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罪:城市之光》是2017年9月重庆出版社出版的文学/悬疑小说,作者是雷米。
作者简介
雷米,公安部直属学院教师,精通犯罪心理学和
刑侦学,洞悉形形色色的罪恶,甚至超过自己的
掌纹。以其代表作《心理罪》系列崛起,成就“中国心理犯罪小说第一人”。
其作品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在
欧美、
越南等国出版,繁体版在香港和
台湾地区上市。《心理罪》系列
电影版权签约国内某影视大鳄,知名导演及编剧操刀制作中。
内容简介
做了坏事,就会有报应!
这个城市中的人正在陷入前所未有的狂热与满足感中。这里有一道光,有一个神,有一把随时可能挥向作恶者的头颅的镰刀。他是正义的,强大的,同时又是神秘的。每个人都变得小心翼翼,谨言慎行,生怕自己成为“城市之光”的下一个目标。每个人又都变得肆无忌惮——“城市之光”是我们的!而他们自己,则希望成为那柄屠刀上的一段利刃。
在这架天平开始倾斜,人人变成
凶器的当下,方木选择做了一颗勇敢的砝码。
目录
序 往事
大汉不解地看着年轻男子,后者脸上的笑容已经消失不见,语气却依旧平淡。“可是,你为什么要杀人呢?”
第一章 赛跑
黑衣人满意地站起身来,看看手表。“我用了五个小时才得出答案,不过你应该比我快,两个小时足够了。不过你得抓紧时间……”他指指那个小
塑料桶,“那玩意凝结得很快。”
第二章 求婚
“亚凡……”方木忽然打断了她的话,紧接着,他从地上慢慢地爬起来。方木伸出一只手,脸上的表情温和又淡定:“亚凡,
我们结婚吧。”
第三章 报应
孩子当晚做题至凌晨一点多,家长多次要求他去睡觉,均被他拒绝。孩子哭着说,如果做不完这本习题集,老师不会饶了他的。凌晨4时许,十四岁的于光从自家七楼窗口一跃而下,当场身亡。
第四章 足迹
“是一种
模压胶粘的硫化成型胶底鞋。”米楠用手比划了一下,“从鞋底花纹和防滑点来看,怀疑是这种
匡威帆布鞋。”
“大小呢?”
“四十二号左右,”米楠垂下
眼皮,“和你的号码接近。”
第五章 回忆的灰烬
“你为什么没来……为什么没和我一起走……为什么要骗我……”
廖亚凡用手一遍遍抚摸着
骨灰盒,那轻飘飘的木头盒子里,真的是那个爱喝可乐、拿
菜包子当美食的少年么?
第六章 子宫
42岁的姜维利双手抱于胸前,头下脚上地蜷缩在那个水囊中,宛若一个待产的
巨大胎儿,回到了那个同样巨大的子宫里。
“简单地说,”方木有些尴尬地做了一个手势,“他‘原路返回’了。”
第七章 雨夜寻踪
“就是因为下雨我才来的。”米楠一手按胸喘息,一手指指外面如织的雨帘,“我怕雨水浇进来,破坏足迹。”
方木的心一热。还在生病的米楠冒着大雨来到现场,就是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断。
第八章 噩梦
十几年来,无论他醒来的地方是床,还是公园的
长椅、
桥洞抑或水泥管道,这个
梦都会在那一刻戛然而止。
他还记得第一次梦到这些的情景,当时他以为自己真的已经死了,直到睁眼时,看到头顶的一片星空。
第九章 编码
当凶手面朝水囊站立时,在脚踩那片水渍的同时,也许就在水囊上写下了那些数字。如果这些推论成立,那么,这些数字一定具有某种
象征意义,并且对凶手十分重要,以至于他要将这些数字公开展示。
第十章 死路
中队长咬咬牙,耐住性子好言相劝:“你别着急,我们正在联系车主……”
“不用联系了,”女人已经几近疯狂,满脸都是恐惧,“这台车是我家的!我能做主!”
