之子为安成靖侯
王奉世,王奉世之子为安成侯
王持弓。
成都景侯王商生二子:长子成都侯
王况、次子隆信公
王邑、第三子王奇;王邑之子为王睦。
红阳荒侯王立生二子:长子红阳侯王柱、次子王丹;王丹之子为武桓侯
王泓。
直道让公(直道让侯)王根之子为直道公(直道侯)王涉。
高平戴侯王逢时之子为高平侯王直。
后世纪念
田完祠在山东省
枣庄市田家湾村。始祖田完祠依千山而傍津浦,襟淮海而带京福,松柏青青,绿水粼粼,诚龙吟凤鸣吉地,麟趾龟鉴灵光。田氏族人不辞辛劳,共用两万多土石方填平补齐地基,在此基础上建起了田完祠。
2007年3月,田完祠于一期工程完工。田完祠院落为二进式,有正殿五间,神堂三间,珍藏馆三间,议事厅三间,碑亭十间,门庭三间,占地5.5亩。雕栏间镶嵌着和田氏后人相关的成语如“卜昼卜夜”、“一衣带水”、“滥竽充数”、“伯埙仲篪”等雕刻。院内盘龙主碑两块:一为《田完祠记》,一为《田氏考》(部分)。卧碑两块:一为“三立”和“八荣”族训,一为田纪云副委员长的题辞:千里之行,始于故土。族训卧碑背面为《华夏田氏新班辈(从田完祖101世孙启用)》。
田完祠正殿内供奉始祖田完塑像,配享有田完祖子孙牌位。宗祠额曰田完祠,宗祠联曰:高山仰止,虞舜道德立乎此;景行行止,齐田文章始于斯。竖牌曰:田家湾文化大院。大殿额曰:紫荆堂。联曰:休戚与国将相第,兴衰同源君王家。又联曰:青山绿水仰天地正气,白云紫荆法古今完人。十间碑亭内数十块功德碑鳞次栉比,记载着田氏族人为建设田完祠捐资情况,无私奉献的田氏族人将永垂青史。田完祠是较为大型的祭祀田氏始祖的场所。就全国范围而言,田完祠是仅次于曲阜国家祭孔孔庙的规模,只是规格大小不同罢了。
2007年4月,华夏田氏族人在田完祠举行了盛大的祭祖大典。出席祭祖大典的有海内外田氏族人代表及田氏族人亲友代表五千余人,发来贺电的有南阳田氏、北平田氏、台湾高雄田氏、法国田氏、韩国田氏、马来西亚田氏、美国硅谷田氏等。之后每年在田完祠举行一次华夏田氏祭祖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