“什么?”中队长难以置信,他看看
火光熊熊的633室,又看看那辆灰色面包车,“堵住
消防车道的……是你家的车?”
在某种意义上,它非常符合人类复仇文明中的一种——同态复仇。亦即以牙还牙,以血洗血。而与这种比较原始的报应观念相关的另一个词是:公平。
第十二章 他的样子
表面上,他是一个内向、沉默、待人接物彬彬有礼,
人际交往正常的人,而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独特的
价值观念,渴望被瞩目及认可,同时表现出对他人的漠视,甚至是物化的心态。
第十三章 地下室
接手这家店面之后,他拆掉了地下室里的木质隔断,把它改造成库房。里面的
隔间只是彻底消毒,仍旧保持着原样。每隔一段时间,他还会到这个隔间里坐上一会儿,细细体味远离人间的感觉。那种彻底隔绝的寂静,让他安心。
第十四章 似曾相识
眼前这个人让方木觉得似曾相识,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表情动作,如果再加上一副眼镜……方木很快就暗自摇头,命令自己把这些奇怪的念头扔出脑海。
第十五章 城市之光
在他的想象中,已经把自己当做一缕强光。它刺破笼罩在城市上空的层层阴霾,直抵每一个渴求公平的人的内心深处。杀戮,即惩罚,即正义。
第十六章 死期
网帖的内容很简单,只有区区几个数字:1129。方木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抬腕看表,今天是11月26号。他想了想,一抬头,恰好遇见杨学武的目光。
“还有三天。”杨学武意味深长地看着方木,“你也觉得这是日期?”
“对。”方木点点头,“而且就是‘城市之光’要下手的日期。”
第十七章 公决
任川身上的包裹肯定是
爆炸物,不过却没看到
定时器,一条电缆连接着任川面前的
笔记本电脑。方木凑近显示器,看到的正是那家
视频网站的页面。上面的视频图像中,方木的半张脸清晰可见。真的是现场直播!
视频窗口下方的网络
投票器上显示,已有8725人投票。
第十八章 掌印
今早,刚吃过
鸡腿的胖男孩曾经拉开过这个背包。那么,这块油渍应该是他留下的。如果胖男孩碰到了这本书,那么,也许他也碰到了……
第十九章 老宅
他的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不,我不害怕。当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不曾怕过你。如今你只剩下一堆轻飘飘的骨架,我更不会怕你。他站起身来,走到那堆尸骨前,静静地看着自己的父亲。
第二十章 身份
当他拿到印着那个姓名的
身份证的时候,他高兴得发狂。他终于不再是一个虚假的存在,而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人。
第二十一章 轮回
“这些杀人案,是冲
你来的。”同样的话,在九年前的J大校园里,也是由这个人亲口说出来。那时他们都很年轻,鲁莽冲动,干劲十足。然而,同样令人震惊的真相,像难以逃避的诅咒一样,在猝不及防间再次应验。
第二十二章 杀手养成
她想要证明的是,尽管孙普早已灰飞烟灭,但是,他不曾真正消失过。方木的心里一动,那个女人——创造了另一个孙普?
第二十三章 最爱
“有一件事,我觉得应该告诉你。”夜色中,
魏巍的身影只剩下一个模糊的轮廓,“你让我失去了最爱的人,
江亚为了我,也会这么做。”她顿了一下,“希望你还来得及。”说罢,魏巍再次消失在黑暗中。方木呆呆地看着那片暗影,几秒钟之后,突然发足向山下狂奔。
第二十四章 忽略
一切都无法重来。就好像方木无法在紧急关头欺骗自己的内心。只是,那个宛若野草般的女孩,最终死于方木的忽略。
第二十五章 夺走
方木把枪扔在
邰伟身上,转身,抬头望向墙角。那里,是一架小小的视频监控探头。
第二十六章 熄灭
“收手吧,江亚。”方木咳出几口血沫,双眼半睁半闭地看着江亚,神色安详,“‘城市之光’已经完了……他该消失了……”
第二十七章 死者的证言
“我枪杀邰伟,你一定会迁怒于我。因为我抢走了‘城市之光’的名号。失去了魏巍之后,对你而言,这大概是你最宝贵的东西。”他点点头,“你放心,我会找机会让你杀死我,而且我相信,你一定已经这么做了。我的命,就是这个圈套。”
尾声 我想你要走了
如果不是他怎么办?如果不是那个走路习惯轻轻地摇晃左肩,右脚偏内落脚,左脚弓稍高,右侧后
鞋跟磨损严重的人——该怎么办?
(完)
试读片段
序 往事
2008年。
潮湿闷热的天气已经延续了近半个月。时至中午,马路上空荡荡的,偶尔几辆汽车飞驰而过,卷起沙尘和
热风,呛进肺里辛辣无比。这个城市的大多数人都选择呆在家里,一是为了避暑,二是为了观看那四年一度的体育盛会。
渝都
麻辣烫里却热闹非凡,狭窄的厅堂里,几张油腻的餐桌前都坐满了人。每个人的面前都是一碗热气腾腾的麻辣烫,间或搭配着几根
羊肉串或者
冰镇啤酒。厅堂上方的老式风扇有气无力
地转着,丝毫不能降低这里的高温。食客们的后背大都被汗水浸透,却毫不影响他们对那碗麻辣烫的偏爱。唏哩
呼噜的吞咽声此起彼伏。
一个满脸胡子的大汉早早地拿起筷子,麻辣烫一端上桌,他就迫不及待地大口吃起来。吃了几口,大概是觉得不够味,他端起瓷碗,一摇三晃地走到付货口前,操起一个铁皮
罐里油腻的长把钢勺,从中舀起一大块黄色
油膏,搅拌在自己的麻辣烫里。尝了尝,又加了满满一大勺油膏,这才心满意足地走了回去。
在一旁边嗑
瓜子边看电视的老板娘站了起来,看看已经见底的铁皮罐,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道:“我说大哥,你一来,我家的
麻油就不够用了。”
大汉嘿嘿地笑起来,大口吃着麻辣烫。
电视里正在播报午间新闻,在主持人充满伤感的解说中,
刘翔在
男子110米栏决赛中提前退赛的画面出现在屏幕上。食客中间也一片哗然,斥其丢脸者有之,言其遗憾者有之。唯有那个大汉一声不吭地闷头吃喝,对那场远在北京的比赛毫不关心。
此时,敞开的门外又走进三个食客。为首的是一个老者和一个小女孩。老板娘拍拍身上的瓜子皮,笑脸迎了上去。
作品评论
如果你自诩推理高手,如果你自认深谙人性,如果你不能把持情绪,那么请郑重考虑是否该阅读《心理罪》。
《心理罪》集中了很多畅销小说的特质。快速、清晰、冷峻的叙述,严密细致的铺垫,恰到好处的包袱抖露,以及合拍的分析穿插其中。作为日常的消遣也好,作为
犯罪心理学的知识普及读本也好,都有着它不可抗拒的魔力。它能把复杂的理论通过故事解释得深入浅出,又不会让解释占据过重的份额。读者成了故事的参与者。这也是作者高明的地方。
——老猫
书中并没有给任何人乱贴善恶标签,只通过他们的言行与心理,去探寻他们内心世界形成的原因。人物因此得以丰满,甚至栩栩如生,一点不会因为人性复杂而不可理解。正相反,人性的共通,反而让我们更能感同身受,融入作者
虚构的故事中去。——
雷米做到了这一点,就足够吸引我坚定地做心理罪的
粉丝。我很庆幸我读到了这样的书。
——五湖旧遗逸